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锐
(湖北省沙市中学434100)
摘 要 21世纪是科技创新的时代,是人才竞争的时代。面对新世纪以科技创新和人才竞争为核心的激烈社会竞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新的教育观念及与此相配套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都必须作出一些调整。本人通过学习和实践,以“常见天气系统”一课为例。采用“展示案例——探究质疑——阐述结论”的探究式教学方式,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课后的反思。
现代社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必将被淘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势在必行,新课程改革正在逐步进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上都必须做出一些调整。《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为我们确定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提出了一些设计建议,笔者通过学习和实践,在理论方面有了新的感悟,在实践上也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下面以“常见天气系统”一课为例,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课后的反思。
1 具体做法
1.1 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引发求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从疑问开始,因而通过展示案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成为调动学生主动性的起点。作为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展示的案例要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提出的问题应是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而提出的激发和引导学生认真读书、钻研教材、正确思维,实现预定教学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导学问题。
本节课,我首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天气预报”节目,提醒学生注意节目中预报员的语言描述和天气变化过程,然后提出问题:“天气预报为什么要强调时间和地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为什么不一样?”通过提出这样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形成了主动学习的态度。
1.2 指导学习,探究质疑
有了问题,学生探究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的,他们的思维活动就会围绕解决问题进行,从而能使其智慧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这种活动中去,学生探究质疑的过程就是尝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方法,同化教材的过程,也是发现知识障碍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我分两步完成:
1.2.1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形式有多样,如阅读教材、图片,分析案例等。我在布置任务时注意了以下几点:
(1)有自学提纲,时间适当提前,以便学生查找和整理资料。(2)从简单到具体,逐步过渡到抽象、概括性问题。
(4)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脑,图文对照,思疑结合。
(5)介绍不同的自学方法,进行不同的阅读策略训练。
本节课,我在黑板上板书了锋面的两种类型:冷锋、暖锋,然后用多媒体课件反复自动播放冷、暖锋形成过程示意图,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结合板书的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
(1)锋面两侧气团的物理性质有何差异?
(2)冷、暖锋面的倾斜方向是否一致?为什么?
(3)冷、暖锋有何差异?这种差异在剖面示意图、锋线符号两方面如何体现?
(4)冷、暖锋形成的降水范围有何差异?为什么?
(5)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征分别是怎样的?
(6)举例说明冷、暖锋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1.2.2 合作探究,讨论质疑
经过自主学习之后,应进行充分的合作探究,讨论质疑。合作探究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宜采取分组讨论的形式,我在安排合作学习小组和指导学习时注意了以下几点:(www.xing528.com)
(1)合作学习小组人数适当,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利于组内学习交流。
(2)设立合作学习小组组长,利于学习小组的组织和发言。
(3)把前后排邻座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便于进行合作学习活动。
(4)及时了解反馈信息,做好点拨工作。
通过合作探究,讨论质疑,无形中将每位组员的自学结论作了对比,每位同学也会发现自己的疏忽或不足,并进行修改、补充,最终得出一个本小组同学都认可的统一结论。例如:某小组在讨论冷锋所形成的天气时,有的同学认为冷锋形成的天气是暴雨,有的认为是大雪,还有的认为是大风,结果经过讨论,大家发现了自己的想法都是不全面的,于是得出了冷锋所形成的天气要因时因地而易,要考虑到暖气团中水汽含量多少的结论;在另一小组讨论冷、暖锋形成的降水范围有何差异时,学生无法定义“锋前”、“锋后”,这时我及时点拨,只用了不到一分钟时间,就解决了这一疑点。所以在学生讨论质疑的时候,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教材的难点、疑点要进行及时点拨、提示、分析,以避免“冷场”。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读图,从正反、纵横、交叉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讨论,从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3)讨论要在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气氛中进行。
(4)尽可能发挥全部组员的才智,让每个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1.3 阐述结论,评价反馈
阐述结论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结论的阐述有多种方式,本节课我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分析一幅“天气系统图”,然后像天气预报员一样向大家播报天气。通过角色扮演,既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当众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还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学习评价,包括对地理知识理解和应用的评价;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以及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本节课我利用几个小题考查了学生对冷锋和暖锋的形成及造成的天气这个重难点的掌握情况;对几位登台播报天气的同学进行了评价,充分肯定了几位同学走上讲台的勇气和自信心,而且指出读天气图的一些规律和技巧和描述天气变化应注意地理语言的应用等。应该注意的是,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同时在测评时,要注意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这样既能节省时间,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2 课后反思
2.1 地理课堂教学中面对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满足现代社会对学生思维、情感等品质的综合要求。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是同一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是学生独立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精神,以及克服困难、挫折的意志和毅力,为学生学会与他人协作和客观评价自己提供了可靠的时间与空间的保证,也为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能力构建了新的平台。
2.2 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了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过程,符合教学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
2.3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教学中以学生为核心,全面和谐培养学生素质,发展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灌输对象,转变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网络的主动构建者。教为主导,就是在教学中以教师为向导,全面把握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向,及时进行调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
2.4 实现了以“问题”为载体,教师帮助学生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虽然吸收了大部分知识,但是也会有一些疑难的问题,需要教师创设情景,帮助答疑解惑,扫清障碍。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要求教师创设出一些具有深度、梯度、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要给出一定信息,当学生思考步入误区,或出现思路阻塞、中断时,教师及时“点拨”和“引导”,补充信息,架起知识的桥梁与阶梯,疏通思路,引导学生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从而达到思维的更高层次。
2.5 充分体现了“生生合作”、“师生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生生合作”也叫生生互动,既包括学生之间的行为互动,也包括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既有知识的交流,也有情感的交流与合作,它是合作表现的一种形式。“师生和谐”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配合达到协调,它是合作的实质。合作、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观点,并能接受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对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能给予正确引导,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重视情感、意志、动机、信念等人格因素培养,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促使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把“探究式教学”引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的需要。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与兴趣,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也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探究体验,同时能带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动手动脑的机会,真正做到了“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
[1]陈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周顺彬.高中新课程·地理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李芒.中学地理信息化教学设计指导案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