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梦的研究:解读心理学史

梦的研究:解读心理学史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霍布斯和麦卡利进一步声称人与动物在有梦睡眠的生理方面没有显著差别,所以他们选择猫作为被试。霍布斯和麦卡利假设,可能是这些生理过程在负责保护睡眠,而不是心理“检查官”在执行这一任务。霍布斯和麦卡利报告说,这种麻痹状态实际上发生在脊髓中,而不是发生在大脑中。

梦的研究:解读心理学史

Hobson, J.A., & McCarley, R.W. (1977) . The brain as a dream - state generator : An activation - synthesis hypothesis of the dremn proces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34, 1335 -1348.

阿瑟瑞斯基和戴蒙特的研究说明有梦睡眠显然是人类的一种需要。另一研究探讨了人为什么要做梦及梦可能具有的功能。梦的研究历史一直被这样一种信条统治着:梦是对人某方面的一种揭示,梦是人们对世界的内心体验的产物。这种观点可以追溯到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有关人类本质的心理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人们在潜意识中表达的那些在清醒状态下无法实现的愿望。因此,通过梦我们可以洞悉那些人在清醒时无法表现的潜意识内容。心理分析理论认为有些愿望在意识状态下是不可接受的,且倘若它们在梦里被直白地表达出来,可能会干扰睡眠并引发焦虑。因而,为了保证人的正常生活,梦中包含的真实渴望常常被假想存在的检察官梦境中加以掩饰。因此,该理论认为绝大多数梦的真正含义隐藏在梦的外在表现之下。弗洛伊德把这种梦的含义称为“显意”,把更深层的梦的真正含义称为“隐意”。为了揭示梦境中蕴意深刻的内容,必须对显意进行解释、分析及洞悉。

虽然在过去的五十多年里,很多行为科学家对弗洛伊德的大部分研究提出了严重质疑,但他关于梦的观点至今仍被心理学家和西方文化广泛接受(见安娜·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关于弗洛伊德理论其他方面的讨论)。几乎每个人都做过不同寻常的梦,并暗自思量“我想知道它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们相信,隐藏在人们潜意识中的冲突总能在梦中表达其深义。

20世纪70年代末,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学家和神经生理学家阿伦·霍布斯和罗伯特·麦卡利(Allan Hobson & Robert McCarley),提出了一种有关梦的新理论,这一理论在科学界引起了极大震动,以至于今天人们仍对其记忆犹新。他们认为,实质上,梦不过是在REM睡眠过程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

他们认为,当人熟睡时,位于脑干中的大脑某一部分还会周期性地活动从而产生电冲动。大脑中的这一部分与人体运动以及人在清醒时从感官输入的信息有关。人睡着的时候,感觉和运动能力都停止了工作,但大脑中的这一部分却并未停歇下来,而是继续产生被霍布斯和麦卡利认为是毫无意义的神经冲动。有些冲动触及了大脑的其他部位,这些部位负责诸如思维、推理等更高级的功能。人的大脑力图综合这些冲动,并赋予其以一定的意义。为此,有时人脑中就会产生一些表象、想法,甚至是故事情节。如果我们醒来并记起了这些认知活动,我们就称自己做了一个梦,并使用所有手段去挖掘其含义。而按照霍布斯和麦卡利的说法,其实梦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含义。

本文讨论的基础是霍布斯和麦卡利的论文,其原作对睡眠和梦的论述在神经生理学方面专业性很强。他们的研究几乎出现在所有涉及梦的教科书中,但由于其研究报告的复杂性,很少有书对这项研究进行详细论述。为了使本文清楚易懂,对原文进行一些删改和简化不可避免,但我们仍将尽可能详细地探讨他们的论文。

理论假设

霍布斯和麦卡利认为,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种种证据“使梦的精神分析理论可能也必须得到重要修正。激活—整合假说……认为在梦的体验中,许多正式内容可能是伴随‘有梦睡眠’而必须出现且相对真实的心理伴生物。‘有梦睡眠’则是一种由生理决定的周期性出现的大脑状态”(第1335页)。简单地说,他们这种解释的意思就是:梦是由基本的生理过程自动引起的,并没有“检查官”来润饰它的真正含义以防止人们受到那些潜意识渴望的伤害。进而,他们认为,梦常常与荒诞或失真相联,这并非掩饰,而是在睡眠过程中,大脑和心理的生理活动的结果。

该理论最重要的部分是:在REM睡眠阶段,大脑变得活跃起来并自动产生一些信息。然后大脑将这些信息与已储存的记忆相比较,以便把它们综合到各种形式的梦境中去。换句话说,霍布斯和麦卡利认为,与其说是梦引发了RE M睡眠,倒不如说是REM睡眠使人做梦。

方法

在霍布斯和麦卡利的论文中,他们把两种研究方法结合起来。一种方法是研究和评述前人在睡眠和梦的领域内所做的工作。仅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引用了37篇参考文献来支持他们的假设,其中也包括几篇他们自己的早期研究报告。另一种方法就是研究动物的睡眠和做梦的模式。他们并非想试图说明人类以外的动物也会做梦,因为没有人能肯定它们会做梦(你也许认为你的宠物会做梦,但你的猫或狗曾告诉过你它们做梦的内容吗)。然而,所有哺乳动物都要经历和人类相似的睡眠阶段。霍布斯和麦卡利进一步声称人与动物在有梦睡眠的生理方面没有显著差别,所以他们选择猫作为被试。他们运用各种实验技术来刺激或抑制动物大脑中的某些部位并记录其对有梦睡眠的影响。

结果和讨论

霍布斯和麦卡利用各种研究成果详细地说明了他们理论的各个方面。因此,我们把他们的研究结果及其讨论在此结合起来。研究者用以支持其理论的证据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l.大脑中的一部分控制身体运动并接受感觉信息,它位于脑干。像清醒时一样,这一部分在有梦睡眠阶段(D阶段)依旧是活跃的。然而,当你入睡以后,感觉输入(来自周围环境的信息进入你的大脑)和运动输出(身体的自主运动)受到阻止。霍布斯和麦卡利假设,可能是这些生理过程在负责保护睡眠,而不是心理“检查官”在执行这一任务。

读者们应该还记得在前面的论文中我们曾谈到过,人在做梦的时候身体是麻痹不动的,这大概是为了保护自己,防止做出梦中的动作而引发潜在的危险。霍布斯和麦卡利报告说,这种麻痹状态实际上发生在脊髓中,而不是发生在大脑中。因此,大脑仍有可能发出运动信号,但身体却无法将其表现出来。作者认为,这也许就能解释梦中特有的一些运动形式,比如感到无法逃离险境或感觉自己在缓慢地移动。

2.在这些受阻止的运动反应中,有一个重要的例外,那就是控制眼睛运动的肌肉和神经。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一例外就解释了为什么在D阶段中会出现快速眼动,也可以解释在做梦时视觉映象是怎样产生的。

3.霍布斯和麦卡利指出梦还有一方面内容是无法用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的,但从对D阶段的生理学分析中却可以找到一些答案,那就是在每夜的睡眠中,大脑都会有规律地、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入REM睡眠,并把这种状态保持一段固定的时间。这种睡眠循环没有任何随机性。根据这种现象作者认为,做梦不可能是对清醒时事件或潜意识愿望的反应,因为倘若真是这样,那么梦境将可能在睡眠过程中的任何时刻由于人的突发奇想和内心需求而发生。在霍布斯和麦卡利看来,D阶段是大脑预制的一个事件,其功能就好比是神经生物钟

4.研究者指出,另一些发现也证明,所有哺乳动物的睡眠都要经历REM和NREM睡眠的循环。这种睡眠循环根据动物身体的大小而变化。例如,1只老鼠每6分钟就进行一次REM到NREM睡眠的循环,而大象的一次循环却需要2个半小时!对这种差异的一种解释是:越容易被掠食者攻击的动物,其沉睡周期越短。在REM阶段它们的警惕性很差,因此被攻击的危险性很大。但不管原因到底是什么,霍布斯和麦卡利把这些发现作为补充证据来支持有梦睡眠是纯粹生理现象的观点。

5.霍布斯和麦卡利声称已在大脑中发现了称之为“梦境发生器”的启动、能量及时钟装置。他们称这一装置就是脑桥的脑干,位于大脑后面靠近底部的地方。对猫这一部位的神经活动(神经细胞放电频率)进行测量发现,对应于REM睡眠阶段的细胞活动出现明显的高峰。如果人为地抑制动物大脑的这一部分,动物就会在几周内都没有REM睡眠。此外,减少脑桥的脑干活动就会使两个D阶段间的时间间隔延长。相反地,刺激脑干则会引起REM睡眠提前出现,并使REM 阶 段延长。研究者曾试图利用意识参与的行为技术来实现这种REM睡眠的改变,但并没有成功。作者对此的解释是:因为产生意识的大脑部分与脑桥的脑干完全分离,所以心理力量不可能产生梦境。

6.从霍布斯和麦卡利的研究中总结出来的前五点将焦点集中于其理论中的“激活”部分,但他们认为对这些“激活”的整合才会使人产生梦的体验。作者把这一理论的心理学含义详细表述为四条基本原则:

(a ) “做梦的原动力不是来自于心理而是来自于生理。因为梦的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都是相当固定的,可以假定这是由大脑预制并由神经系统决定的”(第1346页)。虽然他们承认梦可能有其心理学意义,但这种意义比精神分析理论所想象的更为基本。他们进一步强调,我们不应再把梦视为具有纯粹心理学意义的现象。

(b)在做梦的过程中,脑干不会对感觉输入做出反应,也不会产生对周围环境的运动输出;相反,它是自我的内部激活。因为这种激活起源于大脑的一个相对原始的部分,它不包含任何思想、情感、情节、恐惧或愿望。它只是简单的电能。当这种激活到达了脑的更高级的认知结构时,人就试图从中寻找意义。“换句话说,前脑可能在很努力地做一件极不好的工作,即把由脑干产生的较为杂乱的信号整合为即使只有一点条理的梦境”(第1347页)。

(c)因此,对进入梦中的随机信号的详细阐述可以看成是一种建构、整合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润饰意识中不可接受的愿望的过程。大脑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来与由脑干激活所产生的信息资料相匹配。正是由于神经冲动的随机性,以及赋予这些信息以意义的困难性,梦常常是荒诞不经、支离破碎且看似神秘的。(www.xing528.com)

(d)对于梦的遗忘,弗洛伊德的解释是压抑。他认为,由于某种原因,梦的内容太让人心神不宁,这时人们就会遗忘它。能回忆起的梦是相当少的(至少有95%的梦都无法回忆)。霍布斯和麦卡利对此提出了一种纯生理学的解释,这种解释和他们激活一整合假说的其他内容相当一致。他们声称,当人们清醒时,大脑会产生快速的化学变化。在REM睡眠阶段,大脑中某种把短时记忆转换为长时记忆所必需的化学物质受到抑制。所以,除非一个梦是特别生动的(意思是说梦是由大量的激活产生的),并且你在做梦的过程中醒来,或做完梦后立即醒来,否则你是不会记住梦的内容的。

在图2.1中,霍布斯和麦卡利将精神分析学派关于做梦过程的观点与他们的激活—整合模型进行了比较:

图2.1 精神分析理论与激活—整合假说的比较

(引自第1346页)

研究发现的意义及近期应用

霍布斯和麦卡利始终在继续他们的研究,以支持其有关梦的革命性假说。虽然他们的这种新概念尚未为人普遍接受,但缺少了这部分内容,任何关于梦的心理学讨论都是不完整的。

在霍布斯和麦卡利关于激活—整合模型的论文发表12年后,霍布斯出版了他的著作,书名很简单,就叫《睡眠》。在这部著作中,他用相当简化的术语完整地解释了他的梦境理论,也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理论对梦境内容的解释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他承认梦并不是没有含义的,只是对这些含义的解释应采用更直接的方式。霍布斯非常巧妙地陈述了他那似乎有些折中的观点,具体如下:

“对于所有这些荒唐的内容而言,梦有清楚的含义,并有着深刻的个性化色彩。我断定,它们的含义将从REM睡眠的必要性中产生,以便于心—脑机制按其自身的信息和标准运作。因此,我愿保留精神分析学派所强调的,梦能够揭示我们的内心想法这一观点,而不赞成伪装和检查官的概念以及弗洛伊德的象征符号现点。因此,我倾向于把这种无意义的内容归并于心—脑机能障碍,而将有意义的内容归因于在混乱中寻求逻辑秩序的努力。这种秩序是人们心理活动的功能,这些心理活动包括:世界观、现有观点、遥远的记忆以及感觉和信念等。仅此而已。”(Hobson, 1989,第166页)

另一位梦的研究者福克斯(Foulkes, 1985)把霍布斯的观点向前推进了一步。福克斯是一位杰出的白日梦研究者,他也赞成梦是由在睡眠过程中脑的自发活动产生的。他提出虽然梦不包含隐藏在潜意识中的想法,但它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多心理学信息。福克斯认为人的认知系统赋予大脑随机冲动以形式和意义的过程不仅揭示了个人记忆中的重要信息,还体现了个人的思维方式。他还认为梦具有多种功能,其中之一就是你可以在梦中体验那些实际上并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这些梦会让人对那些未曾预料到的新情况有所准备;这就好比在认知上的预先排练,即“如果……,我会怎样”。福克斯提出,梦可能具有的另一种功能是增加人对自我认识的机会,因为梦经常是关于自己的。

研究仍在继续。很多研究对霍布斯和麦卡利有关梦的起因和功能的理论提出挑战。其中的一项研究把被试在最近清醒状态下的认知活动(思维)和情感活动与他们在梦中的体验进行比较(Kahan, LaBerge, Levitan, & Zimbardo, 2000)。结果可能会令人感到意外。研究发现“梦中的认知活动与清醒时的认知活动比我们预计的还要相似,其差异主要在数量而非质量上” (Kahan等,2000,第132页)。换句话说,作者强调,人在梦里经历的事件与在清醒时经历的极其相似;因此,他们进而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即梦怎么可能只包括随机发作的脑电活动呢?

另一项研究说明了有关睡眠和梦的理论争论是如何持续存在的。精神分析学派以弗洛伊德理论为基础,始终为霍布斯和麦卡利的理论几乎没有给他们的观点以任何存在的余地而烦恼。他们认为梦是潜意识信息的表达。在一本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专刊中,曼卡(Mancia, 1999)阐述了精神分析的梦的理论与霍布斯和麦卡利提出的理论之间的区别,人们通常称后者为“神经科学”方法。曼卡很清楚地描述了这两个基本观点之间的矛盾:

“神经科学家对产生梦境的结构、梦的组织和叙述方式大感兴趣;而精神分析学派则聚焦于梦的含义,注重于把这些含义与做梦者的情感经历相联系以进行精神分析……。神经科学对于大脑结构和功能的兴趣……与他们对精神分析的理解无关” (Mancia, 1999,第1205页)。

当然,霍布斯和麦卡利会回答说,根本不可能有对精神分析的理解,因为根本没有类似于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潜意识概念。虽然这种争论是有价值的,但还是留待后人讨论更为妥帖。

最后一项研究引人注目,它从一个新的视角探讨了人们在做梦时最常梦到的行为类型(Hartmann, 2000)。研究的目的是想了解人们是否会梦到“三种反应”——读(reading)、写(writing)和运算(arithmetic ),它们都是人们在清醒状态下生活的中心内容。关于是否频繁地梦到读、写、算活动,研究者在分析了456份书面梦境报告并询问了240名经常做梦者后完成了他们的调查。在456份梦境报告中,没有一例涉及读、写活动,仅有一人报告有运算的活动。进而,在240名参加调查研究的被试中,有90%的人报告说即使他们每天用于读、写、运算的时间平均达到6小时,他们也“从未”或“很少”梦到这些活动。这些结果对霍布斯和麦卡利在本文中提出的模型极具挑战性。如果说梦是由“静态神经元无意义的冲动”引起的,为什么这些没有意义的冲动总是不能激起“三种反应”活动的任何火花呢?

结论

无论你是否接受霍布斯和麦卡利关于梦的缺少浪漫色彩的观点,但这却很好地说明了即便前人的理论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心理学家或任何领域的科学家都应该继续对新的可能性敞开研究的大门。毫无疑问,激活—整合模式的确改变了心理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已经解答了所有关于睡眠和梦的疑问,也许有些问题我们永远都无法解释,但这肯定是一个非常令人心驰神往的领域。

Foulkes, D. (1985 ). Dreaming: A cognitive -psychological analysis. Hillsdale, NJ: Erlbaum.

Hamnann, E. (2000 ). We do not dream the 3 Rs: Implications for the nature of dreaming memtation. Dreaming, 10 (2) , 103 - 110.

Hobson, J.A. (1989) . Sleep. New York: Scientific American Library.

Kahan, T., LaBerge, S., Levitan, L., & Zimbardo, P. (2000) .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reaming and waking cogni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6 (1 ), 132 - 147.

Mancia, M. (1999) . Psychoanalysis and the neurosciences: A topical debate on dreams. International Jownal of Psychoanolysis , 80 (6) , 1205 - 12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