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重儒治天下

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重儒治天下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忽必烈重儒治天下元世祖忽必烈是蒙古成吉思汗的孙子、元宪宗蒙哥的弟弟。姚枢被请来后,向忽必烈呈献了陈述治国之道的著作。从此,忽必烈愈加重视儒士。忽必烈高兴得只称其字而不称其名。忽必烈即位后,即向僧子聪、史天泽、许衡等请教如何治理天下统御民众,他们参照古制旧典,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一整套有关国家机构和官职制度的设想。

元世祖忽必烈:忽必烈重儒治天下

忽必烈重儒治天下

元世祖忽必烈是蒙古成吉思汗孙子、元宪宗蒙哥的弟弟。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怀有治理天下的宏伟抱负。因而,他每到一地,都十分注意访求贤才,虚心求教。一些汉人中懂得经邦治国之道的儒生,还被他留在自己的藩王府内供职。这些人又受命四处寻求名士英才,使一批深晓文韬武略的汉人儒士云集在他的身边,构成了决策的智囊团。

蒙古乃马真皇后称制三年(1244年),忽必烈的帐下已有赵璧、董文用、窦默、僧子聪(俗名刘侃)等人,窦默又向他推荐了姚枢。姚枢被请来后,向忽必烈呈献了陈述治国之道的著作。该书分“修身、力学、尊贤、亲亲、畏天、爱民、好善、远佞”等八类三十条数千言,忽必烈非常欣赏他,遇事总是向他咨询。定宗二年(1247年),僧子聪向他举荐了张文谦,他任之为王府书记。当时,忽必烈受封的邢州民生凋敝,张文谦挑选乌托、刘肃、李简三人赴邢州治政后,民户增加了十倍。从此,忽必烈愈加重视儒士。

他听说真定路经历官张德辉很有贤能,便请入府中求教。张德辉批驳了儒臣忘国的观点后,以他房中一个银盘打比方道:“创业君主治国正如制造这个盘子的良匠一样,精选白银,按照规矩把它制出,目的是使后人传之无穷。应当选择恭谨敦厚的人掌管它,这样它才能成为永久的宝物。否则,不仅仅会出现破损,恐怕还会有人把它偷了去。”忽必烈沉思了良久,深深地折服。张德辉还为他推荐了魏磻、元裕、李冶等二十余位人才。在回真定之前,张德辉为他指出当务之急的七件事,即“敦孝友、择人才、察下情、贵兼听、亲君子、信赏罚、节财用”。忽必烈高兴得只称其字而不称其名。

宪宗元年(1251年),忽必烈的同母兄蒙哥即位为大汗,命他总领漠南汉地军政庶事。姚枢劝他道:“如今天下,要说土地广阔,人民殷富,财物丰饶,恐怕属汉地为最。大王若全部据为己有,那天子还有什么?到一定的时候,天子必然后悔被大王占去。不如只掌握兵权,其他诸事一律交有司负责。这样,可保平安无事。”忽必烈一想有理,便依计行事,取得了蒙哥的信任。僧子聪则劝他仿效西周的周公,辅佐兄长治理国家,并从各个方面详细提醒他为政的注意事项,他都记在心里。

宪宗三年(1253年),忽必烈平定云南时,采纳了徐世隆等人的意见,按照儒家所谓“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的取天下道理,命姚枢裂帛为旗,上书“止杀”之令,树在街头巷尾。后来在征伐南宋的争战中,他一直试图遵守“王者之师,有征无战”的诺言,纠正“威武有余,仁德未洽”的倾向,南宋臣民抵抗力度故此而降低很多。(www.xing528.com)

宪宗九年(1259年),蒙哥大汗死于军中。在围绕大汗位的激烈争夺中,忽必烈在郝经、张文谦、商挺、廉希宪等人的出谋划策下,抓住时机,先发制人,击败了阿里不哥一派,登上了大汗的宝座,建元“中统”。

忽必烈即位后,即向僧子聪、史天泽、许衡等请教如何治理天下统御民众,他们参照古制旧典,根据现实的需要,提出一整套有关国家机构和官职制度的设想。原来,蒙古自元太祖成吉思汗以来,诸事草创,设置官职、机构非常简单。位置最高的是断事官,居于三公之上,丞相称作“大必阁赤”,掌握军队的只有左右万户。后来仿效金朝的制度,设立了行省以及元帅、宣抚等官职。这次,忽必烈批准了僧子聪等人的设计,设置了总理政务的中书省、掌管兵权的枢密院、负责官员升降的御史台;地方上则设宣慰司,隶属于中书省,下辖路府州县,此外还设有隶属于御史台的提刑按察司。这些机构都“官有常职,位有常员,食有常禄”,元朝一代的机构、官职从此才开始齐备了。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还采纳僧子聪的建议,把“大蒙古国”改为“大元”。这一新的国号取自《易经》“大哉乾元”的含义,意思是国土辽阔,祚运无边。

元史•世祖本纪》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