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李治死,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然而,根据高宗的遗诏,朝中军国大事都得取决于皇太后武则天。中宗即位后,委任岳父即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豫州刺史;不久,又想提拔韦玄贞为侍中,并授乳母的儿子五品官。顾命大臣中书令裴炎极力劝阻,中宗恼怒,说道:“我就是把天下都送给韦玄贞,又有什么不行!一个区区侍中,有什么大不了的。”裴炎大为惊恐,连忙报告给武则天。武则天怒令废中宗为庐陵王。中宗被扶下殿时,不服地问道:“我犯了什么罪?”武则天怒道:“您要把天下送给韦玄贞,怎么没罪!”中宗被废后,武则天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睿宗名为皇帝,其实另居别殿,朝政还是由武则天说了算。
当时,有几名禁卫军官曾随裴炎等逼宫,但事后未得赏赐,因此他们在一起喝酒时,其中一人发牢骚道:“早知道没有赏赐,还不如拥戴庐陵王。”其中另有个人借口离席,跑到玄武门告了密。结果酒席未散,这几个军官都被抓了起来。发牢骚的被斩首,其余的知情不举,均处以绞刑,只有告密的那个人反受五品官的封赏。此事为有唐一代告密之风的开端。
皇太后武则天临朝听政不到三个月便遇此事,着实觉得人心不古。半年之后,徐敬业又起兵扬州,自号“匡复府上将”,散布檄文,声讨武则天。武则天派军队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才平定了徐敬业的反乱。这一事件,对武则天的震动很大,她疑心天下人都在图谋危害自己,很想“周知人间事”,防患于未然。垂拱二年(686年)三月,侍御史鱼承晔之子鱼保家在徐敬业举兵叛乱时,曾帮他修造兵器。徐敬业兵败,鱼保家侥幸免受牵连。当得知武则天的怀疑心理后,他便上书请铸铜为匦,以便接收天下的密奏。武则天认为是个办法,就命他造出来,放置在朝堂上。
所谓“铜匦”,形如大方鼎,腹内隔成四个空间。四面分别涂成青、红、白、黑四色,各面开有可投入函件的孔窍。东面的称“延恩匦”,专装呈献的赋颂及求官的表状;南面的称“招谏匦”,专装评论时政得失及直言谏诤的表状;西面的称“申冤匦”,专装含冤受屈者申诉的表状;北面的称“通玄匦”,专装上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的表状。武则天还命中书省委派一名官员为知匦使,专门负责监管铜匦。设匦之后,投赋献颂之类的函件倒不怎么多,揭发阴私的却屡见不鲜。负责造匦的鱼保家不久即因匦中的一函揭发他曾“为敬业作兵器,杀伤官军甚众”,而被处以死刑。(www.xing528.com)
武则天不仅以铜匦收集密告信函,她还为所有的告密者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和优厚待遇。凡是赴京专程告密的,各级官员一律不准过问告密的内容,并且还得供给他们驿马和五品官的膳食,招待他们住入客馆。不管是种地的还是打柴的,武则天都一律召见。告密者所言合乎心意,武则天则予以破格提拔;所言无实,也不予追究责任。这样一来“四方告密者蜂起”,搞得朝野内外人心惶惶。
胡人索元礼投武则天所好,借告密之机得到武则天的召见,并被任为游击将军,负责审案断狱。他生性残忍,常以酷刑令犯人屈打成招,由一人胡乱咬出几十几百人。武则天认为他很得力,屡次召见赐赏,给他撑腰打气。周兴、来俊臣等酷吏纷纷效仿,他们相互勾结,私下豢养数百无赖,“专以告密为事”。他们想陷害哪一个人,就让无赖们从几个地方一起告密,一起揭发同一内容。来俊臣还与司刑评事万国俊共同编撰《告密罗织经》一卷,教给党羽罗织罪名、构陷忠良的方法。因被告密而枉遭杀害的人不可胜数,以致“海内慑惧,道路以目”。武则天就是凭借这种恐怖手段,渐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旧唐书•刑法志》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