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问题
欠发达地区农民问题很多,农民收入、农民贫困、农民教育、农民组织问题以及农民消费问题等都十分突出,也都是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和尽快解决的大事。鉴于农民收入、农民贫困和农民组织问题在其他章节有详细的论述和实证分析,本节将不再涉及,重点就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消费、农民教育和失地农民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识和分析。
一、农民消费问题
众所周知,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农民消费的基础是农民收入,欠发达地区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将起到极大地促进作用。许多研究“三农”问题的文献资料,都在强调农民收入低,导致农民消费能力过弱,农村市场不活跃。经济学家林毅夫向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的建议时,其主要出发点就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带动经济增长。
(一)农民消费总支出结构问题
进入21世纪后,甘肃农村住户总支出占农村住户总收入比例虽然低于1995年,但一直保持在80%以上,接近总收入的九成。从2000年开始,生活支出总额上升,而占总支出的比重小幅下滑;相反,生产性支出有缓慢攀升的趋势。但生产性支出一直还没有恢复到1995年的水平,说明农民的家庭经营投资消费积极性受到抑制。
表5-18 甘肃农村住户总支出结构
资料来源:2005年甘肃年鉴。
(二)生活消费问题
1﹒收入水平降低,生活消费支出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消费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2002年全国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476元和1590元,全国与甘肃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1834.3元和1337元。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水平的64.21%,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占全国水平的72.88%。到2004年,全国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936元和1852元,全国与甘肃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2185元和1464.34元。甘肃农民人均纯收入占全国水平的63.07%,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消费支出占全国水平的75.21%。也就是说,2004年比2002年,甘肃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小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幅度却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2﹒生活消费支出结构与全国水平趋同。从生活消费8个主要指标看,甘肃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与全国平均水平差异很不明显,有一半指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49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最大的地方在居住支出方面。这说明甘肃农民消费意识并不落后,因而甘肃农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低。可见,只要能使农民增收,欠发达地区农民通过消费就能为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表5-19 2004年甘肃与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构成 单位:%
资料来源:通过2003、2005甘肃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有关数据整理得出。
(三)生产性消费问题
伴随着消费总支出提高,甘肃农民生产性支出虽然有所增长,但从生产性消费结构看,家庭经营性消费开支一直保持平稳,而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却明显下滑。
表5-20 甘肃农村住户生产性消费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2005甘肃年鉴有关数据整理得出。
通过表5-20可以清楚看到,家庭经营性消费开支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农业生产支出持续减少,牧业生产支出增长显著,工业生产支出近两年才有了一定的增幅。
(四)农民消费偏好问题
甘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一直高于收入增长率,尤其2002年是甘肃农民收入增长较低的一年,而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率却高达23.67%。但从人均数看,2004年农村人口平均储蓄存款只有1025.27元,与城镇居民人均15902.01元比,差15倍。从表5-19就可以看出,一方面反映出农民具有一定的储蓄偏好。另一方面也表明,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中克服投资不足,可以从扩大民间投资入手,使农民储蓄转化为投资。近年来,甘肃农户的储蓄存款年增加额超过了10亿元,2004年年度增加额突破了25亿元,达到了26.04亿元。这对于县域政府来说,的确是可挖掘的投资潜力。
表5-21 甘肃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2005年甘肃年鉴整理。
(五)农民“畸形”消费问题
时下,欠发达地区农民“畸形”消费愈演愈烈,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人情消费越来越高,消费由过去的三五元上升到现在的十几元乃至上百元,成为农民家中一项不小的开支。据资料显示,在甘肃农民人情消费人均每年以40元数额递增,而且所占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也逐步增加。(www.xing528.com)
2﹒祭祖、求仙、祭家谱、修庙宇、刻碑修坟及红白喜事等消费已经成为农民的一大开支。调查显示,甘肃农村农民一桩婚事花费2万~3万元,好多家庭为此倾家荡产,而且越偏远贫困地区婚事花费就越高,彩礼支出占很高比例。
二、农民教育问题
“三农“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农民问题,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民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教育农民。首先,从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求来看,建设新农村核心的问题就是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建设主体,也是受益主体,同时还是工作的相对主体。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就必须把对农民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既要教育农民转变思维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又要教育农民转变价值观和传统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把培育新型农民作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和落脚点。其次,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实现稳定繁荣发展的客观要求欠发达是历史形成的,要改变落后的面貌,绝非一日之功,必须经历一个长期实践、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欠发达地区最主要的是提高综合竞争力,而提高综合竞争力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区域内全民素质的提高。可见,对农民的教育是全面增强欠发达地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民教育就是要对农民的继续教育、培训,是以现存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农民为主要对象,根据培训对象不同的需要,利用多种渠道,在多个层次上实施有效地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其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的劳动就业能力(包括知识和技能等),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欠发达地区农民教育问题还任重道远,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
(一)农民教育权益缺失问题
农民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文化教育权益缺失问题日益严重。首先,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下,稀缺的教育资源高度向城镇倾斜,农民被排除在城镇教育范围之外。其次,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中心化使农民文化教育权益边缘化,农民在争取受教育方面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最后,教育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倾向,使得教育职能部门和各类学校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弱化了对农民教育的机构设置和制度安排,农民失去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1﹒农村失学率、辍学率走高。据国家统计局对西部12省做的监测显示,发现农村初中完成率不到60%,小学完成率不到85%,初中毕业能升入高中的不到30%。宁夏山区农村7~15岁农村人口中,2004年有高达9%的失学率。据统计,2004年甘肃省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56.39%,初中文化程度占31.3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26%,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77年,仅刚达到小学毕业水平。调查显示,小学阶段的辍学率几乎为零,而初中生辍学率很高,被人们称为“321”现象,即初一是3个班,初二剩2个班,到初三就剩1个班了。
2﹒农民接受继续教育比率很小。职业教育层次单一,其主要载体仍是职业高中,而忽略了初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且大部分集中在城镇,提高了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在普教与职教的结合上,还基本上局限于在普通教育中实行学制分流和将职业技术教育渗入到普通教育的各年级阶段这两种途径,忽略了综合职业技术教育。这种滞后的教育结构严重影响了农村后备劳动力量的结构和层次,使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结构失衡。
(二)农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滞后
欠发达地区农民职业教育在管理、体系建设、资金投入、招生程序和教育项目设置上都存在着一系列问题。2004年宁夏农村劳动力中,曾接受过专业技术、技能培训的劳动力仅占15.7,其中:山区为3.9%、川区为29.1%。
1﹒在管理上,政府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在中央和省一级,高等职业教育归高等教育部门管理,中等及其以下的职业教育才归市(县)教育局管理,农民职业教育还没有明确具体的管理部门,从而造成农民职业教育在发展上存在条块分割和不协调性,严重制约了农民教育的发展。
2﹒在体系上,农民教育体系不完善。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与农业高等教育存在明显“鸿沟”,普通高、中等农业教育缺乏有机衔接,使得任何形式、任何层次的农业教育都成了“终结性”的一次性教育,没有形成“继续教育”,上下培训没有联成网络,不成体系。
3﹒在机制上,没有很好的激励机制。农民素质的提高与其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和从事的经营项目没有挂钩,有无证书、素质高低都可以承包和经营土地等,甚至有些农民文化程度很低也能干出惊人的成绩,从而严重影响其接受科技文化教育的积极性。
4﹒在资金上,用于农民教育的经费很少。目前只有“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有经费,其他培训项目基本都没有经费,而农业部每年也只有5000多万元,平均到每个农村劳动力还不到0.1元,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农民培训的费用。
5﹒在招生上,现有的招生考试和内容不尽合理。考试形式过于老套,考试要求过高,知识性东西过多,技能性东西过少,加上报名条件的设限以及学习费用等因素,使得农民难以接受本应属于他们的科技文化教育。
6﹒农民职业教育没有特色,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成人教育不受重视。这种严重匮缺的教育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农村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众多的农村劳动力由于直接面临文化与技能的障碍而无法实现转移。更重要的是大量农村人口因为教育的匮缺,长期积淀而成的小农意识难以启动开放的闸门,这种小农意识成为农民思想上一种极为沉重的负担,使他们缺乏寻求转移的意识与愿望。
(三)偏远农村教育资源流失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加速调整与不断变动升级。非农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并非一种规格、一种模式,它需要不同文化与技能素质的人员。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教育机构建设及教育体制的改革远远跟不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农村失学率、辍学率走高的原因,不只是简单的贫困问题,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就是一种对现行教育体制的抗议。
1﹒教育队伍不稳。就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人员来说,主要由四类人员构成:年龄偏大教龄较长的中师或高中毕业生、民师转正人员、近几年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和代课教师。其中不少教师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另一方面,各县都有一批近几年毕业的大专院校学生等待招聘,这在客观上为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可能。但县级政府在考虑问题时往往是从减轻财政压力,减少县级财政供养人数的角度出发。招聘一名合同制管理的教师,县财政每月至少要支付700~800元工资,另外还有医保、失业保险之类的支出,而请一名代课教师每月仅付200~300元工资即可,其他什么也不必考虑。因此,对于财力较为匮乏的县来说,只要有教师上课,只要群众不闹事即可,至于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问题,则未做详细的规划和制度性安排。
2﹒骨干教师大量流失。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农村教育,都受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城市教育发展对农村优质教师资源的威胁。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流动,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仍将不断滑坡,农民教育将成为典型的识字教育。
三、失地农民保护问题
近年来,欠发达地区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失地农民数量剧增,失地农民已经成为社会上一个特殊的群体。根据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计,截至2004年底,甘肃共征用农民集体土地30.2万亩,涉及农民17.3万人,完全失地农民占10%左右,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定西、临夏完全失地农民居多,问题严重。宁夏2002-2004年被征用地11.5万亩,涉及农民3.5万户、11.4万人,有74%的农民完全失去土地,26%的农户存留土地不足0.5亩。但由于制度因素,失地农民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全国性、普遍性问题,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生活状态更不容忽视。
(一)征地补偿矛盾尖锐化
征地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等。由于这些费用支付标准、支付对象及分配方式不同,近年来,引起的各种冲突和矛盾不断增加并激烈,成为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制约因素。
1﹒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农民难以维持长远生计。如宁夏平均每亩被征地补偿费用不到2万元,按实际失地农民人均1亩计,每个农民得到的补偿费用也就2万元,相当于城镇居民两年不到的生活费,维持长远生计压力相当大。
2﹒征地补偿标准差异很大,容易引起冲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偿标准远比其他征地类型偏低,甘肃一般在1万元/亩左右,最低的仅为0.6万元/亩,而县域城区建设用地却达到了10万元左右,甚至在一些城市郊区达到几十万元。
3﹒征地补偿费用支付对象主要是村集体,引起农民很大不满。政策规定征地补偿费用中最主要的土地补偿费支付对象是享有被征地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补助费是根据不同安置途径确定支付对象,只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才能直接到农民手里。关于土地补偿费政策规定用于被征地农民个人的生活安置、支付被征地农民养老金的部分不能低于80%,其余留作集体发展基金。实际上这一部分多被村干部乱投资、出借等挪用,造成村集体基金亏空、流失,失地农民生活、养老问题落空,村民与村“两委”冲突事件增多,各地都有发生。
(二)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社会保障程度低
习惯了以土地为最基本的就业岗位和赖以生存基础的农民,一旦失地,很难找到新的就业门路。同时,针对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低,部分失地农民长期处在既不是农民,也不是城镇居民的边缘地带,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农保无份”的特殊群体,影响社会稳定。据调查,宁夏各级政府安置的失地农民只占失地农村劳动力的15%,能自谋出路的只有1/3,大部分失地农民要么因为文化程度低,要么年龄偏大而基本失业在家。并且失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下降,而生活费用支出增加,生活水平明显下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