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宝钢一贯倡导的终身学习理念,把员工的学习活动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2009年8月,宝钢面向高层技术业务骨干人员策划实施了“TOP 10关键技术研修”项目。该研修项目以最具代表性的10个产品质量问题及生产技术难题为切入点组织实施,10个主题研修结束后,启动下一轮的10个主题研修。该研修活动对推进解决公司亟须解决和重点关注的质量和技术难题,提高技术人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及实用性起到重大作用。
一、项目组织形式
图1是研修项目组织构架,高效的组织构架为研修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公司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项目推进小组、项目策划小组、项目实施小组,分别负责整体项目工作指导与监督、项目计划推进、策划具体研修主题并分配工作任务、协调落实项目实施等工作。项目整体策划在每年的10—12月进行,形成10个研修主题的建设规划,经报批审定后,按建设规划时间节点要求,形成各主题研修活动的推进计划,于下一年度陆续根据相关业务情况独立细化实施,项目整体执行周期为一年半左右,每个主题研修活动为1~2天(不包括准备时间)。
二、主要做法
1.充分沟通,精心准备,策划详细的研修方案。每一个研修主题都经历了两轮策划:第一轮策划保证该研修主题对推进解决公司亟须解决和重点关注的质量和技术难题起重大作用,并落实到研修主题技术主持人;第二轮策划由研修主题技术主持人召集相关人员对研修方案(内容、时间、人员等)进行讨论,最终形成一份详细的研修策划方案。
图1 研修项目组织构架
2.集体备课,规范要求,严格过程管理,保证实效。每期的研修主题技术主持人召集相关人员集体备课,确定研修学时数和主讲人,明确研修目标及研修内容之间的关系,保证研修内容逻辑严密、开阔学员视野。要求主讲人按规范准备讲义,保证每期研修都能形成一篇细化的研修方案、一本研修教材、一份研修总结,做到对研修前、研修中、研修后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取得较好的研修效果。
3.以人为本,注重细节,创建良好的研修环境。根据每一次的研修内容和可能涉及的互动问题,确定教室大小、学员分组和座位摆放形式,对不同工序和不同专业之间的交流给予充分关注,为交流互动创造良好的条件。研修中,以课程内容为背景、以问题导向为纽带,牵动相关工序或单元的学员发表个人见解,促进参加人员能够做到知无不言、畅所欲言、有所感言,触发研修过程产生一系列热点话题,使学员之间相互启发、受益。同时,在研讨过程中,要求每位学员务必参与发言,谈收获、体会和展望,以此强化培训效果。
4.利用网络优势,建立网络社区,促进信息的共享与交流。在宝钢技术共享平台上建立TOP10专业技术主题研修社区,学员在研修开班前能在技术共享平台的社区里共享知识、下载讲义、提问互动、表达思想,起到研修前“热身”的效果。自2012年3月社区建立以来,已具有67名成员、36篇文档,在共享信息方面起到很好的作用,随着社区的不断成熟,将来会形成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
5.总结集成,形成工作设想和目标。研修班结束后,由研修主题技术主持人牵头总结研修结果,撰写研修总结报告,提出下一步工作设想、立项研究意向、新的培训和研修需求等具体工作内容,由公司备案并反馈给相关人员。通过这种方式,研修交流平台从教室延伸到现场,形成良性循环。(www.xing528.com)
三、活动特色
1.充分发挥研修人员主观能动作用。以参加人员在研修课堂上所起的作用为标准,将参加研修的人员划分为研修主题技术主持人、主讲人、研修人员三类。技术主持人承担主题研修过程的主持工作,掌控研修进程;研修前参与策划,确定研修主题的方向与目标、内容及团队组成,召集团队主要人员集体备课,细化团队成员中主讲人和研讨人员的工作分工;研修结束后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主题研修小结;跟踪后续生产实际,拟定是否需要下一轮研修。主讲人承担研修主题细化内容的主讲工作,参加集体备课,与技术主持人和其他主讲人进行仔细沟通,保证培训内容精炼并有序衔接;讲课过程中表达清晰明确,充分反映研修主题与内容的逻辑关系,与听课人员保持良好互动;总结互动内容,为听课人员提供具有共识性的认识。研修人员负责仔细听课,不断梳理研修主题下的知识点和背景知识;以个人工作岗位为圆心,提炼与岗位相关度密切的知识点;从工作岗位要求出发与研修主题形成互动,提出意见或建议。
2.形成和谐融洽、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研修人员来自公司的不同部门,在与大家直接相关的研修主题背景下,研修人员之间增强了了解与互信,也认识到自己的专业局限性,进一步认同团队协作与取长补短对解决问题的决定性作用,对破除因部门限制与个人知识结构限制而形成的技术孤岛、完善宝钢相关技术人员集群、推进跨部门团队协作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研修人员感慨,公司最具代表性的10个产品质量问题或生产技术难题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但对大家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通过研修,他们一致认为,不管遇到什么技术难题,都要落实到怎样做上,要明确目标、理清现状、找到差距、想好对策、做好执行。
3.把个人知识转化为团队知识。研修主题内容来源于生产现场,研修的主角是现场技术人员,研修成果服务于生产实践。面对公司面临的产品质量问题及生产技术难题,从技术人员自发的日常业务沟通中,寻找暴露出来的需要统一认识的关键点,采用TOP10主题研修模式,把个人知识提炼成为团队知识,已成为公司高端知识形成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成果
1.三年来,通过研修,公司已具备20位主题负责人,130个子课程和相应的主讲人,来自公司直属厂部及各子公司的相关首席师、主任师及骨干技术人员730人次参加了研修活动。
2.形成了构思巧妙的问题导向型研修策划模式,累计完成22项与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及生产技术难题直接相关的主题研修活动,覆盖宝钢原料、高炉、炼钢、连铸、热轧、厚板、冷轧等技术领域,在工艺与设备、产品与质量、过程控制与数学模型、节能减排等多个领域进行了研修探讨。
3.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及实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研修活动嵌入公司关键业务领域,促进了公司技术人员业务能力与公司业务发展同步提升,并有力促进了公司铁区配煤配矿、产品质量、工业炉节能减排等方面业务协同效率的提升。
【注释】
[1][英]伊恩·麦吉尔,利兹·贝蒂:《行动学习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Marquardt M.J.,Action learning in action,Palo Alto,CA:Davies-Black,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