阳素云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历史教训,正视当代现实,立足中国本土,借鉴全球经验,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它充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为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坐标和理论参照。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意识形态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的思想上层建筑,是该社会中一定社会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理论体系或信仰体系,这种体系是由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观点所构成,并成为一定的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思想的理论依据。意识形态建设就是统治阶级凭借政权的力量带有一定强制性地利用各种媒介、途径向人民宣传、灌输本阶级的思想观念,以形成社会思维定势和行为规范,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制度的稳定。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利用政权力量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了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但意识形态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大凡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是灵活的,以便能得到新的团体的拥护,或者作为外在条件变化的结果而得到旧的团体的忠诚拥护。”(1)
1.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变化,使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1)我国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它在促使人们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同时也必然对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一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将使人们对党直接的利益依赖感明显减弱。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所有制结构单一,分配方式单一,加上党政不分,党实际上掌握着各种社会资源的支配权,这使得人们对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有着虔诚而自然的信赖和认同。而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谋求自己幸福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对单位和体制的依赖逐渐减弱,对党的敬畏也慢慢淡化,这自然会减弱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关注和认同。二是社会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将因人们利益追求的差异性导致其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层次性,这也在客观上对主流意识形态起消解作用。
2)我国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我国社会经济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反映到观念文化中来,便形成了文化的多样化发展。有人从三个方面概括了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的主要倾向,把它分为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三种,认为主文化即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或主导地位的文化,“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价值观之所在”;亚文化本身也是多样化的,是“社会转型加速期的显著特点之一”,它可能“模糊甚至湮没主文化”,诱发“反文化的恶性膨胀”;反文化就是“否定、背离主文化的亚文化”,试图“取主文化而待之”。(2)有人则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当前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资源:“一是传统的、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包括共产主义、集体主义等;二是传统的文化资源;第三是西方外来的文化因素;再有就是在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实践中伴生的某些文化观念。”(3)也有人把当前的文化话语归纳为五种声音:主流的声音、教条主义的声音、民族主义的声音、封建主义的声音、民主的声音。(4)这五种声音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了中国文化复杂发展的现状。
3)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西方“西化”、“分化”中国图谋的施展。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全球化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当下的所谓“全球化”,就是在西方国际垄断资本主导并为国际垄断资本谋取高额利润的全球化,是西方利用其强势的经济、军事、文化等势力推销西方价值观、为西方霸权服务的人为全球化。正如布迪厄在《遏止野火》中所说:“‘全球化’这个词(及其表达的模式),体现了最完整形式的普世性之帝国主义。这个帝国主义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是把自己的特殊性默认做普世的样板,而将其普世化。”(5)在这种全球化背景下不可避免地会激发各种意识形态的冲突。特别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日益繁荣和强大,西方社会更是如坐针毡,他们加紧了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由于西方拥有的巨大的经济、传媒优势,这不能不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2.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着诸多与科学发展观不相符的地方
1)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人为本,这在我们过去的理解上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理解的片面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存在着丰富的人学思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终极追求,但由于特定时代的需要,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往往片面强调社会发展的“铁”的规律性,缺乏对历史主体—人的能动性的深刻把握,存在着某种“人学”的空场。(6)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过去片面认识的纠正,但还是在实践着存在着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把“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二是对“人”的认识的片面性,过多强调人的类特性和整体性,对丰富的具体的人的个性缺乏应有的关照;过多强调人的社会性,对自然的人性往往采取苛刻的批判的态度,否定人的本能欲望和世俗追求;过多的强调人的阶级性,漠视或践踏社会上少数人的权利,这些都对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某种消极影响。
2)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虽然取得了理论上的共识,但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还存在着不同的解读。很多学者缺乏独立的系统的思考,往往满足于解说和诠释经典,对现实问题的分析采取实用主义的辩护,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论证还缺乏足够的理论说服力。有些学者则以创新的名义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真谛,陷入了自由主义的泥坑。
3)在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开放性和主导性之间缺乏必要的张力。要么管得过严,混淆学术讨论和政治是非的界限,对非主导但与马克思主义同质或虽不是马克思主义但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人类共同的思想文化遗产采取封杀的态度;要么放得过松,听任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泛滥,对自由主义、所谓的“普适文化”缺乏足够的警惕,让“非意识形态论”和“意识形态中立论”甚嚣尘上。
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意识形态的建设(www.xing528.com)
1.意识形态建设必须紧跟社会前进的步伐,适应时代的需要。意识形态建设既不能超出时代的需要,创造出假大空的神话,用社会主义的共性来取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个性,忽视初级阶段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实际、忽视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区别,忽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区别;也不能滞后,把马克思主义特定时代的观点加以神圣化、教条化,用僵化的抽象的已有教条来裁剪生动活泼的社会主义实践,特别不能继续沿用革命党的理念。革命党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是大异其趣的。革命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旧有的阶级统治,夺取国家政权,因此意识形态突出阶级属性,奉行“斗争哲学”。执政党的基本任务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维护国家稳定,促进各社会阶层的协调合作,因此意识形态突出民众利益,主张社会和谐。意识形态建设必须适应时代需要,要能解决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在当前必须着力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如思想文化领域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不能够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而不能够搞私有化,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够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而不能够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主义,这些都是涉及意识形态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把道理说清楚、说充分,澄清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
2.意识形态建设要正确处理好批判和创新的关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拒斥人类文明史上任何有科学价值的理论,但也不放弃同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展开彻底批判。在两制并存的世界中,西方亡我之心不死,对我实施意识形态渗透与和平演变是其既定伎俩,这就要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有强有力的批判性和斗争性,要以理论的深刻性和无可争辩的逻辑性反击各种歪理邪说,维护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导性。批判既是对错误观点和思潮的批判,通过批判来为自己开辟道路;也是对自己的否定,通过否定之否定来重塑自身。在意识形态发展的长河中,没有天然合理的、十全十美的、一成不变的理想模式和价值观念。“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7)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批判就意味着创新。创新既是否定的环节,也是文化革命性的变革。创新最能体现时代精神和继往开来的精神气质,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命力的源泉。任何一种意识形态,一旦失去了创新,就会凝固、保守和腐烂,唯有创新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发展的社会思想,与时俱进是其基本的理论品格。这种品格内在要求它不应有任何狭隘与僵化的成分,应当锐意求新,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意识形态建设要有重点、要有策略、并讲求实效。意识形态建设目标必须明确,要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要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驾护航,要为改革开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指导。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人为本,重视人,关心人,着力于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但以人为本不是抽象的,必须具体表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它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不矛盾,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要达到这一点,首先必须使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成为生产条件,使一定的生产条件不表现为生产力发展的界限。”(8)因此意识形态建设不要陷入抽象的“人本”怪圈和资产阶级“人性论”的空谈。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讲求策略,针对当今自由主义思潮的泛滥,必须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大力评介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其它社会民主党的进步思想也必须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彻底摈弃过去那种极“左”的“唯我姓马”的思维模式,形成世界性的马克思主义的强大阵营。意识形态建设必须讲求实效。为此,必须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基本原则,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受形式宣传、贯彻意识形态的核心理念。要做到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用身边熟悉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思想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要努力将意识形态的理想因素与现实内容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有机地统一起来,把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同解决人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引导群众又服务群众。
【注释】
(1)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8页。
(2)参见郑杭生:《关于当前文化发展模式的几点思考》,《人民日报》1994年6月9日。
(3)参见翁杰明等主编:《与总书记谈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2页-273页。
(4)参见凌志军、马立诚:《呼喊:当代中国的五种声音》,广州出版社1999年版。
(5)转引自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6)参见衣俊卿:《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