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涉及的“黄皮书”,指的是有关苏联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书籍,而不涉及苏联以外其他国家的“黄皮书”。在时间上,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文革”(1966—1976)期间。
1957年以后,中苏关系开始冷却,中国同行开始有选择地、谨慎地译介俄苏文学作品。到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发展到对抗后,中国曾停止公开译介俄苏的一切文学作品,不过还是发行了数量不少的内部读物。1956年苏联《新世界》杂志第8~10期连载了杜金采夫抨击斯大林时期社会主义的长篇小说《不是单靠面包》。当年底,在苏联文艺界开始批判“不健康倾向”时,此书开始受到批评,后来该小说成为不断被批评的“不健康倾向”的代表作之一。中国文坛迅速捕捉到了这个消息,1957年8月由作家出版社以“供内部参考”的形式内部出版发行,译者白祖芸。可以说,这部书的出版开了中国因政治原因而出版苏联文学作品的先河。苏联也有作家不赞成全盘否定斯大林和他领导的社会,如作家柯切托夫就是一例。他在1958年和1961年分别发表的长篇小说《叶尔绍夫兄弟》和《州委书记》就是这种倾向的反映。在对待斯大林的态度上,柯切托夫与索尔仁尼琴、特瓦尔多夫斯基、叶甫图申科等人的作品,有着迥然不同的态度。这种“反潮流”的创作倾向,与当时我国的有关政策极为吻合,于是作家出版社以很快的速度将两本小说翻译出版,《叶尔绍夫兄弟》1961年出版,由龚桐等翻译;《州委书记》1962年出版,由孙广英等译。柯切托夫这种“幸运”在当年是很罕见的。众所周知,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中苏两党开始产生分歧。1960年7月间苏联政府单方面宣布,在一个月之内撤走全部在华的专家。另外,撕毁几百个协议和合同,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上制定“三和”(即“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二全”(即“全民国家”、“全民党”)的苏共新纲领。中共认为这是一条“修正主义”的路线。1963年7月14日苏共中央给苏联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把两党的分歧公之于众。中共中央从1963年9月起到1964年7月14日为止,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编辑部评论文章的形式先后发表了九篇重要的文章,史称“九评”。在中苏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期,中国对苏俄文学的介绍逐年减少。且不说苏联当代文学,就是以托尔斯泰等为代表的19世纪俄罗斯古典文学,在某些“左派”人士的眼中,也被毫不留情地归入“封资修文艺之列”,在阶级斗争旗帜日益高扬的年代里,这些作家及其作品不说有害也至少是没用。比如有一署名为谭微的人在1958年10月6日的《新民晚报》上发表题为《托尔斯泰没得用》的文章。在这种情况下,“从1957年到1966年,苏联文学的翻译除了几位盖棺论定、举世公认的作家外,其他作家作品已是寥寥无几。”[47]倒是当时中国国内出版的一些内部刊物和内部发行的文学作品值得人们注意。20世纪50年代末到“文革”爆发前夕,我国的《世界文学》杂志出版了一些内部刊物,如《世界文学参考资料》、《外国文学参考资料》、《外国文学情况汇报》、《世界文学情况汇报副刊》等,这些标有“内部刊物,请勿外传”字样的刊物侧重介绍苏联文艺界的动态和苏联近期出现的文学作品。[48]
更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我国出版的一批“黄皮书”。这些文学作品主要由《世界文学》编辑部提供选题和翻译,由作家出版社和中国戏剧出版社为主出版的“供内部参考”的装帧简单的文学作品,因其封面是淡黄色而得名。为了弄清楚当时出版的具体情况,笔者特地查阅了《1949—1986全国内部发行图书总目录》一书。经过笔者清点: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后期,中国大陆内部出版了苏联文学作品共40种、46部(册)。其中小说、回忆录等共25种、31部(册)、诗4种(部)、戏剧共11部(种)。[49]
考虑到这是在中苏交恶的非常时期这个因素,这几年内部出版了39种共45部(册)苏联文学作品,应该说这个出版数还是不算太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界出现了一大批真实反映现实的作品,当然也发表了一些丑化现实的作品。但总的说来,这段时期苏联文学有了明显的变化和发展。一是,文坛的空气很活跃,文学工作的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二是出现了一大批文坛新秀。三是出现了一批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富有时代精神的重要作品。[50]
上面提及的“内部读物”就体现了这三个特点且在苏联国内最有影响或是最有争议的。这些苏联当代文学作品在中国译介得既及时又准确,充分显示了中国译者的学术眼光和对苏联文学创作情况的熟悉程度。
60年代,中苏两国关系交恶以后,中国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1961年起创办了以下几种内部刊物,这些刊物侧重文艺理论批评方面,它们是:《现代文艺理论译丛》、《现代文艺理论译丛》增刊、《外国文学现状》、《外国文学现状》增刊。这些内部刊物重点介绍国外(特别是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文艺理论和美学方面的论著和论争、文艺批评的倾向、文学史上重大问题的评价、创作思想的演变等内容。其中,《现代文艺理论译丛》(大32开本),1961年出第一辑,至1965年底共出22辑。《现代文艺理论译丛》增刊(大型杂志版面),1960年10月创刊,到1962年年底,总共出了16号。《外国文学现状》(大型杂志版面),1962年12月出第1号,到1965年总共出了27号。《外国文学现状》增刊(大型杂志版面),1964年6月创刊,到1964年12月共出了6号。中苏论争时期的内部刊物至1965年“文革”爆发前夕已基本停止。[51]
60年代中苏论争时期,我国还出版了一批“黄皮书”(理论专著部分)。经笔者查阅《1949—1986全国内部发行图书总目》得知,从1961年到1965年我国的作家出版社、中国戏剧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出版以“供内部参考”形式的“黄皮书”理论部分的专著共有15种、16本(部)。[52]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也是一场文化浩劫。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化、文学作品被看着是“封、资、修”的东西而肆意践踏。苏联的当代文学作品更是被看着是宣传现代“修正主义”的货色而禁止翻译。连高尔基这样著名的作家的作品在“文革”前期都一度被禁读。而苏联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则被江青等人诬蔑为“修正主义文艺的总头子”,其他苏联作家作品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据统计,“从1966年5月文革全面爆发到1971年11月,五年多的时间内竟没有出版一部外国文学译作。1971年在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会议标志着党的文艺政策有了一些调整。此后,翻译出版的外国文学著作逐步有所增加。”[53](www.xing528.com)
查《1949—1986全国内部发行图书总目录》,笔者获悉“文革”中后期出版的苏联文学作品的数目也不少。“文革”中后期内部出版的苏联文学作品共有25部。其中,戏剧、电影剧本7部,长篇小说18部。[54]
1973年11月,我国在上海创办了内部刊物《摘译》(外国文艺),到1976年年底总共出版31期。其中,1973年出了3期、1974年出了8期、1975年出了8期、1976年出了12期。《摘译》特别注重苏、美、日的文学作品的译介,尤其是苏联文学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摘译》出了六期苏联文艺专刊。这六期《摘译》分别是1973年第3期、1974年第8期、1975年第3期和第6期、1976年第1期和第4期。这些内部读物的出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阅读外国作品(尤其是苏联文学作品)的欲望。许多当年“上山下乡”的知青都有过这种难忘的阅读经历。1974年上海还创办了文学刊物《朝霞》,这个“帮派”色彩较浓的刊物,设置了一个不定期的栏目“苏修文学批判”。在《朝霞》存在的近三年时间里,刊登了一些苏联的文学作品。至于“四人帮”倒台以后的几年里,我国仍然以内部出版的形式出版了一些苏联文学作品,因不在本文限定的时间范围内,所以笔者也就不一一赘述了。
总之,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文革”期间,我国内部出版了为数不少的苏联文学和理论作品。当时这些内部出版作品,对于中国读者了解苏联的文学创作和动态还是起了积极作用的。这种现象,至少在文学交流史、翻译史和出版史上都是值得人们探讨的。
作者附记:
“文革”期间出版的俗称“黄皮书”或“灰皮书”的内部出版发行的读物,不仅仅限于文学作品,而且更不限于苏联一国的范围。这些书涵盖文史哲等各方面,它包括美、法、英等西方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当年的亲历者都回忆说,这些内部出版读物为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起了很大的作用,被誉为“一代人的精神食粮”。读者朋友如果对当年内部出版物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还可参阅下列文章或书籍:
1. 朱学勤:《“娘希匹”和“省军级”——“文革”读书记》,《上海文学》,1999年第4期。
2. 沈展云:《灰皮书 黄皮书》,花城出版社2007年出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