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地理教学中有意义发现教学模式的启发性指导

地理教学中有意义发现教学模式的启发性指导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教学案例出发,提出了实施该教学模式的几个基本步骤,揭示了该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我较多地采用的是“启发式指导——有意义发现”的教学模式。从以上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启发式指导——有意义发现”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现代有效教学的“学习中心论”,即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既重教又重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

地理教学中有意义发现教学模式的启发性指导

夏宏华

(武汉市第15中学武汉 430000)

摘 要 本文从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内容的知识分类、高中学生所具备的学习能力和有效学习的基本特点出发,阐述了在高中人文地理的教学中实施“启发式指导——有意义发现”教学模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教学案例出发,提出了实施该教学模式的几个基本步骤,揭示了该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启发式指导;有意义发现;实施步骤;作用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将教学的基本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有效教学的基本要素——情境、个性、动机、选择、建构、应用、计划、评价组织调动起来,纳入一定的运行结构框架,这种组织调配教学要素,以形成教学实践过程的结构框架,就是教学模式。有效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启发式讲授——有意义接受”的教学模式,一种是“启发式指导——有意义发现”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在人文地理知识的教学中,我较多地采用的是“启发式指导——有意义发现”的教学模式。

首先,从教学内容上看,现行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下)课程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人类活动及其造成的人文环境,包括人类生产活动、人类聚居地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二是人类面临的全球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属于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主要以地理概念、地理事实和地理原理为主。地理概念主要有农业生产活动、工业生产活动,聚落等。地理事实主要有世界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工业地域类型,世界城市的地理分布,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等。地理原理主要有农业生产区位理论,工业生产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对于以上内容,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经验,较之上册自然地理基础知识,学生学习、理解的难度要小得多。学生完全可以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其次,有效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将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有机结合起来。从学生有效学习行为上看,地理概念属于陈述性知识,概念教学应以理解为核心,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同时,地理原理是用来解决地理问题和指导认知思维的程序性知识,对地理原理的把握更应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从教师有效教学行为上看,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的理解,应从学生认知结构的原有状况出发,遵循学习规律,使教材内容为学生理解内化,在学生认知结构中建构意义,即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知识,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行为。正是基于此,在人文地理的教学中将学生的有效学习行为——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启发式指导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即采用“启发式指导——有意义发现”教学模式就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教学实践意义。

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将“启发式指导——有意义发现”教学模式分为以下几个步骤。(www.xing528.com)

在以上几个步骤中,教师的“启发式指导”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生“有意义发现”的效果的好坏。一般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提出的学习要求与要领要明确具体。如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的时间安排与分配等。特别是学习的时间安排要恰当。时间过短,学生学习内容难以完成,有意义发现难以实现;时间过长,又会影响学生学习下面的内容,课堂教学计划难以完成,有时还会导致学生有意义发现的兴奋点受到抑制甚至中断;二是设计的学习步骤要遵循从易到难,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是提出的学习问题要较好地体现出教学目标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符合思维活动的基本规律。尤其是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四是课堂巡回指导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仔细观察每一位学生,包括学生学习的态度和情感,在观察的同时多听取学生对问题的见解,包括学生学习的思维和方法等。通过师生互动,达到建构意义的目的;五是提出的新问题应与学生已经生成的知识相联系,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内化和正迁移,要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动态的把握和对教学效果实施评价。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下)》5.6“工业的区位选择”(第一课时)为例对上述教学模式加以说明。

从以上教学案例可以看出,“启发式指导——有意义发现”教学模式强调的是现代有效教学的“学习中心论”,即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既重教又重学,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对教师而言,则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如教学中设计的步骤、提出的问题如何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何在个别指导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如何在新旧知识的教学中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以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等等。要达到上述这些要求,教师就必须不断加强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而言,则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作用和自学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形成和地理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厚德.有效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