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kman, P., & Flriesen, W. V. (1971). Constants across cultures in the face and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17, 124 -129.
如果你想到一些有趣的事儿,你的脸上会浮现出什么表情?再回想一下过去的伤感经历。你的面部表情会发生变化吗?答案是肯定的。毫无疑问,你能意识到特定的面部表情是与特定的情绪相对应的,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你能通过某人的面部表情识别出他此时此刻的情绪情感。现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来自另一种文化背景,如罗马尼亚、苏门答腊,或者是蒙古,你还能借助他们的面部表情成功地识别他们的情绪状态吗?换句话说,你是否相信表现情绪的面部表情具有普遍性?大多数人相信他们能够辨认来自异域文化的人们的面部表情,但当他们想到异域文化与他们自身的文化差异悬殊时,他们又会变得犹豫不决起来。试想,不同文化在动作手势、个人空间、礼仪规范、宗教信仰以及态度等方面是多么不同。所有这些差异都会影响人的行为,因此如果有任何人类特征(包括面部表情)在所有文化中是完全一样的话,那该是多么不可思议啊!
在面部表情研究领域,保罗·艾科曼(Paul Ekman)是站在最前沿的卓越研究者。他的这篇早期论文详细描述了他的研究工作,他们的研究旨在证明面部表情具有普遍性。尽管作者在论文的引言部分承认,先前的研究者已经发现了一些证据支持人的面部表情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但他们认为这些证据是不充分的,不足以推翻他们的论断,即表达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在开展该项研究的几年前,艾科曼和弗里森已经着手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向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阿根廷、巴西、智利、日本和美国被试呈现人脸部的照片。结果来自所有国家的被试都成功地识别出对应于某种情绪的面部表情。研究者把这一发现作为面部表情具有普遍性的证据。然而,正如艾科曼和弗里森所指出的:由于参加上述研究的被试都能够接触到像电影、杂志、电视等国际性的大众传媒,而这些传媒又充斥着面部表情,所以他们欢迎各方面的人对他们的研究提出批评意见。因此,要找到一种从未接触过上述大众传媒的文化,才有可能证明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试想在当今世界要想找到这样一种文化是多么困难(也许根本不可能),即使在当时的1971年,要做到这些也很不容易。
艾科曼和弗里森来到了位于新几内亚东南部的高原为他们的研究寻找被试,在那里生活的弗尔族(Fore)人与世隔绝,其社会状态仍处于石器时代。很多当地居民几乎没有接触过西方或东方的现代文化。因此,除了自已的面部表情外,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来自其他文化的表现情绪的面部表情。
理论假设
艾科曼和弗里森的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假设是:对应于基本情绪的特定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艾科曼和弗里森用极为简洁的话对此进行陈述:
“本文的目的是考察处于前文明时期的人们,尽管他们没有接触过任何的异域文明,他们依然能和来自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人们一样,从相同的面部表情中识别出相同的情绪概念。”(第125页)
方 法
南弗尔族(the South Fore)是当地最与世隔绝的弗尔族分支。研究者从中选择的被试从未看过电影,不会说英语或洋泾浜英语(一种掺杂了当地语言的英语),从未和西方人工作过,并且也不住在西方人在当地的居住地内。共有189名成人和130名儿童被选为被试,他们都来自总人口为1.1万人的南弗尔族。对照组则选取了通过看电影,上教会学校等方式接触过西方文化的23名成人。
经反复尝试,研究者发现,让被试最有效地识别情绪的方法是给他们呈现三张印有不同面部表情的照片,同时读一段简短描述该情绪产生的情景或故事情节给被试听。每一段描述对应于其中一张照片。听完故事后,要求被试指出与某一故事情节最为匹配的面部表情。在故事的选择上主试非常谨慎小心以确保每种情境只与一种情绪有关,而且它必须能为南弗尔族人所辨认。表6.3列出了由艾科曼和弗里森编制的6个故事。作者解释说,与恐惧有关的故事必须编得长些以避免被试将它与惊奇或愤怒相混淆。(www.xing528.com)
表6.3 艾科曼和弗里森的对应于六种情绪的故事
研究者用男人、女人、男孩、女孩共24人的40张照片,作为6种情绪表现的样片。这些照片经此前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被试使用已被证明是有效的。每张照片在被作为某种情绪的代表之前,至少需经东西方两种文明的70%被试的判定。
在正式的实验中,由一名研究人员和一名充当翻译的当地人组成一个主试小组,由充当翻译的当地人向被试解释任务并把故事翻译成当地的语言讲给他们听。主试向每个成人被试出示三张照片(其中一张是正确答案,其他两张是错误答案),然后告诉被试与那张正确的照片相匹配的故事情节,最后要求被试挑出那张印有与故事相匹配的表情的照片。儿童被试的实验程序与成人被试的完全一样,所不同的是,主试只要求他们从两张照片中挑出正确的答案。给每个被试提供的照片有很多套,以确保每张照片不会在比较中重复出现。
充当翻译的当地人都经过严格的训练以使他们不会对被试施加任何影响。主试告诉他们没有绝对正确的反应,要求他们不要催促被试回答。此外,还教他们如何每次以同样的方式翻译同一个故事,如何使自己不对故事进行扩充或润饰。为了避免无意识的偏见,研究小组的西方研究人员不能观察被试,只负责对被试的回答进行录音。
请记住,所提供的照片中有西方人的面部表情,那么,弗尔族人是否能在甚至没见过西方人的情况下正确识别照片中的表情所表达的情绪呢?
结 果
首先,艾科曼和弗里森分析了被试的回答是否存在性别差异以及成人和儿童间的差异。结果发现:成年妇女对参加实验表现得更加迟疑,她们比成年男子更缺少与西方人的接触机会。但不管怎样,在正确识别照片所代表的情绪的能力上既不存在性别差异,也不存在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差异。
表6.4和表6.5分别显示了成人和儿童在识别6种情绪时正确反应的百分比。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者并未要求所有的被试识别所有的情绪照片,而且有些被试可能会被要求重复识别同一种情绪照片。因此,表中被试的数目并不等于参加实验的被试总数。除了被试在辨别恐惧和惊奇时的正确率稍低外,其他正确反
表6.4 成人正确识别照片所表现的情绪的百分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