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秦安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与思考
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北郊,是甘肃省18个典型的干旱贫困县之一。全县有17个乡(镇),515个行政村,总面积1601.6平方公里,人口60.84万人。因此,以秦安县为案例研究中国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极具典型意义。
一、秦安县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与突出特点
近年来,秦安县不断理清发展思路,完善发展措施,克服区位、产业基础、资源条件和人口等因素带来的发展困难,在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发展的同时,确立了发展优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特点。
(一)独特优势
秦安县是一个资源极其贫乏的干旱贫困县,通过不断提高对县情的认识,也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以此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1.“小气候”,大产业。秦安县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日照2125小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平均178天,独特的土壤气候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光热资源。全县95%的面积为深厚的黄土层覆盖,耕地面积105.1万多亩,95%以上为山地,粮食作物产量质量、效益不高,但特别适宜于苹果、桃、梨和花椒等经济作物的生长。秦安县通过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已经成为甘肃省重要的果椒生产基地。
2.老传统,新传承。秦安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一直传承着优良的生存之道。其一,精于商贾之道,民间商贸活动历来十分活跃。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甘肃最早的集镇成纪就在如今的秦安县境内形成。近代史上,秦安的“货郎担”闻名天下。改革开放后,秦安县充分挖掘这一独特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商贸业,并建成甘肃省最早、最大的10个超级市场之一——秦安小商品市场。其二,能跑天下之道。秦安县有60多万人,人口密度为380人/平方公里,是甘肃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份。但秦安人口虽多,能跑天下,农民历来过着“半年务农半年跑,半年不跑吃不饱”的社会生活,这为发展劳务经济创造了非常好的条件。“秦安厨师满天下”曾是秦安人跑天下的真实写照。如今秦安劳务人员不仅遍布全国,而且也远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尼泊尔等国,由于劳务输出早,师带徒、亲带亲的缘故,现在秦安劳务输出已由“苦力型”向“技术型”转变。已形成了独具秦安特色的“大地湾”建筑工、娲乡家政妹、成纪服务员、兴国名厨师等劳务品牌。其三,善做手工之道。秦安手工业生产历史久远,种类繁多,其中陶器砖瓦、棉毛纺织、皮毛加工、草编制品、粉条加工至今仍在乡村延沿生息,并出现革新、发展和壮大的局面。叶堡、郭嘉和安伏等乡(镇)已经成为甘肃重要的粉条生产基地。全县有5万人从事草品编织,产品远销日本、美国和东南亚30多个国家或地区。
3.古迹多,兴旅游。秦安有“羲里娲乡”之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县内历史文化古迹甚多,大地湾文化遗址,女娲祠,元代建筑群兴国寺,文庙大成殿,三国古战场街亭等。女娲公祭典礼、秦安小曲、蜡花舞、唢呐、旱船高跷、民间传说、皮影、剪纸、马尾、草编、制陶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全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4处,是甘肃人文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县份之一。
(二)突出特点
秦安县以发展为主题,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开发为重点,通过发展特色经济来发展县域经济,从而形成了五个突出特点。
1.林果支柱产业特色突出,浅山干旱区林果基地建设在甘肃乃至全国极具推广经验。秦安县在分析全县林果产业发展现状和国际、国内林果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发展无公害、绿色的果椒生产为重点,以“大地湾”水果品牌为龙头,做大、做强、做优、做精果椒产业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在葫芦河、清水河流域发展优质苹果和蜜桃生产基地,总面积达到33.29万亩;在浅山干旱区发展以优质花椒为主的干果基地,面积达21.15万亩。同时,林果市场体系建设也已初具雏型,建立果品专业市场20个,从事果椒营销的经纪人有2500多人,组建果品公司5个,建成果袋包装箱生产等相关龙头企业6个,建成各类果库4000多个,初步形成了产、贮、运、销一体的林果产业体系。先后被甘肃省评为林果支柱产业建设十强县和植树造林先进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桃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
2.市场建设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秦安县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很快,1990年到2005年,第三产业总值由6423万元增加到69800万元,占GDP的比重也由33.39%提高到47.2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在主要原于秦安县决策层对其具有发展商贸流通业的传统优势的挖掘和准确把握,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形成了多元化市场建设的投资机制和管理、运营机制。到目前,全县各类市场达到36处,形成了以兴国小商品市场为龙头,轻纺市场、农贸综合市场等9大专业市场为主体,17个城乡集贸市场为补充的市场格局,年交易额达5亿多元。
3.劳务输出已经成为“第五产业”。从全县28.2万人的农村劳动力中60%为富余劳动力的现状出发,多年来一直将劳务输出作为一个重要产业来发展。2000年至今,累计向外输出劳动力61.56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35亿元,有1.89万名劳务人员返乡创业,带动16万人间接就业,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来自于劳务输出,基本形成了一条劳务培训—劳务输转—返乡创业—发展经济的劳务产业发展路子。
4.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后,秦安境内的国有工业企业纷纷外迁,对其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与此同时,秦安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工业领域,从而形成了秦安以非公有企业为主导,以轻纺工业为支柱的县域工业体系。2005年全县工业实现总产值18790万元,非公有工业企业从业人员1.2万人,占工业企业职工总数的92.31%。
5.依托人文历史资源,大力开发旅游业。于2006年4月成功举办了首届“女娲文化节”,加大了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和景点开发力度,可望使旅游业成为秦安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重点开发清水河与葫芦河流域的旅游资源。一是优先开发建设大地湾遗址景区;二是重点开发街亭古战场、女娲洞、女娲祠、凤山公园等景点的配套建设;三是抢救和修复上关明清一条街、略阳古城,保护和开发泰山庙等;四是依托特色产业发展观光和休闲旅游。
二、秦安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近几年,秦安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从2000年到2005年期间,GDP从55000万元增加到147797万元,年均增加186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9401万元增加到51400万元,年均增加6399万元;财政收入从4462万元下降到3450万元,年均下降20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58元增加到1 538元,年均增加36元。虽然秦安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基本上抓住了特色,确立了优势,形成了鲜明特点,但由于经济总量小,人均占有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财源建设困难大,因此应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调研和分析。
(一)秦安经济发展在全省的位次
为了准确地把握秦安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先按照县域经济不含市属区的概念,认识秦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在甘肃省69个县域单位的位次。
从总量指标看,秦安的优势和潜力都还明显。总量指标在全省县域单位中处于中上游水平,多数指标都位列全省20位之前,特别是人口总量位列全省第一,第三产业产值总量位列全省第五,劳动力资源丰富及传统商业贸易业活跃是秦安的一大优势。乡村劳动力人数达28.33万人,是全省第一;在第三产业构成中,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为22603万元,位列全省县域单位中的第一位。
从人均指标看,秦安在全省的位次显著靠后。人均GDP刚刚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1/3,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4。
表10-1 秦安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及在全省的位次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甘肃年鉴》整理。
表10-2 秦安县人均指标与全省人均指标比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甘肃年鉴》整理。
(二)秦安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影响秦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有财政收入、农业总产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工业产值等。
1.投资不足,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基础尚未形成。从理论上讲,当前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投资拉动,而秦安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虽然对经济增长影响非常显著,但由于投资波动大,投资总额明显不足,且投资增长率偏低,投资结构出现轻型化特征,经济增长活力受到投资抑制。
要衡量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除了通常考察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外,最能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程度的指标有两个,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对生产总值的比率指标。为了更准确地分析秦安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可以将其与全国、甘肃省进行对比分析。
表10-3 秦安县GDP增长与投资增长状况
资料来源:依据秦安县提供的主要年份经济指标计算得出。
表10-4 秦安与全国、甘肃固定资产投资影响作用对比分析
资料来源:全国、甘肃数据来源于樊怀玉主编的《2006年甘肃发展报告》,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其他数据是依据秦安县提供的主要年份经济指标计算得出。
通过表10-3可以看出,秦安县GDP增长率虽然自2002年后出现缓慢下降的趋势,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却在2002年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跳跃,之后两年,明显高于GDP增长率。说明近几年秦安县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的增长,投资增长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
投资总额不大。通过表10-4秦安县投资不足问题十分明显。从2001-2004年,秦安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逐年上升,但一直落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2004年比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17.21个百分点和14.22个百分点。2004年秦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4734万元,在全省仅处于第25位的水平,普遍低于河西各县,也低于陇东南的华亭(79128万元)、庆城(51700万元)和宁县(44915万元)。
投资增长率过低。秦安县2004年投资增长率为15.33%,不仅低于周边的通渭(72.56%)、庄浪(33.01%)和静宁(16.08%),也低于清水(48.35%)、甘谷(23.49%)、武山(17.04%)和张家川(16.45%)。
投资结构轻型化。从秦安县2003年和2004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在各产业的分布看,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为8.89%、23.41%、67.70%和6.07%、2.60%、91.33%。可见,近年来第三产业成为秦安县的投资重点,第二产业投资有弱化的趋势。从投资角度看,投资额度小、增长缓慢及投资分配过多的集中在第三产业领域,是秦安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尚未形成的表现。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秦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导向作用。秦安虽有发展第三产业的传统,但缺乏消费市场,过多的农村劳动力和过低的农民收入水平,第三产业无论如何发展,都不可能成为具有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有62210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只有1535元,这些明显的数据表明,秦安县社会消费能力仍然很低。而没有消费市场,第三产业的发展就摆脱不了泡沫经济的阴影。(www.xing528.com)
2.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具有“逆工业化”倾向,第三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虚高度化”的成分。通过对统计资料的分析表明,秦安县产业结构特征从1990年的“一、三、二”演变到2005年的“三、一、二”。其中,2004年第一产业总量仍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5.8个百分点。最近几年出现了第一产业走强,第二产业持续下滑,第三产业开始出现增长乏力的态势。这些特征说明三点:第一,秦安县尽管是一个农业县,但农业发育并不充分,农业效率和农业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释放。第二,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明显滞后,没有工业支撑的农业和商业发展动力小,发展空间也不会很大。第三,表面看第三产业占GDP的比例已经接近一半,似乎与世界产业演进规律相符,但实质上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演进方向是“三、二、一”,而秦安却是“三、一、二”。没有可依托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基础,这种单一的向第三产业突进的产业发展方向,不仅不会持久,而且也将会为秦安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
表10-5 秦安产业结构演变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根据秦安县提供的主要年份主要经济指标整理。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等人的研究成果,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阶段,而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就是说,农业在GDP份额的降低必然伴随着工业在GDP中份额的不断提升。秦安的产业结构实际演进却出现了农业、工业与商业之间的相互转化,大量的投资集中在商业领域,如果不能迅速培育出商业核心竞争力,势必出现商业发展的泡沫,也必然危害秦安县经济社会的基础和动力形成,这必须引起决策层的高度关注。像秦安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山地多,农业生产条件差,交通不发达的县,在经济发展战略中,如果不能将工业放在第一位,不大力发展工业,就不可能有农业效率和农民收入的较大提高,也不可能有县域财源的很大改善。
3.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很低,县域财源建设任务艰巨。2004年秦安县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2.77%,而同期甘肃总体水平为13.85%。虽然秦安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在天水5个县域单位中是最高的,但却低于周边的静宁(3.16%)和庄浪(3.10%)。
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低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以2000年为基数,财政收入不仅没有增长,反而逐年下滑。从2000年的4462万元下降到2003年的3782万元和2004年的3796万元,财政支出却从2000年的10667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20264万元和2004年的21635万元,四年增加了两倍。这进一步说明秦安的以商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对县域财源建设并没有发挥积极的作用。伴随着财政支出大幅度攀升,财政赤字进一步扩大。2000年财政赤字为3739万元,2003年为4003万元,2004年为3848万元。
在实地调查时获悉,财政收入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税收收入减少。其中农牧业税收影响最大,如2000年农牧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32.54%。2005年全县大口径财政收入为5066万元,其中非税收入增加了20.06%,税收收入下降了10.51%,工商税收增加困难。这又强化了我们对秦安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战略的置疑,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不大。
三、秦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思考
秦安县确定了以发展为主题,以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开发为重点,要坚持和落实“以商兴市,以市建城,以城带乡,工商联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和“项目拉动,商贸带动,产业推动,城乡联动,三产互动”的发展战略,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还须在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重点上寻求突破。
(一)突出解决资本要素稀缺,投资增长率过低的问题
秦安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是投资不足问题,而投资不足本质原因是资本匮乏和资本效率低,这使得产业资源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无法结合成现实生产力。苏荣书记在“关于全省未来五年发展的思考”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提出了8个重要保障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在实践中增强资本运作的本事”。因此,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首先着力解决好资本的来源问题,对秦安来说尤为重要。
1.认识并把握资本运动属性,掌握资本运动规律
一要明确解决资本匮乏的途径。解决资本来源的途径有两种:即通过自身积累和外部引进的方式获得资本。无论从秦安产业发展状况,还是财政收入水平看,通过自身积累来扩大资本来源很不现实,近期内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外部引进的方式。
二要认清资本流动的规律,选择好引进资本的主攻对象。国际资本是按照梯度转移和跳跃式转移的规律来流动。以国际市场为主要开拓对象的资本,通常遵循前一种流动规律,即首先落户于最方便进行国际交往的地区。当资本积聚到相当水平,生产成本也上升到不经济的程度时,再由近及远地梯度式向外围扩散;以国内市场为主要开拓对象,或者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资本,则通常遵循后一种流动规律,一开始就会把资本投放于方便国内市场交易的地方,或者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
三要分析资本的运动方式,减少引资工作的盲目性。资本来源的不同,使资本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果把国外引进资本称之为外源性资本,国内土生土长资本就是内源性资本。外源性资本的运动方式是:在国内投入资本,将盈利转往国外;内源性资本的运动方式是:在国内投入资本,将盈利留在国内。盈利转往国外还是留在国内,是外源性资本和内源性资本的一个根本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它们投资倾向。比较而言,内源性资本具有更强的内地投资倾向。基于此,面对“南资北移”、“东资西移”的机遇,可以根据不同资本所占的比重,正确判断出哪类“南资”或“东资”具有更大的“北移”或“西移”性。“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人们普遍公认的“北移”或“西移”发源地。但由于“珠三角”外源性资本的比重大于“长三角”,“长三角”内源性资本的比重大于“珠三角”,所以从实际角度看,“长三角”资本向内地移动的概率,比“珠三角”资本向内地移动的概率相对更大。
2.采取措施,扩大资本来源。谋发展大局就是要重点谋发展的资本来源
一是立足于政策性项目运作资本。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及省上投资政策重点和基本走势,将秦安经济发展重点与国家及省上投资走向进行对接,将秦安经济社会发展项目与国家及省上重点投资项目进行对接。要早做准备,精心准备,在项目规划论证上要敢于超前,善于投资。这一点,河西各县做得比较到位,可借鉴。
二是重点引进内源性资本。将重点放在“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要做强放大局部优势,弥补整体优势的不足,从而实现相对优势。经验证明,一个县域只要具备了一项或几项优势,就可以通过做强和放大这些优势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能够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县域,就能够对资本产生吸引力,这恰恰是一个地区实现和发挥优势的根本所在。因此,应当及时抓住为数不多的少数优势,并尽可能将其发挥到极致。唯有此,才能增强相对优势,形成对内源性资本的吸引力。
三是注重吸引“地缘性”、“亲缘性”资本。重点针对秦安籍工商人员、专家、学者、各界离退休人员及外出务工人员,动员和鼓励他们回乡创业,支持家乡发展。
四是发展民间合作金融组织,筹集发展资本。
五是走“土地换投资”的资本筹集之路,完善县域土地收购储备和管理制度。土地是县域最大的资源,充分挖掘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转换为投资和资本的目的。可通过建立县级“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将县域内破产企业和搬迁企业用地、闲置荒芜土地、逾期未开发土地和低效利用土地依法收回收购,全部纳入政府的土地储备库,为土地资本运营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六是抓紧整合县域内民间资本,促进民间资本向民间投资转化,增强经济自主发展的能力。
(二)突出解决工业弱小,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促动力不足的问题
2004年,秦安县工业增加值只占GDP的1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比天水市平均水平还低1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如果不能加长工业这块短板,则秦安这个县域经济的“水桶”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源”。
1.在经济发展战略上要坚持奉行“重工主义”
重工不是轻商,也不是轻农,而是突出工业化理念,加速发展县域工业,为农业和商业发展提供促动力。县域工业化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的关键,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器,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以工业经济实力为基础,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力等资源,实现共同发展。这是一个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平衡发展的过程。加快秦安工业发展,既是改造秦安传统农业经济的巨大变革,也是增强秦安传统商业活力和发展后劲的必然选择。当然,从秦安工业基础来说,这也绝非易事,需要在战略上高度重视,在战术上要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新型工业发展步伐。
2.秦安发展工业的基本思路
一是围绕农业办工业,突出办好农产品加工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品牌名优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发展果品加工业、花椒加工业和建材工业,壮大手工业,提高工业在经济总量的比重。重点解决产业“从无到有”的问题,千方百计通过实施“拿来主义”和“创造优势”,尽可能多地引进资本和项目,而无需过多地考虑单个资本和项目的规模大小。实践表明,如果不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必然会延缓秦安工业产业基础的形成,不能尽快形成一定规模的工业产业基础,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无从谈起,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是围绕骨干办工业,培育壮大“工业集群”。比如,围绕“五星”铅笔发展文具业和儿童用品业。重点是解决产业“从有到好”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产业基础不管它是否完备(在县域经济这个狭小的范围内,完备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都会受到市场机制的有力调节,并按照区域产业生命周期的自我更新规律,自发地进行优化与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产业,会被适应市场需要的产业组合掉,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这个更大规模的产业,又会通过前向和后向的产业关联,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这个能够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导产业。同时,适应未来需要的前瞻性产业,也会萌生并开始发展。而问题在于:产业内部的优化与重组完全处于自发状态时,结构重组的阵痛和资源浪费是不可避免的。要减轻结构重组的阵痛和减少资源的浪费,就必须在尊重市场机制基础性调控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调节作用。因此,要通过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来选择、扶持和培育主导产业。要选择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需求会有更大增加,市场会有更大前景的产业;要选择劳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为劳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一定是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产业;要选择前后向关联度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为关联度强是一个产业具有强带动性的主要标志。
三是围绕园区办工业,树立“品牌拉动”的战略。“品牌拉动”就是奉行“名牌主义”。为此,首先要明确实施品牌战略的内容与方法。制定和实施名牌战略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次,在组织实施品牌战略时,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大体有三类:第一类,最主要的是由各级政府组织的名牌战略的领导机构,即“品牌战略领导小组”。第二类,促进品牌事业的社会团体,即由新闻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的“品牌事业推进委员会”。第三类,为品牌事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再次,企业应当在处理好“名”与“实”的前提下,采取以实造名、以名带实、借名启动、嫁接名牌、借实成名、以特成名等途径和方法,打造自己的品牌。秦安县在打造林、果、蔬名特优品牌方面认识明确,机构健全,运作规范,秦安蜜桃、红富士苹果、刘坪青椒、吊湾番茄等分别获国家、省绿色产品认证,并建立了相应的省、市级无公害生产基地,品牌效应已初步显现。
(三)科学选择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方式,增强县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通过对秦安主要经济发展指标在甘肃省位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提升秦安县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县域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县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由于富有经济竞争力的县域获得的战略资源更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效率更高,因而经济发展相对就更快一些。
从目前来看,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和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使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全新挑战,在更大范围内竞争市场和资源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理论上讲,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可有几种方式:
一是集中方式。即将县域的有限战略资源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有限战略关键上,尽快在这些方面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县域发展目标的无限性和县域发展所需战略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构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现实情况是,资源的普遍稀缺使得几乎没有一个县域能够在所有要素上有绝对优势,也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多种要素的有序组合。明智地配置有限资源,集中营造县域在某一方面上的比较优势,就有可能改变竞争格局。因而从上述角度讲,集中方式是县域经济竞争力得以迅速增强的最基本方式。秦安县的比较优势应集中在果品业和旅游业这两个方面。
二是虚拟方式,也称为定位方式。是指县域在大区域范围中对本区域的功能进行定位,并努力使这一定位得到大区域中公众和政府所强烈认同。在制定县域发展战略时把县域外的地域、社区和居民“当做”县域的一部分来考虑。由此产生出“虚拟版图”、“虚拟社区”、“虚拟居民”等概念。比如,临洮一直强调“兰州的后花园”功能,其实也是一种提升兰州对其关注力,进而增强其战略竞争力的一种方式。秦安曾经提出的建成“天水后花园”的设想也值得进一步论证并抓紧实施。
三是规模方式。即鼓励和引导县域经济发展主体通过各种形式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主要途径有六条:企业规模经济,即培育和扶植若干家企业使其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团组规模经济,如福禄、银星、毛纺、五星铅笔、年年红等,即培育几个中等规模的同类型企业,使它们在同一较小地域内集聚,从而产生出企业间的高关联性、互补性和协作性,使这一区位成为这类产品中产量有规模、品种较齐全、生产效率高、市场信誉好的基地型生产中心;板块规模经济,如叶堡乡以粉条加工为主的园区。即培育一大批生产相同或相关产品的中小企业集聚成产业群落,如专业乡(镇)、专业村等,在此产业集群中通过有效地竞争和协同,获得最佳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形成多品种、多档次、多品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中小企业集聚体,产生出极强的竞争力;如依托清水河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等。品牌规模经济,即通过对县域某一特色产业或产品的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推广,以品牌资产为纽带,将诸多的小型同类企业捆绑在一起,借助品牌营销手段获取规模效益;产业链规模经济,即通过引导企业进入一个产业链,按所处不同环节进行分工,集聚成该产业链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大型“虚拟企业”,如利用秦安百货市场品牌,加工生产日杂用品、生产生活用品和农副产品;利用林果品牌,加大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盟集聚规模经济,即通过特许经营方式、许可证生产方式或其他加盟方式,以一个强大的“产业或产品盟主”为核心,将众多中小企业集聚在一起。
四是协同方式。即在整合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和争取县域内外资源的协同效应,包括内部资源协同效应和内外部资源协同效应。通过整合,将分散的资源变成集中的资源,无效或低效的资源变成有效和高效的资源,外部资源变成内部资源。要有甘当和当好配角的精神,主动地让自己的资源为他人所用,通过这样的安排使资源变得更有价值、更有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