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生还是后天?研究揭示人的本性

天生还是后天?研究揭示人的本性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任何研究都存在人为性问题。相关研究和近期应用这项由罗兹维格、本奈特和戴蒙德所做的工作,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催化剂般的作用。根据肖的研究,婴儿期消极的环境因素引发的大脑的不正常发展,将导致这个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大增。换句话说,波斯特和他的同事认为,精神病的遗传倾向可能导致早期的心理异常,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导致以后和终生伴有的精神病。

天生还是后天?研究揭示人的本性

图1.4 丰富环境与贫乏环境相比老鼠大脑皮层增加的比率

(实验2~16有统计显著差异的结果)(引自第26页)

这种批评是有根据的,在丰富环境的实验条件下,老鼠每天被触摸两次,即在换玩具时得将它们移开。而在贫乏环境的实验条件下,老鼠没有被触摸。因此,可能是触摸导致了这一结果,而不是丰富环境的实验条件所致。为了消除这一潜在的混淆因素,研究者每天抚摸一组老鼠,而不抚摸与它们同胎的另一组老鼠(这些老鼠都处在同一环境中)。结果,并没有发现这两组老鼠的大脑有什么不同。此外,在他们后来的研究中发现,同样抚摸在丰富环境与贫乏环境条件下的老鼠,结果与先前的实验一致。

至于压力情境,批评者认为,在贫乏环境中生活的老鼠因被隔离而产生压力,这是导致它们大脑欠发展的原因。罗兹维格等人引证了另一项研究,此项研究让老鼠暴露于日常的压力情境之中(旋转笼子或给予轻微电击),并没有发现仅因压力而使大脑改变的证据。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任何研究都存在人为性问题。罗兹维格和他的同事很想知道在自然的生长环境中,各种水平的刺激是如何影响动物的大脑发展的。他们指出,实验室中的老鼠常在人工环境中繁殖,且已经繁衍了100代,它们和野生鼠几乎没有相似的遗传基因。为了探索这种有趣的可能性,他们开始研究野生老鼠。把抓到的这种野生鼠随机地放在户外自然环境中或是实验室的丰富环境笼子里。四周后,发现户外老鼠的大脑比实验室老鼠的大脑发展得更好。“这就表明,实验室中的丰富环境与自然环境相比,仍是相当贫乏的”(第27页)。

最后,涉及动物被试最主要的批评意见是它与人的关系问题。毫无疑问,这类研究永远不能用人来当被试,但是研究者仍有责任探讨此问题,并且这些科学家也这样做了。

作者解释说,很难把在一组老鼠身上的研究结果推到另一组老鼠身上,而要把用老鼠做研究的结果推到猴子或人的身上则更难。虽然他们宣布在几类啮齿类动物身上取得了相似的结果,但他们也承认,在得出经验对人脑产生影响的假设前,仍需要更多研究。然而,他们提出以动物为被试的这类研究的价值在于“允许我们对概念和技术进行检验,其中一部分可能对今后以人为被试的研究有所帮助”。

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还提到这项研究几个潜在的好处,它可以用在对记忆的研究中。由于经验而使大脑产生的改变,可以使人更好地理解记忆是怎样被保存在大脑中的,从而导致一些新技术的产生以提高记忆并阻止因年龄增长而导致记忆的衰退。另一方面,这些研究也可以对解释营养不良与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有所帮助。作者的观点是:营养不良可以使一个人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迟钝,长期持续的营养不良可能限制大脑的发展。作者强调,一些同时进行的研究证明,营养不良对大脑发育的影响也会因环境的丰富而减轻,或因环境的恶劣而加重。

相关研究和近期应用

这项由罗兹维格、本奈特和戴蒙德所做的工作,对这一领域研究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催化剂般的作用。他们论文发表后的25年来,这些科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继续致力于巩固、改进、扩充他们的研究成果。

例如,他们发现丰富环境的生活经历有助于提高学习本身,即使是在贫乏环境中长大的成年动物,当它被放在一个丰富环境中的时候,它的大脑发展也能获得提高(见本奈特,1976, 《一个完整的回顾》)。

现存的一些证据表明,经验确实改变了人类大脑的发展。通过对自然死亡的人的尸体解剖,研究者发现当一个人具有更多的技术和能力时,他的大脑确实变得更复杂也更重。在对那些没有某种特殊经历的人进行大脑解剖时,他们发现了另外一些结果。例如,与视觉正常的人相比,盲人大脑皮层的视觉部分没有明显的发展,沟回较少,皮层较薄。

玛丽安·戴蒙德是原稿的作者之一,她在人类智力毕生发展的过程方面运用了这一研究成果。她说:“在生活中,我想我们应该对大脑老化持一个更乐观的态度……主要因素是刺激,神经细胞因刺激而存在,所以我认为好奇心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一个人在一生中始终充满好奇心,这将刺激他的神经组织和大脑皮层……我寻访在88岁以后还极有活力的人,我发现那些经常用脑的人大脑不易老化。事情就是这样简单” (Hopson, 1984,第70页)。

最后,有两个研究(Post et al., 1996; Schore, 1996)分别把罗兹维格有关环境影响大脑发展的观点应用于研究精神病患者。肖(Schore)的研究表明,婴儿早期与照看者间的情绪经验可影响大脑中某种化学物质的产生,这种化学物质在大脑皮层的生理发展上起重要作用。大脑皮层主要负责人的思维、知觉和情绪等复杂机能。当婴儿对照看者的情绪依恋得不到满足时,婴儿的神经系统中产生的激素,将导致大脑皮层中特定结构和情绪环路的非正常发展。根据肖的研究,婴儿期消极的环境因素引发的大脑的不正常发展,将导致这个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出现各种心理障碍的可能性大增(第59页)。波斯特(Post)应和了肖的发现,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他指出压力和早期的心理障碍,如抑郁或是双相精神障碍,确实可能“根据其范型、严重性及反复程度的不同,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留下生物化学的残余物……”(第273页)。换句话说,波斯特和他的同事认为,精神病的遗传倾向可能导致早期的心理异常,从而引起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导致以后和终生伴有的精神病。在这些成果的基础上,波斯特指出早期干预可能比以前认为的在成年期治疗精神病更加重要。

Bennett, E.L. (1976) . Cerebral effects of differential experience and training. In M. R. Rosenzweig & E. L. Bennett ( Eds. ) , Neural mechanisms of learning and memory.. Cambridge, MA : MIT Press.

Hopson, J. (1984) . A love affari with the brain: A PT conversation with Marian Diamond. Psychology Today, 11, 62 - 75. ( 1992) .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The influences of restricted daily exposure and subsequent exposure to uncontrollable stress.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51, 309 - 318.

Post, R. , Weiss, S. , Leverich, G , George, M. , Frye, M. , & Ketter, T.(1996 ).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of cyclic affective illness: Implicstions for early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8 (1 ),273-305.

Schore, A. (1996) . The experience - dependent maturation of a regulatory system in the orbit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the origin of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8 (1), 59 - 87.

研究3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

Bouchard, T., Lykken, D., McGue, M., Segal, N., & Tellegen, A. (1990) . Sources of human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The Minn sota study of twins reared apart. Science, 250, 223 -229.(www.xing528.com)

近来,在如何广义地看待人类行为这一问题上,心理学家的意见正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本项研究正是这一变化的代表。倘若你想体会一下这种变化,可以对以下这个问题稍作思考:“你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看起来宽泛而复杂,但你不必深究,也无须在哲学玄学中走得太远,只需花一点儿时间思考一下自己的个性特征,即你的“人格特质”:你易紧张激动还是平静放松?内向腼腆还是开朗大方?富于冒险精神还是追求舒适安逸?合群还是孤僻?对未来是乐观还是悲观?自信还是自卑?勤奋还是懒散?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你认为与之有关的问题。慢慢儿来……完成了吗?现在,请回答下面这个对本文而言非常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换句话说,是什么因素使你变成了现在的你?

一般而言,你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将此归结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他们灌输给子女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权衡轻重的原则等。你也许会认为这其中有兄弟姐妹、祖父母、叔叔阿姨以及在你的品格塑造方面起关键作用的同伴的影响;有些人会想到那些给予我们谆谆教诲,对我们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们;还有些人会想到生命中的一些重大转折,如生病,失去爱人,对大学、专业甚至是课程的选择,都有可能对一个人人格的塑造产生极大影响。当然,在分析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因素时,以上这些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部分。然而,所有这些影响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它们都是环境因素。几乎没有人会对“你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报以“我生来就是这样,这都是我的基因使然”的回答。

所有人都承认身高、发色、体型及眼睛的颜色等体态特征具有遗传性,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癌症心脏病高血压等许多疾病的发病倾向也有很明显的遗传成分,但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在人的心理品质中基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说到这些,你一定会感到很奇怪,但我们的“环境偏向”事实上确有原因可循。首先,在20世纪后半叶,心理学领域一直被一种叫做行为主义人性理论所统治。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是人的行为被环境因素所左右,其中包括引起人的行为的刺激和某种选择反应的结果。严格的行为主义者相信,人的内部心理活动不仅不能用科学的手段加以研究,而且这种研究对完整解释人类的行为无关而多余。行为主义的理论是否为大众文化所理解或接受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今行为主义的信仰已在人们心中牢固地树立起来,大家普遍认为,经验是人性塑造的基本因素或惟一因素。

其次,遗传和生理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不能直接观察到,这便是人们普遍接受用环境因素解释人类行为的又一个原因。人们常会说:“我成了一名作家这是因为在我七年级时,我的写作老师曾给我深深的启发和鼓励。”你记得这些影响的存在,它们是你亲眼所见的,是你过去生活中的一部分,还是你目前能够意识到的经验。我们很难意识到生理因素的影响,很少有人会说,“我成了一名作家,这是因为在我的DNA中包含了一种基因,这种基因在我的身上得以表现,它使我先天就具备了妙笔生花的倾向。”基因的影响看不见、摸不着,甚至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位于身体的哪个部位!

最后,很多人不愿接受基因在其人格塑造中起决定作用的观点,而宁愿认为真正起作用的是他们在生活中所作出的各种选择。因为前者带有宿命论的味道,而且无法体现人的“自由意志”。对那些限制人在意识层面对事物作出判断的理论,很多人都很反感。因此,他们便趋向于回避和反对行为及人格的遗传学解释。事实上,完整的人格是通过遗传和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塑造起来的,我们所要问的惟一一个问题是:此二者中是谁占了主导地位?或用媒体的惯用表达方式来说,便是:“人性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本节我们将要探讨的是由托马斯·鲍查德、戴维德·莱肯及其助手们在位于明尼阿波利斯市的明尼苏达大学所完成的论文。文章所涉及的是一项开始于1979年的研究,该研究意在检验基因在个人心理品质的决定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人们试图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将人的行为和人格中的遗传影响(先天)和环境影响(后天)加以分离,这便促使了该项研究的出现。但是,假定你们每个人都不是被收养的,且生长于遗传赠与者(即父母)所营造的环境里,你们想想,此时要把遗传和环境因素分离开来就不那么简单了。举个例子,你可能和你父亲一样具有幽默感(绝无冒犯之意),这种幽默感是你从他那儿学到的(后天的)呢?还是你继承了他那载有“幽默感”的基因(先天的)?我们似乎无法找到一种系统的方法来把两种因素分开,对吗?

然而,鲍查德和莱肯会回答“错!”他们发现有一种方法可以确定某种心理特征到底是由遗传因素还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他们对这种方法颇有信心。

理论假设

这确实不难,你所要做的就是找两个具有相同基因的人,从出生起就把他们分开,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把他们抚养成人。然后你就可以假定,到他们成年时,他们的行为和人格的相同之处便是遗传因素所致。但研究者到底怎样才能找到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呢(别回答“克隆”,我们还没到那一步)?即使我们能找到,要强迫他们进入完全相反的生存环境也很不道德,不是吗?正如你已经猜到的那样,研究者没必要这么做。社会已经为他们做好了这一切:同卵双胞胎实际上就具有完全一致的遗传结构。之所以称其为同卵双胞胎是因为他们始于同一个受精的卵子,简称受精卵,然后才分裂成为两个相同的胚胎。异卵双胞胎是两个不同的精子细胞使两个不同的卵子受精后的结果,所以把他们称为异卵双胞胎。异卵双胞胎和其他非双胞胎的兄弟姐妹一样,仅具有遗传的相似性。不幸的是,双胞胎弃婴被不同家庭所收养的情况时有发生。收养机构也尽力把兄弟姐妹放在一起,特别是双胞胎,但更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找到一个好的家庭,尽管这有时会意味着分离。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数以千计的同卵、异卵双胞胎为不同的家庭所收养,他们在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反差强烈的环境里长大,而且人们通常都不知道他们还有个双胞胎的兄弟姐妹。

鲍查德和莱肯从1983年便开始鉴定、寻找这类双胞胎并将他们集中起来,他们最终找到了56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MZA),这56对双胞胎来自美国等8个国家,他们同意参加为期一周的心理测验和生理测量。在进行进一步研究分析后,鲍查德等人于1990年完成了这篇研究报告(这项研究是在明尼阿波利斯市进行的,该市与圣保罗市是美国著名的“双子城”,该项研究在该市进行,似乎有点嘲弄的味道)。研究者将这些双胞胎与那些共同成长的同卵双胞胎(MZT )进行比较,得出了惊人的发现,在整个生物与行为科学领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方法

被试

这项研究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要寻找那些早年分离、成长环境不同、成年后才相聚的同卵双胞胎。研究者要进行这项研究的消息以口头传播方式流传开来以后,找到了许多被试。双胞胎本人、朋友或家庭成员与明尼苏达双胞胎收养和研究中心(MICTAR)取得联系,该机构里从事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专业人员也在其中协助进行联系工作。有时,也会出现双胞胎之一与中心取得联系并寻求帮助的情况,他们希望找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所有的双胞胎在参加研究之前均经过检测以确保他们确实是同卵双胞胎。

程序

研究者想要在双胞胎来访的一周内获得足够多的资料。每一名被试完成将近50小时的测试,测试内容几乎涵盖你可以想到的每个维度。他们完成了四种人格特质量表、三种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问卷、两项智力测验。另外,被试还要填写一张家用物品清单(例如:家用电器望远镜艺术珍品和《辞海》等),以评估其家庭背景的相似性;一张家庭环境量表以测量他们对养父母教育方式的感受。他们还要进行个人生活史、精神病学以及性生活史等三次访谈。每名被试的所有项目全部分开独立完成,以避免一对双胞胎间存在不经意的相互影响。

正如你可以想到的,数小时的测验产生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资料。下面我们将讨论这其中最重要、最令人惊讶的结果。

结果

表1.1显示了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MZA)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性,也包含了养育在一起的同卵双胞胎(MZT)在该方面的测量结果。相似程度在表中用相关系数或相关值“R”来表示。相关系数越大,其相似程度越高。在此有这样一个逻辑假

表1.1 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MZA)与养育在一起的同卵双胞胎(MZT)在某些特征上的相关系数(R)的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