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作为网络舆论的参与主体,是网络表达的基础,其人口学特征及网络行为特征是研究开展的前提。对网络舆论参与主体,网民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1)网民的总体特征,包括总体的人口学特征和行为特征,它既包含基本行为特征,也包括舆论行为和心理特征;(2)青少年网民的主体特征和行为特征;(3)网络舆论参与者的行为特征和总体特征。通过掌握网络舆论过程中舆论主体特别是青少年网民的行为特征,可以有效把握网络舆论参与者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为探讨网络表达文化奠定基础。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我们收集了一套比较系统、权威的关于我国网络舆论主体的基础数据,涵盖了网民来源结构、年龄分布、网络行为特征、网络舆论参与状况等基本信息。在数据分析中,将调查的网民区分为浏览者和参与者。其中浏览者是指仅浏览网络上的舆论信息,但是不参与其中,具体表现为从未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发帖或跟帖)。参与者是指不但浏览还积极投身于网络舆论之中的网络舆论制造者。
一、网民总体特征
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进程中,逐年增长的网民成为促进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主动力,从网络文化管理角度出发,关注和研究网民的网络行为特征,对及时、准确把握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做好网络文化管理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分析,我国网民的网络行为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我国网民的网络行为不仅包括由网民年龄、学历水平、收入水平等网民属性产生的网络行为差异,也包括网民依据个人上网习惯和喜好产生的参与网络舆论的主观感受差异。我们着重分析了网民参与网络舆论特征。
(一)人口学特征
通过样本分析,我国网民呈现如下的人口学特征:(1)网民所在地。本次调研范围涵盖北京、安徽、福建、甘肃、广东、广西、贵州、海南、河北、河南、黑龙江、湖北、湖南、吉林、江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宁夏、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云南、浙江、重庆、西藏、香港等省市共2222名被试。(2)性别分布。被调查的网民中男性1123人,女性1086人,13人未填性别,男女基本平衡。(3)年龄分布。调查结果显示,网民年龄25岁以下占调查总人数的49.5%,25岁至35岁约为40%,35岁以上人数相对较少,仅为11.9%。结果表明我国网民大多数为青少年,与实际情况相符。(4)婚姻状况。在所有调查的网民中婚姻状况为未婚的占总人数的67.4%,已婚的占29.6%,离异的占0.9%,缺失2.1%。由于网民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所以在网民中未婚者占有较多的比例。(5)网民收入状况。调查显示,我国网民月收入在1000—3000元人数最多,占总人数57.6%,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总人数的20.2%,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占总人数的17.3%,缺失4.9%。网民的收入主要处于中等水平,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负担使用网络的费用。(6)网民文化程度分布。网民大部分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22.2%,本科学历占总人数的54.3%,中专学历占总人数的15.5%,高中学历占总人数的5.8%,中小学学历占总人数的1.3%。可以发现,中国网民的主体具有较高的文化教育程度。(7)网民职业分布。本次调查涉及教师、医护、科研人员,国家公务员,文艺体育人员,企业管理者、员工,学生,新闻传媒人员,农民工,公安司法军警人员,以及事业待业人员等9类职业的工作人员,职业分布广泛。其比例为教师、医护、科研人员占29.5%,国家公务员占7.4%,文艺体育人员占4.0%,企业管理者、员工占23.0%,学生占9.1%,新闻传媒人员占7.5%,农民工和农民占1.9%,公安司法军警人员占2.7%,以及失业待业人员占4.5%。
(二)总体行为特征
1.网民基本网络行为分析
(1)网民网龄。网民网龄集中在5—10年,占总人数65.2%;网龄10年以上,占总人数的15.8%;网龄5年以下,占总人数的18.8%。(2)网民上网频次分析。网民上网一般比较频繁,每天多次上网,占总人数的52.6%;每天一次上网,占总人数的34.2%;两三天一次占总数的8.9%;四五天一次占总数的2.0%;每周一次占总数的1.4%。(3)最近一周上网次数分析。最近一周上网次数主要集中在5—10次,占总人数的54.3%;最近一周上网50次以上者,占总人数的0.8%;10—50次,占总人数的18.6%;5次以下,占总人数的22.4%。(4)网络上拥有的舆论载体。调查显示:拥有QQ空间的网民人数为90.6%,拥有博客为37.9%,拥有论坛注册人数为50.7%。可见绝大部分网民都拥有一种或几种网络舆论载体,这为参与网络舆论提供了前提条件。
2.网民网络舆论行为特征
本次调查从是否在网上发帖或跟帖、是否对某些社会热点问题发表意见、最近一周在网络发表意见情况、网上浏览社会热点问题的基本情形和在发表意见和看法时是否公开自己的真实信息等五个方面考察网民的网络舆论参与情况,结果显示有73.9%的网民表示曾在网上发帖或跟帖;57.2%的网民曾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意见;22%的网民表示在发表意见时会公开自己的真实信息。
一半以上(60.5%)的网民最近一周没有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22.9%的网民发表1—2次,8.9%的网民发表3—4次,3.0%的网友发表5-7次。可见最近一周内,多数网民没有在网络上发表意见。
52.3%的网民表示经常在网上浏览社会热点问题但只是偶尔发表意见;28%的网民偶然浏览但不发表意见;经常发表意见的仅占6.6%。
3.网民参与网络舆论的心理特征
本次调查从网民浏览网络信息的动机、在网络上发表意见的原因、选择网络为载体发表看法的原因、现实与网络是否会发表同样言论以及是否相信网络舆论等几个方面考察网民参与网络舆论的心态。
(1)网民浏览网络信息的动机。33.8%的网民浏览网络为了获取信息,35.5%的网民上网是随便看看,另外有20.9%的人是因为形成习惯而上网浏览,1.5%的网民是因为进行网络交往,3.4%的网民是用以打发时间。
(2)网民在网上发表意见的原因。由表4.1可以看出,选择网络为渠道发表言论的原因众多,其中可以平等对话、能够及时反馈、言论比较自由、发表议论比较方便等几种是主要原因。
表4.1 人们选择网络为渠道发表看法的原因
对网民是否在现实生活中发表与网络舆论相同内容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23%的网民表示肯定会发表相同意见,43%的网民有时会发表相同意见,22%的网民不确定,还有12%的人表示现实生活中不会发表与网络意见内容相同的意见。
对网民自己在网上发表意见以及认为他人在网上发表意见的原因调查结果如下:
从表4.2可以看出,网民自己在网上发表意见的原因和认为他人在网上发表意见的原因不大相同。81.1%认为他人在网上发表意见是为了表达个人对公共问题和事件的看法,而67.8%表示自己在网上发表意见的原因是发表对公共事件的看法。
表4.2 网民自己在网上发表意见以及认为他人在网上发表意见的原因
(3)网民认为网络舆论的可信程度。认为网络舆论可信的网民占总体40%,有一半网民认为说不清,约10%的网民认为网络舆论不可信。
二、青少年网络行为特征
根据CNNIC在2013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9岁以下的青少年占网民总人数的25.7%,青少年是网络使用的重要主体。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对网络中的事物充满好奇感,网络也满足了青少年的多种需要,因此,青少年无可厚非地成为网络使用的主力军,是网络使用中最重要、最敏锐、最容易受到影响的网络用户,网络已经深深地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观念、交往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由此,在网络舆论的监察和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青少年的网络行为特征,对青少年网民的网络使用行为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为更好地进行网络舆论的监测提供指导。
(一)主体特征
1.年龄分布
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只有不到10%的青少年表示从未使用过网络,而使用网络的人群以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为主。这也许与其认知能力有关,即12岁以上的青少年已经具备较好的认知能力,他们大多处于初中或高中学业阶段,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到网络活动中。虽然如此,但仍然有不少12岁以下的处于小学阶段的青少年也会经常使用和参与到网络活动中。
2.性别分布
在总体互联网的使用率上,男性青少年和女性青少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男性显著多于女性。但是,在利用手机上网上面,女性又要多于男性。这与青少年使用网络的目的有关,男性会更多地利用手机玩游戏,而女性使用手机则更多是为了即时通讯和聊天。
3.城乡分布
由于城乡青少年在经济和教育条件上都存在差异,来自城镇的青少年有更多接触网络的机会,对网络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也更多,也有相应的网络设备,使用网络也更加便利。而来自农村的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较少,受经济以及其他条件的制约,即便具备网络知识也较少使用网络。
(二)网络行为特征
1.上网时间和频率
青少年的上网时间持续走高,上网时间逐渐增多,上网频率也增加。这很大原因是因为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到互联网中来,另外智能移动终端如手机上网功能的完善,也使青少年能随时随地接触到网络,因而增加了上网频率,上网时间也有所增加。(www.xing528.com)
2.上网地点
青少年电脑上网主要场所在家里,其次是在亲戚家和学校,也有部分青少年是在网吧等公共场所。而手机上网受到的约束较少,没有固定地点。这与国家对未成年的上网管制是密切相关的,但仍有一小部分青少年通过网吧途径上网。而在家上网的青少年,其父母对其上网内容的限制也相对自由,缺乏科学指导。
3.参与方式
电脑在互联网使用上仍然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但智能移动终端也成为青少年参与网络活动的重要方式。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主的智能移动终端的快速发展,其价格继续走低,满足了大众的消费需求。70%以上的网络参与者都会利用手机参与网上活动,这与智能移动终端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有很大关系。
4.网络用途
青少年在网络使用的范围和频率都有明显提高,而其网络用途也很多样化,如即时聊天、博客和社会网站、收集资料和信息、玩网络游戏、听音乐、微博互动等。在网络用途上,男性和女性也存在一定差异。即时通讯仍然是青少年使用网络最主要的目的,而社交网站功能和网络游戏在青少年网络使用中也占据着重要位置。在即时通讯和社交网站互动中,青少年相互交流,传递网络信息,是网络舆论的重要环节。
三、网络舆论参与者的特征
通过对网络舆论参与者人口学和网络行为特征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发现网络舆论参与者的一些特征。作为网络舆论的主体,对网民的了解,特别是积极参与到网络舆论中的网络舆论参与者的分析,有助于了解网络舆论的产生和发展。
(一)网络舆论参与者的行为特征
1.上网频率
通过对网络舆论参与者和浏览者的对比可以发现,网络舆论参与者的上网频率要显著高于浏览者 =109.05,p<0.001),90%以上的网络舆论参与者上网的频率在每天一次以上,显著高于浏览者上网的频率(见表4.3)。可见,网络舆论参与者上网的次数更为频繁。
表4.3 网络舆论参与者和浏览者上网的频率
2.网络舆论发布载体
网民是否拥有网络舆论发布的载体,是其参与网络舆论的先决条件,通过对常用载体拥有情况的调查发现,网络舆论参与者和浏览者在拥有博客或微博、拥有论坛账号这两个方面有显著性差异(=151.51,p<0.001;=279.53,p<0.001)。
相较于网络舆论浏览者,参与者更多的拥有博客或微博,有45.5%的参与者拥有博客或微博,但是只有16.6%的浏览者拥有博客或微博。论坛注册账号的拥有情况与此相同,有61.4%的参与者拥有论坛账号,只有20.9%的浏览者拥有论坛注册号。
3.在网上发表意见的频率
通过对最近七天在网络上发表意见次数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网络舆论参与者并没有发表意见和看法,38.5%的参与者发表的次数在1—4次,只有少数人会在网络上频繁地发表意见和看法。
4.公开真实信息
在参加网络舆论的过程中,网络舆论参与者和浏览者在关于公开真实信息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7.917,p<0.005),参与者更加倾向于公开自己的真实信息,浏览者更加倾向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见表4.4)。
表4.4 网络舆论参与者和浏览者公开信息的比例
(二)网络舆论参与者的总特征
1.网络舆论参与者的青年化倾向
参与到网络舆论中的网民的年龄分布并不是平均的,主要集中在青少年。一方面是青少年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使用网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其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青少年花费在网络上的时间要长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另一方面,青少年对计算机和网络的使用能力要高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群。青少年从小接受计算机教育,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为他们参加网络舆论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随着青少年身心的发展和成熟,自我意识不断发展,青少年所具有的独立性、叛逆性都会影响青少年参与到网络舆论之中。处于青少年期,个人的自我意识发展,对个体和社会的认识与思考不断增多,对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成为一种需求。但是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很少有机会让青少年表达自己的观点。青少年期又称叛逆期,青少年会出现对传统观念和现有社会秩序的反抗,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两方面的驱动下,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无疑成为青少年最好的选择。网络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个体之间处于平等的位置,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
2.网络舆论参与者的网络活动比较活跃
网络舆论参与者的一大特征就是其频繁的网络活动,调查发现,90%以上的参与者每天上网在一次以上。频繁的网络活动使得参与者能够接触到网络上的信息,有机会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频繁的上网使得网络成为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调查中有35.6%的参与者是有目的地浏览网络信息,并获取需要的信息。同时,频繁的上网已形成生活习惯,调查中发现有24.5%的网民是出于习惯来浏览网络信息,有34.3%是随便看看打发时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网络活动的活跃并没有导致频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非常频繁地发帖或是跟帖的人只占全体网络舆论参与者的少数部分。调查中发现,在最近的七天中,有52.3%的参与者并没有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有27.6%的参与者发表1至2次,有10.9%的参与者发表3至4次意见。
3.网络舆论参与者普遍相信网络舆论所传达的信息
对于网络舆论所传达的信息,大部分人觉得说不清楚或比较可信,只有8.7%的参与者认为网络舆论中的信息是不值得相信的。可见大部分的参与者还是倾向于相信网络舆论,虽然有相当比例的参与者表示不确定或是说不清楚。这种对网络舆论的相信,会影响个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心理和行为。当参与者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大部分人都会将这些看法和观点带到现实社会之中,在现实的生活中也秉持这种态度,只有8.6%的参与者在现实生活中会表现出不一致的观点。
4.网络舆论参与者主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近期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是网络舆论参与者最感兴趣的话题,有70.5%的参与者会关注这些方面的信息,有82.4%的参与者会针对社会公共问题和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见相较于个人的利益,参与者更加关注公共的问题和事件。网络舆论参与者参加最多的讨论就是社会热点问题、公共事件,主要是集中这些方面来浏览信息和发表意见。因为这些事件,一方面是近期的热点话题,重复曝光的频率比较高,社会上对其非常的关注。另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公共的事件往往关系到个人的利益或生活,比如物价、房价,有的关系到国家的荣誉,比如奥运和一些重大的体育赛事。所以网络舆论的参与者往往集中在这些方面发表自己的意见。
5.网络舆论参与者倾向于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戴着面具,可以选择公开自己真实的信息,也可以选择编造一个假的信息或是直接隐瞒。网络舆论的重要特征就是自由性和互动性,人们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在自由发言的同时,有76.6%的参与者选择不公开自己的真实信息,可能是由于害怕真实信息的泄露会影响到现实的生活,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烦恼。也有可能是并没有把网络上的言行当作是一种正式的行为,并不愿意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的言行负责,所以选择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