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城乡接合部社区建设
6.2.1 社区建设重点
6.2.1.1 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复合型住区转变
单纯在郊区开发住宅区并不能解决大城市中心密度过大的问题,在郊区提供适当的就业机会,使新城成为独立的城市组团才是有效的解决办法。当前我国许多大都市住区向郊区蔓延的同时,工作岗位没有随之外迁,内城压力无法缓解。传统单功能的住区并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现代的住区功能应适当交叉、重叠,以创造多义性、随意性空间。这些均可以从规划的角度实现。
6.2.1.2 内向型社区向开放型住区的转变
传统住区往往是封闭的,尽管小区内绿化及公共设施较好,但无法向外提供服务;另一方面社区内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自成一体,由于开发商行业和资金的限制,对许多服务设施如大型超市、学校等的运作缺乏一定的经验,既造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复建设和浪费,又使服务质量达不到较高水平,同时过多的资金投入还增加了居民的购房压力。因此应注重内外环境兼营、各种设施沟通,要营造开放的、良性发展的住区氛围。
6.2.1.3 居住区规划
城乡接合部居住区开发应打破传统的居住区—小区—组团配套的概念,应以“中心网络型”住区开发模式为前提,采用社区概念及小镇主题,营造美好生活环境,建设中高密度又贴近自然的住区。可采用组团式布局模式,居住组团布点不宜过多过散,应与卫星城、中心镇的开发建设结合起来,并合理组织公交系统,与城市公交系统相衔接。
6.2.1.4 加强邻里关系
交往是人的根本需要,而邻里交往是最基本最直接最容易实现的方式。因此,在住区开发中,营造安全、舒适的交往空间,注重邻里关系的复苏将是住区开发的新趋势。
6.2.1.5 实施综合配套,防止近郊农村社区发展成为城中村
严格规划,制定合理的乡村规划指标,合理进行村庄布局调整,将分散村落迁址建成大规模的聚居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管理效率。改变农村现行建设管理体制,将农村建设规划纳入城市规划管理。(www.xing528.com)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施户籍制度、集体农用地流转改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等改革,促进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变。
市场化配置资源,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合理布局重大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及时跟进周边农村社区改造与建设。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村经济实力,增强农村社区建设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6.2.2 外来人口融合
6.2.2.1 融合过程分析
外来流动人员在很多城市的称谓已经发生了变化,常常称为新市民。新市民向城市居民转变的过程很漫长,这个过程的进展程度可以用同质化水平来衡量。新市民不只是被动地适应,也可能是塑造未来社会的参与主体,城市居民和新市民将在共变中趋向接近并最终融为一体。不论在社区体制的层面还是市场和市民文化的层面,二元结构中的双方出于各自的需要都在尝试建立一种更为融洽的互动关系。外来新市民与城市社区或城市社会的融合将依次经历二元社区—敦睦他者—同质认同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二元社区”。这个阶段把城乡二元结构从基于不同空间的区域性分割转向基于同一城市内部不同群体的社会性分割,启动了双方之间的近距离接触。第二阶段是“敦睦他者”。在这个阶段,二元结构中间开始出现一个明显的中间地带,其中基于双方正向互动所形成的非正式规则将为下一阶段的融合打下必要的社会和心理基础。第三阶段是“同质认同”。社会对城市外来人口的关注方向将由群体转向个体,由制度层面转向社会、文化层面[123]。
6.2.2.2 促进融合的措施
一是用更加具有整体性的思维理解社区发展理念。社区发展是通过社会自主、自助的方式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形成和睦融洽的邻里关系、安定整洁的社区环境是本地居民和新市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责任。因此应把新市民当做社区发展的生力军,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使社区成为社会整合的基本单位。
二是将新市民纳入社区服务的发展规划,将新市民列入社区服务的对象范围,向新市民开放既有的社区服务体系,赋予外来人员以“居民权”。给予新市民以更多的尊重,激发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增加文化差异中的理性兼容,使文化心理上的差异和排斥转变成一种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
三是鼓励新市民参与社区公共活动。通过培养他们的自组织能力增进其自我管理,通过鼓励其参与社区活动增进与本地居民的交往和沟通,增加社区对新市民的亲和力。
四是引进专业社区工作方法解决新市民移入引发的社区整体性问题。运用专业方法协助居民作出共同决策,采取集体行动解决所面对的问题。
五是建立面向城市新市民的专业社会工作体系。专业社会工作者和机构可以在家庭关系协调、行为和心理矫正、观念的学习和调整、情绪的疏导等多方面提供帮助,他们的介入将会更有效地帮助新市民提高适应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