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游记散文的美学特征-天地大美现世

论游记散文的美学特征-天地大美现世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游记是一种以描写山川景物与风土人情为主的散文形式。中国的游记文学源远流长,它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余秋雨把他写的大量游记称之为“行走的文学”,如《文化苦旅》、《千禧之旅》、《行者无疆》等。游记散文的美学特征主要:第一,取材范围广泛。的确,贾平凹的游记呈现出意密体疏的特性,具有“平淡中有奇创、清空中有浓厚”的韵味。这种游记,既有景物的美,又富有历史的意蕴。

论游记散文的美学特征-天地大美现世

游记是一种以描写山川景物与风土人情为主的散文形式。它是作者记叙游览经历的文章。它以生动形象的笔法,记叙作者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包括山川景物、风土人情、名胜古迹历史传说等方面,凡是作者游历时的见闻感受,都可成为游记的写作内容。

孔子云:“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中国的游记文学源远流长,它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之一,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山水无文难成景,风光着墨方有情”,旅游与文学密不可分。有人甚至说:“中国的文学有一半是旅游文学。”[22]“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我国的游记更是繁荣昌盛,因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我国文人的传统。那一代作家中,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沈从文等都留下了不少游记名篇。特别是郁达夫的游记专集《屐痕处处》、《达夫游记》、沈从文的《湘西》、《湘行散记》等,可与他们的小说媲美。进入20世纪最后20年以来,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业蓬勃发展,游记的写作更加繁荣。学者余秋雨把他写的大量游记称之为“行走的文学”,如《文化苦旅》、《千禧之旅》、《行者无疆》等。贾平凹的《商州初录》、《商州再录》、《商州三录》等大量游记,倾倒了不少读者。本文将探讨游记的美学特征。

游记散文的美学特征主要:

第一,取材范围广泛。它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地理、历史、气候、风俗、民族、饮食等各个方面,在游记中几乎没有不可以写的领域。高山大川、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旅途中的传说故事等等都可以写。

第二,景物描写占突出位置。在游记中,对秀丽山河、名胜古迹、风物传说等描写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可以这样说,除山水田园诗以外,其他任何体裁的文章在景物描写这方面都不能和游记相比。许多游客之所以产生去某地一游的冲动,就是因为他\\她读到了某篇游记名作。

第三,用第一人称的写法。由于游记是写作者的经历,写他本人的所见所闻,是亲自旅行的记录,因此只能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而不能用别的人称来写。

游记的写作方法因人而异,但是归纳起来,大概有这么几种主要方法:

(一)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方法

所谓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就是作者通过对游历的目的地的景物描写,来表达他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这种写景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这种方法是游记写作中最常见、最多用的一种。

且看贾平凹在《延川城印象》中,写他对“延川城”的感觉的一段:

出奇的是这个地方,偏僻而不荒落,贫困而不低俗:女人都十分俊俏,衣着显新颖,对话有音韵;男人皆精神,形秀的不懦,体壮的不野;男女相间,不疏又不戏,说、唱、笑,全然是十二分的纯净呢。物产最丰富的是红枣,最肥嫩的是羊肉。于是才使外地人懂得:这地方花朵是太少了,颜色全被女人占去,石头是太少了,坚强全被男人占去,土地是太贫瘠了,内容全被枣儿占去了,树木是太枯瘦了,丰满全被羊肉占去了。

贾平凹这段文字,将延川城独特的男女相貌、物产状况、生活情趣、文化气氛,写得惟妙惟肖,令人流连忘返。作者的感情也无形中寄寓他的笔下的文字之中。的确,贾平凹的游记呈现出意密体疏的特性,具有“平淡中有奇创、清空中有浓厚”的韵味。[23]

王蒙的《苏州赋》,写于1988年,距他的第一次苏州游相隔七年。别后几年的变化,令作者欣喜不已。作者写道:“我不能再在苏州停留。”因为“她的小巷使我神往,这样的小巷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脚下而只能出现在陆文夫的小说里,梦里,弹词开篇的歌声里。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使我迷失,我真怕听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作者此处毫不掩饰地抒发了他对重新焕发青春的苏州古城的热爱之情。

(二)写景和说理相结合

这种写法在游记中也较常见。作者透过所描写的景物,来阐发某种哲理,从而揭示笔下所写景物给人们的启迪。

王英琦的《南疆界碑》,写她去云南边境看到的一块界碑。这块界碑是近代惨痛历史的见证者。在作了一番历史故事叙述和对界碑进行一番描写后,作者引申开去:

石碑,是不会说话的,但它却是一部历史,一部字里行间闪烁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之光的历史。它那深深的四道刀痕,就像是暮鼓晨钟,时时在用无声的语言告诫着我们:“为了不挨打,为了保卫祖国神圣的疆土,我们一定要有最强大的国防,最现代化的武器。”

这样写景和文化结合,这里游记的主题就升华到可观的高度了,并且使文章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

王充闾的《清风白水——寻访九寨沟》是篇有特色的游记,文中描写了位于川西岷山丛林中的朦胧、神秘、奇丽的自然,充满荒情野趣,全无雕琢痕迹的九寨沟。作者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之余,心情常常处于矛盾状态。“面对那醉人的湖光山色,我曾深深为之惋惜:长期僻处深山密林之中,鲜为人知,空度了无涯岁月,辜负了天生丽质。”但作者看到景点开始受到人为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又无不忧虑。作者心想,九寨沟开发得晚未必不是它的幸运。“如果九寨沟早几十年面世,那么恐怕今天再也见不着这块净土了。”作者又花了不少笔墨,讲景点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必要性。文章最后作者呼吁:“愿你永在,九寨沟的清风白水!”这篇游记写景和说理结合得很好。

(三)写景和介绍知识相结合(www.xing528.com)

游记中会涉及许多史地知识、风土人情等人文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写景就常和介绍科学知识结合在一起。这种科学知识,必须是游记中涉及的。这种知识介绍,能使读者增长见识,开阔眼界。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曲阜孔庙》,就是以行家的口吻介绍了孔庙的来龙去脉,并分别对孔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奎文阁、大成殿、杏坛、碑亭等作了生动、有趣的介绍。

梁衡的代表作之一《晋祠》分上下两部分,前半部分写自然景物之美“晋祠之美,在山美、树美、水美。”分别介绍了“三美”之后,作者笔锋一转——“然而,最美的还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代文化。”然后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三绝”——圣母殿,殿柱上的木雕盘龙,殿前的鱼沼飞梁。作者分别作了详细而生动的介绍。

(四)写景和咏史相结合

风景,游古迹,往往使游客“发思古之幽情”,这种游记的写作就会和咏史自然结合在一起。这种游记,既有景物的美,又富有历史的意蕴。余秋雨的《莫高窟》、《道士塔》等游记,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芜的黄河文明的盛衰,表现了作者对古代中国文化,中国历史人物命运的关注,这些游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跃然纸上。

郁达夫的《钓台的春昼》、宗璞的“燕园”系列——《燕园石寻》、《燕园树寻》、《燕园碑寻》、《燕园墓寻》、《燕园桥寻》等都是写景与咏史融合得较好的游记。

游记中景物描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把作者自己的感情熔铸到景物描写之中

余秋雨的《白发苏州》以充满感情的笔调回顾了苏州悠久的历史,表达了作者对苏州人民的热爱以及对苏州历史的崇敬。作者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了有关苏州的史料,比如春秋时期的吴越之争、明代东林党人的事迹以及苏州名人唐伯虎金圣叹等等。作者的一片深情就是这样自然融合在娓娓的叙述之中的。

(二)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以调动读者的想象力

为了使读者读游记时,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游记作者必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梁衡《在青岛看房子》中,写青岛房子造型的与众不同——

窗户很少开成方框,有的窄而细高,令你想起古堡的幽深;有的则鼓出一个兜肚,下圆上尖,像一滴半空中的垂露。屋顶则一色的红瓦,瓦又不是如现代建筑式的平摆或如中国宫殿式的斜铺,而是近乎垂直的立挂……

这种形象生动的文字,写青岛房屋的造型美、留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朱自清的《绿》、写温州梅雨潭的与众不同的绿,就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多种手法、极其渲染之能事,使读者也“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作者写道——绿“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作者又把此处的“绿”与别处比较——“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鲜润呀。”

(三)描写要有层次

游记一般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安排描写层次。因此,对景物的描写就要讲究条理性,比如从下而上,由近及远、移步换景等。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写他先后游览了南京玄武湖无锡太湖、杭州西湖。作者分了几个层次来写:玄武湖和西湖都疏浚了、三个湖都建立了疗养院、三个湖都变得更漂亮整洁、最后作者着重谈了这次游览的印象。碧野的《天山景物记》,由于描写的天山山脉连绵几千里,天山的代表性景物也很多,于是作者分了这么几个部分:“雪峰、溪流、森林”、“迷人的夏季牧场”、“野马、蘑菇圈、旱獭、雪莲”、“天然湖与果子沟”等来分别进行描写。既写到了自然风光,又写了动物植物及物产。这篇游记交代清晰、描写很有层次感,给人一种有条不紊的感觉。

(四)要抓住事物的具体特征

每一个地方都有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美景,每一个美景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各地风俗迥异,正所谓“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比如巴蜀大地景色秀丽,其中代表性的景点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如果写苏州园林,至少要涉及园林的三大要素:亭台楼阁、假山水池、树木花卉。即使是写山,不同的山其特点也不同,如华山的险、黄山的奇、泰山的雄伟、武夷山的秀丽等。抓住景物的特征,就要求游记作者仔细观察和体会。抓住有代表性的景物或景物的突出特征,就基本上能够写出一个地方的风貌了。季羡林的《登庐山》一文,用“秀润”两个字来概括庐山。作者还认为“绿是庐山的精神,绿是庐山的灵魂,没有绿就没有庐山。”这样,作者就抓住了庐山的精神,抓住了庐山的灵魂。因而这篇《登庐山》就与众不同了。贾平凹的《秦腔》,写秦腔的演唱特点,用一个“吼”字来高度概括和描述,抓住了秦腔演唱的本质特点。

有学者感叹道:“游记是一种了不起的文学体裁”,并认为游记是一种发展着的文体概念,它的基本构成要素或文体特征应该包括:游踪、风貌、观感、载体四个维度[24]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到位的概括。我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壮美的山河。我国在与国际接轨,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展现我们民族文化软实力的大好形势下,在打造中国旅游产品民族特色、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方面,游记或旅游文学是大有可为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