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上海企业学员事迹报告

上海企业学员事迹报告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附4:部分上海市终身学习优秀学员事迹三十载,学习与创新不停步 ——记上海市终身学习优秀学员秦彤秦彤工作于宝钢股份公司炼铁厂。这一项目获得了宝钢科技进步奖。当回到国内实施该项目时,原本由外方负责的一些PLC系统集成和系统调试也争取到由宝钢员工自主实施。当年,他荣获得了宝钢企业教育自学成才三等奖。他提出的“智能检测小车控制”项目方案被采纳,并指定为参赛项目。

上海企业学员事迹报告

附4:部分上海市终身学习优秀学员(企业方面)事迹

三十载,学习与创新不停步
——记上海市终身学习优秀学员秦彤

秦彤工作于宝钢股份公司炼铁厂。1979年,正值宝钢建设的初期,刚跨出技校大门的他来到了宝钢这块热土,成为一名电气设备维修电工。作为一名技校生,在实际工作中,他明显感觉到了知识的匮乏,看到了自己与宝钢这样一个现代化企业对员工要求的差距。于是,学习成为他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为了看懂现场的日语图纸资料,他如饥似渴地一边跟着电台的日语学习节目自学,一边借助日汉字典,硬是将日语技术资料一点一点啃了下来。同时,为了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他订阅了一些与工作密切相关的技术类杂志,如《电世界》、《无线电》等,并购买了一些工具类书籍。业余时间,他学装晶体管收音机、组装彩电、维修电视,还根据电子技术杂志上的电路自行印制线路板安装音响设备。1996年起,他又相继参加了各类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及提升员工文化水平的培训,强化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取得了高级技师证书、大专毕业证书

日积月累的知识,在工作中派上了大用处。1988年底,他参与实施皮带输送机金属检测器备件国产化项目,并负责对金属监测器的信号放大板实施国产化研制,从绘制原理图,到自行设计、采购器件、制作印刷电路板,再到完成焊接,整个过程中他积累的知识得到了充分运用。这一项目获得了宝钢科技进步奖。1989年初,在宝钢原料二期工程PLC设备的调试过程中,他学以致用,不仅解决了宝钢一、二期的感应无线电设备存在系统缺陷的问题,而且还争取到了日方约合300万元人民币的全新板子和器件的赔偿。他还参与了宝钢原料烧结直送皮带机控制系统的应急系统项目的自主实施,这是当时在宝钢进行的唯一一次在没有日方专家的参与下实施的项目,为宝钢3号高炉新建时的原料控制系统搭接期及后来宝钢原料三期新建一、二原料改造期间的稳定生产,提供了后备控制系统。面对宝钢原料三期破碎控制系统故障频发,频繁更换硬盘模块、鼠标等备件,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的状况,他又运用平时自学的网络知识,对操作站实施了科研攻关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99年,在参与宝钢原料三期新建和一、二期改造项目的过程中,不服输的他,抱着书开始自学PLC编程界面、PLC指令。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三个月内他按期熟练完成了一个全新的PLC系统程序编程,并得到了外方的认可。当回到国内实施该项目时,原本由外方负责的一些PLC系统集成和系统调试也争取到由宝钢员工自主实施。项目实施推进过程中,PLC异常、控制设备故障等一些致命的难题也都被他一一攻破。当年,他荣获得了宝钢企业教育自学成才三等奖。

2011年,他参加了宝钢人才开发院开办的技能人员顶级培训班——OTM训练营,并代表人才开发院参加了2012菲尼克斯电气全球自动化大赛。他提出的“智能检测小车控制”项目方案被采纳,并指定为参赛项目。该项目在全球80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Factory组”的亚军,取得了历届赛事中中国参赛队的最好成绩。2012年4月他又应邀参加了汉诺威国际工业博览会专题展示,该项目团队还获得了最佳中国团队的称号。

三十载,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使他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在荣誉与成绩面前,他说:“学习与创新伴我与宝钢共成长。懂得越多,有时却感觉不懂的东西也越多,这就是我长期以来不断学习的动力,虽已年过半百,但我学习与创新的脚步不会停止。”

刻苦学习提技能,岗位提升保通畅
——记上海市终身学习优秀学员刘强

刘强是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欣务公司在总装一部机装车间用工的一名船舶管系工,他在工作中虚心学习,用心钻研,进厂时从一名徒弟,经过日积月累,理论与实践的磨炼,现已成为一名班组的主力队员。

他先后参加建造集装箱船、散货轮船、天然液化气船等系列高新船舶。刚进厂时,他对管工一窍不通,不知如何下手,但他虚心好学,经过师傅的指点和自己努力学习,从简单的螺丝、管夹、法兰管子尺寸大小学起,逐渐从粗知达到熟练程度。工作中的很多问题在平时按图施工时是看不见的,只有在试航中才能发现,因此他积极要求参与各种船舶的试航工作,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

由于管系工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种,整条船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系统和管路。系统按用途可分动力系统和船舶系统。动力系统是为船舶主机正常工作而设置的系统,包括燃油系统、滑油系统、冷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和排气系统。船舶系统是保证船舶的航行性能、安全及满足船上人员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设置的系统,包括舱底水系统、压载系统、消防系统、供水系统、疏排水系统、日用蒸汽、暖气系统等。管路又可分水管路、油管路、气管路、蒸汽管路及其他管路,这就好比人体中各条经脉提供给各脏器所需的血液。面对着这复杂的工种,他不满足只有实践工作经验的现状,感到还必须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于是他报考了管系中级工培训。在拿到教材后,他首先是进行预习,然后带着问题去上课。认真上好每节课,从不迟到、早退。从他的笔记本上可以看到,上面除了老师的授课内容,就是自己提出的各类问题,而且字迹工整、画图规范。晚上,他在宿舍里加强温习,把当天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消化,有问题及时请教老师。有时遇到工作和学习发生冲突,他要跟船试航,不能正常参加上课,就向上课老师请假,并向老师询问下几节课的内容,将教材带到船上,在试航中一边工作一边自学,等试航回来后将不懂得知识向学员或老师请教,做到及时解决问题。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的知识、掌握技能。经过刻苦努力,他顺利通过了应知、应会考试,成绩良好。

由于他平时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自独立工作以来,他的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从散货轮船机舱的主滑油、海水、淡水管路的安装发展到主机大排气的安装、校正以及多种管系的操作,各项技术他都一一掌握。他从一开始就是集装箱船建造班组的主力,在工作中遇到难题,就虚心向其他师傅请教。蒸汽管路系统贯穿整个船舱,从机舱油舱加热、热井、暖风机到生活杂用等管路繁多,极难密封,且套管比较多,查起来比较麻烦,补焊更是难上加难。但是面对这些难题,经过他和同伴三个星期的共同努力,蒸汽系统气密性提交厂检、军检一次成功。

目前,他已给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又有了新的学习方向,在未来的日子里要更上一层楼

勤学苦练新技能,高铁联调联试展身手
——记上海市终身学习优秀学员黄伟

黄伟是上海机务段动车车间技术指导,他热爱铁路事业,在铁路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勤奋好学,努力提高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岗位工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0年,为了确保上海铁路局第一条高铁(沪宁城际)的开通运营,黄伟有幸被选拔成为路局首批高铁司机中的一员,他在参加上海职工培训基地学习培训期间,严格要求自己,进行了CRH3型动车组司机理论、CTCS—3及动车组规章等理论知识的系统全面学习,并参加了武广高铁的实作培训,为自己从事高铁动车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沪宁城际联调联试中,有幸成为一名参与者,他充分将在培训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并将实际操作中产生的问题虚心向现场的厂方工程师请教,逐步地做到把各个知识点贯通起来,并在运用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经验逐渐完善理论,总结出高铁动车司机作业标准,为路局制定高铁动车司机一次出乘作业标准化提供有关数据及方法。

他敬业爱岗,珍惜各种机会,刻苦学习高铁各项技能,通过不断的测试和磨炼,使自己的技能不断得到提高,并在上海铁路局首届高铁动车组司机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努力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他还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体会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他经常在工作及休息之余,尽心尽力将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操作经验编辑成PPT等各类培训教材,为后期高铁司机培训提供理论培训资料,为高铁司机的培训工作提供帮助。他发挥自身特长,在上海机务段新高铁司机培训工作中,把自己积累的经验传授给新学员,使新高铁司机能够用较短的时间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并将娴熟有效的操作技巧运用到日后的工作中。

2010年11月,京沪高铁试车前夕,铁道科学研究院组织新型动车组上线试车,他代表上海路局到铁道科学研究院参加试车工作。他凭着扎实的技术功底,仅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全面掌握了新型动车组的性能和特点。他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密切配合铁科院有关部门,顺利完成了铁科院试车任务,受到了铁科院同行的高度好评。

黄伟不但熟练掌握各种型号高铁动车组的技能,对上海铁路局担当的沪宁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及上海枢纽等线路的行车关键点、非正常行车办法也都能很好掌握,同事们遇到疑难问题都能从他那里得到帮助。他深厚的技能知识来自于“勤问、勤学、勤收集、勤分析、勤总结”,自己不懂就向懂的人请教,规章修改及时学习,听到信息及时收集记录,对收集的信息及时分析,经常总结各类问题的处理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由一名高铁司机成为车间技术指导,他对自己有更高要求,认真做好动车司机的出勤学习指导,对现场发生问题能及时向动车司机提供远程技术帮助,多次避免、减少动车组因非正常情况晚点,为动车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黄伟通过自身不断地努力学习和实践,在岗位工作上取得了佳绩,获得了不少荣誉。因出色完成沪宁城际联调联试工作,获得铁路局授予的“沪宁城际联调联试先进个人”称号;在其后沪杭高铁、京沪高铁联调联试期间,再次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带教了大批的新高铁司机,为高铁顺利开通作出了贡献,被评为上海机务段2010年度“十佳技术能手”。

立足岗位学以致用、锐意创新成就辉煌——记上海市终身学习优秀学员徐天亮

徐天亮是宝钢集团梅山设备分公司一名掌握起重工电焊工、电工技能的钳工高级技师。1993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梅山设备分公司工作至今,在各级组织和培训中心的培育下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能人才。目前,他任宝钢梅山技师协会副会长、“梅钢公司徐天亮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设备公司班组长研修会会长、梅钢培训中心兼职教师。

一、学以致用,提升岗位技能

2010—2012年徐天亮完成了岗位技能突破,通过钳工高级技师培训、上海市第9期高技能人才研修班培训,完成了钳工高级技师的国家资格论证,按期取得证书。通过研修班的交流学习,徐天亮吸收先进制造业和先进检测技术的知识,同时更加坚定了自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信念。如在解决炼铁厂油气润滑系统故障率高、润滑喷射面积不理想的问题,他设计安装了一种故障自动检测和切换的双润滑系统,有效地解决了生产难题,每年降低润滑脂消耗达50万元,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得国家发明展铜奖。近年来徐天亮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共取得专利19项,发明专利达4项,并获全国发明奖、上海市发明展奖牌,荣获“宝钢智能型员工”、“梅山公司曾乐创新奖”等称号。(www.xing528.com)

二、锐意创新,解决现场难题

2010—2012年,徐天亮参加了“自主管理工具应用”和“TRIZ创新技法”的培训课程,这两门课程都是专业技能的高级应用课程,他将自己班组自主管理课题“提高管道激光测量准确性”带到课堂,请培训中心邸正秀老师来到现场指导,利用PDCA自主管理工具解决了多年来管道配置精度低的疑难问题。通过准确的测量,可以实现大部分管道离线预制,不仅保证了检修时间周期,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累计降低材料消耗已达67.3万元,该项目获得“梅山公司2011年度自主管理一等奖”。

“TRIZ创新技法”的培训使徐天亮提高了解决疑难杂症的技巧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矛盾矩阵图的应用非常实用。如在解决液压柱塞泵出口滤芯更换困难的问题时,他利用矛盾矩阵图中的反向作用原理颠覆了原有的操作方法,对于一些过滤器滤芯安装位置非常狭小的工况采用倒装的方法,降低了检修人员的风险,该装置目前已经获得国家专利并小批量制作和应用。

三、毫无保留,做好技术传承

“一花独放不是春”,提高现场检修效率仅靠某一个人是不可能实现的,徐天亮在自身参加培训学习的同时,率先在现场检修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为让更多技能水平低的员工也能掌握新技术、新方法,他总结了7项先进操作法,将这些复杂工艺简单化、关键技术可视化,便于员工掌握这些好的技术和经验。2008年徐天亮走进培训中心的课堂,成为一名兼职教师,“虽兼亦要专”是徐天亮对自己的要求。在2010—2012年领航大专生岗位能力提升班“法兰装配”课程中,为了让这些刚出校门的大专生能尽快掌握法兰装配的要领,他模拟现场制作管道系统,强调理论课程学习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结合标准化作业、先进操作法、安全措施、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将现场检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上真实重现,提高了培训的实际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培训为徐天亮拓宽了视野、增添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思考让他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更深刻,在实践中检验自己掌握知识和技能,在总结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正是一次次的“学习—思考—实践—总结—学习”,使徐天亮个人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在生产一线这样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为梅钢的二次创业和腾飞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勤学善思新经验 传道授业为高铁
——记上海市终身学习优秀学员缪建国

缪建国是上海铁路局上海动车客车段的一名动车组机械师,自2007年从事高速铁路动车组工作以来,他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认真学习高铁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规章,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刻苦钻研技术业务,为高铁的安全运营尽职尽责,业绩突出。

2010年,缪建国从上海南动车运用所调到杭州动车运用所乘务组,作为乘务指导,他将参加业务培训和自学相结合,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在班组管理中,他从把握行车安全、工作质量、规范班组管理入手,处处体现出“严”、“细”、“实”,并依据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联系班组实际工作内容,制定出很多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使班组的管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比如,他利用计算机系统把每组车列号、车次都编排成表格,以便于快速查找动车组列车上配备的各种车载工具的名称、位置、检验日期等;他制定了合理编排运行交路方法,能快速地查找出乘机师的运行交路、运行车列及替班、备班、设备人员情况等;针对机械师交接班问题,他制定了对口交接制度,使每位乘务员及时掌握列车走行部、高压系统、轴温、上部质量、空调运行情况等技术状态,消除了不安全因素,确保列车运行的绝对安全。

在安全生产方面,针对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初期,动车组运行途中频繁出现故障的现象,他通过认真学习铁道部和铁路局下发的各种关于动车组故障应急处置办法文件,结合自己所学的各种理论专业知识和工作中积累的实践经验,制定了一套《途中常见故障应急处理操作手册》及处理一系列重点故障的作业流程图,附在每组动车组的技术资料夹内供随车机械师学习参考。

除了自身的不断学习提高,他还在带徒授艺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广泛赞誉。他深知铁路的快速发展、动车组的大量投入使用,需要提高全体职工技术素质,培养大批业务骨干。在班组,他结合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将各种应急处理方法进行整理,组织大家学习,做到熟悉规章、掌握标准、明确内容、熟练掌握各种应急处理故障的方法。在动车客车段应急指挥中心,他利用各种车型的途中故障应急处理操作手册,深入剖析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故障案例,总结出每个故障的最佳应急处理方法,提供给每位应急指挥人员学习,使应急处置类似故障更为迅速有效。在京沪高铁开行前期,应急指挥中心扩招了一批应急指挥人员,作为首席技师,他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将自己积累的工作经验、故障排除方法利用不同形式传授给大家,无论谁去请教他,他都会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讲解,从不敷衍,为应急指挥团队培养了一批骨干。

在获得的荣誉方面,缪建国2008年11月参加第二届全国铁道行业职业技能

大赛动车组机械师决赛,取得了CRH1型动车组个人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绩;2008年荣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授予的火车头奖章,并荣获全路技术能手称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9年6月荣获2007—2009年全局创建“安全屏障”工程活动先进个人;2010年12月荣获上海铁路局首席技师称号;2012年4月荣获全路首席技师称号;2012年6月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学习是一种人生态度
——记上海市终身学习优秀学员宋光明

宋光明现为上海航空有限公司飞行部一名机长、教员。自从事飞行职业以来,他努力提高自己的飞行技术和素养,在飞行中认真负责,严守规章,技术精湛,确保安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十多年来,他勤于学习、善于钻研,尤其注重飞行业务知识的学习。他积极学习理论知识,深知所有关于飞行、飞机的知识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一有不懂的马上就去向领导、老教员、机长和其他同事请教。他刻苦钻研飞行技术,经常与同行一起探讨、切磋飞行专业上的疑点、难点。在多年的飞行生涯中,他勤奋好学,养成了肯学习、能钻研、肯锻炼、能吃苦的习惯,他认为只有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一名称职的新时期的职业飞行员。他有两样心爱的东西一直带在身边,一是飞行手册,二是笔记本。他总是抓紧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研习飞行手册,将每一项原理、每一条规定都熟记在心,同时记下自己的飞行经历和经验体会。

宋光明回想起自己的学习经历,感慨万千。在从部队转业到上航前,一次乘坐上航飞机时他目睹了飞行员们熟练运用英语交流的情形,这让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英语学好。正式进入上航后,他插班进入了“基础英语”培训班学习,第一堂课上被点名起来朗读,面对几乎一个都不认识的单词,他犯难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每天7点上课,他6点就起床,在操场上大声朗读英语。17点至22点是他雷打不动的“英语时间”,反复听、说、读、写,复读机成了他当时最好的伴侣。四个月的学习是艰苦的,但他也很自豪,不管多困难他都坚持了下来。上航国际航线开通后要求飞行员具备ICAO4资格,这成了宋光明英语学习征途中的又一个新的挑战。反复观看录像带、上网检索资料、与英语较好的副驾驶员交流成了他学习的新途径。每次飞过夜航班携带一本英语词典成了他的习惯。在为期两年的ICAO4培训中,他不但克服飞行任务重的困难,全勤出席,还坚持预习和复习,记录下每一个要点和重点,成为外教“最敬佩的学生”。就这样,他终于顺利通过考试,拥有了ICAO4资格。

在宋光明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学习不仅是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决定结果的往往是过程中那种永不放弃的执著态度。知识永无止境,我们要做的就是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修养。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记上海市终身学习优秀学员甄冬伟

甄冬伟在上海申通地铁集团从事电动列车驾驶员工作,9年间由于工作表现优异、业绩突出,多次被授予“优秀员工”、“先进工作者”、“技术能手”等称号。他于2011年6月参加上海轨道交通培训中心城轨电动列车驾驶员技师培训班课程,学习上踏踏实实,平日上课不迟到、早退,保持良好的出勤率。他上课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对于知识的难点、重点着重标注,课后仔细推敲。最终,他顺利取得了城轨电动列车驾驶员技师证书。

甄冬伟在2011年集团组织的第二届职工技术比武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术特长。虽然考试车型是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AC—02型列车,但是他充分利用技师培训班所学的知识,认真总结驾驶经验和排故经验,将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经验融会贯通,并进行归纳整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随后的技术比武中,一路斩将,在驾驶列车、故障排除和救援演练三个模块中都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最终获得了集团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2年4月,在七号线列车投入ATO的过程中,他被乘务部委派为ATO工作组组员。为确保七号线列车ATO顺利投用,他日夜坚守岗位,忘我奉献。调试期间,他连续奋战在一线,工作日程被打乱,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每当调试需要的时候,他都立刻赶赴新村路控制中心,没有一句怨言。他利用技师培训时掌握的良好学习方法,自己总结要点,搜集整理资料,在阿尔卡特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不断对这些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任何细小的问题和模棱两可的答案都经过他反复地研究和实践得到了回答和验证。他为驾驶员编写了《行车危险源》、《ATO故障处置流程》和《行车安全风险揭示》等手册,尤其是ATO故障处置对一线驾驶员来说非常关键,只有掌握故障处置流程,才能保证七号线的安全运营。

甄冬伟在乘务部七号线还承担了部门的培训工作。他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套提升班组整体业务能力的“三级培训”方法:第一级是由组长为培训组成员培训;第二级由培训组成员对驾龄较长的驾驶员进行培训;第三级由驾龄较长的驾驶员对新进驾驶员进行培训。每个人最多培训四人,以增强培训效果。每位驾驶员都可以从培训中收获很多有关列车的知识;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他们还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更正,在纠正别人错误的同时也巩固自己所学到的内容。甄冬伟要求“小老师”们对所培训的成员进行档案式管理,每一次培训演练都进行具体记录、及时汇总,再由甄冬伟进行总结,根据演练情况制定下个阶段的培训计划,做到培训计划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他还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了整个班组的业务技术水平,更好地确保了七号线的运营安全。

甄冬伟始终以“全心全意为驾驶员培训”为宗旨,工作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他这种为驾驶员服务的理念与勤恳,很好地诠释了“服务、牺牲、团结”的精神,也体现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品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