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海平(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工科高校最主要的任务之一。对如何做好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一些高校从创新观念、实践能力、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技深刻影响着工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行为方式,迫切需要人文教育来提升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素质,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一、追溯历史:人文为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
科学创新的本质是求真求实,人文关怀的精髓是求善求美。从认识论上讲,人文教育为科学创新发展想象力,开拓新思路。从价值论上看,人文精神和理论又为科学创新提供思想、理论的指导和方向。
(一)人文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动力源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括创新的动机和能力两方面。专家指出,创新是激情下进发出来的思想火花。这种激情一是指强烈的欲望和狂热的追求,创新的动力来自科学家对未知的炽热、痴迷、执著,来自求知欲和好奇心。爱因斯坦为了求得能解释统治万物运动变化的统一的力而贡献了自己一生心血。这种动力只能靠人文的因素来激发;二是指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黄河大合唱”等歌曲就是在国家危亡的悲惨境况下激发出来的强烈感情中创作出来的。为了摆脱中国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局面,我们的先辈高举“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大旗奋斗不息。而“两弹一星”的功勋们更是为了国家的富强而废寝忘食,艰苦卓绝,不惜牺牲个人的名利和安乐。
科学创新不是前人知识的逻辑推导和理性演绎,而是感悟性的灵犀一点通。科学创新要求对原有知识结构提出挑战,而科学创新的灵感依赖于悟性。培根认为,历史使人聪慧,诗歌使人灵秀,数学使人精细,自然科学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人文教育有助于形象思维,发展想象力,开拓新思路,从而形成高品位文化素养品格和创造基因。我们可以从文学、历史、哲学著作中,从科学家的传记中吸取丰富营养和奇妙灵感,获得科学探索的顿悟。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因提出介子说而获得诺贝尔奖,他写了一本书,书中说,他在科学研究中的突破和李白、庄子有关系。他特别提到李白一篇文章的开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他从这两句话中得到灵感,就怎样处理微观基本粒子的时空观得到了启发。他又从《庄子》的“为混沌开七窍”悟出了基本粒子从一个最原始、没有特性的东西分化出来成为各种各样的粒子。所以他认为东方的哲学、文学,对他的科学研究非常有启发。
(二)创新能力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的导引
韦伯有一句名言:“利益(物质的与精神的),而非观念,直接控制着人的行动。但是观念创造的世界观常常以扳道工的身份规定着轨道,在这些轨道上,利益的动力驱动着行动。”韦伯所说的“观念”、“世界观”,就是我们说的价值观、道德观等。而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由其人文素质决定的,正是它们决定了创新行为的“轨道”,即创新的方向。一些著名科学家认为,21世纪的工程师至少要回答4个问题:会不会做,这是技术的要求,也是最起码的要求;值不值得做,这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要求;可不可以做,这是社会学与法律学的要求;应不应该做,这是伦理学与生态环境的要求。从工程教育的角度看,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不仅高度依赖创新主体的知识综合,而且高度依赖其知识、能力和其他素质的综合。在工程教育中,要注重人文精神和社会科学的教育。这是因为:科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认识自然、发现未知;而工程的根本目的正是对世界进行新的物化的改造,“创造有用的人工物”。与基础科学相比,工程技术具有更突出的人文性。工程活动的结果是为社会、为人的需要服务的。因此,工程和工程教育理当有更广阔的人文视野、更深厚的人文关怀,理应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作为市场行为,工程活动涉及经济、管理、法律(如知识产权)等众多领域的社会科学知识。环境、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现代工程活动所面临的重大道德和法律问题。人文学科的众多成果,特别是科学哲学、工程伦理学和技术美学的成果已经或正在应用于工程领域,丰富、改造和优化了现代工程师的思维模式,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工程创新能力。
二、审视现实:现代科技对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在工科大学生几乎全部触网的信息网络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念、时空观念、交往、学习与活动方式都呈现出许多新特点,这些新特点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对学生发展既有促进,也有异化,这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信息网络技术无疑为创造性和个性的张扬提供了巨大的平台。网络领域信息、知识、理论的不断更新和极度丰富,为学生扩大见识、获取知识、提高判断和选择能力提供了资源;在虚拟空间中发生知识、智慧和能力的互相碰撞、互相补充、互相激荡,将充分激发大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网络的自由开放性,也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释放和提高,独立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自学能力、选择能力、思维能力、研究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网络信息迷恋与狂占制约工科大学生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当前,一些学生不是立足于自身获取、选择、应用信息能力的提高,而是乐于非常单纯地购买信息产品和收集、下载信息而不整理、加工和利用,长此下去,必定陷于一种感性化、快餐式的信息消费。而这种信息消费方式,会逐步使人随感性信息而飘荡,被诱惑信息所主宰,疏于思考而疏离经典,缺乏理性而陷于肤浅。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对深层理想信念不予重视,对经典名著不感兴趣,对什么事情都浅尝辄止而表现为迷惘、困惑的学生。这样的学生,缺乏对信息变化的自觉驾驭,缺乏对信息的价值评判和合理选择,不是他支配、主宰了信息,而是信息制约或支配了他。很明显,这是一种迷恋信息、沉溺信息而缺乏乃至丧失主体思考能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只会使学生在信息中随波逐流,乃至失去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追问和探询。
其二,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与诱惑性使学生产生信息选择和处理困难。青年学生是上网人数最多、追逐信息最强烈的群体。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和稳定,因而一些学生难以在网络领域中主宰信息。浩如烟海的网络信息给学生造成了强大的“信息压力”和“信息选择”的困难,普遍感到信息太多,应对太累,压力太大,使许多人在网络的信息海洋中像一叶漂泊不定的小舟不知驶向哪里,无从选定,犹豫不决,一切都想选择与一切都无法选择的迷惘也会使学生产生焦虑,内心的矛盾与困惑有碍其心智的发展。如果被网络信息诱惑、控制,就会身不由己地丧失主体性,甚至成为网络的附庸与奴隶,就像毒品成为吸毒人的需要一样。一个人只要被邪瘾所左右,就不再能够主宰自己的生命,并会成天陷入焦虑和不安之中。
其三,网络信息同化与人的异化压抑学生的创新动力和科学态度。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过度追求、依赖甚至盲目崇拜,造成技术理性的过度张扬和膨胀。这导致人在创造信息技术的同时,开始把自己也当作技术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把整个技术系统当作自己存在的根据和基础,因而沉浸于技术的控制,陷入物欲的境地而不能自拔,精神境界的追求变成了对物质的贪欲,人与人心灵的畅通变成个体自我心灵的封闭,人的异化代替人的自由发展。具体表现为:人被数字化、符号化了,人只是作为像物一样的一种存在表达,而没有人的意义表达,这种数字化、符号化会迫使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越来越标准化、单一化,求知方式越来越趋向对形式化知识的获取,而忽视对思想、智慧等非形式化知识的获取,从而屏蔽了更为重要的精神层面上的人文价值,使个人的自由意志、批判精神、怀疑精神逐渐销蚀殆尽;“创新因交流而进发”,网络信息造成人的存在的虚拟化、机械化,使人把他人当作符号,忽视他人的存在,无视他人的尊严,以冷冰冰的数字关系代替亲密的伦理关系,消解了人的现实存在的本来意义,导致人与人的关系疏远、情感淡漠,影响到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
(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诚然,人工智能扩大了人脑的功能,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益,而且促进了人的能力的发展。然而,对电脑的过分依赖,电脑也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其一,学生过分依赖智能计算机可能导致基本能力退化。智能计算机在运算、储存、处理信息、自动检索等许多方面,都快于、大于、优于人脑,而且,应用智能计算机,只要按简单的操作程序,命令机器执行就行了。学生从计算机那里,获得方便和高效之后,就会牢固地占有它,进而会对它产生依赖,再进而会由计算机代替自身的某些能力,如计算、记忆、检索、思维、书写等能力。这样一来,学生某些能力因长期少用或不用而呈现出颓废状况,逐步丧失。也就是说,计算机一方面帮助学生增强了能力,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又使学生丧失了某些能力,发生退化。
其二,学生过分依赖智能计算机势必导致创造力减弱。学生的创造力,不仅要以实践活动为基础,还要以学生的基础能力,诸如学习能力、记忆能力、感觉能力、思维能力为基础,基础能力缺乏和不强的人,是难以形成创造力的。时下,一些学生在遇到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时,往往会舍弃自身而求助于计算机,甚至有的人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需要动脑筋的问题,也会不断求助于计算机。计算机在一些人那里成了探索者、创新者、开发者,而人则坐享其成果。本来,实践、创造是人特有的本质,人只有不断地实践、创造才能实现和发展创造这一本质,如果学生把解决难题的任务都交给计算机,学生缺乏实践、创造的活动,何以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呢?(www.xing528.com)
三、展望未来:工科高校应强化人文教育
一段时间以来,“重科学轻人文”的严重后果加剧了工科教育的技术化和功利主义倾向,导致人的片面发展和人文精神的严重滑坡,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缺失了动力源和价值导引。面临着信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发展的负面影响,人们从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校园文化等诸多途径,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不失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人认为,工科高校从科学精神、思维方法、创新的文化环境等几个着力点发挥人文的育人功能,对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一)培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对真理不懈的追求精神,即“求真”精神。虽然对科学精神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界定,但一般认为它包括:(1)探索求知的理性精神;(2)实验验证的求实精神;(3)批判创新的进取精神;(4)互助合作的协作精神;(5)自由竞争的宽容精神。其基本内核是:质疑、求真、证实、创新、民主、合作等。科学精神中有创新精神的要求,而创新,不论是观念创新、科技创新,还是体制创新,都离不开科学精神,两者在“求真”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科学精神的培养,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正确的理论和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我们认识并改造自然与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信息网络给人的发展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造成人的异化,这就更需要以人文关怀来追求人的真实价值,以价值理性来引导技术理性。居里夫人逝世时,爱因斯坦的纪念文章中没有评述她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成就,而是高度赞扬她追求真理的崇高品质,认为这种品质要高于具体的科学成就。我们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也要提倡受教育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使他们正确认识掌握科学技术只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手段,而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才是根本。一所大学只有同时倡导、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才是一所完美和谐的大学,一个人只有同时具有两种精神才是一个健全的人,才能在创新的领域中发挥出最大的热和最亮的光。鼓励学生树立高度的、全面的责任感。有了高度的、全面的责任感,才会有美好的、正确的追求,从而具有永不衰竭的强劲动力,推动着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有了这强劲的动力,就会有巨大的激情,就会升华精神世界,如痴如迷,进而在升华了的精神境界中,进发出不可思议的创造力。
(二)传授思维方法
大学是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仅希望在大学的四年中积累更多的知识,更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思考。雅斯贝尔斯在《我的大学观》中提出“学生在大学里不仅需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于老师来说,他们不仅希望扮演知识传播者的角色,更希望在传播的过程中教授学生思维的方法,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一位教授的话:“学生首先要学会思考,然后再创造性思考”,表达了师生共同的理解。
怎样才能够把传递知识和培养思维方法结合起来?首先,教师应该把本学科中最基本、最成熟的知识和理论传授给学生,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学习、掌握最新的、最先进的科学内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科学方法,把知识和理论产生的过程,把知识和理论深处蕴藏的科学思维也传授给学生。如:教师在讲解科学概念、原理、方法时,一定会提到发现科学规律的动机,提到科学家如何通过艰苦的努力甚至牺牲生命来取得创新,以及这些成果的应用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等。知识和理论是会落后的,但是,科学方法和思维是不会过时的。其次,教师要多给学生讲科学史,人类科技发展史上许许多多发明创造的生动事例都向人们揭示了创造性思维的奥秘。把创造性思维的规律很好地加以总结并有意识地传授给青年学生,就可以帮助他们在创造发明的崎岖道路上逐渐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而且由于科学史本质上是一部思想史,它关注的是科学家的生活和思想,弘扬的是人的创造性,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三,积极探索各门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曾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校长和美国联邦教育署长的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 L.Boyer)曾经提出过“内涵丰富的主修专业”(the enriched major)的设想。他认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主修专业将要回答三个基本问题:本学科所要考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本学科所包含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是什么?本学科所面临的伦理和道德问题是什么?……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学会从历史、社会和伦理的角度看待他们的专业。”博耶此论,对我们深入探索专业课程育人功能实现的途径和艺术,应当是有所启迪的。
(三)营造创新文化环境
良好的创新文化有利于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保持创新活力。哥本哈根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创立者——玻尔的贡献不仅在其物理学本身,还在于他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哥本哈根的气氛使人感到繁忙、激动、活泼、欢笑、无拘无束、和蔼可亲,从而为世界培养了一大批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在现阶段,我们要“充分认识创新时代对创新文化需求的迫切性,把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当作重要的指导思想,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创新以人文作基础、文化为底蕴,创新靠和谐作保障。营造创新文化,首先,优化育人环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观,重视激发学生对创新和求变的渴望,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潜质的培养。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给学生创造探究式学习机会的同时,教师要从严执教,严师才能出高徒。其次,宽容失败、允许失败。每一项科技的发明,每一个伟大理论的形成总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正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经过不断总结才有了成功的一刻。“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在继承基础上的不断创新同样也要宽容其失败,允许失败的出现,让创新有一个宽松的环境。第三,促进人际和谐。只有在和谐环境中,创新主体才敢于探索冒险、勇于标新立异、善于开拓进取,创新主体之间才乐于团结、协作、竞争、共享成功的经验与教训,学校才能够容忍失败,能够给创新者自由的创新空间,能够给创新者恰当的评价和鼓励。
参考文献
[1]沈致远.关于科学的几个问题.新华文摘,2004(14):110
[2]郝登峰.现代精神动力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120
[3]潘云鹤.论研究型大学工科学生的能力培养.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4):4
[4]郑永廷.德育发展研究——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德育探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55
[5]巨乃歧.论科学精神.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8(1):2
[6][美]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4
[7]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新华文摘,2001(7):147
【注释】
(1)龙海平,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律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德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