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玲 向正坤
摘 要 地理课堂信息容量大、形式多、内容丰富,如何做到师生间顺畅、有效的地理信息的传播和交换,就必须遵循信息传播规律、运用传播学理论进行指导。传播学理论认为信息交流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地理教学设计中要重视和运用信息反馈,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师生双主体地位;视觉感观感受能力最强,视觉通道次之,在地理教学设计中要将直观鲜明的地理图像和生动形象的地理语言有机结合;信息的冗余度直接关系到信息交流的成败,在地理教学设计中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关系,提高教学效率;信息的顺序和结构是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在地理教学设计时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来组织和呈现地理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关键词 传播理论;指导;地理;教学设计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互动的教育活动,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活动。传播理论是研究传播现象和揭示传播规律的科学理论。因此,信息传播理论就构成了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的基础理论之一。地理教学设计中,在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分析教学任务、选择传递怎么样的教学信息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传递教学信息,都需要有意识地运用信息传播理论作指导,使地理教学效果更好、效率更高。本文旨在探讨传播理论在地理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1 重视信息反馈,体现教学的双主体性
传播学认为所有的信息交流都不是传播者向受传者发送讯息的单向过程,而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信息过程。这个相互作用的信息过程主要是通过信息反馈来实现的。具体说来,就是在传播过程中,一方感知到外部世界的各种信息,经过选择,进行编码,制作出具体的讯息发送出去;另一方接触到这些讯息之后,对信息进行解码,并连同自己从其他方面收到的信息,进行选择比较,做出反应或推论(即反馈信息),传达给讯息的发送者,从而完成一个传播过程。当这一传播过程完成后,新的传播过程又开始了。可以用下面的图1表示这一过程。
图1 信息的传递与反馈过程
如果说信息的传递与接受构成了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那么,反馈则使这个单向过程成为传播者与受传者彼此沟通,相互作用的双向过程。反馈是传播者用以及时调整和控制下一步传播行为的有力工具。信息传播的双向过程和信息的反馈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有两点:
第一,在地理教学信息传递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的角色是不时交替出现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即“双主体”。在地理教学设计时,除了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师自身素质特点外,还要依据学生这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来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学习需要来觉;11%通过听觉;83.0%通过视觉。因此,在教学中多运用视觉通道、开发和利用好视觉媒体是十进行教学任务分析,确定“最近发展区”。从关注学生主体的差异性来进行教学目标差异性设计。例如:在设计“气候的形成”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时,提出学生都应达到的基本目标级:能列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子,说出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记住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能记住气候类型的成因。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拔高目标级: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子,用图示的方法说明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能用图表归纳世界气候分布规律;能用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更高目标级:能解释气候因子是如何影响气候的,说明各因子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能说明各气候类型的成因;能用给出的气候因子基本判断气候类型和特点。……并且鼓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这样才能使地理教学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更有利于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第二,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信息反馈,以便及时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传播行为,使信息交流顺利地开展下去。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和课堂教学时要充分预计到学生可能的行为表现,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空间,让地理课堂成为积极的、开放的和具有生成性的系统,而不是僵死的、封闭的系统。也只有重视课堂反馈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活动的“双主体”。
2 运用视听媒体,体现信息传播的立体化
人们总是通过多种感官从周围世界中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学根据信息感觉通道不同将信息通道分为:听觉通道、视觉通道、触觉通道、嗅觉通道等。有研究指出,视觉感官的感受能力最强。学生的学习,1.0%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分重要的。另外,对记忆的研究表明,单用听觉,3小时左右能保持所获知识的60%,3天后则下降到15%,单用视觉,3小时左右能保持70%,3天后则为40%;如果将视听并用,则3小时左右还能保持90%,3天后为75%。这些统计结果表明,视听并用将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量、更长的记忆保持率和最佳的学习效率。将视听结合所形成的媒体,具有直观、鲜明的图像与生动的语言、语音、语调有机配合的特点。这种配合的默契创造出一种新的环境氛围,不仅使所需传递的教学信息充分表达,而且有利于学习者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习者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促进对信息的接受、理解和记忆。
在进行《常见的天气系统》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笔者注意改变传统的“一个黑板一支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做法,运用了现代教学媒体,选取了适当的视听材料,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导入新课时链接“中国气象局”在上课当天的“天气预报”的视频新闻,来创设教学情景,并指导学生体会天气变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在新授“锋面系统”时制作了三个动画分别表达“锋面特征”、“冷锋与天气”和“暖锋与天气”并配以恰当的、精炼的录音解说,并要求学生将后两个动画比较,找出两个锋面类型的异同点。结合实例时,又选取了两个电影剪辑“寒潮”和“我国雨带的推移”来加深学生理解。在设计“低压和高压系统”这一教学因子时,也制作了两个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并能对比分析。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多种感官,使地理教学信息的传播呈现立体化特点。
3 选择适宜的信息数量和冗余度,提高教学效率
从传播者传出的信息作用到接收者,其过程中会产生来自主、客观方面的干扰,从而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信息的数量就是这一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信息量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信息的传播。另外,信息的冗余度也很重要。从受传者对信息的感知程度来看,信息可分为未知信息和冗余信息。当使用者收到的信息是他以前没有感知过的,这则信息对他来说便是“未知信息”,更通俗地说,可以叫做“新信息”。人类厌旧趋新的本能使我们总是喜欢新颖、独特的信息。但是,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不可能都是全新的,因为人们在理解新信息的时候总是依靠已经掌握了的信息来进行的。如果一则信息全然是新的,是接受者完全不知道的,那么谁也无法理解这则信息,交流也就无法实现。因此,在向接受者传递未知信息时我们总要使用一些为接受者所已知的信息。这种为接受者已知而又被传递甚至反复传递的信息就是“冗余信息”,或称为“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冗余信息并非多余。一定数量的冗余信息将有助于交流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冗余信息对于未知信息起着一种解释的作用,从而使未知信息易于为人所接受。另一方面,冗余信息能够克服传播过程中的干扰,保持交流的畅通。在传播过程中,把握好未知信息与冗余信息的比例,即信息的冗余度,是直接关系到交流成败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在地理教学设计中,选择适量的地理信息和处理好新旧知识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在媒体和材料选择时要注意不能太多、太杂、太“闹”,并且在教学信息呈现上,有必要有选择性地突出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信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设计“常见的天气系统”时,为了增加教学信息量,我选择多媒体辅助教学,但又注意将原有的素材中一些无关信息删去,并增强了重点部分。有些素材不好改动,如“我国雨带的推移”,就设计提示语:请找出电影剪辑中提到的锋面类型(江淮准静止锋)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两种天气(梅雨和伏旱),等等,突出了重点信息。特别注意精简教学语言,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和思考。又如,我国铁路纵横交错,铁路枢纽遍布全国,要把所有的铁路线和讨论枢纽掌握是不可能的,也没必要。为了让学生抓住重点,掌握我国铁路分布的基本特征,我选择板画教学,在我国轮廓图上边讲边画“五纵三横”铁路线,并标出重要铁路枢纽。在此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再捕捉更多信息。再如,等压线的判读是个难点,如果联系学生已有的等高线知识,将地形中的山谷和山脊等概念借过来理解低压槽和高压脊就容易多了,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归纳出一般等值线的判读方法,为后面等震线等知识的学习作准备。这就是运用了传播理论中有关冗余信息的理论。
4 优化信息结构,体现教学系统性(www.xing528.com)
信息能否有效传播除了上述的选择有效的信息通道、适宜的信息数量和冗余度外,还跟信息是否有序、是否有良好的信息内部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信息的顺序和结构是有效传播的必要条件,而无序的信息由于缺乏结构易被遗忘,从而降低信息传播的效果。因此,在进行地理教学设计时要按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组织和呈现地理教学信息,促进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和运用。
笔者在设计“地壳物质的组成”时,除了注意选择多种媒体外,还注意运用化学元素、矿物、矿产、岩石等几个概念的逻辑关系来优化信息结构,并及时用以下框图总结:
笔者在设计“地壳物质的组成”时,除了注意选择多种媒体外,还注意运用化学元素、矿物、矿产、岩石等几个概念的逻辑关系来优化信息结构,并及时用以下框图总结:
图2 地壳物质的相互关系图
这样,有助于学生整体理解教学内容、更系统地掌握地理知识。
当地理教学信息传播运用了多个感觉通道时,还要注意优化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外在结构,如果在视听感觉等通道呈现的信息完全无关时,则会使学生难以接受而降低教学效果。所以,在制作和选择课件素材时注意画面和解说词的协调一致,不能让学生看到的是一个内容,听到的却是另一个内容。也不能当学生还在看画面、读板书或记笔记时,教师却滔滔不绝地往下讲。等等。
总之,传播学理论对地理教学设计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地理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信息传递方式,充分运用学生多种感官,特别是视觉感官;并对传递的信息进行重组和编排,优化信息结构;信息的数量和冗余度是通过教学效率的重要一环。实践表明,这样的设计是比较成功的。
[1]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李彬.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胡正荣.传播学总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5]张迈曾.传播学引论[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6]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7]石庆生.传播学原理[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
[8]董天策.传播学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