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探讨现实群体认同与网络群体认同之间的准因果关系,为揭示“现实”与“网络”的相互作用关系提供数据支持。即到底是现实群体认同影响了网络群体认同,还是网络群体认同作用于现实群体认同,还需要进一步检验。
(一)被试
在调查中共得到有效数据164份,被试平均年龄21.16岁(SD=1.40)。其中理科学生72名,工科学生57名,文科学生33名,有2名研究被试未填写所属学科。研究被试的年级分布为,大学一年级13名,二年级37名,三年级102名,研究生一年级12名;其中有42名来自城市,39名来自城镇,83名来自农村。
(二)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纵向设计,分别在时间点1、时间点2进行追踪研究,两次测量间隔2个月。通过测量同一批被试现实群体认同与网络群体认同的状况,为揭示其内在的准因果关系提供依据。
交叉-滞后(Cross-lagged)方法是纵向研究方法的一种,旨在探索变量之间的准因果关系。基本原理是:原因导致结果的变化要经历一定的时间过程。如果因素1导致了因素2,那么时间点1测量的因素1与时间点2测量的因素2之间的相关关系,应该大于时间点1上测量的因素2与时间点2上测量的因素1之间的关系。其假设模型图如图3.4:
交叉-滞后的研究前提是:(1)时间点1测量的变量A与变量B之间、时间点2测量的变量A与变量B之间的相关关系均显著,即ra1b1与ra2b2相关显著;(2)稳定性系数,即时间点1和时间点2中相同的变量,两次施测的结果相关基本一致,即ra1a2与rb1b2基本一致,以此确保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会随着时间影响其因果结构;(3)同步相关系数基本一致,即ra1b1与ra2b2基本一致。只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实验结果中的ra1b2显著大于ra2b2,才能得出变量A引起了变量B的变化,才能得出因果关系的推论。
图3.4 交叉—滞后方法的分析模型
交叉-滞后方法可以采用交叉-滞后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其统计原理是:使用Pearson相关法,分别计算ra1b2、rb1a2,若ra1b2>rb1a2,则是A因素引起了B因素的变化,即A因素是因,B因素是果。另一种方法是,计算相关系数外,还要检验其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如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则说明A是因,B是果。
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旨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的影响,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一般采用层级回归技术或多元回归的方法,计算A1与B2的偏回归系数β,以及B1与A2的偏回归系数γ。如果β结果显著,则说明因素A是因素B的原因;如果γ结果显著,则说明因素B是因素A的原因。[17]
(三)研究工具与步骤
在研究中使用《现实群体认同量表》、自编《网络群体认同量表》。研究过程中通过电子邮件与被试联系,在电子邮件中包含指导语与网络问卷地址,要求被试在网络上独立完成所有的调查问卷。在完成第一次调查2个月之后,发送第二封电子邮件,请被试参加第二次的问卷调查。
二、研究结果及讨论
(一)滞后前提检验
对时间点1和时间点2的现实群体认同与网络群体认同的相关进行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3.13 时间点1和时间点2的现实群体认同与网络群体认同相关矩阵(N=164)
前提1:由上表可以看出,间点1测量的现实群体认同与网络群体认同之间的相关系数ra1b1为0.329(p<0.01),并且相关显著;时间点2测量的现实群体认同与网络群体认同之间的相关系数ra2b2为0.252(p<0.01),显著相关。
前提2:稳定性系数基本一致。从相关矩阵中可以发现,即时间点1测量的现实群体认同与时间点2测量现实群体认同的相关系数ra1a2为0.336(p<0.01),时间点1测量的网络群体认同与时间点2测量的网络群体认同之间的相关系数rb1b2为0.412(p<0.01),稳定性系数ra1a2与rb1b2基本一致。
前提3:同步相关系数ra1b1与ra2b2大小基本相当,满足前提3。
因此该数据可以用于交叉滞后分析。
(二)现实群体认同对网络群体认同的交叉滞后回归分析
采用分层回归方法,将年龄、性别、专业、年级、地域作为第一层变量,引入回归方程,控制人口学变量的影响;将T1现实群体认同作为第二层变量加入回归方程,以控制现实群体认同稳定性的影响;接着将T1网络群体认同作为第三层变量引入回归方程,以控制T1网络群体认同对于结果的影响。
层次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1现实群体认同对于T2网络群体认同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0.052,p>0.05)。
(三)网络群体认同对现实群体认同的交叉滞后回归分析
同样采用分层回归方法,将人口学变量纳入第一层回归,将T1网络群体认同作为第二层变量加入回归方程,将T1现实群体认同作为第三层变量引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T1网络群体认同对于T2现实群体认同之间的预测作用显著
分层回归分析结果发现,T1网络群体认同对于T2现实群体认同的预测作用显著(β=0.160,p<0.05)。
将现实群体认同对现实群体认同的交叉回归分析、网络群体认同对现实群体认同的相互的交叉回归分析结果图3.5所示:
(www.xing528.com)
图3.5 现实群体认同与网络群体认同的交叉滞后模型
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模型如图5.1所示。双向箭头之间的系数为相关系数,单向箭头间的系数为分层回归(Enter法)计算所得的偏回归系数。实线表示系数显著,虚线表示不显著。
本研究采用纵向研究设计,通过交叉滞后回归分析,探讨现实群体认同与网络群体认同之间的准因果关系。当控制了被试的年龄、性别、专业、地域、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以及网络群体认同前后测得稳定性后,前测现实群体认同不能预测后测的网络群体认同。但是在控制被试基本人口学变量后,再控制现实群体认同的稳定性,结果发现,前测网络群体认同可以预测后测现实群体认同,即网络群体认同是现实群体认同的前因变量。
由此可以得知,个体在网络群体中的认同程度,能够正向预测个体现实群体的认同。即在个体对于网络群体认同感越强烈,那么对现实群体的认同感就越强烈,网络群体认同对于个体的现实群体认同具有促进作用。
网络属于现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群体认同对现实群体认同产生正向预测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解释:
(1)网络群体中的成员,部分来自于现实群体。网络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平台,成员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得现实人际关系得到加强,因而对于网络群体的认同会促进现实群体的认同。
(2)从自尊的角度来说:以往研究中发现,低自尊水平的个体,通过使用网络,获得的社会资本程度显著高于高自尊水平的个体[18]。网络提供给人们不同于面对面沟通的方式,这种沟通方式的差别,使得现实生活中自尊低的个体有了与他人交往的平台,从而有利于个体现实生活中与他人交往与互动,进而加强对现实群体的认同感。
(3)从社会支持的角度看来:有学者研究了网络群体形成对于个体心理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群体能够让个体获得社会支持,进而促进现实人际关系的形成[19]。本研究中的网络群体中一大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现实交往,与这些“陌生”的群体成员在网络上互动,能够让个体获得社会支持,自尊得到加强,进而促进现实人际关系,对群体认同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4)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说:多数研究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并没有让人变得更为孤独,反而会促进个体参与现实活动,获得社会资本。本研究也认为,对网络群体的认同有利于与群体成员进行互动,从而与陌生的群体成员保持联系,促成现实社会资本的转化,进而促进现实群体认同。
【注释】
[1]毕宏音.(2007).网络舆情形成与变动中的群体影响分析.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3),270—274.
[2]庞旭方.(2011).现代网络技术下的网络群体研究(硕士论文).浙江工业大学,杭州.
[3]郑杭生.(2008).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李辉.(2004).网络虚拟交往中的自我认同危机.社会科学,6,84—88.
[5]周俊,毛湛文.(2012).网络社区中用户的身份认同建构——以豆瓣网为例.当代传播,1,74—76.
[6]陈华明,李畅.(2011).微博中的个体认同:静态“内观”与动态分裂.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80—85.
[7]陈华明,李畅.(2012).个体群组关系的建构——微博中的群体认同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67—71.
[8]Sproull,L.,&Kiesler,S.(1985).Reducing social context cues:Electronic mail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Management Science,32(1),1492-1512.
[9]Katz,J.E.,Rice,R.E.,&Aspden,P.(2001).The Internet 1995—2000.American Behavior Science.45,405-419.
[10]钟华.(2008).弱势群体成员的认同管理策略研究(博士论文).华中师范大学,武汉.
[11]O’Reilly,C.A.,&Chatman,J.(1986).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sychological attachment:The effects of compliance,identification,and internalization on prosocial behavior.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71(3),492-499.
[12]Ellison,N.B,Steinfield,C.,&Lampe,C.(2007).The benefits of Facebook‘friend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use of online networks and social capital.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12,1143-1168.
[13]Tropp,L.R.,&Wright,S.C.(2001).Ingroup identification as inclusion of ingroup in the sel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7,585-600.doi:10.1177/0146167201275007
[14]Tropp,L.R.,&Wright,S.C.(2001).Ingroup identification as inclusion of ingroup in the self.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7,585-600.doi:10.1177/0146167201275007
[1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1999).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6]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张苹.(2000).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心理学报,32(3):317—323.
[17]周宗奎,赵冬梅,孙晓军,定险峰.(2006).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一项2年纵向研究.心理学报,38,743—750.
[18]Steinfield,C.,Ellison,N.B.,&Lampe,C.(2008).Social capital,self-esteem,and use of online social network sites A longitudin alanalysis.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9,434-445.
[19]Davison,K.P.,Pennebaker,J.W.,&Dickerson,S.S.(2000).Who talks?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llness support groups.American Psychologist,55,205-2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