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动力机制的构成
4.3.1 基础动力机制
4.3.1.1 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与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一是粮食生产的丰收或歉收影响提供商品粮的多少,进而制约着农业人口转向城市人口的数量;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解放出部分农业劳动力,这是城市流动人口的重要来源,也是扩大城乡建设的主力军;三是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率的提高为城乡接合部发展提供了生活资料、生产原料和贸易货源,进而影响城乡就业人口、生产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四是农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储蓄增加,促进城乡生产和服务业的发展。
4.3.1.2 基础设施
工业从原料到产品需要运输,城乡从建设的物资资料到人民生活资料需要运输,生产和生活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交通。我国东部地区交通便利、城乡密集,促进了城乡发展进程;西部地区交通不便、城乡稀疏,抑制了城乡发展进程。从初级(农业社会)阶段到高级(科技经济)阶段交通都是城乡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因此对于城乡接合部发展的交通动力则以现有公路为依托,要对公路进行重点升级改造,提高路面铺设率,完善桥涵配套设施,加强村与村之间的道路建设,使乡与乡之间、乡与镇之间的通车率达到100%。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加强了城区与郊区相互作用的领域以及强度,推动城区与郊区的融合。对郊区而言,城郊现代化交通网络的形成,加速了郊区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快了农业产品商业化的步伐,为郊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区迅速移动提供了条件。对城区而言,促进了城区城市功能的完善,增强了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城区和郊区总体而言,为要素的聚集与扩散提供了条件,为城区与郊区间产业空间转移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城郊间现代交通网络的形成,极大地推动着城区与郊区的互动。
4.3.1.3 乡村社会文明的现代化
乡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城市地域的空间扩展和乡村地域范围的缩小上,更多的是城市经济、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的一种扩散与传播。城市化不仅把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引进乡村,还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现代文明,逐渐改变了他们传统的价值观念、工作与生活方式。第一,随着农村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居民在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受城市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商品意识、开放意识、求知意识和竞争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和渴望城市化的强烈愿望,也就形成了要求步入城市化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动力;第二,思想观念转变之后,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长期在城市加工业、手工业等单位就业,并接受了各种职业培训,他们掌握了新的生存手段和生产技术,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员比例逐渐增加;第三,许多农民具备了实现城市化的技术实力后,纷纷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走进工厂、融入城市、闯荡市场。有的还寻找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土地、劳动力、资金等方式入股到乡镇企业、地方企业等非农产业中,既增长了见识,又更新了观念,不仅大量劳动力转为非农业劳动力,也在生产组织上做好了乡村城市化的准备[100];第四,信息时代城乡间的广泛联系,使乡村能从城市快捷地获取技术、信息,同时利用乡村资源丰富的有利因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村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具备了接受城市工业外迁的经济实力。总之,乡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接受了城市的现代文明,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
4.3.2 主要动力机制
4.3.2.1 经济增长
亚当·斯密的“经济增长动力钟”模型指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自人们的自利心,分工使社会经济增长过程起步,资本积累使增长过程持续,在增长过程中关键因素是自然、积累和存量的合理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将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通过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分析,提出资本主义增长取决于各类的资本有机构成、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积累率,三个关键因素特别是剩余价值积累率决定增长率的高低和资本规模的扩大程度。美国经济学家华尔特·惠特曼·罗斯托在其多部著作中阐明了经济成长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区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即:①传统社会阶段;②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③“起飞”阶段;④成熟阶段;⑤高额群众消费阶段;⑥追求生活质量阶段。其中最关键的是起飞和追求生活质量两个阶段。起飞阶段相当于工业化的开始,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是工业社会中人们生活的一个真正突变[101]。罗斯托指出,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主要条件:一是要有较高的积累比例,要使积累占国民收入的10%以上。二是要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这个主导部门发展较快,它既能带动其他部门本身,又能赚取外汇以便引进技术、购买外国产品和归还外债、付息。三是要有制度上的改革,即建立一种能保证“起飞”的制度[102],例如建立使私有财产有保障的制度。实际上这三个条件就是为经济起飞提供动力,因此可把它们看做是罗斯托的“起飞动力”。
1.工业化
第一,工业多布局在城乡接合部腹地内,多数工业建设同时也就是城乡建设;第二,工业发展集聚带来各小城镇发育;第三,工业发展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劳动力及其家属进入城乡,因而扩大了人口规模,加速了城乡发展进程;第四,工业发展为城乡建设积累资金。工业对城乡发展的作用在中级经济阶段(即农业——工业社会阶段)和较高级阶段(即工业社会阶段)分量最大,占主要位置,在初级(农业社会)阶段和高级(科技经济)阶段由于其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作用略小[103],所以对于处于工业社会阶段的城乡接合部工业仍是其城乡发展的主要、直接动力。因此对城乡接合部而言应调整优化工业结构,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使工业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带动人口就业的支柱性产业。城乡接合部工业化重要的核心是农村的工业化发展。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理念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相协调,农村工业化、农村产业化、乡村城镇化相促进,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资源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要强调经济效益好和资源合理配置,强调工业过程中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强调可持续发展。城乡接合部的工业化,不是农村工业的单纯增长,要注重农村经济结构的演变,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综合发展相互协调促进的系统工程。
2.乡村城镇化和乡镇企业
中心城市、城镇通过产业、资金、技术和各种服务的转移、扩散带动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乡村在这一过程中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在城镇化推力的作用下,乡村提供城镇以劳动力、生产原料、配套工业品及活动空间,也会促进城镇发展。它们之间是一种互助、互利、互动的关系。来自乡村城镇化的推力不仅影响着城镇经济运作模式与产业空间分布形态,也影响着城乡之间的交互作用;不仅促使城乡联系程度日益增强,也使联系的内容与方式发生很大的变化。推动这一切的直接力量来自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乡村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与加速器,而我国乡村工业化的载体就是乡镇企业。乡镇企业是由农民开办的企业,包括乡(镇)、村(村民小组)农民集体开办的企业、部分农民联办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农民个人办的个体或私营企业以及农民为主、各种所有制经济联合经营的企业的总称。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工业化格局,由单一的城镇工业模式演变为城镇与乡村工业二元并存、双轨并进的模式,成为推动我国农业一体化和乡村城镇化的直接力量。乡镇企业对城乡关联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方面表现在吸纳了乡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推动了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城乡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开辟了由单一农业经济向三大产业综合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提供了乡村基础设施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建设资金,强化了乡村接受城镇扩散的规模能力;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乡镇企业的崛起直接改造了农民,使以农民为主的乡村居民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和提高,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乡村文明走向现代文明。伴随着这一转变过程而来的是人们观念结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及文化层次的转变,这为城乡关联发展的实现奠定了重要的人文基础。
4.3.2.2 中心城市郊区化(www.xing528.com)
克鲁格曼说过:影响经济发展的第一因素是区位,第二因素是区位,第三因素还是区位。从中可以看出区位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城乡接合部作为一种特殊区位的区域,其发展思路与其他区域有其共性相同之处,但也要注意其个性不同的地方[10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家和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反映在区域的节点——城市之间。由于原有的城市建成区受土地等资源的制约,城市空间向外扩展成为一种必然。由于城乡接合部的大城市门户位置,现代大城市在其自身的演化过程中将大量多元化的土地利用需求都附加在城乡接合部。城乡接合部通过自身的发展将成为沟通城乡联系的渠道和加快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途径。而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因素是经济地理环境、产业基础和市场需求等。这些因素都是在变化中,而且大量的事例表明在条件相同的地区,发展的差异很大,其原因涉及创新能力、社会文化、行政制度等因素的区域差异,其中,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相对竞争优势以及对环境变化和挑战是否具有足够的反应能力,与地区的发展状况直接相关。这里人们把技术的创新能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从长期的发展意义上理解这是正确的。但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在以往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更大些。除了上述经济地理条件变化外,我们必须注意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主城区自然扩展对外边缘区的影响无论是从长远看还是短期内都是非常大的。如果不考虑这一因素可能会丢掉很好的发展机会。市区扩展中会自然地引入人力资源,创造商业发展机会和产业集聚条件。
4.3.3 间接动力机制
4.3.3.1 制度创新
以罗纳德·H·科思(Ronald.H.Coase)和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C.North)为代表的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认为,制度是重要的,它对经济行为的相关分析应该居于经济学的核心地位。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有效率的制度安排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无效率的制度安排则会抑制甚至阻碍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制度创新同样可以大大促进经济发展。
1.行政干预
城乡接合部的发展是在无意识的市场作用与有意识的行政力量干预的双重力量下进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对城乡资源配置与经济活动起支配作用,同时政府也借助于法律手段、政治手段、规划手段等间接方式参与城乡的开发,使经济演变能尽可能地符合人类的要求。近年来,中国城镇的高速发展就是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市场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我国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不仅推动了城镇土地市场的建立与完善,也从事实上促进了城市产业向乡村的扩散。当城镇土地从无偿变为有偿使用后,根据级差地租分布规律,在城镇中心地带商业、金融等第三产业用地支付地租的能力高于工业。鉴于工业在城镇无力支付高昂的地租,必然要外迁到地价相对较低的乡村。这一制度变革已上升为推动市区工业扩散的主要动力。此外,限制农村人口流动的户籍制度的放松以及撤县改市、地市合并、撤县设区等县区体制的转型,都是政府为实现城乡整体利益而进行的行政干预。这些制度的调整逐渐打破了城乡分离的格局,为城乡的协调发展提供了宏观体制基础和良好的组织框架结构。同时我国在城乡发展战略上作出了适时的调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实行与发达国家相反的城镇化道路,一方面强调消灭城乡差别,另一方面又将牺牲农业、抑制城镇化、推动工业化的做法推进到极致。1980年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全国城镇建设方针以及其后大力推行的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十七大报告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都使影响城乡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的实现提供了全新的制度背景。正确的政策促进城乡发展,优惠的政策加快城乡发展,错误的政策阻碍城乡发展。最终在城镇的辐射效应、乡村城镇化与外部科技、行政作用这三种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促成了城乡关联发展、和谐发展[105]。
2.政府绩效
政府绩效是评判政府治理水平和运作效率的重要依据,是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执行国家公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效率和效能。从内容框架来看政府绩效主要包括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政治绩效等几个方面[106]。经济绩效表现在经济持续发展上,而经济发展又不仅仅体现其在量上的扩张,也体现在结构合理的前提下质的提升。考察经济绩效要以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就业率、利息率和汇率作为重要衡量指标。良好的经济绩效还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程度高、政府能提供推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等。社会绩效是指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社会全面进步的内涵非常丰富,通常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普遍改善和提高,社会公共产品供应及时到位,社会治安状况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社会和谐有序,社会群体、民族之间和谐发展,没有明显的对抗和尖锐的冲突等。政治绩效是政府绩效的集中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绩效最经常地表现为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制定或社会秩序的维护是一种政府制度安排,这是政府的核心能力之一。政府制度安排的能力越强政治绩效就越凸显。在政党政治的条件下,执政党的思想一般通过国家意志来表达和体现。
4.3.3.2 科学技术
决定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和城乡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也越来越重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促进城乡接合部发展结构的转变,带来城乡产业进一步集聚,城乡规模日益扩大,商品经济与交通运输相应发展,可促进其城乡劳动力职业结构的改变,技术人员等脑力劳动者数量的增加,第三产业队伍的不断壮大,最终实现其城乡经济的增长。科技进步能够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能使资料的性能优化、效率提高。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任何产业结构的升级都必定来自于某一产业内部或者相关产业的新技术的发明或改进;科技进步还能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对城乡接合部生态的威胁。技术要素理论研究的是区域的创新能力、经营能力和劳动技能等问题。两种理论强调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作用,解释了创新和技术在区域之间的转移和扩散。能产生大量创新的新产品的区域将拥有生产这些产品优势。虽然这种优势不会长久但在其他区域能生产这些产品之前有一个模仿滞后期。一旦其他区域开始模仿,创新区域即开始失去其优势和输出主导地位。
4.3.4 潜在动力机制
4.3.4.1 资源
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中心城区与城乡接合部人地关系互动的基础和前提,资源对城区与城乡接合部相互作用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城区与城乡接合部资源禀赋差异导致城区与郊区资源互补。城区与城乡接合部互动最基本的形式是互通资源的有无。这些资源包括硬性资源和软性资源。硬性资源是指一切可看得到或以实体形式存在的各种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等。软性资源则是指硬性资源以外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文资源、知识资源、关系资源等。城区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在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而城乡接合部在土地利用空间、自然资源等方面占有优势。城区与城乡接合部资源优劣差异,客观要求两者进行资源合理配置,以此促进城区与城乡接合部社会经济交流,提高双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资源要素是城区与城乡接合部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资源包括自然环境、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以及人文历史等,是促进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的潜在动力。其中土壤、生物、气候和水资源通过农业生产影响城乡接合部发展速度,影响城镇化进程。资源数量多、品质好、品种丰富可促进农业生产,促进城乡发展;反之资源数量少、品质差、品种匮乏则不利于农业生产,不利于城乡发展[107]。矿产资源对城乡接合部发展影响最大,决定了相关工业和城乡的发展。矿藏资源勘探、开发可为城乡接合部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城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持。
4.3.4.2 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生活质量。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程度。没有好的环境,经济再发达,人均收入再高,人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影响,人民生活水平也会因为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难以进一步提高。对于城乡接合部环境的保护,要提高经济增长的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增长,促进企业将先进技术应用于环境污染的治理,降低生产污染的程度,并提高企业治污能力。要加大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的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全体人民的参与、监督,只有全体人民树立起环保意识,环境质量才有可能持续改善。要加强环保法律法规建设,重视环保法规的落实和执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