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教学的共性与个性实践

地理教学的共性与个性实践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建平摘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巩固地理主干知识的需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提高地理能力的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因材施教的要求。矛盾的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个性指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用哲学的观点来审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不难发现各环节中均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

地理教学的共性与个性实践

陈建平

(湖北应城第1中学432400)

摘 要 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巩固地理主干知识的需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提高地理能力的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因材施教的要求。

矛盾的共性指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个性指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用哲学的观点来审视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不难发现各环节中均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因此将共性与个性的观点引入地理课堂教学,既尊重了共性,又培养了个性;对于健全学生的地理思维,把握地理主干知识,瞄准地理高考方向,提升学生地理能力,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

1 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巩固地理主干知识的需要

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地质、地貌、气候、生物、水文),不论在什么地区均是互相联系,相互制约的,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而这五大要素在不同地区,并不完全相同,总是表现出差异性,这一思想是始终贯穿于地理教材的主线,涉及到整体性(共性)与地理地域分异(个性)的内容,俯拾即得,如热带雨林气候的共性是全年高温,降水丰富(>2000mm)且季节分布均衡,但不同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在成因上也有个性,众所周知,赤道及其附近(亚马孙平原,马来群岛,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气候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对流雨,纬度低,气温高形成的;而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和巴西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则是由于受暖流和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多地形雨形成的;又如,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干旱,此为其共性,如非洲赤道两侧的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高温多雨,冬季在信风带控制下,高温干燥;赤道上东非高原虽然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但由于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改变了水热状况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澳大利亚西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北风,带来湿润水汽,降水丰富,冬季位于信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而成;又如,荒漠化形成的共性是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沙质土壤,大风吹拂,加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但不同地区的形成原因不完全相同,半干旱的旱农业区的周围,如科尔沁沙地是过度农垦而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如呼伦贝尔草原是过度放牧造成的斑点状荒漠圈;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如塔里木盆地边缘是过度樵采使沙丘活化成片状或带状分布的荒漠景观;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如塔里木河下游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再加上樵采形成的片状或带状分布;城镇、工矿区、交通线附近,是工程建设破坏植被,弃土弃渣而形成的点、线状小面积分布特征。世界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干旱的原因:撒哈拉沙漠,副高控制,东北信风吹拂;卡拉库姆沙漠,深居内陆,地形闭塞;巴塔哥尼亚沙漠,位于安第斯山的背风坡。再如,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共性)是,随着海拔高度升高,水热状况发生变化,北半球山地呈现出以基带为基准向北纬度地带的更替规律;北半球一般地方山地,“南坡向暖,北坡向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高于北坡;特殊情况下,如喜马拉雅山,由于南坡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使得水热两条件中,水分占优势,故同一自然带南坡低于北坡,同理,42°S以南的安第斯山,同一自然带海拔,西坡低于东坡。还有,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和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月至9月吹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至次年5月吹东北季风,为旱季,旱季后期的3月至5月为热季;东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每年6月至10月吹西南季风,为雨季,11月至次年5月吹东北季风,为旱季。像这些地理事物的共性和个性,可以直接从教材中或地理分布图中找出来,内容明朗,属于显性知识,只要钻研教材,注意地图,就很容易发现。通过共性与个性的对比分析,有利于搞清同一种地理事物形成的多方面,尤其个性(特殊方面)也是常常命题的重点内容。

2 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提高地理能力的需要

现在高考重视对能力的考查,地理主要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如果死记硬背,只回答出共性问题,必然考不出好成绩,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出题目的个性来,答出特色来,才能获得高分。如酸雨产生的原因,其共性是空气中酸性气体多,空气湿度大,易降水,但不同地区酸性气体的来源、成分不同,治理方法也不同,具体地说,四川盆地酸性气体是由于燃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多,属于硫酸型酸雨,其治理措施主要是煤脱硫技术;南岭地区主要是有色金属冶炼产生的酸性气体多,其治理措施可采取废气回收制硫酸;上海、广州等城市是由于汽车多,汽车排放的尾气氮氧化物多,遇水易产生硝酸型酸雨(当然,也有燃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硫),其治理措施是拓宽城市交通道路,提高车速,采取公共交通,绿化道路,来减少汽车尾气(背景往往是以表格形式给出酸性气体成分的百分比)。又如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但日本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夏季东南风从太平洋带来湿润水汽,降水丰富,冬季西北风从日本海带来湿润水汽,降水丰富,故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全年降水总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背景:气温冬季0℃以上,夏季25℃以上,降水量每月均在150mm以上,图1)。

图1

图2(www.xing528.com)

图3

云南昆明由于地处云贵高原,夏季平均气温在20℃以下,冬季几乎不受冬季风影响,气温较高,其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寒,冬暖夏凉,雨量充沛,温和湿润,雨热同期(背景:往往以柱状图或折线图,给出气温和降水量各月情况,图2)。

很显然,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征来回答日本九州岛和云南昆明的气候特征,没有个性化,答案就不准确或出错。再如,南美西岸凉夏多雾型的热带沙漠气候(背景:给出夏季20℃以下,降水极少,图3)。

再如,“雨带推移”问题,则可通过个性推出其共性问题来。课本介绍我国季风区雨带是从南向北移动,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短、降水少这一个性问题,联想到地中海气候区靠近温带海洋性气候一侧,由于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降水时间长、降水丰富;热带草原气候区靠近热带雨林气候区一侧,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时间长,故降水时间长、降水丰富。还有水土流失问题,其共性是降水丰富(多暴雨),土质疏松,有一定坡度的地区,云贵高原、江南丘陵黄土高原等地水土流失成因也有各自的条件,这里就不细说了。以上事例在地理教材中并没有直接反映出来,属于隐性知识,命题者往往是给你一段文字或图表,来考查你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上事例也说明运用“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共性和个性随着时间、空间、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这一哲学原理,对激活学生地理思维,提高考试得分率大有作用。

3 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因材施教的要求

3.1 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地理学是一个综合学科,也是一个边缘学科,它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因此,要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就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学习人文地理多选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如读书指导法),学习旅游地理可选用“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陶冶法),学习自然地理中的地貌、岩石、环境问题可选用“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参观法),这是个性。当然不论是人文地理还是自然地理,均可以“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如发现法、探究法)和“以实际训练为主的练习法”等,这是共性。如何选用教学方法应依据教师业务能力,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科学确定,其目的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激活学生思维,完成教学任务。

3.2 针对不同学生,需要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我们每位教师在地理课堂上,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是面对全班学生,是解决带共性的地理问题,而全班同学中知识面宽窄不同,思维内容的智力性不同(有的同学擅长再现性思维,有的同学擅长创造性思维),思维过程的目标指向不同(有的同学擅长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有的同学擅长聚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思维内容的抽象性不同(有的同学擅长具体形象思维,有的同学擅长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我们地理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个体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因材施教,张扬优势个性,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