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秦安县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成果

秦安县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秦安县特色农业成规模的主要有三大类:林果业、蔬菜以及养殖业。

秦安县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的成果

第二节 秦安县特色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秦安县是甘肃省经济落后的地区之一,2005年农业增加值42997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十五”期间年均增长9.5%,比第二产业高1个百分点,农业仍然在县域经济中占有很大比例,属于典型的农业县。

由于受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的限制,秦安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开发程度低,生态环境脆弱。但该地区日照充足,温差大,适合多种农作物和果树生长的需要,农业开发潜力巨大。依托秦安特有的自然、生物资源,面向国内外市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名、特、优、新”特色产业,对于优化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生产无污染的绿色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应对入世后的挑战,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秦安县特色农业开发现状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鲜明的区域特点,独特的资源条件和产品品质,并且已具备一定的生产传统和产业基础,经过扶持和培育能够迅速在国内、国际形成较强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农业产业。对于特色农业,农业部归纳为无公害蔬菜、绿色水果、珍稀花卉、特色中草药、优质畜禽等五种。特色农业在资源上具有稀缺性,产业上具有绿色性,在分布上具有区位性(结合WTO就是原产地原则)。现在发展特色农业,是“十一五”规划对西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也是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目标和重要选择。秦安县特色农业成规模的主要有三大类:林果业、蔬菜以及养殖业

(一)林果业

秦安县地处黄土高原自然地理区,属陇中南半湿润气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利于各种林木果树的生长,是我国北方最适宜的果树栽培地区之一。秦安也是我国北方主要果椒生产基地之一。发展林果业,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中后续产业的培育,有利于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有利于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调整农业结构,避免重走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的老路。

该县制定了《秦安县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建设意见》、《秦安县林果产业化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等,提出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调整结构、扩大规模、依靠科技、提高质量,以发展无公害、绿色果椒生产为重点,做大做强做优做精果椒产业,实现增产增收、富民强县奔小康的发展思路。

1﹒林果业规模。目前,秦安林果业发展的重点产业是以蜜桃苹果、梨为主的水果产业和花椒产业,近年来已发展各类林果面积54.4万亩。其中水果总面积达到33.29万亩,人均0.7亩。栽植果树的农户6.8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1%,水果基地3.9万亩;以花椒为主的干果面积为21.15万亩,人均0.4亩。2005年,全县水果产量1.8亿公斤,花椒产量0.05亿公斤。果椒总收入2.65亿元,农民人均53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8%。已建成果品专业市场20个,年交易果品7000多万公斤,成交额1亿元以上。建成各类果库、果窖年贮藏鲜果44340吨。从事果椒营销的经纪人2500多人,3个果品交易信息网站,5个果品购销公司,其他相关龙头企业10个,初步形成了产、贮、运、销为一体的林果产业体系。

2.科技水平。从全国各地引进新品种32个,其中优质桃品种10个。推广了水果套袋、喷施果形剂、设施栽培、节水灌溉等十大果椒生产先进适用技术。2005年生产套袋水果3700万公斤,产值8710万元。建成日光温室桃棚260座,生产反季节优质桃15万公斤,实现产值350万元。同时强化培训。建立了以县林业技术指导站、园艺技术指导站和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为骨干,17个乡(镇)林果站为依托,29个农民果树专业研究会、花椒专业研究会和科普协会等民间组织为基础,农民专业户、示范户为补充的科技培训网络。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使全县果椒生产重点村每户都有一名科技“明白人”。

3.产品质量。该县生产的无公害果品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省地矿局环境检测中心抽样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无公害果品生产产地环境标准。全县生产的无公害果椒8800万公斤,产值14560万元。

4.品牌建设。县内果品品牌有“大地湾”蜜桃,秦安一号花椒。其他品牌还有秦安蜜桃、秦安红富士苹果、秦安花椒等。果椒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四川和新疆等24个省、直辖市及俄罗斯、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二)蔬菜业(www.xing528.com)

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措施为作物营造最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应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农业及其配套技术改造生产条件,可以实现资源开发的集约性、高效性、持续性,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目前全县蔬菜种植总面积保持在4.5万亩左右。其中日光温室836座,约950亩,塑料大棚5030亩,其余39000亩为露地蔬菜。日光温室前期投入较高,但亩均年纯收益达8000元以上,一般两年左右能收回投资;塑料大棚生产模式投资较少,亩均年纯收益在4000元以上。由于目前总体来说蔬菜业规模有限,产量较低,因此还只是在本县内销售,没有外销蔬菜。

(三)养殖业

养殖业是秦安县重要的基础产业之一,确立了以生产优质草畜产品为中心,全面实施科技兴牧和龙头带动两大战略的发展思路。秦安县养殖业以猪、鸡养殖为主,近年来适度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形成了“小规模、大群体”的饲养模式。目前,生猪存栏16.30万头,出栏20.35万头;鸡存栏92.81万只,出栏83.4万只;牛存栏2.05万头,出栏0.8万头;羊存栏4.42万只,出栏1.51万只。畜牧业产值达2.08亿元。秦安县养殖户中,规模养猪9200户,养猪18.4万头;规模养鸡3250户,养鸡32.5万只;规模养牛980户,养牛0.49万头;规模养羊720户,养羊2.66万只。专业养殖村100个,养殖场131户,养殖小区6处,龙头企业7家。

二、加快秦安县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实施区域品牌战略

通过实施产品和产区的名牌战略,推出一批特色突出,知名度高的产品品牌和产地品牌,扩展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渠道,是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该县正在争创国家级无公害果椒基地示范县,申报争取全国名特优经济林苹果之乡、花椒之乡的命名,6个以上果椒品种争创省级和国家级优质品牌。但是这里存在一个问题:如果要使特色产品能长期占领国内市场,或者走出国门,一个县域内的特色产品品牌太多,那么就会使消费者有无所适从的感觉,从而影响品牌的知名度和生命力。实施区域品牌战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可行途径。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范围内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一定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一或几个特定产业所形成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是该区域内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区域品牌与特色农业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通过建立县域内特色农业的统一品牌来统帅势单力薄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形成具有竞争实力的面,有助于解决特色农业面临的技术和资金难题,并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化解特色农业的高风险。在实际运作中,可以由政府牵头、以企业为核心、各类配套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各类特色农业组织作为区域品牌的产权主体,应该以现有的“大地湾”蜜桃、红富士苹果、秦安一号花椒品牌为基础,把产业做大做强,苹果品牌还可以考虑与天水市内其他知名品牌联营,以大区域经济思路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二)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的形式,既解决了农民农产品卖难问题,避免了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原料,实现了农户与企业的双赢。秦安县特色农业的开发,不论是林果业、养殖业还是蔬菜产业等的发展都必须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但现阶段该县特色产业开发中,存在着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农户与企业衔接不紧密等问题。政府应帮助有市场前景和一定资产的企业,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引进有资金实力企业进行嫁接改造,通过注入资金、引进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目前,秦安正在加紧引进建设年产100万吨果蔬汁生产线,这一项目的实施,无疑对秦安苹果产业的深度开发将发挥巨大作用。通过这类企业的发展壮大,打造本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名牌产品,使之成为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力军。

(三)强化特色农产品市场建设

秦安县果品和畜产品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缺乏具备一定规模的专业市场,影响了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畅通。目前,四个果品批发市场规模较小、档次较低,配套服务措施也跟不上。应该尽快制定县域水果、花椒、蔬菜和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规划,把批发市场建设纳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增加投入,搞好场地、道路、通讯等公用设施建设。这一问题已引起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规划的郭嘉果品市场、安伏花椒市场、陇城畜禽市场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四)继续适度扩大规模,提高集约化水平

随着退耕还林的进一步实施,秦安林果业规模的扩大还有一定的空间。可以考虑适度发展经济价值高的水果品种,例如作为果汁生产原料的酸苹果就可以大力推广扩大种植面积,今年已栽植5000万亩,计划用3~5年时间发展到3万亩。相对来讲,4.5万亩的蔬菜种植面积在全县105.1万亩耕地面积中的比例是较低的。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蔬菜产业的经济价值较高,提高农民收入的效益显著,可在资金、技术上予以重点扶持,争取实现产品外销;一定的养殖规模是实现养殖业的产业化和品牌化的前提,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养殖户的养殖规模,在资金、良种引进、圈舍建设、饲料配合、科学管理等方面予以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