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圈子”里生存
一个鲜活的生命不应该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他应该生存在一个圈子里。
一个人走向社会,建立起的朋友圈子同往水库里放一瓢鱼苗一样,是不会轻易离散、轻易打破的。
生物学家发现,往水池中放鱼苗时,如果一瓢舀10条鱼,这10条鱼从放入水池到长大被捕捉时为止,是不会轻易离散的。如果是100条,那么只要它们不死,就始终生活在一起。如果是3条,那么这3条将自始至终生活在一起。它们既不轻易接受其他鱼进入这个生活圈子,也不会有任何一条鱼轻易脱离这个生活圈子。人在这方面也具有与鱼类相似的集群性。
一个青年人走向社会后,在三五年内便会建立一个朋友圈子。这个最初建立起来的朋友圈子将是他一生交往和主要活动的范围,即使有人偶尔脱离了这个生活圈子,不久还会再回到这个圈子中来。(www.xing528.com)
对于鱼类来讲,它们只有相依为命才能共同去进行一生的探险,它们对任何外来的鱼类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不信任。
与此相似,青年人从学校、家庭这个小环境进入社会这个大环境,像鱼苗从桶内放入水库一样,在社会这个神秘莫测、险象环生的海洋中,他必须找到一些伙伴来共同进行人生的探险。同时,按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理,每一个人在建立朋友圈子时必然带着一定的特点和倾向性,因此,他选择朋友一般都适应他的基本情况。这种朋友圈子有高的标准,也有低的标准。低层次的所谓棋友、牌友、酒肉朋友;高境界的则是忧国忧民的志同道合之士,如历史上的桃园三结义、梁山泊英雄、瓦岗寨好汉、竹林七贤、东林党人等。这种圈子经过三五年的生活考验后便基本稳定下来。这个稳定下来的朋友圈子就好比一瓢鱼儿。他们之间的优点、缺点、生性、脾气、品质、情操等,彼此都十分了解。自己有了困难,知道圈子里的人会帮助他,别人有困难自己也会尽力帮忙。在朋友圈子里,平时吵吵闹闹、磕磕碰碰、争东夺西的现象也是经常发生的,但决不像圈外人一样记仇,一般过后很快就会相互谅解。即便争执激烈,说了一些过头的话,但说者是姑妄说之,听者是姑妄听之。如果有言行损害了圈子里朋友的利益,一般会有人出来说公道话的。如果损害很严重,那人便会被大伙儿赶出圈子之外。这个被赶出圈外的人就像离群孤雁狼狈不堪。因为人们大都知道他被赶出圈子的原因,其他圈子也很难接纳他。
这个圈子一旦形成,即使有人出人头地,有人一文不名,也不影响圈子的牢固性。社会地位很高的人仍然喜欢和圈子内社会地位很低的人亲密交往。他们会把圈子内社会地位很低的朋友看得比圈外工作中的领导和社会地位很高的人更重要。因为在朋友圈内没有世俗的高低贵贱之分,在朋友圈子里衡量人的标准是品德和才能。政治经济地位低下的人只要品德高尚,在朋友圈内也不受歧视。政治经济地位很高的人品质低下,在朋友圈内也不受尊敬。
一个人爱护自己朋友圈子的整体利益应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应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损害朋友圈子利益就像挖掉自己身上的肉一样,背叛、出卖、坑骗圈内朋友则无异于自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