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变心理学40项研究:探索研究历史

改变心理学40项研究:探索研究历史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1页)另一项以沃尔普的研究报告为依据的研究,探讨了不超过3小时的一个疗程对蜘蛛恐惧症的疗效 。该研究安排一些蜘蛛恐惧症被试接受心理治疗师的治疗,而另一些被试在门诊或在家中运用自我帮助指导手册进行治疗。结论沃尔普随即指出,克服恐惧和焦虑的想法并不新鲜。有一个常被提到的有关罗夏墨渍测验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心理治疗师给一个病人做罗夏墨渍测验。

改变心理学40项研究:探索研究历史

图9.3 放松治疗的结果

(引自Paul, 1969)

“积极情绪通过消除受特殊行为控制的身心准备状态,来解除消极情绪对个体思维和机体的束缚……。放松治疗和行为疗法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愉快活动的比率;认知疗法的目的是要教会人们保持乐观的心态;以寻找积极内涵为特征的应付策略……使人的健康状态更趋完善,并培养了人的积极情绪。这种积极情绪不仅可抵制消极情绪,而且拓宽了个体惯常的思维模式并建立了个人的应对策略资源。”(第1页)

另一项以沃尔普的研究报告为依据的研究,探讨了不超过3小时的一个疗程对蜘蛛恐惧症的疗效(Hellstmm & Ost, 1995) 。该研究安排一些蜘蛛恐惧症被试接受心理治疗师的治疗(最多3小时),而另一些被试在门诊或在家中运用自我帮助指导手册进行治疗。所有治疗采用了沃尔普式的系统脱敏技术。结果显示,接受心理治疗师治疗的被试中有80%的人有了明显好转;而在门诊进行自助治疗的被试仅有63%有明显好转;在家中进行自助治疗的被试则只有10%有明显好转。因此,在正确的条件下(显然不是在家中),只用一个疗程,也足以治好你的恐惧症!

结论

沃尔普随即指出,克服恐惧和焦虑的想法并不新鲜。“其实人们很早就知道增加与恐惧物体的接触机会会使恐惧渐渐消失”(第200页)。事实上,即使你在读这一项研究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系统脱敏治疗,但这些道理你也是早已知道的。假设一个13岁的男孩有一种对狗的恐惧,这种恐惧可能是由于在男孩更小的时候,曾有过与狗有关的可怕经历,如被大狗攻击、咬伤,甚至是父母亲中有一人怕狗(恐惧症可通过模仿习得,参阅第三章中阿尔伯特·班杜拉关于模仿过程的研究)。由于这样的经历,男孩在恐惧与狗之间形成了联系。如果你想治疗男孩对狗的恐惧,你必须想办法切断这种联系。你会怎么做呢?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给这孩子买一条小狗”,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你就使用了系统脱敏疗法。

Fredrickson, B. (2000) . Cultivating positive emotions to optimize health and well -be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3 (article 00001a), 1 - 22. Available: http: //www. journals. ape. org /prevention/volume3/pre0030001 a. html

Hellstrom, K. , & Oat, L. (1995) . One - session therapist - directed exposure vs. two forms of manual directed self - exposure in the treatment of spider phobia.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33 (8),959 - 969.

Paul, G. L. (1969) . Outcome of 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 Controlled investigation of individual technique variations and current status. In C. Franks (Ed.) ,Behavior therapy : Appraisal and status . New York: McGraw - Hill.

Wolpe,J. (1958). Psychotherapy through reciprocal inhibition. Palo Alto, CA: Stanford University Ress.

研究35 投射出真正的你

Rorschach, H. (1942) . Psychodiagnostics : A diagnostic test based on perception. New York: Game & Stratton.

在一个温暖的夏日,你和你的朋友躺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休息,蓝天上飘着几朵棉絮般的白云,你指着其中一朵对朋友说:“看,那朵白云多像一个穿着婚纱新娘,拖着长长的裙摆。”你的朋友回答说:“哪儿?我看不出来。在我看来,那倒像一座火山,有一缕轻烟从它的顶部升起。”当你们试图劝说对方接受彼此对于同一形状的不同知觉时,气流的变化又将云朵变成了完全不同的样子。但是,为什么你们俩看到的东西会如此不同?你们面对的是同样的形状,而对它的解释却是两种完全不相关的物体。

由于每个人的知觉都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从云的形状里看出来的不同物体或许代表观察者人格的某些方面。换句话说,就是你和你的朋友把自己的某些东西投射到了天空中的这些形状上。这就是罗夏(Rorschach)构建其“图形解释测验” (fonn interpretation test)的理论基础,也叫“墨渍测验” (the inkblot test) ,它是投射技术这种心理测验工具的最早版本之一。

最著名且应用最广泛的两个投射测验是罗夏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TAT)。这两个测验在临床心理学的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由于罗夏墨渍测验1922年第一次出版时,就直接涉及对多组精神病患者的比较研究,也常用于有关心理疾病的诊断,所以我们把它放在本章进行叙述。由于TAT测验更多地被治疗师用作他们临床问诊和治疗的工具,所以,也将放在心理治疗这部分进行论述。

投射测验就是给被试呈现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并假设被试会把自己的无意识过程投射在这上面。在罗夏墨渍测验中,刺激只不过是一幅对称的墨渍图,它可以被知觉为各种各样的物体。罗夏认为,一个人把墨渍看成是什么东西常常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他或她真实的内心世界。他称之为“对随机图形的解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accidental forms)。有一个常被提到的有关罗夏墨渍测验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心理治疗师给一个病人做罗夏墨渍测验。在呈现第一张图片时,心理治疗师问:“这张卡片使你想起了什么?”病人回答:“性。”呈现第二张图片后,治疗师问了同样的问题,病人又回答:“性。”当5张图片都得到了同一个答案后,这时心理治疗师评论道;“看来,你的大脑已经被性占据了。”对此,病人吃惊地回答道:“我?医生,是你呈现了这些肮脏的图片!”当然,这个故事把罗夏墨渍测验过分简单化了,虽然,为了鼓励被试作出积极解释,被选择的墨渍图本身是意义含糊、富于联想性的物体,但是,平均来讲性方面的导向不应该比其他方面多。

罗夏相信,他的投射技术将服务于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它可以作为一种研究工具以揭示人格的无意识方面;二是罗夏稍后提出的,他希望这个测验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心理病理学诊断。

理论假设

罗夏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在对随机墨渍进行解释时,被试的注意力被转移,而使人们的心理防御相对减弱。进而,深藏于心中的想法慢慢浮现。倘若被知觉的刺激是模棱两可的(也就是说,没有多少线索能说明它到底是什么),那么对刺激的解释就必将来自于个人的内心深处(与此概念相关的讨论参见默瑞的TAT测验)。在罗夏的概念中,墨渍要尽可能的模棱两可,才能使人最大限度地投射自己的无意识。

方法

罗夏墨渍测验的方法可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他编制原始图形的过程,二是对被试或当事人的反应进行记分和解释的方法。

测验的发展

罗夏对于墨渍图形如何制作的解释,听起来很像是创作有趣的儿童艺术作品:“制作这种随机图形非常简单:把少许大块墨渍滴在一张纸上,将纸对折,墨水就会在纸的两半对称地扩散。”(第15页)。然而,简单的部分到此为止。罗夏进一步解释说,只有那些满足一定条件的图形才能使用。例如,图形必须相对简单、对称和对某物体有适度的暗示。他还说,图形必须是对称的,因为不对称的墨渍会由于难以解释而为被试拒绝。经过大量测试,罗夏最终确定了10个图形,组成了最早的罗夏墨渍测验;其中,5张图是黑白色,2张是黑白色加一点红色,3张是彩色。图9.4表示了罗夏所用的三种类型的图形。

图9.4 罗夏墨渍测验的一些典型墨渍图

(引自Charias G. Morris, Understanding Psydology, 7th ed. , 1990年版,得到Prenlice Hall 公司允许引用)

施测和记分

罗夏图形解释测验的施测非常简单,即每次呈现给被试一张图片,并提问:“这可能是什么?”被试可自由地改变图片的方向,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将它放得离眼睛远点儿或近点儿。施测人员或治疗师不给被试任何建议而是只记录被试对每个图形的所有反应。测验没有时间限制。

罗夏指出,被试几乎都是认为这个测验是用来测试人的想象力的。然而,他非常小心地解释说,它不是一个想象力测验,并且人想象力的丰富与否不会明显改变测验的结果。罗夏认为,这是一个知觉测验,并涉及到感觉、记忆、无意识和意识的过程,这些刺激图形与个体内心的某种力量联系在一起

罗夏列出了被试对10张墨渍图回答的几条记分规则(第19页):

1.总共反应了多少次?反应时间,即在回答之前被试看图片花了多长时间?被试拒绝解释卡片的次数?

2被试的解释只取决于图形的形状,还是也包含了颜色?或在知觉中是否包含了运动

3.图形被看成是一个整体还是几个部分?哪些部分被分离出来?被试对此如何解释?

4.被试看到了什么?

非常有趣的是,罗夏认为在被试对墨渍做出的回答中,对图形内容的解释是最不重要的。以上我们总结了罗夏依据这四条记分规则,对众多有不同心理症状的被试进行观察的结果。

结果

为了解不同人群在墨渍测验中可能做出的不同表现,罗夏和他的同事对来自不同群体的被试进行了施测。这些群体不仅包括受过不同教育的正常个体,还包括精神分裂症患者及躁狂抑郁症患者。

表9.2列出罗夏所报告的对10张墨渍图有代表性的反应类型。当然,这些反应会因个体或群体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表中列出的仅是一些例子。

表9.2 一般正常被试对墨渍图的典型反应

(引自第126~127页)

罗夏发现被试通常对10个图形共给出15~30个反应,抑郁的被试一般给出的答案较少;快乐的被试给出的答案较多;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答案数目在个体间有很大的差异。至于反应时,全部测验通常需要20~30分钟完成,精神分裂症患者所用时间平均较正常人少很多。正常被试几乎从不拒绝对所有图形做出回答,但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拒绝回答。

罗夏认为,被试对图形的哪一部分进行解释、解释中是否包含运动或颜色,这些对分析被试的测验成绩都是非常重要的。他还认为在记分时,上述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主试需要经过训练和体验,才能恰当地分析被试的回答。不过,格莱特曼(1991)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简洁的评价方式:

“使用整个墨渍图进行解释显示了被试综合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而解释细节部分的频率很高则意味着被试有强迫性的固执;相对较多地使用白色部分是叛逆和消极的信号;描述人在运动的回答显示了被试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内心生活;在回答中颜色占主导地位说明被试比较感情用事和冲动”(第684页)。

最终,罗夏提出了分析被试反应的最后一条准则:被试在墨渍中真正看到了什么。最常见的回答多包括动物昆虫。回答中涉及动物25%~50%。有趣的是,抑郁症患者回答动物的比率最高,而艺术家回答动物的比率却最低。

罗夏提出的另一类型是“独创性回答” (original responses)。这种回答在每100次测验中发生的几率少于1次。独创性回答在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被试中最为常见,而在中等智力水平的正常被试中最为少见。

讨论

在对图形解释测验所进行的讨论中,罗夏指出测验的最初目的是为研究一些有关人脑和心理无意识方面的理论问题。发现该测验有作为诊断工具的潜力纯属偶然。罗夏认为他的测验常能对精神分裂症倾向、隐匿性神经症、潜在的抑郁、内向或外向性格和智力起提示作用。但他的意思并不是说墨渍测验能取代通常的临床诊断技术,只是可以对诊断过程有所帮助。罗夏也警告说,虽然测验可显示一定的无意识倾向,但不能详细探明无意识的内容。他认为其他当时的常用技术,像梦的解析和自由联想是实现此目的的更好方法。

批评和后续研究

自从罗夏编制了墨渍测验后,几十年以来大量研究都对罗夏的许多结论提出了质疑。最重要的批评之一与测验的效度有关——测验是否测量到了罗夏所要测量的东西,即潜在的人格特征。有研究证明,罗夏归因于人格因素的许多不同反应,事实上可以很容易地为下列因素所解释:言语能力、被试的年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甚至施测者的人格特征(参见Anastasi& Urbinai, 1996年对这些批评的详细讨论)。

科学研究显示,从整体上讲,罗夏墨渍测验作为一种人格测验或诊断工具,其信度或效度并不令人满意。虽然如此,该测验在临床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师中仍应用甚广。这种鲜明矛盾可以这样理解:罗夏墨渍测验技术并不作为正式测验使用,而只是作为治疗师对当事人个体进行了解的一种额外手段。其实质是延伸了治疗师和当事人之间的言语交流。测验中对反应的解释较少受严格限制,因此看起来对有效的心理治疗提供了有帮助的见解。

罗夏墨渍测验的一项有趣应用是将图形同时呈现给几个人,如夫妇、家庭成员、同事或同伴等等,要求这些人在“图形代表了什么”这个问题上达成一致。罗夏测验的这一应用已显示出它可作为一种研究和提高人们互动的方法(Aronow & Reznikoff,1976)。

近期应用

对最近的心理学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发现,罗夏评定量表的效度仍然是人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从精神分析研究前沿得到的几项研究结果令人为之一振,新的施测和计分方法可提高量表的评分者信度,且可增进诊断和鉴别各种心理障碍的能力。例如,Arenella和Ornduff(2000)采用罗夏墨渍法(RIM)研究受性虐待的女孩和未受性虐待的女孩在其他应激情境中在体象方面的不同。研究者发现,在罗夏墨渍测验中前者的分数表明她们比后者更关注自己的身体。采用相同的方法,研究者得到了一组66名年轻的精神病男性罪犯的罗夏墨渍测验分数,他们的平均年龄在14~17岁(Loving & Russell, 2000)。该研究发现,至少罗夏墨渍测验的某些标准变量与各种心理病理学水平存在明显联系。作者认为,罗夏墨渍测验可以预测哪些青少年正处于暴力犯罪的高危阶段,以便人们进一步加强干预策略。

罗夏墨渍测验的另一项最新应用是对邪教信徒潜在心理损害的测量(Aronoff, Lynn, & Malinowski, 2000)。该研究测量被试对罗夏测验及其他测验的反应,发现新信徒没有出现任何心理疾病的症状,现任信徒的心理普遍也很正常。而研究者也发现了确凿证据证明前任信徒有社会和心理适应障碍。(www.xing528.com)

最后,在罗夏的投射概念中出现了一种引人注目的转折,研究者编制了一种极富创造性的新型诊断工具,用于个体和家庭治疗,他们称之为“家庭相册” (Yerushalmi & Yedidya, 1997)。该治疗技术要求当事人以美术剪贴的形式自由创建一本家庭相册,剪贴的材料可以是图画、照片、短文、纪念品或当事人想剪贴的任何其他材料。最终的作品将被用于治疗过程,其方法与罗夏墨渍测验的结果完全一样。作者对此的描述如下:

“该工具使治疗师绕过了当事人的检查和防御机制,直接架起一座通向当事人无意识世界的桥梁,由此而创建了一条诊断和治疗的捷径。家庭相册与当事人对自己与父母相互关系的认知相关;……意味着与父母及兄弟姐妹间真实、具体的关系,还包含与配偶和孩子之间的投射关系。”(第261页)

当然,经过改编的罗夏墨渍测验的效度与原始的罗夏墨渍测验存在同样的问题。然而,这些研究连同许多其他的研究均证明了罗夏所作贡献的持久影响力,也说明了投射测验有发展的前途和应用的可能性,未来的投射测验必会具有更大的效力和医疗价值。

Anastasi, A. & Urbinai, S. ( 1996) . Psychological testing( 7th ed.) . New York: Macmillan.

Arenella, J. , & Omduff, S.( 2000). Manifestations of bodily concern in sexually abused girls. Bulletin of the Menniger Clinic , 64(4) , 530 - 542.

Aronoff J., Lynn, S., & Malinowski, P. (2000) . Are cultic environments psychologically harmful?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20(1),91 - 111.

Aronow, E. , & Reznikoff, M. (1976) . Rorschach content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Grune & Stratton.

Gleitman, H.( 1991). Psychology(3rd ed.) . New York: Norton.

Loving, J., & Russell, W. (2000) . Selected Rorschach variables of psychopathic juvenile offenders. Jow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75(1) ,126 - 142.

Yerushalmi, H. , & Yedidya, T. (1997) . The family album. American Journal of Family 7herapy,25(3) , 261-269.

研究36 编个故事吧!

Murray, H. A. (1938).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PP.531- 545)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在前一章中,我们结合罗夏墨渍测验投射技术介绍了一种叫做“投射测验”的方法,它常被临床心理学家用来揭示被试的某些人格特征。你一定记得,罗夏墨渍测验背后的意图就是让个体把自己的解释投射到客观上毫无意义、也没有任何结构的图形上。你也一定记得,罗夏墨渍测验关注被试将注意力集中在墨渍图的哪个部分、该部分有何特征以及对图形的陈述是否会有动态成分,从而得出被试的人格特征。虽然也考虑被试解释的情节内容,但这不是头等重要的。

在罗夏墨渍测验问世几年以后,亨利·A·默瑞(Henry A. Murray)和他的助手克里斯蒂安娜·D摩尔根(Christiana D. Morgan)在哈佛心理诊所编制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投射测验,称为“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该测验把注意的焦点全部集中在被试解释的内容方面。与罗夏墨渍测验无结构的图形不同,TAT测验由一套黑白图片组成,图片中人物所处的情境没有特定含义;要求当事人或被试看图讲故事,然后治疗师或研究者将故事的内容进行分析,以揭示被试隐藏在无意识中的冲突(“统觉”的意思是有意识的知觉)。

TAT测验的理论基础是,当你观察人的行为时,无论是在图画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你对该行为的解释将以情景中可获得的线索为依据。倘若行为的原因显而易见,那么你的解释将不仅仅是正确的,而且也会与大部分观察者相一致。然而,如果情景模棱两可且很难找到行为的原因,那么你的解释似乎将更多地反映出与你自身有关的某些东西——你的恐惧、愿望、冲突,等等。例如,假设你看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脸,他们仰望天空,表情迥异:男的似乎受到惊吓,而女的正在开怀大笑。如果再进一步观察此情景,你发现原来他们正排队等着乘坐“传令兵”(Batman)——坐落于加利福尼亚魔术游乐场中的北美最大的过山车。在该情景中解释这对夫妇的行为并不困难,并且你的解释可能或多或少地与其他观察者相同。现在假设你在孤立的、没有任何线索的情景下看到相同的表情,然后问你:“这些人在干什么?”你的回答将以你的内心想法为解释,并且它会更多地揭示你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你观察的对象。此外,由于孤立行为的意义模棱两可,因此不同观察者的回答将有很大区别(例如,他们正在看飞碟,或在看一场滑雪赛,或在看孩子们攀登落差较大的玩具,抑或是一场逼近的龙卷风)。这就是默瑞和摩尔根的主题统觉测验的理论基础,这个测验直到今天还是心理治疗师用以帮助他们的当事人的常用工具之一。

理论假设

从根本上说,TAT测验的理论基础与罗夏测验相同,即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无意识力量驱动的。这一观点隐含着最早由弗洛伊德发展起来的心理动力学的原理(参见有关弗洛伊德理论的论述)。依据这种观点,为了准确诊断和成功治疗心理问题,必须揭示无意识冲突。这就是在前面已经讨论过的罗夏墨渍测验的目的,它同样也是默瑞TAT测验的目标。

默瑞和摩尔根写道:“这一程序的目的就是刺激文艺的创造,从而激发幻想,以揭示在潜意识中的情结”(第530页)。他们对这个过程的构想是,给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描绘人类行为的图画;为了解释图画,被试的自我意识会有所下降,也不太会意识到治疗师正在观察他们;这将进一步减少人的自我防御,揭示出内心的愿望、恐惧以及被压抑的过去经历。默瑞还指出,这一测验的理论基础的一部分是“大量的文学创作是作者自身经历或幻想在意识或潜意识中的表现”(第531页)。

方法

测验的最初设想是,让被试猜想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画中描述的情景,其结果将会如何。测验的结果显示,让被试简单地就这幅画编一个故事,优于让他们猜想这幅画所描述的事实,前者能使主试获得更多的信息。

图画本身可刺激被试产生关于其内心冲突和重要经历的幻想。因此,每一幅图画必须至少包括一个易为被试辨认的人物。通过对几百幅图画的反复试误,最终选择了20幅图画。由于TAT测验今天为人们广泛应用,许多人认为广泛传播测验用的图片会降低测验的效度,然而如果你没有见过测验所选择的图画类型则很难理解该测验。虽然图9.5是原先的、备选图中的一幅,但最终没被选入最后的20幅图画中。

默瑞和摩尔根对TAT测验进行了一项早期研究,并收录在1938年默瑞出版的一本书中,也就是我们在本文的开头所提及的那一本。这项研究的被试是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男性。每位被试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背对着主试(这是心理治疗师施测TAT测验时的常见情景),以下是给每个被试的精确指导语:

“这是一个测量你创造性想象力的测验。我将呈现给你一幅图画,希望你根据这幅画,编一个情节或一个故事。画中人物的关系如何?在他们身上发生了些什么事?他们当时的想法和感受是怎样的?结果会如何?请尽你的最大努力来完成这项任务。我要求你尽情发挥你的文学想象力,因此你尽可以按照你希望的长度和详细程度编写这个故事。”(第532页)

主试依次向被试呈现图画并记录被试对每幅图画的描述,每个被试有一个小时的时间。由于时间的限制,大多数被试只能完成20幅图画中的15幅。

图9.5 主题统觉测验图之一

几天以后,被试被重新招回并重新问及与故事有关的一些问题。为了掩饰研究的真实目的,被试被告知该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他们与著名作家的创造力。主试重复被试上一次对图画的反应,并要求他们解释故事的来源,而后他们还要接受一个自由联想测验,在这个测验中主试要求被试在主试报出一串词以后,说出自己的第一反应。这些测验是用来判断被试依据图画所编的故事,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个人经历、冲突、愿望等等。

结果和讨论

默瑞和摩尔根报告了他们从这项早期研究中所得出的两个主要发现。第一是发现被试所编的故事有四个来源: (1)书籍和电影, (2)发生在朋友和亲属身上的真实生活事件, (3)被试自己的亲身经历, (4)被试意识或潜意识中的幻想。(第533页)

第二项发现也是更重要的发现,即被试很清晰地把自己的人格、情感以及心理投射到他们的故事之中。一个与此有关的例子是,大多数学生被试会把一幅画中的主人公看做学生,而非学生被试就不会这么做。另一个例子中,一名被试的父亲是船工并且被试有一种想去周游世界的强烈愿望,这种幻想出现在他对好几幅图画的解释中;例如,对一幅描绘两名工人谈话的图画,这位被试的故事是:“这两个小伙子是一对冒险家,他们总是筹划在不同寻常的地方会面,他们现在正在印度,并已听说南美发生了一场革命,他们在商讨如何到那里去……最后,他们搭乘货船到达了那里”(第534页)。默瑞在报告中写到,无一例外,每一个参加研究的人都把自己人格的某方面投射到他们的故事中。

为了进一步说明TAT测验是如何反映人格特征的,作者对其中一个被试的情况做了详细报告。“维尔特” (Virt)是一个俄国籍犹太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经受了迫害、饥饿、与母亲分离等这些恐怖的童年经历后,移民到了美国。默瑞和摩尔根这样描述TAT测验的第13张图画:“一个男孩儿坐在地板上,背靠着长沙发,头斜靠在右臂上,卷曲着身子。在他旁边的地板上有一个形似左轮手枪的东西”(第536页)。维尔特对这幅画的描述如下:

“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他所爱的某个人——也许是他的妈妈,自杀了。她可能因为贫穷而自杀。他已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明白眼前发生的一切,他也想自杀。但他毕竟是一个孩子并且不久就振作起来。有一段时间,他一直处在不幸之中,最初的几个月他想到死。”(第536页)

把这个故事与最近其他人就同一幅画所编的故事进行比较,你会有非常有趣的发现:

1.一名35岁的初中老师:“我想这幅画的主人公是一个没有犯罪却被判坐牢的人。他否认自己犯过罪并在法庭上一遍又一遍地抗争,但最终他放弃了。现在,他已经精疲力竭、抑郁而绝望。他做了一支玩具手枪企图逃跑,但他知道这也没有用。”(引自作者的文件)

2.一名16岁的中学生:“这个女孩可能正与她的兄弟玩捉迷藏游戏,她正连续报数,从1数到100。她很忧伤也很疲惫,因为她从来都没赢过但又不得不玩。在此之前男孩子们似乎在这儿玩过其他游戏,因为有一把玩具枪在那里。”(引自作者的文件)

你不必像一名心理治疗师那样去推测,这三个人可能把他们的那些内部冲突、动机或愿望投射到了这一幅图画上。这些例子也证明,对于TAT测验,不同的人可能会有明显不同的回答。

批评和相关研究

虽然TAT测验所使用的刺激与罗夏墨渍测验差异很大,但它也在信度和效度方面遭到了同样的批评(参见前面罗夏墨渍测验中对该问题的有关论述)。TAT测验最严重的信度问题是,对同类反应,不同的临床医生会给予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治疗师可以在不经意间把自己的潜意识特性加入被试对图画的描述之中。换句话说,对TAT的解释可能会变成对实施该测验的临床医生的投射测验!

就效度(即TAT对其所要测量的东西测到什么程度)而言,人们常会提出数种批评。如果该测验测量了基本心理过程,那么它就应该可以鉴别正常人和精神病人,或鉴别不同类型心理问题。但研究显示,它不能进行这样的鉴别。在Emn (1950)的一项研究中,对两组男性退伍军人实施TAT测验,一组是大学里的学生,而另一组是精神病院的病人。在对TAT测验结果进行分析后,研究者发现在这两组之间或在不同类型的精神病人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其他一些研究对TAT测验预测行为的能力提出了质疑。例如,如果一个人在其故事中涵盖了大量的暴力,这并不能区分这种攻击性只存在于被试的幻想中,还是真实暴力行为的潜在表现。有些人可能有攻击性的幻想而从不表现出实际的暴力行为,而另一些人的攻击性幻想则预示着实际的暴力冲动。由于TAT测验的反应不能说明某一个体应归为哪一类,因此该测验在预测攻击倾向方面的价值很小(见Anastasi & Urbinai, 1996)。

另一种对TAT测验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的批评(罗夏墨渍技术也是如此)是对投射假说本身的有效性提出怀疑。 TAT测验依据的假设是,被试对图画所作的描述揭示了他们关于自我的稳定的潜意识过程。一些科学证据表明,对像罗夏墨渍测验和TAT测验等投射测验的反应,会受随机因素和情境因素的影响。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是在周一做一次TAT测验,这时的你刚做完工作,还与老板大吵一架;然后在周六再做一次TAT 测 验,这时的你刚从海滨玩了一天回来,轻松自在,在这两种情况下,你依据图画所编的故事可能会完全不同。批评家指出,造成故事内容不同的原因,是因为TAT测验只反映了你当前的心理状态而不是你的真实自我。

作为该批评的一项证据,大量研究已找到了各种与TAT测验结果相关的影响因素:饥饿、缺乏睡眠、应用药物、焦虑水平、挫折、语言能力、施测人员的特征、被试对测验情境的态度和被试的认知能力。依据这些发现,安娜斯塔西(Anas-tasi) ——心理测验领域的领导人物曾写道:“许多研究倾向于质疑投射假说,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二选一的方式能更好地解释个体对无结构刺激的反应” (Anastasi & Urbinai, 1996)。

近期应用

默瑞的研究和主题统觉测验仍然被众多的人格特征研究及人格测验的研究所引证和使用(参见以下结论部分中有关这种策略有效性的讨论)。从1997—2000年中期,也就是本书筹划再版的时间里,在专业心理学及相关杂志上出现了150多篇这样的文章。由利蒂斯基和赫斯兰姆(Litinsky & Haslam, 1998)完成的一项重要研究,对TAT预测人的自杀可能性的能力进行了评估,作者发明了一种对TAT卡片解释的独特记分技术,它可以揭示一种被称为“二分思维” (dichotomous thinking)的思维类型,二分思维已被证实与抑郁、 自杀倾向和自杀未遂之间存在联系。结果显示,TAT能辨别有自杀倾向的个体与无自杀倾向个体的二分思维。此外,该研究发现有自杀倾向被试编的故事“明显比无自杀倾向的被试偏短,这支持了该研究中的其他发现,即有自杀倾向的病人在认知(分析)和感情(情绪)方面有‘自闭’的倾向”(第368页)。

默瑞1938年的研究也为不少有关人格障碍的研究所借鉴,这些研究涉及反社会人格(不顾及别人的权利,并通过欺骗、冲动、易激惹、攻击、鲁莽等行为侵犯别人的权力,对别人的安全毫不在乎,并且缺乏内疚感和良心)、回避型人格(难以改变的和始终如一的不恰当情绪)、边缘型人格(激愤,极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和自恋型人格(极端的自我重要感,非常需要别人的赞美)。其中一项研究发现,TAT测验可成功鉴别所有这些人格障碍并且TAT分数与MMPI(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分数一致。MMPI是一个应用广泛并有较高效度的比较客观的人格评定工具。以下是一个优秀的网站,它为我们提供了全部10种人格障碍的信息,你可以查阅http: // mentalhelp. net/personality disorders/symptom. htm。

最后,有一项引用了默瑞的著述的研究也许会使本书的许多读者特别感兴趣,这项研究主要是为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理学教授教学的有效性的变化(Renaud & Murray, 1996)。这些研究者发现,教学的有效性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并且与特定的人格特质相关。例如,“为求赞许” (approval-seeking)特质与良好的教学效果相关,这一特质随年龄的增加而越发不明显。“独立特质”倾向于与不佳的教学效果相关并随年龄的增加而越发明显。请记住,该研究只包括了33名教授,并且他们仅是从很少的几所学校里抽出的,因此,也许不能(而且,两位研究者也认为很可能无法)将该结果应用于全体心理学教授。

结论

像TAT测验和罗夏墨渍测验等投射测验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方面是,尽管有大量的证据谴责它们信度、效度低,理论基础可能不正确,但它们仍在常用心理测验之列。事实上,临床医生仍然热衷于这些测验工具,而实验心理学家却渐渐对它们有了戒心,这成为两组不同专业的人群争论的焦点。如何调和这一矛盾?对这一问题最普遍的答案是,TAT测验和罗夏墨渍测验通常被用在心理治疗方面而不是用在心理测验方面,它们更多地是作为临床医生问诊的一个补充部分。也就是说,这些测验只是治疗师个人用于打开他与当事人之间的交流通道并进入潜意识领域的方法,对潜意识内容的了解可并不以TAT测验所得的结果为依据。正如一名心理治疗实习医生所说:“虽然我不给当事人对TAT的回答打分或用它做诊断依据,但是图画是一种奇妙而有效的工具,能把我们带入当事人生活中受困扰的领域,这些问题从进行TAT测验的过程中流露出来,能使治疗更有针对性也更有效”(摘自作者的文件)。

Ackerman, S. , Clemence, A., Weatherill, R., & Hilsenroth, M. (1999).Use of the TAT in the assessment of DSM -Ⅳ Cluster B personality disord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73(3),422 - 442.

Anastasi, A., & Urbinai, S. (1996) . Psychological testing( 7th ed.) . New York: Macmillan.

Eron, L.(1950) . A normative study of the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Psychological Monographs, 64 (Whole No.315).

Litinsky, A.,& Haslam, N.( 1998) . Dichotomous thinking as a sign of suicide risk on the TA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71(3), 368 - 378.

Renaud, R., & Murray, H.( 1996). Aging, personality,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in academic psychologists.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 37(3) , 323 - 34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