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县域经济的总体特征和发展模式
本研究中的县域经济是指行政区划中的县级地域(空间),以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主体市场竞争力为目标,立足自身实际,依据市场导向,借助产业政策、行政机制、财税手段,持续有效地聚合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经济形态。从理论上分析,县域经济具有两大总体特征;从已有的实践过程总结概括,县域经济存在着四种基本发展模式。
一、县域经济的总体特征
县域经济以县级行政区划地域为基地,以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为导向,以产业发展为载体,以对外开放为纽带,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实现城乡一体、工农并进为己任,坚持市场发育与战略谋划紧密结合,围绕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经济主体市场竞争力两个中心,成长为具有可持续发展实力的区域经济格局。县域经济在动态上,表现为经济的运行状况;在静态上,表现为经济的综合成果。县域经济在运动方向上是循环的,在运动方式上是滚动的,在运动性质上是连续的,在运动成效上是螺旋式的。因此县域经济具有如下总体特征:
(一)县域经济的理论特征
1.综合性。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多部门、多层次、多因素构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体。它既包括产业部门,又包括非产业部门;既有县、乡(镇)、村等多层次政权单位,又有国有和非国有等多层次的所有制结构。
2.枢纽性。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宏观调控对微观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必然要通过县域经济这个层次来完成。国家的政策法令、计划规划等也要通过县域经济系统逐步传达、分析、落实和反馈。
3.差别性。首先是各县域之间在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由此形成各县域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其次是县域内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产业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再次是尽管县域经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县域经济在承受外在经济条件时,都会发生变化而出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4.开放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程度的日益深化,县域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将逐步提高,各县域自给自足的产品和劳务比重会越来越低,相互交换的比重则越来越大,县域经济与外界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县域之间形成相辅相成的交往和协作关系。
5.相对独立性。县域经济的发展虽然受制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其发展状况与国家、省、市的经济控制高度关联,但县域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在决策上有一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方针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独立地制订发展计划和规则,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有利于自身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等等。
6.内在竞争性。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客观形成了生产力要素的使用与流动上的县域区别色彩。由此出发的县域产业发展、县域经济主体对市场的拓展甚至意识形态的归属感,都会在不同县域之间构成内在性的竞争,这种发自于体制深处和人们内心的竞争往往更为惨烈和直接。
(二)县域经济的实践特征
1.先天缺陷性。主要是指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二元结构和多重约束。在县域产业结构中,现代化产业与传统自然经济即农业经济客观并存,并在相互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实力、技术、要素流动、政策等断层。县域经济由于规模较小,比较封闭,内部市场相对来说较为狭窄,受资源、市场、信息、资金、科技、人才、管理水平、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约束,经常导致县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实际运作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困难。
2.不完整性。是指县域经济结构相对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而言,由于自然资源与技术资源不足,难以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主要表现为县域经济结构中存在资源结构与生产投入结构的不对称以及产业结构与县域市场需求结构的不对称,同时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目标所必需的各种资源量与县域内可提供的资源量之间也常常出现缺口,如资金缺口、技术缺口、人才缺口、信息缺口和市场缺口等。
3.结构趋同性。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县域经济间的产业结构趋同甚至雷同现象比较严重,这是目前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最大顽疾。但也由此激发了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上对非趋同性的追求热情,使不趋同性将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未来的突出特征之一。
4.非均衡性。非均衡是横向比较上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由于历史、区位、资源等种种原因,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趋势,即使在同一县域内的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经济主体之间也会有较大的发展差距。
5.资源依托性。毕竟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还不很深入,受此影响,县域经济主体在产业发展上多从资源开发起步,以至形成了现有县域经济上明显的资源依托特征。随着买方市场作用的不断加强,大部分县域则纷纷面临着转型的问题,尽管在县域产业发展中,资源依托性仍然将扮演相对比较重要的角色,但逐步淡出将是一种必然趋势。
6.政府行为主导性。多年的实践发展,使大部分的县域经济几乎成为政府主导型经济。从现实看,县域经济产业布局结构和要素流动大部分是通过政府行为进行协调的,经济发展中政府主导、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的痕迹较为明显。
二、县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直观地讲,即县域经济发展的类型,或者称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深化、实施路径和实践结果。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产业结构。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市场竞争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逐步由单一向多元化、低度化向高度化方面转变。但由于各县具体情况的不同,注定了产业结构发展上的必然差异性,这正是区别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标志。二是资金结构。即县域经济发展中所需资金来源构成,这个构成对不同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演进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现阶段,随着民营经济的大力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和范围扩大,这种影响作用就更加突出。三是市场结构。这是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特征之一。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型而来,因而具体情况和基础条件具有较大差异的不同,县域之间市场化程度也产生较大差异,同时即使同一县域范围内的市场形式也出现多样化趋势。市场结构的导向性作用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始终是一条活跃主线。四是经济运行方式及其机制。其受上述三种结构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作为一种独立的经济现象和形态存在于发展模式中,并形成了不同县域经济运行方式及其机制特点,进而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重要特征之一。单纯地从理论上分析,可以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现模式归纳为四种理论模式:
(一)城郊服务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城郊服务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特点是位于大中城市郊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县域根据城市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形成为城市发展提供服务的较为发达的特色经济产业。这种模式下的县域一般均拥有总体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较强的技术力量、较好的资金融通条件、密集且呈放射状分布的城镇布局,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较快的资金积累机制等特点,其域内现代工业生产力和城市文明的辐射力强,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效率。
(二)产业规模化、专业基地化县域经济发展模式(www.xing528.com)
产业规模化、专业基地化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县域经济发展有两种不同的具体形式,或是农业产业化专业基地,或是工业规模化专业基地。前者要求县域内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及相关服务业已具规模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以适应市场需求的骨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品生产的龙头企业,以相关部门密切协作的外联市场、内联产业为特征的产加销一条龙的规模经营。后者要求县域具有较好的交通通讯条件,靠近中心城市、工业化程度较高、总产出量规模大、经济结构较为合理、经济机制自我调节能力强、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文化水平和技术素质高、就业结构优化、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并形成具有吸收和消化现代科学技术的能力和发展现代工业的基础。
(三)外向开拓、商贸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这类县域基本上以流通组织系统为主导,以本地资源优势特别是社会人文资源为基础,以拓展本地产业为目标,带动县域经济外向型发展。
(四)自然资源开发启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最为广泛的模式,也是最为落后的模式,更是最为初始的模式,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都经历过这种发展模式阶段。
除此之外,还有项目建设带动型、城镇建设拉动型、财政投入维持型等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但都不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流模式,这些模式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作用会越来越微弱。
我们应当首先要认识到,随着县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创新,各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会不断涌现出来。其次,断定一个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性质时,主要是考虑到了这种模式在该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亦即能够充分说明县域经济成长方式的代表性。实际上,在同一个县域内,经济发展模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是根本不可能独立存在的,亦即并非唯一的,其他模式也同时并存着,只是对县域经济的成长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已,但其补充性作用却是县域经济顺利发展所必不可缺的。
三、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经验模式
从县域经济发展现状考察,可以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模式归纳为如下六种:
(一)苏南模式
“苏南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形成的,其特点是依赖于发展农村工业而使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其产业发展特征是以混合型经济为主体,走乡村集体工业之路,以规模经济和外向型经济为支撑,大力发展鲜明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其典型代表是江阴县。“苏南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有其必然性。从政治背景看,在“苏南模式”形成时期,“左”的束缚严重,还不可能有私营和个体经济大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因而从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形式上选择以集体企业为主,容易得到社会认可和支持。从经济角度分析,“苏南模式”是根植于“单一农业”和“单一集体”基础上的,民间资本基本上还没有积累,只有以乡村两级在农业方面的积累,成为发展乡村工业的起步资本。从文化传统看,苏南农村经济历来比较发达,早在封建社会末期,就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存在着丰富多样的家庭手工业和传统小工业基础,有丰厚的办实业的历史文化传承。从区位看,地处长江三角洲,毗邻上海等现代工业基地,容易接受大中城市的经济、技术辐射。
(二)顺德模式
“顺德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特点是通过“三资企业”、依托外源型经济而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其特征是以发展农村工业集体经济转制形成民营经济为主体。初期以集体经济为组织形式,后于1995年全部转制为民营经济;开始强调发展骨干企业,已经形成以家电生产为主的产业结构,并向品牌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顺德模式”的形成是建立在三大优势之上的:一是具有强大的政策优势,先得改革开放之风;二是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毗邻港澳,又有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落作为依托;三是具有强大的资金优势,海外侨胞投资所占比例很大。
(三)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和“顺德模式”一样,也是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其特点是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而带动县域经济全面进步的发展模式。“温州模式”是中国县域在经济落后、人地矛盾突出、交通闭塞、缺乏城市带动等不利条件下,在政府干预少和浓郁的重商传统的基础上,通过自发地发展商品经济,壮大县域经济的典型代表。“温州模式”与前两种模式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在:第一,其从一开始就建立了明晰的、排他性的产权制度,主要以家族治理为主,以外向性经营为特征,重视品牌经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区域产业集群;第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家族企业之间形成了明确的社会分工和协作,使品牌、技术和销售渠道等达到共享,产生了诸多的协同效应;第三,民间资本雄厚,民间借贷活跃。
(四)义乌模式
“义乌模式”是通过兴办专业市场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模式。目前依靠专业市场带动县域发展的地方不少,如山东的寿光、河北辛集、广东普宁、福建石狮、甘肃秦安。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浙江义乌。
“义乌模式”形成的条件和经验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区位条件好,位于浙江中部,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物流发达,商品集散便利。二是周边地域农业产业化水平较高,存在着能够支撑大流通所需要的特色产品。三是发展过程中外向性指向明显,向外扩张和拓展先人一步。四是原发地,购买力较高,容易形成规模经营,资本积累也较快。五是历史上当地有经商传统,小商品经营意识浓郁。
(五)巩义模式
“巩义模式”是通过抓好县属工业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模式,是典型的“工业强县”模式。巩义把抓项目作为发展县域工业的先导和中轴,将县内外资源优势都锁定和聚集在这个中轴配置,从而使工业得到发展,其综合实力也居河南县域经济的首位。“巩义模式”形成的条件和经验有两点:一是区位优势明显,隶属郑州市,位于郑州市和洛阳市中间,铁路和公路交通便利,接受大城市辐射的功能较完善。二是区域内铝土矿、耐火黏土、煤矿、黄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围绕这些资源抓项目、办工业,为县域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较为雄厚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走“巩义模式”比较有成效的还有山东高唐、吉林洮南等县。
(六)农安模式
“农安模式”属于典型的农业产业化、专业基地化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形成的条件和经验有两点:一是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业资源丰富。农安县地处吉林省中部,松辽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雨水丰沛,县内宜农、宜畜、宜渔条件较好。现在,不仅成为吉林省粮食生产大县、畜牧业大县、多种经营大县、乡镇企业大县和综合经济实力强县,而且也是全国第一产粮大县。二是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较早,成效显著。农安县因为没有工业基础,只有紧紧抓住农业、围绕农业,支持农业和发展农业,做足农业文章,也做好了农业文章,从而也全面促进了农村各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独有偶,江西的遂川县、江苏的射阳县也属于此种类型。这可以说明,在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发展工业条件差的县,也可以通过发展农业,大力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创建优质农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如,甘肃定西的马铃薯产业和甘肃秦安的果业,完全有可能成为其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