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加速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
结合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依据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基础理论,立足于县域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和落实县域经济发展举措,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培育特色产业、推进城镇化进程、壮大民营经济、拓展投融资渠道、实施项目带动、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改革县域经济体制、培育市场体系、优化产品结构等多个方面。
一、培育特色产业,强化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实践表明,近年来经济发展快的县域,主要缘于经济产业上非常有特色,且规模化的特色产业也非常有活力。这说明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竞争力。从经济学的角度讲,县域经济的产业安排应是“1+n”或“2+n”的布局,即以一个或两个主导产业为主,切忌四面出击,分散力量,而发展特色经济恰恰是这一要求的最佳体现。这一理论提示我们,在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勇于摒弃“大而全,小而全”的思维定势,从世界的角度来看自己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树立动态比较优势的观念,重新审视和科学把握定位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把符合县情的、有利于比较优势发挥的集聚在一起,采取切实措施,扩大投入,在把小产品努力办成大产业的同时,千方百计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一)充分认识培育特色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培育特色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在许多方面获得规模优势。它能够促进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的传播与共享,并围绕特色产品形成专业化市场体系,实现规模销售、降低销售成本,进而形成县域品牌效益,扩大县域知名度,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二是有利于实现农民致富。特别是特色农业产业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显著特点,可以把千家万户农民调动起来,共同发展特色经济,共同走向富裕。县域特色农业产业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强大的、较为成熟的市场营销网络、坚强的科技队伍及龙头企业支撑,农民无论资金多少、有无技术、素质高低,各个层次的劳动力都能找到自己的一席用武之地。经济实力强的农民可以发展规模较大,效益较好的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项目,也可以参股龙头企业分享企业利润;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户可以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特色产业生产加工项目,也可以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由龙头企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获得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随着广大农户的资本积累增加,可以进一步投资办厂或参股龙头企业,分享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更大利润。
三是有利于增加县域财政收入。实行分税制以来,县域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工商税收和农业四税,而随着农业税收的全面取消,县、乡财政收入锐减,欠发达地区县域财政尤为困难。因此,欠发达地区县域财政收入增加,将来只有依赖于特色产业基础上的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四是有利于推进城镇发展。随着特色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张,一方面,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县域产业生产率迅速提高,为城镇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资金、市场和人力;另一方面,特色产业规模的扩大将大大拓展县域人口的就业渠道,特别是特色农业将引起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产业的相对集中,从而产生显著的空间聚集效应以及规模效益。再一方面,县域特色产业加工体系的发展还具有其他外部聚集效应,需要能源、交通、通讯、金融、供水、供电、仓储排污等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系统的支持,要求相对集中,连续发展。此外,特色产业加工、销售体系的发展还将引发相关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进而有效地推动县域城镇建设步伐。
(二)准确理解县域特色产业的特点,把握特色产业培育方向
县域特色产业具有三大特点。首先是别具一格。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首先将突出产业发展上的与众不同,即选择能提供与众不同的特色产品及产品系列,形成在全省或全国范围中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如设计或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外观特点、客户服务、特殊原料、传统秘方、历史文化、自然特点、经销网络及其他方面的独特性。别具一格的特点的实现,有利于形成客户对特色产品的忠诚,从而赢得较持久的竞争优势,因而能够成为赢得超常收益的可行战略。其次是集中一点。培育县域特色产业就是从一种特色产业入手,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其快速发展。这一特点的内涵是不要求面面俱到,而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个核心,把相关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成为市场竞争中的生力军。再次是成本领先。通过培育县域特色产业,使之以规模化赢得低成本地位,在研究、生产、服务、营销和管理等方面降低或节约成本,从而获得持续发展。
根据县域特色产业特点,因此培育县域特色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防止特色产业加工的盲目发展。加工环节是特色产业兴衰的关键。要把加工纳入保证特色加工产品品质不断提高,品种日益增多,成本不断下降和市场份额扩大的有序发展轨道,为此,要建立大规模、实力强、充满活力的龙头加工企业,防止小型加工企业的盲目发展,因为加工企业盲目发展会导致灾难性后果。例如,会使特色产业基础产品价格背离价值规律直线上升,产生不良效益,即加大加工环节成本,增加加工企业负担,降低企业效益,甚至导致亏损停产,误导群众盲目发展,导致基础产品过剩。犹如,能够促使一部分企业急功近利,不顾客观条件具备与否,争时间、抢速度、突击上、凑合干,引起特色产业加工产品质量下降、声誉下降、消费者不满,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再如,可能导致“一窝蜂”式的大干快上,很快会使特色加工产品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出现加工行业内无序竞争、自相残杀,在特色产业基础产品价格一升再升的情况下,产成品价格反而一降再降,最终使特色产业加工体系萎缩萧条。这是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要建立保证各环节成本持续下降的制度体系。特色产业体系生存发展除了质量品种不断提升外,还必须要有成本持续下降,这是赢得市场持续扩张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为此,要用优惠政策支持特色产业基础产品科技投入与开发,以降低基础产品成本;要用优惠政策鼓励特色产业加工工艺科技投入与开发研制,以降低加工制造成本;政府要支持特色产业加工产品市场开拓,以降低流通环节成本,凡是以销售特色产业产品的商业企业、流通企业、专业市场经营者、营销公司销售特色产品部分给予地方税费减免或地方退税;政府要努力降低特色产业的社会成本,包括要优先保障特色业体系不受不法分子、“三乱”和腐败侵害,要优先保证特色产业体系依法纳税和地方税费优惠,杜绝对特色产业体系的财政竭泽而渔行为。
三要协调好特色产业体系各方面、各环节的利益关系。首先是维护消费者利益,除对特色产品品质提供保证外,对产品价格也须进行合理控制,要防止短缺时盲目涨价,维护消费者利益,随着供给增大和市场逐渐饱和,要逐步地降低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其次要保障经销流通企业的利益。无论市场情况如何变化,都要保证经销流通企业的利润,如经销企业存货过期损失要有相应补偿机制,以刺激经销企业积极推销特色产品。再次是要让基础产品生产者与特色产业加工者,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制度体系。即市场价格下降和销售萎缩了,由双方共同承担损失,既要降低基础产品价格又要降低加工企业利润水平。市场价格上升和销售扩大,利润增加了,既要增加基础产品价格,又要增加加工企业利润水平。当然,由基础产品生产者与加工投资者共同出资组建股份制加工龙头企业是最好的利益风险共担制度。此外,是政府要建立特色产业体系风险保障制度体系。既可以由商业保险公司参与,也可以由政府出面建立特色产业体系风险保障基金,基金由政府财政、基础产品生产者、特色产业加工企业、经销流通企业共同出资形成,主要用于特色产业体系因自然、市场、社会等各种因素而造成损失的生产经营者的补偿以保障特色产业体系的健康发展。
四要注意特色产业的发展极限和产业转换。任何产业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都是有一定市场极限的,且超出极限发展就会导致价格大幅下跌,进而引致企业效益滑坡和整体产业萎缩,所以要不断分析市场、把握市场,善于从特色产业的生命周期规律中找到新的机遇,在注意保持原有特色产业的规模和水平的同时,能够及时引导产业资本向新的领域转移,营造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产业衔接机制。
二、推进城镇化进程,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
城镇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县域内先进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创新力强、经济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等优势。加快县域城市化进程,充分发挥城市对区域经济优化整和集聚辐射的功能,可以为吸引投资、扩大就业、启动消费、繁荣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有利的载体条件,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一是大力推进城镇规模化,促进人口、经济、建筑、文化、信息等要素在城镇空间高度集聚和整合,改善和提高城市生产条件及生活质量,为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基本动力;二是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产业企业化,实现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流动和相对集中,为宽裕型小康奠定物质基础;三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加速城乡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融合,高度依赖,共同走向现代化。
三、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培植县域经济核心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县域这个层次,因为其行政、经济、社会管理手段比较完备,具有统揽市场经济的功能,可以弥补市场的缺陷;同时,县域也是我国计划经济比较薄弱的环节,多种经济成分易于共融发展,易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加之人口较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及其潜力较大,易于形成工业和农业、城镇和农村的良性互补发展机制。这是发展新型工业化比较有利的环境因素。虽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相对不足,但产业进入壁垒低,反进入力量薄弱,基本上不存在许可限制;创办成本小,生产成本也低,市场约束少;无工资刚性约束,劳动力成本弹性大。这些都有利于新型工业化的充分发展。基于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现实状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首先理顺以下几个思路。
(一)深刻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要求我们未来的工业化进程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建立信息化和生态化的产业结构;二是要坚持清洁的生产方式;三是要进行生态综合经济区划;四是要走资源开发与保护并重的技术路线;五是要加大“非物质化”的资源(主要是知识和技术)的投入,调整工业产出结构。可以说,这是目前我国加速工业化进程,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但必须强调:所谓“化”,绝不是仅限于技术层的、工具的改变,而是包括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分工格局、管理体制,一直到思想观念的全面变革。
(二)新型工业化应该首先通过县域经济增量发展来实现
由于县域经济总量小,而涉及的利益面广而复杂,存量改革风险较大,因此,应该首先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工业总量增长壮大县域经济总量,经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建立,再进行存量调整,强化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工业运行质量,按照县域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用知识化组合工业化,用集团化促进工业化,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突出搞好县及中心镇的工业规划
县域决策层要在充分科学分析基础上,发挥专家论证和民主机制,建立前瞻性的县域工业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利用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以壮大园区经济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积极以园区为载体,将乡镇企业集中起来,发挥乡镇工业的集聚效应;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加快机械、造纸、食品、纺织、建材等行业的技术和产品换代,提升产业竞争力;以骨干企业为支撑,培育一批高知名度企业,打造知名品牌。通过园区招商,将外来企业集团聚到园区,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县域中小型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调整结构,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要充分利用目前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发展和优势企业将非核心产品扩散的趋势,在明确县域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
(四)新型工业化发展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
“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因此,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现代化进程。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来,农民作为农业科学技术的直接采用者和受益者,理应以其自身的科技需求欲望引发强烈而直接的技术行为。但是由于农业科技的学习和掌握要求有较高的文化程度、一定的创新和冒险精神,而这些恰恰是目前我国一般农民所缺少的,结果造成相当一部分农民对一些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感、离异感和观望感。因此,政府必须尽快花大力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尽快接触信息化,接受现代文明。农民素质不提高,新型工业化就缺乏应有的后续力。创新农村就业分流机制,引导一部分农民去发达城市打工,将先进操作技术和思想观念带回农村。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深加工引导种植业特色化、市场化,建立“一县一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系;将乡镇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域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项目为抓手,加大乡镇工业投入,培育规模经济,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五)消除一切不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观念、体制和政策障碍
在市场准入、金融服务、税收优惠、土地使用、对外贸易等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支持、保护一切高新技术和农业开发投资者的创业活动。进一步放宽对非公有经济的准入限制,让其同其他资本平等竞争。要积极探索实行资产置换机制、规划引导机制和开放机制,激活投资主体。通过资产重组进行资本深化,提高技术含量,强化绿色标准,提高行业质量认证标准,进行清洁生产,建立县域新型工业化运作发展的良性机制。
四、壮大非公有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根据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普遍现状,大力发展非公有经济是增强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发展县域非公有经济,首先需要确立能人经济观,突出“能人”的作用和地位。应明确这里的“能人”实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其次需要确立合作经济观。合作经济是经济高速增长初期,也就是在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是一种进行资本积累、实现劳动者联合,进而进行规模化、社会化大生产所不可或缺的形式。纵观世界各国原始资本积累过程,都是通过合作经济的形式,来促进生产的社会化的。所以,积极鼓励群众联合办企业,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关注经济、搞活经济的浓厚氛围。通过确立以上全新的观念,尽快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投资主体社会化、经营主体能人化、企业资产人格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并使人们真正深入、融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之中,形成人人闯市场的局面。
根据浙江、山东、河北等省发达县域的经验,欠发达地区县域非公有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突破点来自于七个方面:
一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求突破。农民是个体私营等非公有经济加速发展的主力军,以土地承包到专业户,再发展为非公有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要以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为主要途径,引导农民积极发展相关产业领域的非公有企业,如鼓励个体私营企业加大投入,调整和改善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竞争优势与产业区位优势;加强龙头项目的市场定位,树立农业产业龙头资源共享观,围绕龙头产业塑造生产群体;鼓励和规范个体、私营企业联合、参股、控股等扩张行为,组建县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兴办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等等。
二是在非公有工业发展上求突破。对非公有工业企业实行扩总量、上规模、创名牌的扶持策略,扶持壮大一批、联合搞大一批、转制变大一批,把非公有工业作为加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推进器。要大力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新项目,对现有非公有工业进行引导扶植,鼓励社会能人和私营业主兼并、收购国有和集体工业企业。
三是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求突破。要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大力推进非公有经济主体发展新兴服务业。
四是在对外开放上求突破,通过鼓励非公有经济主体大范围、深层次地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引进国外资本技术、管理和人才,提高全民营经济素质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开辟多条通道,鼓励民营经济主体实施“走出去”战略,有效开拓国际市场。
五是在规模培植上求突破。要使非公有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不仅要在数量上求突破,更重要的是在规模、档次上求发展。可以结合县域区位特点,依据民营企业利税水平,市场竞争力、产品品牌影响力等具体经济指标,对其实行分类扶持。
六是在完善扶持政策上求突破,要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到位性措施,努力实现公平竞争。
七是在依法监管上求突破,努力提高执法水平,努力营造保护非公有经济主体财产的法制和社会氛围。
五、突出发展劳务经济,以农民增收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农民增收有两层含义,其一为增收,其二为节支(减轻农民负担)。
从现实情况分析,农民增收的路径有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或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劳务输出、家庭经营等,节支方面则主要寄托于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从欠发达地区现实出发,当前最重要的增收举措还是发展劳务经济。(www.xing528.com)
(一)劳务输出成为农民增收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
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非农用地的增加,欠发达县域富余劳动力还将进一步增多,围绕土地增收已经十分困难。乡镇企业短期内又很难获得大发展。因此,要让农民脱贫致富,就必须减少农民,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使农民通过其他途径就业而增加收入。劳务输出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短平快项目,是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地途径。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的“铁杆庄稼”,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从全国看,近年来农民外出务工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0年外出务工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重首次超过10%,达到10.7%,2001年为11.2%,2002年为12%,2003年为13.2%,2004年为16.6%。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各地加大了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了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据统计,2004年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接受过就业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占15.5%,比2003年提高了3.4个百分点。三是外出务工人数持续增加。2003年外出务工人数比2002年增加了830万人,2004年又比2003年增加了390万人。
从甘肃看,据省统计局调查,2003年甘肃外出务工劳动力人数同比增长8.5%,外出务工收入同比增长11.8%。甘肃高度重视劳务输出,近年来开办各种培训学习班,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培训。同时,加强劳务基地建设是获得稳定可靠信息来源和扩大有组织劳务输出规模的重要保证。通过十多年努力,现在甘肃省劳动保障厅已在全国设立了10个劳务管理机构和1个驻哈萨克斯坦境外劳务管理处,建立劳务基地7000多个,遍布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极大地提升了有组织输转能力。
(二)劳务输出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首先,劳务输出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镇找到了工作,不仅减轻了农业就业压力,更消除了农村不安定因素。“十五”期间,甘肃省每年平均输出劳动力都在250万人(次)以上,使大多数农村富余人员实现了就业。其次,劳务输出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实现农业的高经济效益,一是发展特色、优质农业,但仅仅建立在种养之上的调整虽然有效,但也比较有限;二是实现农业生产和经营上的适度规模化。这是农业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地出路,但前提是减少农民。目前农村多样化的适度土地规模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业的经济效益相对提高。这些具有积极意义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同农村劳动力合理输出直接相关的。再次,劳务输出加快了技术和资本积累。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在完成了技术和资本的积累之后,积极回乡创办企业。“十五”以来,甘肃返乡创业者的固定资产投资达6.73亿元,创利税超过1.5亿元,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的增长点。农村劳动力这种回流现象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打工潮”向“创业潮”的转变,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强大的引领作用。最后劳务输转为经济发展储备和训练了必要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经过长期外出务工,已成为熟练工或技工,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相对熟练的劳动力。
(三)切实抓好劳务输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一要建立高质量的农民工培训输转体系,建立省级、市级和县级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在乡、村建立培训站和培训点,在承担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开展农民工引导性培训和就业技能培训,构建我省较完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机构体系。对初、高中毕业后没有进入高中或大、中专学校的学生一次性转到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半年至两年的短、中、长期职业技能培训。在培训的组织上坚持“三个贴近”:培训内容贴近市场,培训基地贴近基层,培训时间贴近实际。在培训服务上坚持“三个结合”:培训与劳动力储备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在培训方式上推行“三种模式”:“订单培训”,“流动培训”,“项目培训”。通过高效的培训体系,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实现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二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农民转移就业是一种市场化行为,必须发挥劳动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加强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建设的同时,要统一城乡就业政策,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限制性规定;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就业服务机构要向各类求职者提供所需要的服务,逐步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就业服务机构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针对不同失业人员和求职者的特点,提供不同的服务,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对进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一律实行免费服务。
三要实施劳务预备制度。对接受培训的农民,各级劳动部门应进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颁发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经过培训并领取“两证”的农民,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职业介绍或劳务管理机构要统一进行登记,建档立卡,纳入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并按照市场需求,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及时输转出去;对暂时没有输出去的农村劳动力,要作为劳动力资源储备起来,并实行动态管理。四要顺应市场需求,培育劳务品牌,提高劳务经济市场化程度,增强竞争力。目前天水市对传统的劳务品牌,以服务类名义,用“天水白娃娃”宾馆服务员、“天水女娲家政大嫂”、“羲皇故里建筑工”为劳务品牌名称,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商标注册。
六、优化发展环境,营造县域竞争新优势
环境是影响和制约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是各种政治、经济、自然、社会等诸方面因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随着区域竞争的日趋激烈,环境已经成为县域形象的品牌、县域实力的标尺,成为决定县域发展空间的最直接因素。可以这样说,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经济中心;抓要素集聚就是营造县域竞争新优势。当前,优化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应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营造开明开放的思想环境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经济发展的高度,思想解放的速度决定经济发展的进度。优化发展环境,首要任务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解决好姓公姓私、姓社姓资和自我封闭等思想障碍问题,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最大的政策,“三个代表”为最高的要求,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二)营造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
政策的威力是巨大的,但就县域而言,政策调控的空间又是有限的。随着WTO非歧视概念的引入,县一级在政策的运用上既要善于把国家的政策用足用活,最大限度地拓展地区政策空间,更应该主动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在执行到位上下工夫,维护政策的公正与稳定。
(三)营造舒适顺畅的设施环境
作为环境指标中有形的一面,设施环境是最能直接体现出比较优势的一面,也是通过一段时间努力可以迅速改变形象、提高品位的一面。设施环境的营造应从生产、生活两方面入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满足人居创业需要,为各种资源要素流动的通畅创造条件。
(四)营造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
推进依法治县,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降低投资风险,增强安全感。重点在建设“服务第一”的政府,崇尚文明的社会,诚信为先的市场和创新创业的氛围。同时要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
七、强化科技进步,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的迫切要求。发达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地方经济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和探索,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对于欠发达县域来说,由于整体科技水平不高,长期以来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仍不十分理想,经济发展还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以工业为例,产业结构仍以资源开发为主导,具有明显的资源开发和资源初级加工的特点,高附加值的后续加工工业发展不足,赞成资源浪费和效益流失。因此,应该鼓励引导企业与科研机构进行高新产品开发,加强企业管理技术改造,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支柱产业来抓。结合实际经验,县域经济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过程中,应立足于四个方面:
(一)制订科技与教育发展的战略计划
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与质量。因此,要把教育与科技放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来考虑。
(二)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
要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使科技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作用,县、乡两级科研机构和职能部门、要担负起科技宣传、推广、咨询和培训的任务,让科技之花在广大农村结出丰硕果实。
(三)大力开展产品创新活动
产品创新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体制创新的综合体现。科技进步最终要体现在物质产品的创新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创新产品就是最后的表现形式。要依靠科技进步,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并使之形成规模、占领市场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探索建立科技工业园区,加速科技产业化步伐
兴建科技工业园区是加速科技产业化步伐的重要举措。科技工业园区的建设,更特别强调优惠政策的制定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吸引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来,并以此带动和辐射其他区域及相关产业,强力推动县域经济腾飞。
八、培育市场体系,构筑县域经济发展的依托
发达县域的成功经验表明,建立和完善开放、统一、有序、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对县域经济某一阶段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首先,市场是形成专业化生产的重要依托,围绕优势商品发展专业批发市场是促进县域经济繁荣的有力杠杆。其次,市场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重要载体,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和用武之地。再次,市场是县域经济在现有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一)要按照统一的规则和制度进行组织与运作市场体系
县域市场体系的统一,即要求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不同形式、部门、县域、乡(镇)之间自由流动,要求市场要按照统一的规则和制度进行组织与运作,县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够利用市场调节工具和监管手段,克服市场发展障碍,协调好部门利益;开放,即要使商品和生产要素能突破行业、部门、地域的界限进行自由流动,能够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两种市场,引导县域经济主体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序,即要有一定规则来维持市场运行的正确秩序,保证公平、竞争和资源的合理流动;竞争,即市场必须能够在公平合理的环境下运行。只有通过充分竞争、优胜劣汰,形成合理的价格信号,才能有效引导商品流通和要素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消除县域间的市场垄断、贸易壁垒和歧视措施,帮助各种市场主体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根据合理的价格信号来获取资源或做出投资决策。
(二)把握县域市场体系培育的重点和方向
从未来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发展的趋势看,今后县域市场体系培育与建设的重点和方向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逐步建立完善以金融、保险、股票证券、技术信息、产权交易、劳动力和人才市场为主要内容的生产要素市场。
二是建立特色产品市场、专业批发市场,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探索建立县外购销办事机构,形成连接城乡、畅通内外的网络商品市场。
三是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不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三)强化县域市场体系综合治理
一要深化县域流通体制改革,建立先进的县域流通体制,通过大规模、集中的流通方式,保证商品和生产要素的畅通、高效流动,并以此带动大规模的现代化生产。要发展规模化、网络化、连锁化的现代流通方式。规模化就是要改变原来小商场、农村集贸市场等分散的流通方式,发展运输、仓储、加工、配送一体化的集中流通方式。网络化就是要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发展连锁经销网络和采购配送网络。连锁化就是要注重发展连锁经营,采用统一采购、集中配送、购销分离等现代流通方式。
二要加强信用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因此,要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要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使不良行为付出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广泛采用现代化监管手段,综合利用有关信用的信息网络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三要培育产权明晰、行为规范的市场主体,推动企业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内部建立起守法经营、严格监督的约束机制。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来改进健全市场主体的自身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改进市场经济秩序。
四要强化法治,从严监管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完善行政处罚和刑事追究衔接的机制,坚决防止和纠正违法不究、以罚代刑的现象,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在某些市场领域要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审查各类市场主体的资质。要建立严格的退出机制,对行为不规范、产品不合格、服务质量差的市场主体,坚决要求其退出或整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