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秦安县民间资本与民间投资问题研究
从民间资本来源看,城乡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及外商投资规模等指标秦安县都很低,但由于其商业文化浓郁,商业交易活跃,工业基本上以非国有经济为主,因而其民间借贷量大,县域民间金融也相对发达,并且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支点。因此,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进一步促进与活跃民间投资,是一个加快秦安县域经济发展,努力提高县域竞争力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对策。
一、秦安县民间资本利用状况及形式、特点
民间资本利用状况,直接反映在民间借贷规模、形式和特点上。作为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较为突出的西部欠发达地区,民间直接融资规模已经超过了正规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规模。据中国人民银行秦安县支行对60户农户、15户城镇居民家庭和15户工商企业的民间融资调查结果显示,测算出2005年秦安县民间融资额在10亿~12亿元之间。其中,倾向于首先选择向民间借贷市场实现借贷目的的农户、城镇居民和企业数分别为50户、10户和4户,分别占调查总数的83.33%、66.67%和26.67%。有借贷行为的农户借款总额中,61.3%来自于民间借款;经济实体借贷规模中,54.8%的是通过非正式金融机构直接实现的。可见,民间资本在秦安县域经济中的确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秦安县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
自1998年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国有商业金融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在县域开始缩减,县域金融出现明显的缺位。但与此同时,秦安民间借贷迅速发育,“地下金融”也以多种形式出现,并因方便、快捷、及时、可靠而受到自然人和市场主体的青睐。
1.农户间的互助借贷与有偿借贷并存。由于秦安县是一个传统文化特别浓郁的县域,农村忠、信、节、义等传统思维仍据主流地位,民风淳朴、守信,农户间借贷非常普遍。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秦安县支行对60户农户融资情况调查资料分析,民间借贷规模年末余额达105.1万元,其中:借出余额为76.4万元,借入余额为28.7万元。有借贷行为的有40户,占66.67%,其中:只有借出或借入行为的均为6户,各占10%;有借有放的有28户,占46.67%。在全部发生了借贷行为的40户中,有36户是民间直接借贷,也就是说有90%的农户在实际借贷中选择了民间借贷。
农户间借贷表现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生活性互助借贷,主要用于救急、救困。如农户因看病住院、子女上学出现支付困难时,通过民间借贷来筹措资金,一般为口头协议,少数有借条,利息低微或不计付利息,没有明确的还款期限。另一种是生产性有偿借贷,主要集中在经商、办企业和外出打工农户中,借款期限有长有短,利率一般在月息8‰~10‰之间,略高于国有商业银行而始终低于农村信用社同档次利率。如秦安郭加镇就是因为其民间资本进入花椒种植和销售领域,而很快成为西部甚至是全国最大的花椒干果贸易集散地之一。该镇花椒年交易额在300万吨以上,年需要流动资金大约在6000万元左右,其中2/3的资金来源于民间资本和民间借贷。据调查,郭加镇有大小商贩400多户,握有3000多万元资金,既促进了农村资本市场的发育,又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当地商贩也在常年购、运、销一条龙的流水模式下,既建立起了良好的商品购销模式,也建立起了良好的资本筹措信誉,当地农民的果业收入或外出务工收入都愿意出借给他们使用,以获取较高回报,民间信贷促成了农户、农业与农产品经销商的“三赢”。
表10-6 秦安县60户农户融资状况调查汇总表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秦安县支行。
2.城镇居民家庭借贷量不大,营利性借贷居多。根据对15户城镇家庭融资情况调查资料分析,有借贷行为的有10户,占66.67%,其中:只有借出或借入行为的分别为4户和2户,各占26.67%和13.33%;有借有放的有4户,占26.67%。在全部发生了借贷行为的10户中,有8户是民间直接借贷,也就是说有80%的城镇家庭在实际借贷中选择了民间借贷,比农村民间借贷比率低10个百分点。
表10-7 秦安县15户城镇居民融资状况调查汇总表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秦安县支行。
城镇居民家庭借贷形式主要表现为投资性借贷,投资性借贷也有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两种。间接投资性借贷是指居民通过自觉、主动放贷等方式,以取得高于银行利息收入的一种借贷行为,具有借贷额大、期限较长、利率高等特点。直接投资是指部分居民家庭通过投资商铺、住房等形式,以实现保值增值的目的。由于城镇居民融资能力大大高于农村居民,投资意识强和投资渠道较多,直接投资借贷也逐渐增多。
3.个体户、私营企业民间借贷最为活跃,借贷形式多样化特征明显。根据对15户企业民间融资情况调查资料显示,15户企业2005年民间融资总规模达2249万元,其中:借出年末余额为108万元,借入年末余额为2141万元。借入年末余额中,企业间个人借款为846万元,占39.51%;股东集资额1230万元,占57.45%;职工集资额65万元,占3.04%,企业内部融资额度高达60.49%。
表10-8 秦安县15户企业融资状况调查汇总表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秦安县支行。
个体户、私营企业借贷表现为多种形式,主要向正式金融借贷为主,但以合伙入股、员工集资、商品赊销和经营户、企业间互相拆借为主的民间借贷活动也日渐增多,规模增大,成功典型也不少。
一是合伙入股融资形式,主要多出现在工业生产领域。三星毛纺厂是一个合伙入股融资成功的范例。1994年,该厂以每股26万元合股组成了8个股东参加的股份合作制企业,筹集资本208万元,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拥有资产5000多万元、年销售额2200多万元、员工201人的中型企业。2004年,该厂采用同样的办法,吸纳新增4名股东,12个股东联合购买了县油脂化工厂,成功的将原国有企业改制成非国有制股份合作企业。还有五星铅笔厂,其创业与发展过程中,也采取了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充实了初始发展资本,增强了企业内部融资能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二是企业员工集资,显示了快捷高效特征,主要出现在经营业绩优异或发展前景乐观的企业。甘肃磐业农资公司就是靠员工集资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典型。该公司采取以企业资产向员工抵押形式,年息10%,筹措发展资本80万元,于2003年兼并了县农资公司;目前,资产已达4000多万元,年销售额达1300多万元,经营网点扩大到西北五省、区。
三是商品赊销融资形式,多出现在商品流通领域。商品赊销具有直达性、简易性和成本节约性等特点,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已经成为最为普遍的直接融资方式,在秦安商人中也普遍使用,促进了企业注重信用品牌建设与规范经营。如某电器经销户,主要经销海尔电器,因其信誉好、服务好和增长速度快,而受到海尔集团的信任,每年得到15%的赊销额,使该经营户摆脱了流动资金不足的困扰,迅速成长起来。目前,年销售额已达1100多万元,年获利80多万元。又如某摩托车批发商行,赊销和代销额占到总销售额的60%,有500万元的销售收入来自赊销与代销。
四是个体经商户之间的拆借融资形式。拆借形式多样化,拆借数额较大,期限短,如小商品市场流行隔日拆借、7日拆借和30日拆借,有效地缓解了个体经商户资金供求紧张的矛盾。
五是成立资金互助会、帮扶会等资金使用联合体为形式,开展融资活动。成员往往三五结帮组成联合体,将资金集中使用,循环使用,各联合体之间也有借有贷。这种方式主要出现在外出经销的个体户当中,本地商人中还没有成立这样的组织,很有必要对此进行跟踪研究,为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改革探寻更适合、更有效地发展路径及框架体系。
(二)秦安县民间资本运营的显著特点
通过对中国人民银行秦安县支行实施的民间借贷调查数据分析,结合我们在秦安各乡(镇)的实际考察,可以总结出秦安民间资本运营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1.农户民间借贷需求大,借贷信用好,但借贷资本不足,小额借贷多,借贷规模不大。
随着农村教育、医疗费用增长以及农民对住房等生活条件改善愿望增强,受国家农产品价格约束和国民收入分配体制的影响,农民增收渠道单一,虽然近几年各种“惠农”政策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干预能力增强,但对农民实际增收效果仍然不容乐观,农民收入增长主要还是依赖于非农收入增加。秦安作为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民群体庞大,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很低,农民增收受到政策性、产业性、资源性、区域性和灾害性因素的制约,增收空间小,加之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村社会保障与社会救助覆盖面和水平在短期内很难有较大的改善,农业经济与你们生活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借贷需求,而现行的正式金融机构由于受到逐利经营理念的影响,不可能去面向广大农户的需求,推出符合农村实际、受到农民欢迎的借贷项目和服务,农村生产、生活性资本需求也只有依赖于民间借贷来满足,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农村民间资本存量很有限,农民个人积累的少量资本以及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无法使借贷规模扩大。扩大民间资本来源及聚集,应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及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战略任务,也应该成为考核基层政府政绩的一个衡量指标。
秦安农户间借贷行为,有简单文字约束的只占32.50%。从现代契约理论看,是一种非契约交易,也是一种风险极高、危害极大的交易行为。但实际状况并不像理论上这样可怕,恰恰相反,这是一种简单、高效、快捷和约束力很强的交易行为。据了解,秦安县农户间借贷成功率高,互信程度高,还款率也高,而纠纷出奇的少,鲜有出现赖账、死呆账现象。我们在庆阳实施新农村建设调查时,也获得了与秦安县同样的资讯并再一次证实,农户间借贷主要以非契约为主的借贷形式,不仅受到借贷双方的欢迎,而且一直保持着正式金融机构无法达到的高成交率、高回收率和低廉的交易成本费用。这是否会为我们的商业金融机构改革与完善服务方式带来一些启发和可资借鉴的经验?
2.城镇居民民间借贷具有投资性借贷的特点,投资欲望强烈,但可投资领域狭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民间投资的政策机制和运营平台。
从15户城镇居民借贷流量看,借贷年末余额只有35万元,其中:借出余额只有16万元、借出户均余额只有1万元,这反映出城镇借贷需求不大,借贷意愿不强,对民间借贷缺乏信心。借入年末余额尽管只有19万元,但户均余额高达3万元,反映出借贷能力强,还款预期较好,有投资借贷的偏好。从借贷手续看,有6户履行了基本借贷手续,占有借贷行为的被调查户的60%,比农村农户的32.5%高出27.5个百分点,反映出城镇居民的现代市场意识、现代契约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均要强于农村居民。(www.xing528.com)
从城镇居民借贷目的看,主要是用于投资。从投资领域看,主要集中在地产方面,可选择的投资项目单一,而单一的投资项目却潜伏着很大的投资风险。如地产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有可能使更多的投资户无法解套或投资出现严重亏空,就势必影响城镇居民参与民间融资的信心。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可投资领域非常广,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力量非常有限。因此,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在不断放宽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非禁地,即可进”,允许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但问题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非盈利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致使民间资本,尤其是当地私人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缺乏基本的运营模式和运营平台。
3.个体、私营经济民间融资形式灵活多样,规模较大,有成熟和被认可的融资模式和路径。但借贷很不平衡,对国有商业银行具有高度依赖性。
被调查的15户企业借出年末余额只有108万元,户均7.2万元,而借入年末余额却达2141万元,户均142.7万元,贷差高达2033万元。这种现象说明个体私营经济流动资金极为短缺的事实,但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将会对民间资本的正常运营带来不利影响。
15户企业就首选借款渠道,11户选择了向金融机构借款,占73.33%,首选民间融资渠道的比例很小,说明秦安民间资本量还不大,还不能满足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促进秦安民间投资发展的基本思路
民间投资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非国有投资,包括私营个体经济的投资和外商、港澳台商的投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完成的《民间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民间投资正在加速启动和发展,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份额中,民间投资比重已达52.7%,超过国有投资47.3%的5.4个百分点,并且遍及国民经济十六大行业,特别在一般性竞争性领域,民间投资主体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竞争优势。
(一)民间投资是促进县域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的主导力量
近年来,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国债投资集中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经济领域的同时,并没有使民间投资被挤出或增势减弱,反而更趋活跃和快速增长。凡是民间投资增长速度越快的省份,经济自主能力就越强,县域经济也就比较发达。反之,民间投资启动缓慢,水平低的省份,县域经济发展就处于落后状态。
表10-9 民间投资水平比较
资料来源:周述实、姜安印、何苑著,《转型成长中的甘肃经济问题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
从表10-9分析看,甘肃民间投资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和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水平,也比西北平均水平低。由于民间投资规模小,对整个经济发展影响力弱,因而也存在着波动大、增长不稳定的问题。甘肃县域经济发展落后,民间投资发育滞后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如果按民间投资占当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大小排序,进入前10名的西部只有重庆,为53.06%,比福建的63.59%也少10.53个百分点。甘肃只有29.74%,与相邻省份比,差距很大,如比四川低23.2个百分点,比新疆低16.29个百分点,比宁夏低8.12个百分点,比青海低6.7个百分点,比陕西低4.66个百分点。这说明甘肃民间投资水平低,导致县域经济发展自主增长能力弱小。
表10-10 各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统计表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连玉明主编,《中国数字黄皮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
(二)秦安县促进民间投资的基本思路
当前,中央和省上出台了一系列发展非国有经济、壮大民间投资力量的政策措施,基本形成了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体系,为“十一五”期间民间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政策机遇,注入了强劲的推动力量。
1.准确把握民间投资的定位、定向问题,把民间投资作为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战略决策来抓。从根本上来说,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方县域经济的强弱,并不单一地决定于资源禀存的多少,而是决定于能否有效地动员、聚集资本,以资本来推动资源、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结合,这既是增强县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基础,也是欠发达地区增强发展后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出路。
为此,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民间投资的力量和作用。民间资本具有聚集迅速、筹措交易成本低、投资效益高、带动力强等特点,这是国有投资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尽管理论预测表明,国家将会下大力气改革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增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但这种政策改革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降低基尼系数、提高欠发达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也就是说,最终结果是增加欠发达地区的民间资本存量和增量,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资本,还必须由当地政府去通过制定政策来筹措。因此下一步,欠发达地区民间资本还有增大的良好预期,谁较早的认识到这一点,并准确把握住了政策的机遇,谁就能较好地得到民间资本的资助,其发展步伐就会大一些,经济增长就能快一些。
2.做好民间投资的方向、布局和重点的规划。秦安县民间投资的方向,有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是民间资本进入“门槛”很低的产业,民间资本天生就具有“渐进积累”的特性,能够有效地实现农产品资源、农村劳动力与资本的紧密结合。秦安的农业特别是林果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品质优势,如果能使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林果业,就有可能使秦安的优势产业发展成为优势产业群,成为增加地方财源的“聚宝盆”。另一个重点是工业。在不同的县域发动和阻碍工业发展的条件和因素并不完全一样,秦安也并不是处处都是工业发展的障碍因素,也有发展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发展的优势。最大的问题是投资不足,多年的发展商贸流通业的投资战略,实质上是排挤了工业企业创建的机会,占用了工业发展的资本血液。只要通过相关政策将民间资本引向工业领域,补充和强化工业资本,传统手工制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就会成长为秦安的支柱产业。
3.扩大对外开放,拓展民间投资的新空间。对外开放不单是为了引进外资或技术,重要的为了引智,吸引更多的人才。聚拢一批有思想理论,有真知灼见的专家群体,来研究县域发展战略,比引进一笔资金更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4.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改善民间投资的区位条件。
5.理顺规范民间投资市场秩序。在一个规范的投资市场中,政府、中介组织、投资主体应有明确的角色地位,而维系投资市场健康运行的一个基本要素则是发达完备的信用制度。
一是加强和改进政府投资管理。政府在投资市场的基本职能是引导和服务,这正是适应于现代市场经济的管理职能。这一职能要求政府在投资方面的重要职能是培育市场投资主体,以政策、法律、法规、税收、汇率、利率等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为投资主体提供有效率的服务,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政府还要用好、用活国有资金。有效引导和聚集民间资本能否造成民间投资景气,应作为衡量政府投资管理职能效率的一个重要尺度。
二是培育和发展民间投资市场的中介组织。秦安市场化发育水平低,市场中介组织数量少,相当一部分中介组织行为还不规范。在投资市场中,秦安应着力促进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工程咨询、投资信息服务以及律师、税务师,以及工程招标、资产拍卖、投资担保、信用征集和评价等中介组织的发展,以之沟通政府与投资者、项目发包方与投资方、投资方与建设方等之间的联系,为各方公平而有效率的服务。在发展中介组织方面,从一开始就要建立并严格执行各类中介组织的职业道德规范。对中介组织中出现的做假账、假审计、假评估、做伪证、假招标等行为,应依法给以严惩,取缔行为不端的中介组织,并追究当事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所有的中介组织,都应与政府部门脱钩,独立自主开展中介业务。
6.最为重要的是创新制度,打造县域金融平台
一是发展民营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央行今年批准在农村金融市场设立民间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并确定首先在山西、贵州、四川、陕西、内蒙古等5省(区)进行试点,甘肃省正在积极争取进入试点名单。甘肃省农调队农村调查处李兴华提出了民营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具体操作方式,主要内容有出资人以民营为主;采用有限责任公司,经当地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注册并报人民银行审批;运作中坚持“只贷不存”的原则,避开现行法律障碍;对小额信贷利率实行放开,但不能超过法定利率的一定界限,即不能超过法定利率的3倍,年息不能超过15.42%;主要服务于“三农”,规定“三农”贷款的比例不得低于总量的一定比例,如80%小额贷款(如5万元以下)金额不得低于总量的一定比例(如70%);资本金不能低于一定金额(如1000万元);不能跨区域发放贷款等。这样不但可以创新农村金融机制、拓宽融资渠道,而且使民营富余资本有了一个稳定的投资途径,并且没有法律障碍。
二是限制邮政储蓄发展。(主要原因是其只存不贷)严格控制在县域新设邮政储蓄机构,对业务不规范的邮政储蓄网点予以撤并,最终实现邮政储蓄业务从县域尤其是农村的退出。
三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把农村信用社真正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三农”服务的地方金融机构,使之逐步承担起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目前甘肃省农村信用联社已挂牌成立、初步建立了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农村信用社的组织形式分为三类:4个县(区、市)组建农村合作银行,35个县(市、区)为统一法人,48个县(市、区)实行二级法人。当前应做好:(1)降低不良资产的比例。利用国家扶持信用社改制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的支持。同时利用多种形式剥离不良资产。(2)引入战略投资者,扩大股本规模。秦安农村经济规模小,农民收入低,以农民和县域工商户为主要对象增资扩股,很难实现规模上的扩张,可以利用省农村信用联社资产规模居全省金融机构第四位、资产质量相对较好、金融市场处于快速发展期、金融机构尚属于稀缺资源的优势,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有实力的国内外投资者入股省农村信用联社,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先进的管理。(3)强化管理,创新业务,提高竞争力。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建立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在做好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同时,积极创新,提高中间业务比例,强化信息化建设,搞好电子银行业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4)立足“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更是服务“三农”的主力军,不但要在职能上有明确的规定,而且要在政策上加以引导。
四是改善社会信用环境,为银行信贷支持和开展多样化金融服务创造良好条件。(l)建立健全企业和个人诚信体系,完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立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档案,增强全社会信用意识。(2)结合创建金融安全区,广泛开展创建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社和信用农户活动,加大对守信企业、乡(镇)和个人的信贷倾斜。(3)严厉打击企业进废债务行为,规范企业改制和破产程序。对逃废金融债务企业法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保护金融债权。对列入逃债“黑名单”的企业,通过金融、工商、财政、外事、公安、司法等部门联手行动,增强打击效果。(4)在县域大力发展无限责任公司。以前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必须有注册资金的限制,这样不但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助长了虚假注册之风,而且由于承担法律责任较轻,使得许多企业以破产来逃避银行债务。随着《个人独资企业法》的实施,县域内的中小企业应该以无限责任为主,不但方便了个人创业,而且增加了逃避债务的成本。
五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县域信用担保体系。根据县域经济主体规模小、但信用信息资源比较充分、劳动收入担保能力较强的特点,可以发展以下社会信用制度:(1)建立农户联保小组,在依据农户收入水平确定信贷规模的基础上,要求农户之间承担无限的信用担保责任,同时赋予农户联保小组一定的贷款权利。(2)建立专业化生产的农户联保制度或社会化担保机构,以促进农业经济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3)建立职工担保制度和社会担保制度,促进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也可以建立相互担保的组织,如担保协会。(4)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可以成立由政府支持的、由社会资本运作的专业担保机构。(5)让龙头企业参与担保。龙头企业将一定的资金存人农村信用社并作为担保,向与其相关的农户提供小额贷款。这样龙头企业不但能取得担保收人,而且解决了农业产业化工程中的资金瓶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