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这一观点看,城镇化基本属于县域经济的范畴。

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第一节 城镇化的内涵及其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既包括城乡人口变动,即城镇人口增长和比重上升,农村人口减少和比重下降,也包括人口观念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既包括人口在城乡比例上的变动,也包括由此带来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动,即农业份额下降及二、三产业份额的上升;既包括劳动力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包括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的过程;既包括乡村的城镇化,也包括城镇自身发展和素质的提高,即“城镇的城市化”。城镇化水平一般用城镇化率来表示。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其总人口的百分比。城镇化率=本地区城镇人口/本地区总人口。

一、城镇化的内涵

关于城镇化的内涵,理论研究界至今仍无统一的看法,但大都从城市与城镇的异同来强调城市化和城镇化的联系和区别。

(一)城市与城镇的异同

目前,我国在“城市”和“城镇”术语使用方面显得比较混乱。狭义的城市概念,只含市不含镇;广义的城市概念,既含市又含建制镇。而狭义的城镇,只含市和建制镇;广义的城镇既含市、建制镇,又含集镇。若在研究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向基层深化,会涉及到一般集镇,这时可对城镇作广义理解。

(二)城市化和城镇化

关于城市化和城镇化研究文献中,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城市化和城镇化内涵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由于对城市和城镇概念的混淆,所以出现了“城市化”和“城镇化”两种提法,其实在英文中都是一个词(Urbanization)。在日本和中国台湾省又译成“都市化”,由于在我国大陆一般把都市理解为大城市,所以大陆不采用都市化的说法。如果大家对城市和城镇的含义认识比较一致,即广义的城市和狭义的城镇是相同的,那么,对城市化和城镇化就不会产生歧义。中国城市与区域规划学界和地理学界于1982年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城镇化道路问题学术讨论会”上,明确指出城市化与城镇化为同义语。并建议以“城市化”替代“城镇化”,以避免误解。但现在使用“城镇化”的说法仍相当普遍。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另一种观点认为,长期以来,理论研究界常常将“城市化”和“城镇化”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是有明显差别的,严格地说,这是两个不同内涵的概念。“城市化”是以城市甚至大城市为主体,强调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程度。“城镇化”是以缩小和消除城乡差别为主旨,强调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聚。城市化和城镇化分别代表了城市化的两个不同阶段,城镇化只是处于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模式,高级阶段的城市化主要是指城市职能的深化和城市发展目标的定位。从这一观点看,城镇化基本属于县域经济的范畴

(三)农村城镇化的涵义

城镇是以人为主体,以充分利用土地和空间为特点,以获取聚集效益为目的的一个集中人口、经济、科技文化、信息的空间地域系统。城镇的产生与发展是与非农产业的产生、发展分不开的。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生产资料不断地从农村经济相分离,同时又不断地向城镇集中,人们把这样一个历史过程称作农村城镇化。概括起来讲,农村城镇化包含两层涵义,其一是农村生产要素向城镇转移;其二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世界各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历史表明:一切经济发达国家,在其经济起飞和增长过程中,都曾经历过一个农业劳动力及其相应的生产资料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但是,各个不同国家由于其历史条件,社会经济背景各不相同,通向同一目标的道路却大相径庭。我国农村城镇化不同于那种产生于城镇工业扩张(尤其是轻工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对剩余劳动力大量需求的以城镇拉力为主的城镇化。在中国农村内部,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耕地的减少造成了劳动力的绝对剩余;同时,又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形成了劳动力的相对剩余。这种不断增多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到农业外寻找就业机会。乡村非农化、工业化促进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可见,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多力所形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变迁过程。

二、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

理论研究界虽然在城镇化的内涵上仍有分歧,但并不影响在某些方面达成普遍的共识,如理论界一致认为城镇化是推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当前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载体和突破口,充分释放生产潜力,合理有效地整合资源,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快速聚集,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改善县域经济结构、所有制结构和就业结构,拓展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空间,有力促进县域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一)有利于加快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一个典型特征就是体制转换滞后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性特征明显,小农经济计划经济影响深重。因此很难想象,在农业人口占绝大比重,大部分农民在并不富饶的小块土地上靠手工劳作,农业自然积累率低等这样一个基础上能够自觉地建立起成熟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经济增长方式。(www.xing528.com)

理论研究表明,只有通过加快城镇化进程,将大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使之完全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从根本上摆脱小农经济的束缚,熟悉和善于驾驭市场经济规则,提高资本积累,加快产业升级,才有可能促进体制加速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加速转换,才有可能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根据世界银行专家的估计,城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至少GDP增长1.5个百分点。

(二)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城镇化的过程既是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也是农民收入提高、农村有效需求和市场扩大的过程,更是一个推动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的过程。

1.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和依托。城镇作为城市与农村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围农村及其他地区进行物资、人员、文化、资金、信息的交流,发挥聚集和辐射作用。将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及相关的生产经营企业集中到城镇,一方面,这些企业依托小城镇地理区位优势,充分利用小城镇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生产和经营,提高城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它们受城市经济的辐射,以小城镇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减少企业不必要的基础设施投入,把资金用在主导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上。而农业产业化由于具有多节点、多链条特征,它在发展过程中,必然需要有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供水、供电、仓储、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复合支持。在小城镇正是具备农业产业化的外部支持条件,可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相对集中,连片发展的空间,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载体。

2.城镇化是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县域间的差异,主要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低下,欠发达地区及其县域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进程相对滞后,人口居住相对分散,二、三产业就业门路少,县域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通过发展小城镇,可以促使县域工业从分散逐步集中,形成聚集效应。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一定规模人口的集聚为条件,而推进城镇化进程,也必然会加快县域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欠发达地区,面对二、三产业发展从分散到集聚、工业化与信息化交织在一起的新形势,发展县域经济必然要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城镇化与工业化的互动效应,增强城镇在资源、人才、技术、产业、商品和信息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从而以城镇为平台,推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促进县域经济不断走向现代化。

(三)有利于转移农村人口,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化水平紧密相关,城镇化水平越高的省份,农民收入水平越高;城镇化水平越低的省份,农民收入水平越低。因此,要提高农民收入必须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欠发达地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奔小康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是要减少农民,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从这个角度讲,城镇化的本质是把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

随着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三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尤以农民问题较为棘手。而农民生活水平增长缓慢,城乡差别扩大的直接原因在于人少地多的特殊国情。2004年国土资源部资料表明,中国现有耕地面积18.37亿亩,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1.41亩。这一现实决定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中国农民即使生产效率再高,靠土吃饭,依靠第一产业增值的空间也已极其有限。那么出路在哪里?要提高人均土地资源占有率,无非两条路:增加土地和减少农民。在土地作为不可再生性资源的现实下,减少农民就必然成为唯一途径。那么怎么减少农民呢?实际上把农民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中剥离出来很简单,难就难在,怎么让他们在实现身份转变的同时实现职业转变、观念转变。计划经济时代,中央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手段把农民限制在了农村,而现在要让大批农民实现非农化,绝对需要大、中、小城市中广泛存在的二、三产业就业需求的吸收。那就从客观上要求大批农民走进城市,成为居民。而现阶段我国大中城市的吸收就业人口的能力已趋近饱和,要让更多的农民实现职业和观念转变,就需要我们造“城”,变农村为城镇,以便让农民就地转变身份,就地转变职业。从这一角度讲,农村城镇化所肩负的政治与经济任务比我们想象中要重得多。

(四)有利于形成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提高县域资本积累水平

加快欠发达地区县域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城镇在吸纳农村人口、扩大二、三产业就业门路的功能,同时,还能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共进的发展格局。城市经济是在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小城镇和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可以使之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使农村快速走向城镇化、现代化,而且可以为城市经济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广阔的市场,使城市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只有县域的跨越式发展,才能有全市的跨越式发展;只有县域的城镇化,才能有全市的现代化。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城镇建设具有较大的反推力。如果县域经济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则全县的GDP总量无疑会得到提高,这对于积累城镇建设的资金也是一大好处。在大力进行城镇建设的今天,资金不足的问题始终是制约城镇建设的一大瓶颈,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城建资金不足的问题必须依靠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水平,增强人力资源配置能力

据调查,我国农村宅基地以惊人的速度扩展。目前,农村宅基地人均用地面积达55平方米~65平方米,加之农村人口基数大和不断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高涨,宅基地对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的侵吞现象日益严重,而要改变这一现状的基本出路就是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土地居住容量,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既可以通过集中填埋、回收利用等手段,解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工业和第三产业聚集,改变和防止“处处办厂,村村冒烟”的分散工业化模式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对河流、空气、土壤的污染,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充分利用城镇有集中便利的医疗、文化、教育、科技、信息、交通等设施和资源,可以增强县域科技普及和人力资源整合、配置能力,提高人口素质。农村城镇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县域人力资本的形成,化人口为人力,变人口压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