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来说,做好孩子与逃避坏结果之间的联系不仅是魔幻的,而且还有牢固的现实基础。大多数孩子会通过直接体验认识到,如果他们服从父母的规则和偏好,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是“好”孩子,那么他们就会得到表扬或者免受惩罚。在另一方面,大人也会一再地向孩子们证明,如果他们“不好”,如果他们违反规则或者质疑父母或学校的命令,那么他们就会受到批评和惩罚。因此,做好孩子至少可以防止某些坏事的发生,这是非常真实的。
小孩往往会在“好”的现实基础之上增加魔幻思维的无限能力,从而使“好”的保护力量变得复杂。这意味着做“好”孩子可能被赋予了虚幻的力量,孩子们认为,这样的力量能帮他们避免那些不受他们控制的坏结果。例如,为了阻止父母离婚,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在心里许诺说,自己一定会做个好孩子。
正如我们前面在卡罗琳的案例中看到的,如果特别有破坏性或特别痛苦的早年经历,跟个体对“好”的保护力量深信不疑的信念联系起来,那么这样的经历就能产生持久的影响。如果在孩子的头脑里,“好”跟实际防止或改善痛苦经历联系在一起,或者反过来,“不好”的做法或想法跟痛苦经历的发生联系在一起,那么痛苦经历的影响就会更加持久。
在我接待过的来访者当中,有很多人都能把他们渴望当好人的心理需求,追溯到他们儿时的特定痛苦经历。在有些案例中(比如卡罗琳),这样的经历是严重的病痛折磨着家庭成员,或者就发生在孩子身上。在另一些案例中,痛苦的经历可能是致死或致残的事故,也可能是父母或兄弟姐妹的早亡。
试图恢复没有失控的外表,这是对严重精神压力的正常心理反应,尤其是在关系重大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影响疾病或事故带来的后果,孩子可能会跟更高的神灵讨价还价,承诺自己会“做个好孩子”。
在咨询过程中,卡罗琳发现了做好孩子跟挽救妈妈生命之间的联系。而且她渐渐明白了,当她对别人不好时,儿时的“魔幻思维”就会立刻引发恐惧,使她担心坏事将因此发生。
卡罗琳的案例生动地说明了当好人的心理保护作用。在卡罗琳幼小的心里,她用自己永远做好孩子的承诺换来了妈妈的生存。因此,她一直坚信当好人是必要的手段,但最终却弄巧成拙。(www.xing528.com)
作为一个长期坚持的好人,卡罗琳几乎没有能力建设性地表达消极情感。她知道别人利用了她善良的天性,但她无法保护自己。当她在医生指点下来找我时,取悦症已经让她精疲力竭了,但她还是害怕说“不”,也不敢设定任何界限,因为这样做“不是好人”。
卡罗琳对当好人的依附连接着一个好结果:她妈妈的生存。但是在其他的案例中,痛苦经历的坏结果更为普遍。父母可能过早去世,一个兄弟姐妹可能因意外事故而永久残疾。父母可能离婚了,孩子们为此非常自责,他们的愿望和努力付诸东流。
尽管如此,很多取悦者保持了当好人的强迫冲动,即使他们儿时的痛苦经历结局很不幸。有些人能把自己的冲动追溯到这样的想法:当好人会防止更坏的事情发生。或者更可悲的是,有些取悦者把儿时的内疚发扬光大了:假如当初他们“更好”、更乖,那些坏事也许根本不会发生。
长期、慢性的取悦症患者在忙于讨好别人时,往往意识不到自身的取悦症病毒是在儿时开始发展和扩散的。
从本质上说,迷信或魔幻的思维是不准确的。相信当好人应该或能够保护你,让你免受拒绝、孤立或其他消极生活经历的伤害,这会给你的情绪和行为强加沉重的负担。一直当好人,这种负担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够承受的,而且也是不恰当的。
▲不总是当好人也没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