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乡接合部
2.1.1.1 城乡接合部概念界定
德国地理学家赫伯特·路易斯(L.Louis)于1936年最早提出城乡接合部的概念,即兼具城市和乡村的土地利用性质的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到目前为止,与城乡接合部(Urban—urral fringe)相近的学术概念还有:城市边缘区(Urban fringe),城市蔓延地区(The area of urbansprawl),城乡交错带(City-countryside intercourse)等。这些概念在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角度有不同的侧重点。总体而言,城乡接合部的概念主要应用于城市土地研究和规划、行政管理当中,它注重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和联系的特点,直观简明地概括了这一地域的基本特点,实践操作意义更明显。
城乡接合部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乡接合部应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与城市建成区毗连,兼具城市与乡村的某些功能与特点,但在行政上不属于城区街道管辖,而属于郊区乡(镇)管辖”;二是非农产业发达,但仍有少量农业;三是人口密度介于城区与一般乡村之间。广义的城乡接合部除了上述地区外,还包括下面两类地区:一是虽已列入城区街道管辖,但在城市基础设施、人口密度方面还不及城区,是与郊区乡村交叉的地区;二是郊区乡村中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如建在郊区的农副产品供应地、旅游区、住宅小区、大中专院校等而与城区有特别密切联系的地区。
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城乡接合部的概念进行了表述[60]:
1.空间说
空间说主要指研究者从空间位置来定义城乡接合部。他们认为城乡接合部主要指城市与农村的接合地带,即分布于城市建成区周围的郊区土地,接合部范围的大小没有严格的界定,一般与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经济发展呈相关关系,全国大、中城市的接合部范围大于小城市(山区城市除外)(许月明、梁山,1998)。美国社会学家罗吉斯和伯德格在说明中心城市、城郊和城乡交错区三者的关系后,指出围绕着城市边界和城郊之外的区域,是既有农村用地又有城市用地的区域,农牧地与建筑地混在一起,城市与农村在此相交汇。这里不再有城市与周围农村的明确界限,而是一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相重合。城乡交错区指既有农村用地又有城市用地,在城市边界之外但不包括城郊的区域。由此可推定他们提出的城乡交错区实质即城乡接合部。有些学者将城乡接合部称为边缘社区(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1988)。
据城市地域结构的三元分法,城市地域结构可分为三地带:一是城市核心区或称城市建成区;二是城市化正在进行中的与市区联系频繁的吸引区,又分为里外两部分,这两部分比较普遍的叫法是:内侧的称为城乡接合部;外侧的称外缘区、中远郊区等[61]。洛斯乌姆提出区域城市模型,认为现代社会的区域城市结构包括: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城市影响区、乡村郊地(图2—1)。国内有研究认为,可依照行政界限、建设用地景观比重等因素,设定原城区成片建设用地作为城市建设区(区别于城市建成区),将郊区乡镇作为城乡接合部。这样,将城乡接合部定义在行政边界的基础上,在统计数据方面具有优势;另一方面,城乡接合部作为一个静态概念,在社会城市经济发展、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其位置和总面积不改变,内部结构却随着城市发展发生着巨大变化,便于研究城乡接合部建设用地扩张[62]。
图2—1 洛斯乌姆区域城市结构模型
2.定性说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心的人口、工业、商业与住宅等要素不断向周围地区迁移,直接吞蚀着城市附近的农业用地。在许多大城市周围出现了一个性质既不同于典型的城市又异于农村的中间地带。它具有独自的特征、结构与功能,是在城市市区与郊区农村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城市化过程最为激烈的特殊的地域实体。该实体即为城乡接合部。它强调了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与相互渗透的特点,表达了这一区域内城市与乡村的两重性以及城市向乡村的过渡性[63]。
3.形成说
城乡接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交界部位,是以城市为中心分布的包括部分城市建成区和部分乡村的自然与经济交合地带。它是城市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城市发展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并为改善城市生态条件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从地域上看,城乡接合部受城市和乡村的双向辐射,其人口与社会过渡性十分明显,城市与乡村之间受特定的空间扩展因素与空间的影响,其地域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64]。
4.综合说
城乡接合部是城区与乡村的交接地带,即城市近郊区。它是国家行政划分并认可的,位于城区周围,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与城区关系密不可分,共同发展的地带。一般说来,它有四种类型:一是受地域影响,直接处在城区外围的、连接城乡的交接地带;二是受行政隶属关系制约,系城市政府管辖,却又地处乡村包围的郊区;三是属城市政府管辖的郊县中,在地理位置上又与城区接壤的地带;四是属城市政府管辖的郊县中,虽不具备邻近城区的地缘优势,但却是城区所在地,是县城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或称小城镇地带)。城乡接合部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城乡接合部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乡接合部对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城乡接合部地区承担了疏解过度挤压的城市空间的职能;城乡接合部承担着改善环境质量的职能[65]。
5.规划管理说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国土、规划部门为了便于规划和管理,也提出了城乡接合部的概念。它主要是指“城市规划区范围的边缘地带,是城市市区与郊区交错分布的接壤地带,是城市近域推进的具体表现,也是城市区域构成的主要部分之一”。2002年8月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在《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中提出:“城乡接合部是指规划确定为建设用地,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用地混杂地区;以及规划确定为农业用地,在国有建设用地包含之中的地区。”明确了“城乡接合部”概念所具有的规划和土地管理背景的特征。城乡接合部的地域描述符合城市—乡村过渡地带的特征,国内许多学者也以这个概念为理论基础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综上,城乡接合部是一个特殊的经济地理单元,目前其边界还相当模糊,国内外学术界对此尚没有统一规范的定义,名称不统一而且繁多,但所指对象是明晰的,其特征也相当突出,是城市建成区与广大乡村地区相连接的部位,是在城市、乡村地域体系上衍生的一种紧靠城区的不连续的过渡性区域,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所形成的独特的地域实体,是处于城乡之间、各种社会经济等要素激烈转换的地带,是城市和乡村相互作用的产物,是非农业活动与农业活动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系统。
本研究认为城乡接合部是综合的、广义上的概念,是在共同地域基础上由市民、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口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典型城市与传统乡村之间出现的城乡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兼有城乡双重特征的特殊区域。
2.1.1.2 城乡接合部功能
城乡接合部的组成要素决定了它具有许多城区或乡村所不具备的独有发展优势,边际增长功能相当突出,独特的区位优势又使其成为城乡联系与城乡关系改善的纽带。
1.城市化的前缘带
城乡接合部是乡村不断向城市转变的中间环节,是城市建成区扩展的前沿地域,同时也是乡村城市化最先变质的“形成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当中,在城市中心人口、产业不断集聚与膨胀的同时,社会、经济、文化等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也在由城市中心向周围地区扩散、渗透,这种扩散作用直接作用在城市边缘区,使其发生了由农村向城市的过渡转变,并最终转变为城区,进入下一层次的城市化历程。城乡接合部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向外扩张,成为城市化由内向外的前缘地带。另外,由于城市非物质要素的影响,在城区周围的乡村地带内部也发生着乡村城市化过程,乡镇企业的兴起、村镇的城镇化以及与城市交流的日益密切等动力使得这部分地域逐渐处于城市影响范围之内,逐渐并入城乡接合部(见图2—2)。
2.农业现代化的先导区
与广大乡村比较,城乡接合部的农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是农业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由于城市边缘区处于城区与乡村的交接地带,其农业发展受到来自城市扩展大片开发土地的压力,必须采取高集约化的农业耕作和快速有效的销售,才能支付相对农村高额的土地价格以及抗争来自于其他地区的农业产品竞争。这种客观压力促使城乡接合部的农业快速向高产、高效、高质量的现代化农业发展。同时,由于临近城区,边缘区的农业发展既可以利用城市的科技优势提高科技含量,又可以通过便利的交通充分利用城区巨大的消费市场,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图2—2 西安城乡接合部局部现状景观(2008年)
3.“城市问题”的有效解决空间
城乡接合部作为城市空间扩展的地域,本身就负载着解决中心城区一系列问题的任务。如广阔的地域和充足的容纳能力可以分散城区饱和的人口和不适宜发展的企业;宽裕的成长空间、相对便宜的房租地价和优惠的经济政策有利于安排外来经济成分和多种类型的开发区;环绕城区的快速干道以及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可以有效地解决城区内部交通拥挤的问题;良好的自然环境、便宜的地价以及拆迁成本的降低成为解决城区住房矛盾、建设居住新区的理想地段。
4.城乡关系的协调区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存在着现代城市与传统乡村并存但对立分割的局面,再加上农产品的购销制度、户籍制度、分配制度的政策约束,致使这种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制度化、凝固化,城市边缘区在这种背景下只是人为工业扩散的疏导区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引入城市发展当中,各种城乡对立政策的退出,城乡接合部成为城乡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区域和城乡一体化的桥梁,也是我国实行城乡融合、都市带模式、边缘新城等区域发展思想的先行区和实验区。
5.生态环境的调节区
城市是各种生态环境污染的集中地,高密度的人口与产业释放了大量的“三废”,严重污染了城市本身及其周围地区的生态环境。而我国当前的城市很难在短期内解决这些污染问题,于是城乡接合部就成为污染物的接收场所,通过边缘区内部众多绿色植被的消化、大尺度空间的自净能力、各种治污工程的建设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肩负着控制、治理和解决城市环境污染的艰巨任务,是城市生态环境的巨大屏障。但这种环境的调节能力与城区一样具有一个“门槛效应”,突破城乡接合部的环境容纳能力后,其调节容纳能力便会大大降低,整个城市地区的环境状况就会进一步恶化。
2.1.1.3 城乡接合部特征
1.土地利用特征
(1)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大城市城乡接合部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便于接受中心区对外辐射的城市要素,加上土地价格相对便宜,便会吸引城区一些工业部门、居住区向边缘区迁移,为城市扩散承担疏导功能;同时其交通便利和空间腹地广阔的优势,便于开办商品批发市场、物流集散中心,发展仓储业,使得大城市城乡接合部带有明显的城市土地利用特征。而区域内农业景观虽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原有农业特征,但已逐渐演变形成服务于城区的城郊型农业,比其他地区更早表现出高集约化的趋势,即设施化、工厂化、基地化、市场化。所以边缘区土地是城市建设用地、乡村建设用地与乡村农业用地复合构成的多元结构系统,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远高于城市建成区和乡村地区。
(2)土地利用类型的过渡性。从建成区、边缘区到郊区表现为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向农村土地利用类型逐渐演变,呈现距离衰减的圈层构造特点。城乡接合部土地利用性质、强度、地域空间结构及地理景观等方面形成了城市向农村过渡的特征,城乡接合部是城市与乡村人口、信息、资金、技术、社会观念及产业活动等经济要素交织的场所,这些要素的集聚交换、协同与竞争共同决定边缘区土地利用的性质、结构、功能及动态演化。
(3)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性。城乡接合部土地适应性强,用途广泛,不断接受城区传递过来的物质流、信息流,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大被同化。城乡接合部动态演变趋势是遵循经济地理的点轴理论,呈现农业用地的减少、城市用地的扩大,城乡接合部的土地空间范围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在这种宏观扩展的背景下,城乡接合部内部的土地利用结构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不但会从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业用地,而且非农业用地之间也会经常转换,进行城市型用地内部的优化与整合。
(4)土地利用内部的集约性与非集约性。由于城乡接合部接近城市市场,交通便利又易于获得城市的技术与信息支持,故其农业用地的集约化程度与产出水平较远离城市中心的乡村地区更高;同时,为了可以最经济地利用城市信息、占有城市市场,也为了能支付比一般农村要高得多的地价,城乡接合部的农业从客观上也要求其提高集约化程度。
2.人口特征
大城市城乡接合部平均人口密度介于城区及外围农村地区之间,农业人口相对城区占有比例高,人口的自然增长高于城区;大城市城乡接合部的快速发展,城区人口大量离心迁移,并引发了区外流动人口的大量集聚。整体呈现出人口变化的流动性、人口构成的复杂性、人口增长的快速性等特征。以西安市为例,其人口密度的大小、城市化水平由主城中心区至边缘区逐渐降低。在整个城市的人口密度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主城中心区的人口密度的增长速度明显减慢,而城市的边缘区的人口密度则持续快速增长。
3.经济特征
产业结构方面,大城市城乡接合部的农业内部结构呈现出不断调整的特征,形成了以现代化都市型农业、效益型农业为主的区域化发展格局,从过去的主要为保障城市供应的单一生产功能,向同时兼顾生产、生态、文化、教育和旅游功能转变。同时产业结构的形成、演化与优化非常迅速,工业、商贸、运输、建筑、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逐渐地取代农业成为主导产业。以西安市为例,社会消费品总值较社会生产总值而言,从城市外边缘区到内边缘区及主城区不断增高。主城区的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城乡接合部,同时主城区工业相对于农业的比例也大大高于城乡接合部。
产业分布方面,轻工业、重工业的比重随距离的远近呈相反的变化特征,形成了圈层式的产业分布结构。产业类型的更替与扩展带动了更远范围乡村经济的变化,形成滚动式发展。
经济类型方面,尽管一、二、三产业俱全,但发展水平良莠不齐,呈现出第一产业普遍下降,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高速增长的特征。
4.行政特征
大城市城乡接合部跨越多个行政分区管理范围,是土地、规划、人口、经济等行政管理的薄弱环节,兼管现象和相互不管现象同时存在,同时行政区划也对城乡接合部的建设、管理、规划、房地产开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5.社会特征
居民特征方面,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固定人口与流动人口同时存在,居民亦工亦农现象普遍。家庭特征方面,核心家庭呈增长趋势,直系家庭、复合家庭逐步减少。就业与子女教育的压力使“人户分离”现象严重。社区特征方面,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共生共存、各成体系,城乡二元管理机制叠置于两种社区中。城市社区圈层式分布于主城区周围,同时又被乡村社区包围。文化特征方面,城乡接合部的居民总体文化程度低于城区,高于乡村,高层次与低层次反差较大,对比鲜明。物质文化生活发展不协调,趋于矛盾化和无序性。治安特征方面,社会关系复杂,管理机制混乱,社会调控能力相对较弱,犯罪现象较城区与农村都高。
6.生态景观特征
大城市城乡接合部具有明显的边缘景观效应,兼有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具有整体生态景观优越性、多样性、高度异样性等方面的特征。同时也存在局部地区景观紊乱、用地碎化、开发地段环境逐渐恶化等方面的问题。
总之,城乡接合部是城市向外扩展的最佳区位,也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渡地带和直接为城市服务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又是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的基地,因而它是城市化过程中一个最具潜力和活力的“黄金地带”,具有突出的、独特的区位优势。
2.1.1.4 城乡接合部发展阶段分析(www.xing528.com)
城乡接合部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产生的,是城市化进行到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根据上述分析,美国城市地理学家诺瑟姆(RayM.Northam)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城市化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有着阶段性规律,城市化水平的演进呈现出“缓慢—加速—缓慢”这样的格局,整体上趋于“S”型曲线运动。[66]相对于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城乡接合部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也必然存在着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阶段性规律。在对城乡接合部发展过程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之后,可以发现,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城乡接合部的发展也有着形成初期、快速发展、成熟稳定这三个阶段[67]。
形成初期:处于城市化发展初期,在这个阶段内,城市与乡村在小范围之内产生交叉;城乡接合部数量较少,大多数仍保留着乡村的面貌特征;农村人口居多,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第一产业在经济社会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管理与社会问题还不是十分突出。
快速发展阶段:处于城市化发展中期。在这个阶段内,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区域与乡村区域不断融合。城市范围的扩大导致城乡接合部被包裹在城市建设范围之内,城乡接合部的数量不断增多;随着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逐渐征用,农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城乡接合部内流动人口增多,城市人口比重猛增;城乡接合部的社会发展与管理隐现出不少的问题。
成熟稳定阶段:处于城市化发展后期。在这个阶段内,城市化进程趋于稳定。城乡接合部与城市呈现出真正融合的状态,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城市人口比重增长相对稳定,城乡接合部逐步发展为新型的城市社区,纳入城市管理范围。
2.1.2 和谐发展
2.1.2.1 和谐发展概念界定
1.西方的对立和谐思想
在西方哲学史上,毕达哥拉斯最早对和谐概念进行了论述。他从数的和谐进一步引申出作为哲学范畴的和谐,认为关系和比例产生了和谐,万事万物都是和谐的,和谐是最美的,由此他提出了“美德乃是一种和谐”的哲学命题。而对和谐的本质进行探讨、并深有影响的则要算由赫拉克利特建立、由黑格尔发展的“对立和谐”观。赫拉克利特认为“对立造成和谐”,自然界用对立的东西制造出和谐,联合相反的东西而造成协调;世界不存在绝对的和谐,万物“既是和谐的,又不是和谐的”,强调对立和斗争的作用。黑格尔继承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指出:“简单的东西、一种音调的重复并不是和谐。差别是属于和谐的,它必须在本质上、绝对的意义上是一种差别。”
2.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以“和”的概念来论述“和谐”思想的。最早“和”是与“同”相对提出的。“和”与“同”区别在哪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的前提是承认、认可、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使这些差异、区别、分歧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位置、情况、结构中,当各得其所时,“和”即产生。因此,“和”包含多样性,承认差异性,是多样的统一。
无论东西方文化对和谐的本质认识有如何差异,但和谐作为人类所共同追求的一种理想状态,所体现的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协调的、圆满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一种配合而来的和谐状态,这种“配合”既是指事物自身内在各要素间的相互配合,也是指不同事物间的相互配合,以及事物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配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发展都存在着这种配合,并不意味着作用的双方都发展到最好,只要相互配合得当即为和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和谐就是指不同关系间的相宜,这种关系既可以是静态的一种和谐状态,如协调发展的个人、良好的人际关系、稳定的社会形态、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也可以是动态的一个发展过程,如个人的全面发展、人际交往的良性形成、社会结构的有序推演、自然生态的合理演化等。当然,动态的和谐发展过程是绝对的。
3.以人为中心的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的深刻内涵是发展所涉及的人以及各相关方面之间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和相互维持的过程、状态及结果,是人对发展的一种感受和评价。发展作为以人为主体、以人为目的、以人为动力的行为,必须充分顾及人在发展中的真实感受。如果发展背离人的目的,损害人的利益,发展的和谐性就必将出现问题。发展是人依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发展必然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对发展作出评价;发展又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发展必然涉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由此,联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否和谐,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重要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即在实现温饱进入小康的阶段,和谐本身不仅构成了发展的重要前提,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发展的重要目的。因为,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对自然的关心和爱护,人对人的尊重和关爱,这正是人类发展追求的美好状态。由于发展服从于人的目的、依赖于人的努力,人在发展中处于重要的中心地位,因此和谐发展主要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的行为体现,必须做到一切为了人、一切服从人、一切依靠人。
2.1.2.2 和谐发展特征分析
1.共生性
任何事物都不是由不可拆分的“一”组成的,任何恒定的事物都是由相对固定的结构构成的,存在多因素、多内容;而且任何事物的发展中都蕴涵着矛盾,也正是矛盾的相互斗争才推动着事物的前进与发展。因此,不论是从静态还是从动态来说,和谐都是一种共生。
2.良序性
事物变化中的各种关系在互动中必然产生某些不稳定的因素,形成某些矛盾。如果这些不稳定因素得不到应有的控制,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和谐关系。由此可见,和谐就是一种良序,就是事物内在的各子系统之间与外在各事物之间,始终处于一种适度搭配、协同运动和良性运行的状态和过程。要达到良序,则必须建立一套健全而高效的组织机构,掌握一套完善而科学的管理理念,形成一套正确而有效的规章制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司其职,各守其则,良序才会形成,和谐才会实现。
3.低耗性
内耗是事物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内耗原本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意指一物体在从外部输入能量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元素性能不良或者结构不合理而致使其中一部分能量“走失”或消耗,做了无用功。但是社会系统中也存在着这种规律:社会与人、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随时存在,社会系统内的各部分、各层次间必然发生着摩擦、冲突、斗争和紊乱,表现出多种形式的内耗。不过,这种内耗是否合理、适当,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一个和谐的系统必然表现出低耗性。首先,社会中各要素、各系统的低耗,应尽量避免或减少衰减、退化甚至倒逆等内耗现象的出现。其次,社会结构的低耗,在和谐社会的交换过程中,社会结构会始终保持一种相对稳定、有序、合理的变化,而尽量减少不合理、随意变动、频繁更迭等机构性内耗的出现。再次,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变化的低耗,和谐发展的社会应始终保证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特征,尽量避免过度开发、消耗甚至破坏等内耗现象的出现。要达到低耗的目标,必须确立科学的质量与效益观念,树立合理的用人、育人理念,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并创设谐调的环境。
4.愉悦性
人都具有利己性。在某种程度上说,不论高尚还是低俗的人生目标,都表现了基本的利己心——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快乐、有意义。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反映了其相应的心理现象。要达到愉悦,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生活环境和精神氛围,确保生活其中的人感到深度满足,感到心身的轻松、顺畅,全力投身于事业,有安全感,减少猜忌、焦虑等不良情绪[68]。
2.1.3 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
2.1.3.1 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概念界定
本研究认为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是指城乡接合部在城市化演进过程中,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物质环境建设有序、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切实保护的发展;同时,强调主体参与下对客体的作用,也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的行为体现,要做到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人,一切依靠人,充分顾及和尊重人在发展中的真实感受,人与自然之间、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关系融洽的发展。
2.1.3.2 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特征分析
1.城乡统筹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和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元分治的影响,目前城乡接合部普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滞缓,人居条件难以改善的状况。经济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明确战略,重复建设,盲目跟风,造成土地资源、经济效益和人力资源大量浪费和流失。原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消除,又出现了土地属性不同的“一城两制”,同一村内户籍管理上既有市民又有农民的“一村两制”等复杂情况。即使是一个家庭内,产业、就业的非农化和传统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也在并存。多重二元结构的影响,使政府职能、市场机制、村民自治的作用都难以有效发挥。结果是村民难以分享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成果。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重要历史阶段。城乡接合部是二元体制直接冲突、城乡差距最为明显、发展“断层”最为深刻的地带。只有解决好城乡接合部的协调发展问题,才能适应历史新阶段的要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任务全面落实下去。
2.社会和谐发展
多年来,城乡接合部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存在着较大差异,并且由此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影响了社会文明与和谐。用地功能混乱、违章建筑林立、市政公共设施缺乏、环境污染严重、人居条件差、社会治安状况恶化,这是城乡接合部经常见到的景象。村民与城镇近在咫尺,却享受不到应有的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城中村、城边村的外来人口一般数倍于本村人口,而且成分复杂,使就业、上学、公共服务条件更加不足,给社会管理造成极大压力。由于管理体制不顺,违法占用土地资源、乱建造假窝点、犯罪活动频发等违法案件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置,为社会稳定留下隐患。城乡接合部是“村首城尾”,没有城乡接合部的和谐,全局的和谐社会建设势必受到严重影响。
3.城镇化有序发展
健康有序的城镇化是党中央提出的战略方针。我国正处于世界上最快的城镇化阶段。从城镇化启动转入加速阶段,即城镇人口从20%上升到40%的阶段,大体上英国用了120年,美国用了80年,日本、韩国用了30年,我国仅用了22年。如此迅猛的城镇化浪潮必然要有城乡接合部的协调发展相配合,否则就会导致“城市病”丛生。城乡接合部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各国城市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只是危害程度和表现形式各有所不同。如拉美国家大大小小城市周边的贫民窟是城乡接合部发展断层的极端形式,造成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美国的“城市蔓延”造成土地、能源等资源浪费和公共事业难以发展,居民生活成本和城市运行成本越来越高,最终导致不少城市持续衰落;法国的城郊失衡表现为族群隔离、差异悬殊,造成全国大规模骚乱。相比之下,日本、韩国在城市化加速阶段较早地注意预防和解决城乡接合部的协调发展问题,平稳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我国在城镇化加速阶段出现城乡接合部发展失衡的问题并不奇怪。只要贯彻党中央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战略决策,就可以通过城乡接合部的协调发展实现健康有序的城镇化。
4.新农村加快发展
城乡接合部兼有城乡融合优势、农工商兼营优势、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都比较丰富的优势。落实“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战略方针,最有条件在此首先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目前人居环境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仅与城区无法相比,即使与远离城镇的普通农村相比也没有实质上的改善和提高。主要原因是按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这一区域属于“三农”范畴,但是因为既非产粮产畜大县,又非农村人口的主体,往往成为城镇工作和农村工作都难以发挥作用的“盲区”。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要把借助城镇带动辐射力和发挥农村内在的动力结合起来,克服人为障碍,首先解决城乡接合部的协调发展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郊区村庄的新农村建设步伐。
2.1.4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研究大城市城乡接合部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现实矛盾及其破解途径,以城乡接合部区域经济发展、社区环境发展等和谐发展重点命题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规划与管理两种手段,合理配置资源,集约利用土地,构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产业体系完整、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环境资源有效保护、各阶层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发展模式。本论文以西安东北部城乡接合部为实证研究对象(见图2—3)。选取该区域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典型性
城乡接合部是区域中心城市扩张发展的第一步,是增强其功能的基础,是发展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城乡接合部普遍存在体制性矛盾、经济性矛盾和利益性矛盾等,是各种社会矛盾集中、高发地区,对区域中心城市和谐发展影响很大。西安是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重要的航天工业中心、机械制造中心和纺织工业中心、中国重要的武器制造地、中国重要的大飞机制造地。拥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是中国西部地区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齐全的特大城市之一。2007年末,常住人口85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达570多万。
图2—3 研究对象地域分布图
城乡接合部是城市群发展的对接载体。城镇群发展是促进产业和人口聚集,建设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信息网络,构建以高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综合产业体系,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形态。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城市之间除了由铁路、公路、轻轨等快速交通工具连接外,必须在空间上实现有效对接,实行连绵发展。担任对接载体功能的城乡接合部必然会催生新型“城际农业”和“城际农村”。关中城镇群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西安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城市间分工合作,促进产业优化布局,实现关中城市群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西安是关中城市群的龙头。研究好、处理好、解决好西安城乡接合部问题,对于强化西安在西安都市圈中的核心功能,使之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的核心区,进而引领关中经济率先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全国9大区域中心城市及大城市发展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城乡接合部和谐发展研究对于探索新形势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西安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随着城市现代化功能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规模和范围将愈来愈大,对城市历史风貌和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必须寻找现代化与传统历史的最佳结合点,而这个结合点就是城乡接合部。城乡接合部的研究对于加强古城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工作,探索新形势下名城保护与利用思路、方向、途径,促进西安发展与现代化城市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规模适宜
空间尺度上,研究选取西安东北部城乡接合部作为研究对象,面积144.7平方公里,其中西安北部城乡接合部片区34.7平方公里,东部城乡接合部片区11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约52平方公里,农村约92.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上,目前,研究区域现状总人口约56万;其中社区约有90个,城市居民约36万;行政村约100个,农村人口约20万。2020年规划期末,研究区域内人口规模将达到140万。按照目前我国城市划分标准,研究对象的用地范围和人口规模已经达到大城市规模。从中观层面进行实证研究,如果选取研究对象范围过小,不具备研究意义;如果选取对象范围过大,城市或农村所占比例过大,则不能体现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接合部发展的特征,背离了研究本意。
3.城市化重点发展区域
第三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城市面积为275平方公里。第四轮总规(2008—2020)主城区范围490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较上轮规划增加215平方公里。本研究所选取的西安东北部城乡接合部总面积约144.7平方公里,占西安第四轮城市规划新增城市建设用地的67.3%,是新一轮城市扩展的重点区域。研究范围内目前既有城市又有农村,属于目前西安快速城市化区域,按照规划,未来12年内其中的农村将发展成为城市。而现实的发展更迅速,可能约5—10年即可完成乡村向城市转变。
4.城市主要扩张方向
西安城市规划呈九宫格局,西安中心市区包括三环线所圈定的区域,已形成富有中国传统城市空间特色的“九宫格局”模式,即以古城为中心,以交通轴为导向,以功能组团为实体,生态林地为间隔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发展外围新区,降低中心密度,保护古城风貌,建立时代新城,南北拓展空间,东西延伸发展。西安中心城市以中心市区为主体,东到临潼,西至咸阳,北过渭河至三原,南到韦曲,形成一个中心(市区),外围四个副中心的结构,整个城市形成大范围的九宫格局形态。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主城区范围为:以唐长安城为中心,以绕城高速为基本轮廓,东至灞河,西到绕城高速,南至长安(潏河),北至渭河,共490平方公里。分析未来西安发展空间,按照九宫格局的城市布局,西安南部为秦岭山地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区,是西安的生态涵养区;西部为咸阳市,受到行政区划的制约;而东部的临潼、北部的高陵、东北部的阎良,均属于西安行政区域。由此可以推测,由于受行政区划及生态涵养区的限制,西安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将以东部、北部为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所选取的西安东北部城乡接合部片区将是西安第五轮城市总体规划重点发展区域。
5.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完整性
本研究所选取的西安东北部城乡接合部片区主要分为西安北部工业新区、纺织城综合发展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浐灞河环境综合治理区。各区域承担的功能不同,生长的机理不同,发展要求也不同,但都是随着城市化快速进行,由不同时期城市郊区的农村发展成工业区、现代服务业区,或承担城市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体现了区域产业结构发展的完整性。
西安北部工业新区。主要为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区及周边区域,面积34.7平方公里。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西安城市北部城乡接合部,由中心区、泾渭工业园、草滩生态产业园和出口加工区四个功能园区组成。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2000年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3年二次创业以来,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5年生产总值突破了百亿元。经过10余年发展,北部工业新区经历了城乡接合部—工业园区—城市新区—城市新中心的演变过程,随着西安市级行政中心北迁,区域功能定位由工业园区转变为城市新区、西安城市新中心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纺织城综合发展区(老工业改造区)。由于城市功能与结构调整,根据第四轮规划该区域应逐步发展为主城区,产业主要发展商贸、居住、休闲旅游等,该区域的现实情况是:面积约30平方公里。纺织城是“一五”期间国家投资建设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位于西安市东部的灞桥区境内。现有常住人口10万余人,大中型企业8家,企业职工约5万人。其中,区域内的唐华一印、唐华三棉、唐华四棉、唐华六棉为央企华诚集团公司下属的陕西唐华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近10余年来,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自身机制的原因,该地区大多数企业陷入困境,发展动力不足,生产效益低下。职工收入低,下岗职工比例大,困难群众集中,基础设施欠账多,城市面貌破旧。为了促进纺织城老工业基地发展,西安市提出了立足长远,科学谋划,“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纺织城地区全面振兴”的发展思路。2008年,唐华集团列入国务院重点国有企业破产计划,唐华集团下属企业管理权限下划西安市,年底前完成企业政策性破产改制。西安市成立纺织城地区综合发展办公室,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正局级编制。纺织城综合发展区参照浐灞生态区管理模式,以灞桥区为主,享有市级管理权限。纺织城综合发展区包括5.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旧城区)和周边辐射区,共约32.39平方公里。
西安国际港务区(现代物流服务业区)。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全省唯一综合性物流园区。项目位于西安东部城乡接合部,规划面积8.2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面积35平方公里,总投资98亿元,计划在2006至2015年,建成年货物集散和中转能力6650万吨、实现区域各种运输方式相互转换的产业聚集区,预计拉动GDP增加值540多亿元。项目由“一个中心、三大组团”组成,“一个中心”即B型保税物流中心,“三大组团”为:国际物流区、国内物流区和物流产业集群区。项目核心工程是B型保税物流中心,其主要功能是:保税存储、货物加工和增值及分拨、配送;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物流信息处理和咨询服务。三大组团功能:国际港口服务、商品检验、货物集散、货物中转、物流配送、加工增值、物流信息服务、物流咨询与培训、商品展示交流。国家发改委已同意将港务区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项目,海关总署表示支持国际港务区保税物流中心建设。陕西省由一位副省长牵头,成立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主要负责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省级部门及中央驻陕机构的协调沟通(陕西省政府第29次专题会议《关于加快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西安市成立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享有市级管理权限,局级建制。主任由1名副市长兼任,采取与西安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类似体制模式。
浐灞河综合治理区(生态环境治理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浐河和灞河位于西安东部,是“八水绕长安”中的两大水系,也是西安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依托。其中浐河全长66.4公里,流域面积760平方公里,年均径流量1.89亿立方米;灞河全长107公里,流域面积256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9.47亿立方米。长期以来,浐河、灞河河道非法采沙猖獗,河道垃圾堆集,污水直流,空气难闻,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脆弱。西安市曾成立专门管理机构,采取了禁止河道采沙、发动群众植树造林等措施,但由于单纯管理、被动保护,养护设施缺乏,多次植树形成的树林相继死去,河道又被垃圾填埋。2004年,西安市政府成立浐灞河管委会,规划集中治理区为89平方公里,中心区域为陇海线以北、东二环北延线以东、绕城高速路以内45平方公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