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动力机制的影响因素
4.2.1 人口因素
人口要素在城乡和谐发展中的动力体现为人口规模的变动和劳动力的流动,并受市场力、政府力、社会力的影响较大。
4.2.1.1 人口规模
城乡接合部人口规模是在不断变动的,劳动力流动是随劳动力市场而变动的。城乡接合部人口与产业存在规模效应,产业与人口的集聚也会自发产生,而这种集聚也需要市场机制的推动。市场机制是一种自发机制,劳动力市场遵循市场机制的规律,以效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在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层面劳动力市场存在供需的变化和竞争,最终使得劳动力在自由市场中达到供需平衡。
4.2.1.2 劳动力迁移
人口是社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前提要素,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中心城市与城乡接合部空间相互作用过程中,人口因素突出地表现为人口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流动性特征。我国是世界上头号人口大国,丰富的人力资源预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我国人口、劳动力和人才分布地域单元差异现象也很突出,这种差异不但体现在三大地带和省际之间,更体现在城乡之间。城郊关系作为我国当前一类特殊的城乡关系,城区与郊区间人口保持着持续频繁往来,这也集中体现在城乡接合部。对于城区与近郊来说,存在着居民工作地与居住地分离的现实,即部分居民住房在郊区,工作地却在城区;而部分居民住房在城区,但工作地在郊区。为了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他们每天都往返于两地,并在两地创造和消费社会财富。对于城区与远郊来说,则是远郊的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区和城乡接合部聚集,城区、近郊、城乡接合部为远郊地区输送技术型人才的人口相互往来。可以说,城区与郊区间人口互动推动着城区与郊区、城市与城乡接合部在空间、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的合作,促进城乡接合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人口因素是中心城市与城乡接合部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是影响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劳动力的迁移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度层面的制约对人口流动成本产生的影响[91]。劳动力的供需将会在其影响下产生供需关系的转变,成为重要的调控手段。政府力通过就业政策、户籍政策的调整,可有效引导劳动力的流动,从中心城市及城乡接合部整体发展目标出发主动调节劳动力的市场供需。另外,劳动力自身的素质受社会力影响。不同劳动力市场对应不同的劳动力水平。社会力的作用体现在对劳动力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对迁移成本的影响。社会力的积极作用表现在技术发展对劳动力迁移的促进,消极作用则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文化传递上,使得城乡间隔阂的消减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2.1.3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是指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一定的社会制度和一定的社会发展历史阶段中,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和思想水平,即人的体育、智育和德育三个方面。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构成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础。人口素质是一个地区或国家整体素质的概括,人是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城乡接合部能否实现和谐发展,最重要因素还是人的素质。制度的制定、环境污染、产业结构调整、资源的浪费等这些不和谐的因素很多都是由整体素质较低的人造成的。因此人口素质的提高,将会促进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的进程。
4.2.2 产业因素
产业对城区与城乡接合部互动具有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城区与城乡接合部产业部门互补,以及产业结构水平高低对城区与城乡接合部的互动产生影响。从产业部门角度看,城区分布着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教育业、科学研究业、信息业等部门;作为近郊的城乡接合部分布着煤气、电力、供水、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部门;远郊地区多分布着农业生产部门。由于城区与城乡接合部、远郊产业部门存在差异,使城区与郊区间的产业部门形成合作,不同产业部门生产出互补产品,促进城区与郊区形成“需求拉动”作用。中心城区与城乡接合部生产的互补产品越多,产业部门的互补性越强,两者所产生的空间相互作用力越大。从产业结构水平角度看,产业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城区与城乡接合部的互动:一是城区与城乡接合部整体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影响它们相互作用大小,产业结构水平越高,两者互动强度越大,如东部沿海地区同一城市的城区与城乡接合部,其整体产业结构水平高于西部地区大部分城市的产业结构水平,结果表现为东部地区城市的城区与城乡接合部空间互动程度明显要高于西部地区;二是中心城区与城乡接合部各自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同样影响着两者的互动,城区与城乡接合部双方产业结构水平越高,表明各自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两个经济发展水平高且在地域上相连的区域,能产生强大的联动互补。
4.2.3 土地因素
4.2.3.1 城乡接合部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过程
城市的用地结构是由城市经济活动分化带动空间分化造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活动专业化的不断加深,城市用地结构也不断变化。在一个相对的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的结构关系,在较长的时期内则表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变过程。特别是随着现代城市流动性的增加,人口、资本、商品、信息等都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频率越来越快。在这种变化下,城乡接合部动态性特征与城市和乡村的发展及相互作用密切相关。作为“明日的市区”,无论是人文自然景观,或是社会经济特征和土地利用结构,城乡接合部强烈的动态性在用地转化过程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有学者曾提出周期性演变理论,认为城乡接合部土地利用并非是稳步向农村地区推进,而是呈加速、减速与静止三种变化状态,推进的速度取决于城市社会的发展和各种土地利用的影响因素,这三种状态在时间链上相互衔接,周期性地循环[92]。埃里克森(Rdeney A.Erickosn)通过对美国特大城市自1920年以来人口、产业等的向外扩散情况进行研究,侧重于城市作用力对土地利用活动的影响,将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空间与结构的演变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外溢——专业化阶段(Spillover-specialization),主要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以前的城市边缘区;分散——多样化阶段(dispersal-diversification),主要出现在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末期之间;填充一多核化阶段(infilling and mult-nucleation)是60年代开始城市边缘区演变的新特征[93]。日本学者山鹿诚次、我国学者顾朝林也曾经比较完整地提出城乡边缘区用地扩展演化过程。
4.2.3.2 市场力和政府力对土地要素的作用(www.xing528.com)
市场力的自发性表现为对土地资源的侵占和对土地质量的损害[94]。前者是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后者是在利益驱动下对自然环境的污染。由于土地在我国存在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两种性质,是一项公共性财产同时作为不可再生性要素,应予以积极保护。但由于公共性的存在,政府力的作用十分重要,突出的表现为政策的制定,例如耕地保护政策及区域管治、产业布局、环境影响评估等。另外政府力对城镇斑块的扩张,应严格控制增长边界,避免城镇无序蔓延,对农村居民点进行区域性布局规划,在政策层面对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流转制定保障农民利益的政策,使农村居民点的变动符合区域城镇化需求又不损害居民利益。
4.2.3.3 土地高效利用
实现城市土地的高效利用一方面要满足利润最大化目标,另一方面要有利于城乡之间实际收入的均衡,城市内部集中和分散有致,增强生产规模效益和居民消费规模效益,保护自然资源,增加有赖于城市土地的人类生活乐趣等目标。从历史上考察,现有城市用地结构是过去产业结构和城市用地政策演变的结果。城市土地使用状况深受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社会技术水平、收入水平和城市管理体制变动的影响,深受我国城市发展的过程和阶段性特征,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的关系,工业化、城市化对我国城市用地结构的影响。城市土地的供需矛盾既是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结果,也是导致城市土地粗放或集约利用的原因。发展程度高的城市,土地市场竞争激烈,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高,投入产出大。而且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人们购买力的提高,土地市场需求量大,可以降低土地和房产的空置率,减少土地的浪费,促进城市土地容积率的提高和集约利用[95]。从我国城市用地结构的制度原因的历史考察,影响城市用地结构变化的动态因素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组织创新。对城市用地结构的影响分析要从产业用地分类和空间布局角度,研究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和效率评价、土地需求和使用机制以及我国城市新近用地变化特点(如向城乡接合部扩散),城市内部开发更新的必要性和政策障碍等问题,对于建立我国城市用地理论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土地市场不能单独运转,市场和公共选择的协调运行构成了城市土地高效配置的基本保障[96]。
4.2.4 基础设施
4.2.4.1 道路交通
基础设施网络是城乡接合部发展的支撑体系。其中网状设施是区域发展的整体框架。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中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是社会化分工建立的根本保证,交通技术与手段决定空间相互作用的深度和广度,交通是影响城区与郊区空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因子之一。交通在增进城区与郊区资源、人员交往、沟通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城区通往郊区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完善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能满足物资、人员等快速在城区与郊区间流动,为城区与郊区的互动提供保证,如高速列车、磁悬浮高速列车的出现,极大地加强了城区与城乡接合部之间甚至更大范围的互动。事实证明,交通道路对城市扩展的四种类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交通干线也对城市边缘区的形成及其空间演变产生重大影响。早在1942年,美国地理学家Gocgre.s yehiwein就曾精辟地指出,“铁路对城市人口的分散和土地利用的转变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随后,公路的发展则更强化了这种作用效果,并对城市周围的农业用地进行了调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在哪儿,凡是高速公路和铁路进入城市所穿越的地带,都会发生城市居民、工厂和商业等沿这些交通走廊进行扩散。正是通过这种辐射状的道路,城市用地刺穿并最终占据了原来的农村地域”[97]。相反,城区通往郊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差,交通运力不足甚至严重超载,导致两地物资难以快速输送,居民出行无车可乘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城区与郊区互动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城乡接合部道路系统规划要结合城市性质与规模、用地的功能分区布置、交通运输、自然地形、现状以及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城市环境保护和建筑布局要求等进行综合分析,反复比较来确定,使不同功能的干道、支路组成一个系统完善、功能分明、线形平顺、交通便捷通畅、布局经济合理的道路网[98]。
4.2.4.2 政府作用
政府力的作用体现在对网状设施建设的引导与对生态网络的保护。城乡接合部的道路、电力、电信等公共性基础设施一般由政府投资或通过“建设—经营—转让”的市场化模式进行建设。在建设中政府的导向尤为重要。政府通过公共投资的倾斜将带动特定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带动相关地区的经济发展[99]。而生态网络的保护只能依靠政府力的约束,例如对各类河流水域、绿化廊道进行建设控制等,通过行政手段在管理中进行约束。另外网络设施中的点状设施是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节点。作为公共性的服务节点政府应加大政策投入与资金投入,这也是提高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表4—1)。
表4—1 城乡基础设施网络要素分类
4.2.5 市场因素
市场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它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平台,制约着城乡接合部的空间发展。如果说资源、人口、产业、交通、制度等因子,为城乡接合部空间发展提供前提的话,那么,市场则是从生产目的方面影响城乡接合部的发展。市场对城乡接合部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市场条件的好坏、市场规模的大小、专业市场的构建等,这些都对城乡接合部发展起决定作用。城乡接合部在发展中不断营造完善的市场条件,进一步整合各种资源,打造无界限的中心城区与城乡接合部一体化市场,将为城区与城乡接合部互动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市场规模的大小,决定着容纳、吸收物资的能力,市场规模越大,吸纳能力越强,对外的扩张力也就越大;专业市场是以特定类型的专业产品为主要经营对象,经营的厂家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并且具有跨区域专业产品集散的功能。专业市场具有转移其他区域需求或供给能力并在本地集中的特征,是非常独特的经济地理现象,在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巨大。对于城区和郊区而言,不管在城区和郊区的哪方形成产品专业市场,所形成的专业市场都能转移对方的需求或供给能力并在各自区内集中。专业市场在转移对方需求或供给能力时,可带动城乡接合部商业、制造业、交通物流业等产业的发展,制约着中心城区与城乡接合部的空间相互作用。
4.2.6 环境因素
以上对于城乡接合部发展要素、动力机制的研究是一种相对较为封闭的阐述,这是由研究的性质与城乡接合部经济的特征决定的。由于城乡接合部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对于研究对象必须进行相关的假设与限定,否则研究外延过大使得该项研究难以进行。因此本文对于城乡接合部发展要素、发展机制研究虽然在分析中涉及了与城乡接合部区域的联系,但假设这些要素与机制相对城乡接合部内部影响,在区域内起主导作用。在城乡接合部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封闭性与开放性是共存的。中心城市与城乡接合部直接进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换。同时城乡接合部发展动力受区域环境与城乡接合部区域内结构状态的共同影响。区域环境对其进行间接影响,而内部结构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具有结构惯性。城乡接合部发展中的各类要素在动力机制作用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城乡发展结构并引起了城乡产业、人口、等级、职能、空间等的变化。因此在区域环境作用下的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应为区域环境直接与城乡接合部要素产生互动影响,城乡接合部的市场力、政府力、社会力进而影响要素内及要素间的互动关系,进一步影响城乡发展结构。其中对于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的动力机制受区域城乡发展自组织中内生性影响,以及区域外部环境的外生性影响,共同作用于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