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县域经济,就要首先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投为主线,通过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的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发展的差距上。封闭性强、开放性不足,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重要特征。

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思路

第四节 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思路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环境,西部欠发达地区要认真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抓住极其重要的战略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带来的重大挑战,提高认识,超前研究,积极制定并实施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发展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全局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当代中国的主题。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平衡,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就业压力增大,“三农”问题突出,各种影响发展的利益机制和体制机制亟待解决的关键时期,一个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科学发展观凝聚了新中国50多年建设的历史经验,反映了时代发展要求,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系统而明确的坐标,更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决策指导。

(一)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以谋求发展为起点,以研究发展为主题,以揭示发展规律为目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秩序、社会管理、社会和谐、社会结构、社会体制等领域的社会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就是指社会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区域和城乡之间以及社会系统与自然、人等系统之间在发展速度、比例、顺序等方面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才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灵魂,合乎逻辑地承载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双重意义。在发展的价值取向上,强调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求发展;在发展的根本动力上,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促进发展。

科学发展观完善了发展思路,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和发展布局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新贡献。一是强调发展布局的“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二是强调发展进程的“三个统一”,即把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三是强调发展模式、发展机制的优化和创新。要调整产业结构,转换增长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同时,强调要抓住发展机遇,强化发展意识,更新发展理念,营造发展环境,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发展动力,拓宽发展空间,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心

欠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县域经济工作全局,实现县域经济发展观的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县域经济发展重心。

一要深化改革,构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保障,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因为县域经济结构的复杂性,致使自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来,针对县域经济社会的重大改革基本上没有。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体制转型和增长模式转型滞后,僵化的行政管理体制,使县域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权力严重扭曲,造成县域经济实力与行政区划所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很不相称,县域失去靠自我积累培育和调控经济的基本能力;向上集中的财税体制,造成县乡财政普遍拮据,县域失去了管理和发展的基本财力;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造成县域经济融资困难,资本严重不足,县域失去了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教育、技术、人才的社会管理体制,造成县域的技术、人才环境边缘化,严重恶化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抑制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活力。因此,县域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其改革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二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提高县域生产力的同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欠发达地区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低下。对欠发达地区来说,最根本的是加快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了,社会发展才会有坚实的基础。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县域经济,就要首先着力解决好“三农”问题,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投为主线,通过工业化、市场化和城镇化,促进“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其次要大力发展工业,促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的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发展的差距上。新型工业化不仅能够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而且从根本上提高欠发达地区绝大多数人口的收入,直接解决农村的非农化就业问题,极大地刺激生产和生活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再次要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载体和突破,充分释放生产潜力,整合资源,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快速聚集。城镇化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工业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器。据世界银行研究,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至少能带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最后,还要加快构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救助体系,让农民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让农民真正感受到经济发展给予的生存关怀。

三要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统一,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首先要把节约放在首位,坚持资源开发与资源节约并举,实施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从体制和机制上促进可持续发展。其次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县域社会。

四要坚持县域开放政策和战略,促进县域经济与国内外经济协调发展。封闭性强、开放性不足,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重要特征。因此,应加快实施“走出去”、“迎进来”、“融起来”的县域开放战略,统筹县域经济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更好地利用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追求“双赢”局面。首先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县域对外开放水平。其次要把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县域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特色产品等优势,努力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再次要将引进技术和引进人才、管理经验结合起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加速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

欠发达地区选择和实施县域经济战略思路的根本着眼点在于:避免县域经济的后发劣势,使之用尽可能短的时间,在区域和县域经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取得发展格局上的持久比较优势,最终赢得发展格局上的整体优势,成功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实施“全面开放”的战略,突出解决资本要素稀缺、带动力弱的问题

制约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最大劣势是资本匮乏,这一劣势使得自然资源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无法结合成现实生产力。因此,必须首先着力解决好资本的来源问题。

一要明确解决资本匮乏的途径,坚定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解决资本来源的途径有两种:即通过自身积累和外部引进的方式获得资本。前一种是小农经济思维支配下获得资本的方式,靠这种方式获得资本的规模小、速度慢,要解决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所需要的资本,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后一种则是市场经济理念指导下获得资本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只要能够创造出适宜的条件,资本就会受利益的引导,源源不断地涌来,将沉睡的自然资源和劳动魔术般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珠三角”和“长三角”以及其他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已证明了这种方式的有效性。

二要认清资本流动的规律,选择好引进资本的主攻对象。“全面开放”作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谋求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不应当是盲目的,而应当是有针对性的,必须针对资本流动的规律,选择好引进资本的主攻对象。国际资本是按照两种规律来流动,即按照梯度转移和跳跃式转移的规律来流动。以国际市场为主要开拓对象的资本,通常遵循前一种流动规律,即首先落户于最方便进行国际交往的地区。当资本积聚到相当水平,生产成本也上升到不经济的程度时,再由近及远地梯度式向外围扩散;以国内市场为主要开拓对象,或者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要投资对象的资本,则通常遵循后一种流动规律,一开始就会把资本投放于方便国内市场交易的地方,或者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国内市场向国外资本的进一步放开,资本跳跃式流动的规模也会越来越大。认识到资本流动的两种规律,可以使我们在“外资中移”的机遇中,自觉依据区位条件和自然资源来选择资本的主攻对象,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分析资本的运动方式,减少引进外资工作的盲目性。资本来源的不同,使资本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如果把国外引进资本称之为外源性资本,国内土生土长资本就是内源性资本。外源性资本的运动方式是:在国内投入资本,将盈利转往国外;内源性资本的运动方式是:在国内投入资本,将盈利留在国内。盈利转往国外还是留在国内,是外源性资本和内源性资本的一个根本区别。这个区别决定了它们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倾向是不同的。比较而言,内源性资本具有更强的内地投资倾向。基于此,面对“南资北移”、“东资西移”的机遇,可以根据不同资本所占的比重,正确判断出哪类“南资”或“东资”具有更大的“北移”或“西移”性。“珠三角”和“长三角”是人们普遍公认的“北移”或“西移”发源地。但由于“珠三角”外源性资本的比重大于“长三角”,“长三角”内源性资本的比重大于“珠三角”。所以从实际角度看,“长三角”资本向内地移动的概率,比“珠三角”资本向内地移动的概率相对更大。

(二)实施“优势创新”战略,解决发展重点不突出、促动力不足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人们习惯于把优势看成绝对的东西,并且仅仅看做是现实既有的有利条件。实际上,优势是相对的,可以转化的,并且现实既有的有利条件是优势,现实没有的,通过主观努力创造出来的有利条件也是优势,可见优势也是可以创造的。坚持这样的认识,对于发展县域经济至关重要,因而具有战略意义。

一要用辩证思维认知优势。在一种情况下是优势,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成了劣势。优势与劣势的相互包含、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要求我们必须用辩证的视野,来选择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道路。如果不这样,落后的县域就可能在始终找不到最佳切入点的情况下一再丧失发展的机遇。

二要做强放大局部优势,弥补整体优势的不足,从而实现相对优势。优势是包含有许多内容的,即使是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也不是在完全具备了各种优势后才开始发展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县域经济,甚至是在严重缺乏自然资源这一关键优势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这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只要具备了一项或几项优势,就可以通过做强和放大这些优势来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地方能够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就能够对资本产生吸引力,这恰恰是一个地区实现和发挥优势的根本所在。因此,应当及时抓住为数不多的少数优势,并尽可能将其发挥到极致。唯有此,才能增强欠发达地区的相对优势,形成对资本的吸引力,达到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的。(www.xing528.com)

三要用对接的方式再造优势。对接方式既有政策环境的对接,也有消费方式的对接。如,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战略,对这一区域内的欠发达县域来说,是一个绝好的政策对接优势,如能抓住机遇,制定符合国家区域发展政策的产业发展规划,就能制造出新优势。在国内消费方式产生重大变化时,根据市场需求,挖掘资源潜力,可变劣势为优势。如甘肃河西地区,提出大力发展沙产业,建设沙漠公园,开展沙漠旅游等。

四要用创新的方法创造优势。创造就是“无中生有”,而创新就是“把有变优”。这种创新思维同样可以用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创造优势问题。因为在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优势中既有客观性因素,也有主观性因素。但无论是客观性因素,还是主观性因素,都存在一个能够用创新方法获得的问题。不同点在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客观性因素,其创新获得一般需要支付较大成本。但是,只要通过努力,也是能够办得到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主观性因素,其创新获得一般不需要支付较大成本。比如更新理念、创优环境、改善服务和制定优惠政策等,都可以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从而能够从无到有地获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主观因素,也就是创造出新的优势。

(三)实施“项目开发”战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项目开发”就是奉行“重工主义”。重工不是轻商,也不是轻农,而是突出工业化理念,加速工业化进程。要实现工业化,没有产业基础不行,产业没有项目支撑不行。所以,项目是经济建设的命脉。与发达县域相比,欠发达县域的主要问题是“四少一偏”,即在规模上,投资总量仍然偏少;在结构上,生产性项目少;在速度上,项目落地少;在项目续接上,即期可开工项目少;表现在思想方法上,有一种一味地贪大求高的倾向。无论是优化投资结构,还是优化产业和产业内部结构,抓立县的重大技改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大型或超大型项目,确实具有战略牵动作用和支撑作用,这对于从根本上实现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提升产业层次的跨越,在激烈地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是十分必要的。但同时必须注重县域实情,分阶段的实施项目开发战略。

一要解决产业“从无到有”的问题。千方百计通过实施“拿来主义”和“创造优势”,尽可能多地引进资本和项目,而无需过多地考虑单个资本和项目的规模大小。大量的招商引资实践表明,在这一阶段,落后地区还不具备对资本和项目挑肥拣瘦的条件。如果在这一阶段就开始对资本和项目挑肥拣瘦,结果必然会延缓欠发达地区产业基础的形成。不能尽快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培育,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就无从谈起,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二要解决产业“从有到好”的问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产业基础不管它是否完备(在县域经济这个狭小的范围内,完备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都会受到市场机制的有力调节,并按照区域产业生命周期的自我更新规律,自发地进行优化与重组。在这个过程中,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产业会被适应市场需要的产业组合掉,形成更大规模的产业。这个更大规模的产业又会通过前向和后向的产业关联,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这个能够带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主导产业。同时,适应未来需要的前瞻性产业,也会萌生并开始发展。而问题在于:产业内部的优化与重组完全处于自发状态时,结构重组的阵痛和资源浪费是不可避免的。要减轻结构重组的阵痛和减少资源的浪费,就必须在尊重市场机制基础性调控作用的前提下,有效地发挥地方政府的调节作用。因此,要通过制定区域产业政策来选择、扶持和培育主导产业。要选择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即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需求会有更大增加,市场会有更大前景的产业;要选择劳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为劳动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一定是科学技术水平高的产业;要选择前后向关联度强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因为关联度强是一个产业具有强带动性的主要标志。

三要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盲目性问题。抓项目建设、实施重点突破的同时,还要树立一种背景思路。在项目建设中,还要注意避免工作中的“错位”问题,即避免在谋划项目中对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研究得不深不透,甚至明显滞后于国家产业政策,因而在政策上出现错位;避免在招商引资中谋划的项目不对客商的胃口或客商胃口难对,出现“一厢情愿”、“两难成”的局面,因而对接上出现错位;避免在招商引资中办事效率不高、服务不到位,直接影响了投资商的积极性,因而在协调服务上出现错位。

(四)树立“品牌拉动”的战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品牌拉动”就是奉行“名牌主义”。实施品牌战略就成为发展地方经济的必由之路。实施品牌拉动战略,其实质就是,抓品牌就是抓住了比较优势转化的启动点和落实点,抓住了改革和发展的切入点,抓住了微观经济宏观经济的结合点,也就是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

一要明确实施品牌战略的内容与方法。制定和实施名牌战略,是一项全社会的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的工作繁多而细致,这里只开列出纲要性的要点,供参考:一是在制定地方品牌战略时,应制定战略的客观依据,包括国内外形势、本地区实际,特别是对本地区优势和劣势的分析;确定战略目标,并在总目标之下细分阶段性目标;阐述战略的基本指导思想,即指出自己所制定战略的特点;然后是制定战略的实施步骤、实施手段和实施机构。二是在组织实施品牌战略时,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大体有三类:第一类,最主要的是由各级政府组织的名牌战略的领导机构,即“品牌战略领导小组”。第二类,促进品牌事业的社会团体,即由新闻单位和社会各界参与的“品牌事业推进委员会”。第三类,为品牌事业服务的中介机构。三是各级政府在推进品牌事业中,应当从战略规划、转换机制、健全规章、转变职能、政策倾斜、组织保证等上面介入。四是企业应当在处理好“名”与“实”的前提下,采取以实造名、以名带实、借名启动、嫁接名牌、借实成名、以特成名等途径和方法,打造自己的品牌。

二要把握实施品牌战略的具体要求。具体要求是在三个层次上处理好五个关系,搞好两个结合:第一个层次,处理好当地品牌事业本身工作的关系,即品牌意识的树立、品牌战略的研究、品牌规章的制定、品牌政策的实施和名牌经验的推广。第二个层次,把品牌战略和全县整个经济工作结合起来,也就是不能仅仅从品牌的发展来策划,主要应当从全市以及各县(区)经济工作全局的要求来考虑,特别是与发挥比较优势紧密联系起来,即如何利用品牌发挥当地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进行产权重组、推进经济改革、改进企业管理等。第三个层次,一定要把品牌战略同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结合起来。实际上这是品牌战略本身的内在要求,因为地方品牌战略是一个地方和整个国家以及世界进行联结的重要手段。这中间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贯彻国家相关的法制、政策和要求;如何与其他地方的经济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大格局衔接起来;如何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WTO的规则中,制定应对措施等。

三要注意克服和防止实施品牌战略的不良倾向。从目前我市的实际情况看,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对品牌战略与发挥比较优势之间的关系和意义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因此,以下六个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一是要搞清楚品牌的真正含义,克服对品牌认识上存在的各种误区,不能把“名牌产品”就当成了“名牌”,或者把“名牌”只当成了“名牌产品”。实际上,名牌就是在消费者中享有较高乃至很高的信任度、美誉度和知名度的品牌,而这个品牌也可以是商品的牌子,也可以是企业的名字,还可以是作为商品的各种牌子。二是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实施品牌战略就是评选“名牌产品”,从而掉进拿“金牌”、“银牌”的窠臼中。三是确定创建名牌的指标不能过高,更不能在规划中制定几年内要创多少个名牌,而是要根据比较优势的特点和现实的产业基础、企业状况来确定,从小范围做起,逐渐扩张名牌外溢效应。四是不能只创知名度,而忽略了信任度、美誉度、知名度的有机统一。五是不能急于求成,迷信炒作,而是要扎扎实实地通过搞好企业管理,提高自己产品的质量,即靠企业的“实”来得“名”。六是一定要在实际操作中切实解决好实施名牌战略与整个经济工作的结合,不能孤立地抓名牌,而是要通过名牌战略来解决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问题,以及解决改革开放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失去了抓名牌战略的真正意义。

(五)贯彻执行“持续不断”战略思路,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持续不断”就是奉行“稳健主义”。就是要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心和决心,抓经济建设不半途而废、不中途刹车、不搞“半拉子”工程,做到持续不断。这是因为,跨越式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递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需要一定阶段、一个时期。根据国内外经验,这个过程大约需要10~20年的时间,更短时间则无法实现基本经济的根本转变。因此,我们必须树立“长期坚持”的战略思路,做到搞好“一个安排”,坚持“三个持续不断”,只有这样,不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才有可能真正完成经济起飞的历史任务。

一要搞好“一个安排”,就是要有与之相应的政治安排,具体包括增加领导机构中的专业人才,维护领导班子的相对稳定性,以及有针对性地扩大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等。

二要坚持“三个持续不断”,首先要持续不断地开展思想解放运动,以培育有利于经济超常规发展的人文精神。欠发达地区不仅底子薄、基础差,而且还缺乏经济发展所必要的积极理念和人文精神。启蒙和培育这种积极理念及人文精神,需要花大的力气,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奏效。否则,落后的理念就会反过来扼杀经济发展,更遑论经济超常规发展了。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必须长期坚持下去。其次要持续不断地推进项目建设,以突破经济运行的低水平状态。欠发达地区存在一种低水平的系统稳定性,不仅仅体现于人口增长会吃掉经济发展的成果,使人均收入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还体现于财政供养人员的增加会吃掉经济发展的剩余,使政府本应承担的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功能无法正常发挥,致使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劳动力因素,也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要打破这两种状态,突破经济运行的低水平系统稳定性,仅靠常规发展是不行的,必须要靠持续不断的超常规发展。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如果我们不能持续不断地推动经济超常规发展,落后地区低水平的系统稳定性就会通过内在的均衡机制重新复制不发达状态,或者在一个放大的规模上复制这种状态。再次,要坚持持续不断地扩大产业规模,以尽快形成产业竞争力。在区域或县域经济竞争中,欠发达地区如果不能通过持续不断地超常规发展,尽快形成相当规模的产业基础和相当程度的产业竞争力,发达地区就会在产业积聚和极化效应的作用下,进一步拉大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使欠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相对边缘化甚至绝对边缘化。当然,发达地区的产业积聚和极化过程不会是无限的,达到一定高度后就会反过来向周围不发达地区扩散。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不发达地区也只能处于亦步亦趋的跟进状态。但无论是差距拉大带来的绝对或相对边缘化,还是亦步亦趋的跟进状态,都不利于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都会使其深陷难以进一步发展的困境。

(六)科学选择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方式,增强县域的资源配置能力

县域经济竞争力是一个县域在大区域中相对于其他同类县域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由于富有经济竞争力的县域获得的战略资源更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效率更高,因而经济发展相对就更快一些。

从目前来看,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和我们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提速,使得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全新挑战,在更大范围内竞争市场和资源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之一。

从理论上讲,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可有几种方式:

一是集中方式。即将县域的有限战略资源尽可能最大限度地集中到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有限战略关键上,尽快在这些方面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县域发展目标的无限性和县域发展所需战略资源的有限性之矛盾,构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现实情况是,资源的普遍稀缺使得几乎没有一个县域能够在所有要素上有绝对优势,也就是说,县域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多种要素的有序组合。各县的实践也表明,明智地配置有限资源,集中营造县域在某一方面上的比较优势,就有可能改变竞争格局。因而,从上述角度讲,集中方式是县域经济竞争力得以迅速增强的最基本方式。

二是虚拟方式,也称为定位方式。是指县域在大区域范围中对本区域的功能进行定位,并努力使这一定位得到大区域中公众和政府所强烈认同。在制定县域发展战略时把县域外的地域、社区和居民“当做”县域的一部分来考虑。由此产生出“虚拟版图”、“虚拟社区”、“虚拟居民”等概念。

三是规模方式。即鼓励和引导县域经济发展主体通过各种形式获取规模经济效益,主要途径有六条:既企业规模经济,即培育和扶植若干家企业使其走规模化发展之路;团组规模经济,即培育几个中等规模的同类型企业,使它们在同一较小地域内集聚,从而产生出企业间的高关联性、互补性和协作性,使这一区位成为这类产品中产量有规模、品种较齐全、生产效率高、市场信誉好的基地型生产中心;板块规模经济,即培育一大批生产相同或相关产品的中小企业集聚成产业群落,如专业乡(镇)、专业村等,在此产业集群中通过有效地竞争和协同,获得最佳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形成多品种、多档次、多品牌、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中小企业集聚体,产生出极强的竞争力;品牌规模经济,即通过对县域某一特色产业或产品的品牌形象的塑造与推广,以品牌资产为纽带,将诸多的小型同类企业捆绑在一起,借助品牌营销手段获取规模效益;产业链规模经济,即通过引导企业进入一个产业链,接所处不同环节进行分工,集聚成该产业链所提供的最终产品的大型“虚拟企业”。加盟集聚规模经济,即通过特许经营方式、许可证生产方式或其他加盟方式,以一个强大的“产业或产品盟主”为核心,将众多中小企业集聚在一起。

四是协同方式。即在整合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创造和争取县域内外资源的协同效应,包括内部资源协同效应和内外部资源协同效应。通过整合,将分散的资源变成集中的资源,无效或低效地资源变成有效和高效地资源,外部资源变成内部资源。要有甘当和当好配角的精神,主动地让自己的资源为他人所用,通过这样的安排使资源变得更有价值、更有竞争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