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交网络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

社交网络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发现,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多,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生人际信任”进行全文搜索,共找到4936条结果,而进行主题搜索和篇名搜索分别找到368条和245条结果。

社交网络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

当代心理学的一系列研究显示,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所表现的态度和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受他人的影响,而其中影响最深刻的就是我们所属群体中的其他成员。我们所属群体不论大小、正式与否,都可能会对我们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比于过去的现实生活,网络使得个体更容易集群,又由于网络传播具有便捷和无限扩散的性质,使得过去只能靠口口相传的信息呈现爆炸式的传播。网络的产生与发展使得群体的集聚与凝结变得迅速而简便,在短期内形成拥有无数结点的庞大群体组织早已不再是难以实现的事情。自从有了网络,亲朋好友已不再是群体形成的必要条件,陌生人之间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自由连结,而社交网络更是以提供平台的方式在客观上起到了将陌生人发展为好友或者拉近原有好友之间距离的作用。

大学生群体是网民构成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网络使用率和使用频率都非常高,与其他分散的群体相比,大学生的社交网络参与度更高。那么,社交网络使用类型和频率会在态度和行为方面对大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否会影响其人际信任的情况呢?

本节将通过系统的研究,来了解大学生社交网络的使用情况,社交网络的使用类型和频率对大学生群体人际信任是否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以及如果这种影响存在的话那它是如何起作用的,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影响。还希望以此来拓展目前国内关于社交网络交往的研究方向和类型,丰富其研究内容,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和对待日益广泛的社会网络交往。

一、社交网络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综述

(一)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

随着互联网Web2.0时代的到来,社交网站越来越受到广大网民的喜爱,截至2012年底,我国使用社交网站的用户规模达到2.75亿,占到了网民总数的48.8%(CNNIC,2013)。与此同时,社交网站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国外的社交网站主要以Facebook、Myspace和Twitter为首,而国内主要有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等。

社交网络提供了一种基于关系的网络信息传播方式,这不仅与传统的Web1.0网站的单向传播模式不同,甚至区别于很多Web2.0网站。社交网络以现实的社会关系作为基础,依据六度分隔理论,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在不断地扩大,然后形成一个大型的社会化网络,一个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得以构建。从理论上说,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仍属于网络信息传播的范畴,但其传播者与受众、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传播方向、传播效果等均有自身的特殊性。李林容(2010)曾对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做过研究:在社会发展、文化多元和科技进步的大背景下,网络文化逐渐深入人心、网络社区不断民主化、受众意识的提高,这些都从微观层面为社交网络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力量[7]

当今的大学生,为了接受系统严格的专业训练,在校园里的生活期限比同龄人长,这使他们与社会有一定距离。在校园里,他们主要通过网络等大众传媒来关注社会,继而评判各种社会现象,希望自己融入社会中去,对社会的各种现状有着自己的看法,希望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变一些不满意的现状,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张扬自己的个性,体现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使得大学生希望通过网络途径来寻求解决,而网络社交平台恰好满足他们社会化的心理需求。

有学者对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直接影响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使用,而网络外部性、感知易用性和沟通有效性则间接影响大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使用,并且只能通过作用于感知有用性来产生影响。而针对大学生对网络越来越依赖的现象,以及社交网络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宋瑾(2012)将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动机分为社交需求的满足和自我实现的满足两个方面,并提出社交网络给大学生造成了虚化的现实感、虚假的友谊以及过载的信息等负面影响。巩雪(2012)对成都高校学生对社交网络的依赖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其结果表明:用户在人人网的使用情况方面与需求满足度并没有着显著影响;在对人人网的使用中,成都地区大学生需求满足程度与其对人人网的依赖程度显著正相关

(二)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

大学生作为一个极具自身特点的群体,一直都吸引着无数专家学者的目光。经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发现,关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研究相对较多,在中国知网上以“大学生人际信任”进行全文搜索,共找到4936条结果,而进行主题搜索和篇名搜索分别找到368条和245条结果。以下为相关研究综述:

人际信任是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对交往对象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的可靠程度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对人性的态度往往可以通过人际信任状况表现出来,西方学者在六七十年代开始关注、研究这一问题,并编制了一些相关的量表,其中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量表被认为是测试人性态度的量表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它反映了得高分者(对他人信任度低)和得低分者(对他人信任度高)人际交往的一些特征,如高分者“较多地操纵别人,较多地说服别人,较少地被别人说服,较多地取得成功”等等,此外它还显示了从事不同行业的人在得分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Rotter运用社会学习理论开发了人际信任量表,他认为,人们往往会根据对他人在不同处境和场合中的观察而形成其人际信任,家庭背景、社会阶层、宗教信仰等因素造成了人们在人际信任方面的区别,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的差异[8]。Rempelhe和Holmes在80年代对关系密切者的信任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区分了信任的3个基本要素,即可预测性、可依靠性和信赖。其他的一些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信任与个体的职业选择、政治态度和生活满意度有关,例如Fey得出了对他人的信任和容纳与其对自己的信任和容纳、对他人容纳自己的感受有关的结论。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中就有“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等众多关于信任的说法,可见信任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地位。信任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同时也受到社会变迁和转型的影响,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剧烈的转型期,作为对社会变动甚为敏感的大学生,很可能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从而出现信任水平的波动。有研究者采用横断历史研究方法,对采用Rotter的“人际信任量表”调查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53篇研究报告进行了元分析,这些文献涉及24233名大学生,调查的时间跨度为1998年至2009年。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在这11年间显著降低;变化趋势和人际信任水平本身均不存在性别差异;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下降趋势呈边缘显著,而城市生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明显变化,但人际信任得分本身不存在生源地差异[9]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高校和大学生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在制定心理健康评定标准时一致认为,人际关系是评定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客观因素之一,而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基础,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有研究者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信任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整群抽取广东、广西、湖南三地1003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人际信任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量、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信任他人的维度、信任自我的维度对心理健康总分有预测作用。

此外,还有许多文献是对于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的影响因素的探究,这些分析所属的范畴十分广泛,涉及众多领域

郑信军(1998)以大学生为对象对人际信任问题作了多角度的考察,相关性分析显示,人际信任与人格因素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并能反映出一定的人格类型和个人的专业成就性;个人的人际信任度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邹娟(2007)通过相关分析得出: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因子、人格中精神质和情绪稳定性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内外向因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稳定性因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人际信任有显著正相关;情绪稳定性、精神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人际信任有一定的回归效应,即这三个因素对人际信任有预测作用。

有学者对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影响的线索效应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1)在不相关情境和对受信者熟悉的情况下,三种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显著高于中性与消极情绪条件下在不相关情境和在对受信者陌生条件下,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与中性和消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差异不显著。(2)在相关情境和在对受信者熟悉条件下,三种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差异显著,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显著高于中性与消极情绪条件下;在相关情境和对受信者陌生条件下,三种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差异显著,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显著高于中性与消极情绪条件下,中性与消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存在受信者信息与情境线索的依赖性[10]

还有研究者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37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父爱母爱情感温暖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父母严厉惩罚、过度干涉、拒绝否认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相关显著。由此表明,家庭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的重要心理因素。另外,还有学者通过研究统计分析发现,家庭结构和校园文化都会对人际信任产生影响。

而至于网络对于人际信任的影响的探讨,研究者对386名大、中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人格特质和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具有直接影响,人格特质还可通过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是网络主观支持)间接影响网络人际信任,网络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11]。陈海英、崔文波(2012)论证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与现实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网络人际信任对现实人际信任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贾淑芬(2009)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基本信息问卷、现实人际信任问卷、网络信任问卷、人际关系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48名大学生进行预测,并对462名大学生进行实测。结果表明: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不同网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分在性别、科别、年级上差异显著;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状况总体良好,现实人际信任度不高;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在现实人际信任方面网龄和年级差异显著;不同网龄大学生在艾森克人格四个分量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此外,还有研究者得到了“现实人际信任度越高,网络人际信任度就越低”的结论。

(三)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对于社交网络的研究虽然近几年在研究数量上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总体上仍处于研究的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已有的研究大都是从社交网络的诞生与发展、使用者心理需求、经营创收模式等方面入手的,对于网络社群交往模式及其影响、新型“网络圈子”等方面的探究还有待继续开拓。

此外,在目前仅有的一些针对网络社群交往对于人际信任度的影响问题的研究中,大都还停留在早期的跨地域交流以及大型网络论坛等模式之下,并没有跟上近年来互联网急速发展的脚步,对于类似于新浪微博、人人网等新型网络平台上产生的联系相对紧密、互动较为频繁的网络社群交往并没有太多的涉及。

(四)研究问题提出

社交网络在许多许许多多的层面都改变了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其背后的社会群体交往模式更是大大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也必将对现实生活造成一些重大的影响。那么,我国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现状是怎样的?对现实社会又形成了怎样的影响?社交网络的使用会影响人际信任情况吗?由此,可以对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论证:1.使用社交网络与人际信任之间成正相关。2.使用社交网络与人际信任之间成正相关。

二、研究方法

采用Rotter于1967年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调查了来自全国各地139名全日制本科生,其中男性69人,女性70人。该量表在1999年被汪向东、王希林和马弘译为中文后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量表内容涉及各种处境下的人际信任,涉及不同社会角色,它采用5级评分法,共有25个项目,以总分高低代表信任水平,其理论最低分为25分,最高分为125分,中间值为75分。该量表已被许多学者证实拥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例如有研究者报告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重测信度为0.78,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均较为理想。基于此量表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将其作为研究的主体工具。

在选用该量表的同时,本研究还调查了被试的一些基本个人信息以及社交网络、网络圈子的使用情况,以期了解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现状,同时为之后进行分类提供便利。

三、结果与分析

(一)人口学变量层面的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共收集到有效数据139份,样本的分布情况如表1.1。

表1.1 样本的个人属性(N=139)

(www.xing528.com)

从性别、专业类型和生源三个层面来看,此次问卷调查的样本分布比还是比较协调的。但从其所在年级来看,此次问卷调查的样本中有66.9%都集中在大四,而大一和大二的样本分别只有4.3%和7.2%。由于之前曾有研究者报告过相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信任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样本所在年级的集中可能会对最终的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是本次研究的一个不足之处。但从总体来看,此次问卷调查的样本的代表性较好。

(二)样本的社交网络使用情况、人际信任情况分析

1.社交网络使用情况分析

此次参与问卷调查的大学生中,经常使用社交网络的有125人,占到了样本总量的89.9%,其社交网络使用类型和浏览频率的具体情况见表1.2。

表1.2 样本的社交网络使用情况

由表1.2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频率非常高,其中118人(占样本总量84.9%)表示自己会每天浏览社交网络,可见社交网络的用户粘着度较高。而从社交网络使用的比例来看,从高到低依次是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腾讯微博、其他(如豆瓣网、百度贴吧)和开心网,这一情况符合近期我国SNS网站的动态发展,也与其他研究者所报告的情况相一致。

2.人际信任情况分析

通过正反双向计分并加总,得到了所有样本的人际信任得分。描述统计显示,本次问卷调查收集的结果中人际信任得分的极小值和极大值分别为45和85,均值为70.29,标准差为8.07。调查对象的人际信任得分均值比量表中间值75分要低,这与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尤其是其批判性思维特点是息息相关的,也与研究的预估情况相符。

(三)社交网络使用类型和频率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分析

表1.3 社交网络使用类型和频率与人际信任的回归分析

注:*p<0.05,**p<0.01

由表1.3中的数据可知,使用人人网对人际信任的正向影响显著(p<0.05),而加以“浏览社交网络的频率”这一变量的作用,这种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得到了加强,变得极为显著(p<0.01)。在此影响的作用模式中,变量“浏览社交网络的频率”在客观上起到了正向调节的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知,本次研究仅在使用人人网这一种社交网络的情况下成立,使用人人网与人际信任之间成正相关。而在此基础上,使用人人网和浏览社交网络的频率对人际信任有影响,且使用人人网的频率越高其人际信任得分就越高。

四、讨论

得到以上的研究结果之后,还有些问题值得继续深入思考,为何在所有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中,只有使用人人网这一社交网络平台与人际信任的得分成正相关呢?人人网与其它几个社交网络平台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首先,人人网是一个较为真实、公开的平台工具,且不同于一般的个人博客和论坛,大学生用户在人人网上不仅使用了真实的身份,而且在人人网上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真实准确的自我,其线上表现出来的特点与线下的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较为一致。其次,人人网通过精准的搜索推荐好友,开放服务增加应用程序功能和公共主页功能,开放ID分享其他网站资源的方式,强化了用户间的沟通,增强了用户与人人网的联结,使用户对网站的信任度和依赖性不断增强。人人网构造的平台使得用户将线下的人际关系平移到互联网上,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人际关系网络的延伸与拓展,从而形成了较强的用户粘着度。而这种与线下实际人际关系的高紧密联系度与映射性,正是该平台与另外几个社交网络平台最大的不同所在,也是其网络社交的使用与人际信任的得分成正相关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壮大,虚拟网络中的社群交往行为越来越引人注目,而关于社交网络的影响的各种观点也随之而来。人们倾向于相信虚拟的网络社群交往有着无穷的影响力。但此处的结果表明,社交网络之所以对现实中人际信任有显著影响,是因为人人网的社交群体与实际人际关系联系密切,并对现实人群交往有映射作用。在现阶段,纯粹的虚拟网络社群交往对于人际信任的影响并不明显。恰恰印证了网络—现实人际关系一体观,表明现实人际关系的种种因素制约着网络人际交往,二者关系密切,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1]Reich,S.M.,Subrahmanyam,K.,&Espinoza,G.(2012).Friending,I Ming,and hanging out face-to-face:Overlap in adolescents’online and offline social network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48(2),356.

[2]杨宜音.(1998).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中国社会科学,2,82—93.

[3]Hofstede,G.,&Bond,M.H.(1988).The Confucius connection:From cultural roots to economic growth.Organizational Dynamics,16(4),5-21.

[4]Yoo,S.J.,&Huang,W.-h.D.(2011).Comparison of web2.0technology acceptance level based on cultural differences.Educational Technology &Society,14(4),241-252.

[5]Katz,E.,Blumler,J.G.,&Gurevitch,M.(1973).Usesand gratifications research.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37(4),509-523.

[6]Nadkarni,A.,&Hofmann,S.G.(2012).Why do people use Facebook?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52(3),243-249.

[7]李林容.(2010).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新闻界,5,32—34.

[8]Rotter,J.B.(1967).A new scale for the measurement of interpersonal trust.Journal of Personality,35(4),651-665.

[9]辛自强,周正.(2012).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3),344—353.

[10]何晓丽,王振宏,王克静.(2011).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影响的线索效应.心理学报,43(12),1408—1417.

[11]丁道群,沈模卫.(2005).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心理科学,28(2),300—3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