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与学主体能动性的发挥谈“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提高
——以理工科高校为例
尹斌(1)
关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讨论很多,文章也不少,但仔细考量,浮于表面、留于肤浅的太多;面面俱到的较多,深入分析的太少;蜻蜓点水者多,潜心研究者少。
其实,搞好这门课程教学的关键在于怎样将思想上的高度重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预期的目标。对此,常见的对策是从宏观着手,强调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改进教学过程,完善教材内容等等,甚至指望通过提高课程学分,以刺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些思考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忽略了在任何一门课程教学中都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教与学主体能动性的调动与发挥。
那么,怎样才能较好地发挥这两者的能动性呢?传统的观点认为,只要配置好足量的教师,拟定好翔实的教学内容,准备好充足的教学资料,制定好课程教学的规章制度,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就将产生应有的效果。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教与学主体能动性的发挥,除了通过上述措施建构一个有利的制度氛围之外,更需看到和重视教与学主体能动性的调动与释放。具体来说,就是作为课程教学主体的教师首先必须要热爱这门课程,并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课程内容,同时还能根据教学对象的个体特征进行教育;而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而言,个体间、群体间的差异对课程的学习效果同样存在极大的影响,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文科学生通常比理工科学生更乐意主动学习这门课程,并且也更善于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可见,要想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很难用一种习惯性的、统一性的问题解决模式,而要根据学校层次、学校性质、教师构成、学生构成的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
下面,我们以国内理工科高校为例,具体谈谈如何通过调动和发挥教与学主体的能动性,以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根据笔者掌握的材料推断,目前全国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重大而又棘手的问题:一是胜任(按照专业对口、学术专长的标准进行判断)该门课程的教师数量相当有限,这就直接导致大多数学校普遍采取吸纳党政工团干部、学生辅导员兼职开展教学的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教学效果,可能出现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轻重失位,甚至出现严重的知识性错误乃至政治性错误,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反而损害了这门课程的形象和地位。二是理工科高校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相当有限,他们经常不把这门课程当作一门课程(要么认为学不学无关紧要,毕竟学分有限,对自己影响不大,并且还很容易过关。要么把这门课程当成休闲调剂的载体,仅仅满足于看看电影、聊聊天)。出现这些不良认识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学校、家庭重理轻文风气(对物质性产品的追求远甚于对社会性精神产品的追求)的影响,也有各个学校在具体落实中央、教育部文件精神不到位时的误导(如任意压缩课时,缺乏严格规范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等等)。这些不良认识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流于形式,大量学生无法从这门课程中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上述两个问题的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理工科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实效。笔者认为,只要能充分调动和发挥教与学主体的能动性,这些问题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具体做法如下:
其一,鉴于理工科高校普遍存在文科教师数量较少、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热爱和了解的教师更少的情况,学校和相关主管部门绝对不能轻易降低任职标准,而要从少中选优(一般情况下,理工科高校都或多或少地拥有一定数量的机构与文科教师,比如社科系、思想政治教研室、两课教学部等,具备一定的师资基础),遴选出少量但却相当精干的教师组成“形势与政策”课教研组(不一定是固定编制,可以采取一年一聘、两年一聘、三年一聘等灵活用人方式在校内外挑选),在集思广益(结合教育部的安排、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结合教师的特长)、充分讨论协商的基础上编订教学内容。同时根据每个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专长的不同实施专题教学,某一个专题集中由一个教师进行教学,彻底改变传统的一人教到底、费力不讨好的做法。这样做不仅能使有限但却充满活力的队伍充分发挥作用,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二,对从事“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教师,学校不仅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心,而且在地位和物质待遇方面也要坚持与从事其他课程教学的教师一视同仁。具体到教学量的考核、科研成果的考核、奖金、奖励等方面都要尽可能地坚持同一标准。
其三,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只要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专题教学的基础上,应当容许甚至鼓励教师充分结合自身的知识和学科优势,结合学校的学科特点、发展规划,结合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进行发散式讲解,将课堂知识型教学转变为社会能力型教学,将小课堂大社会化、大社会小课堂化。(www.xing528.com)
其四,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鼓励“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不拘一格,大胆创新。让单调乏味的一个教师、一张黑板、一支粉笔式的传统型教学让位于“声、光、化、电”百花齐放式的教学,让一个教师一“唱”到底的专制独白型教学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民主和谐型教学。
其五,在学生方面,要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地区来源、知识结构。一般而言理工科学生逻辑思维较强,形象思维较弱,他们对推理的兴趣爱好远大于对社会事务的关注,能主动通过媒体积极获取新闻信息的实属少数。理工科高校的学生普遍对“形势与政策”课程都很关注(青年人普遍比较关注国情和世情),但相对于文科学生而言,他们又普遍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和深入分析的动力。针对这种情况,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不仅要在教学内容上选择理工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讲解和分析,更要做到讲解广度与分析深度的平衡,否则极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讲解太泛太浅,学生对所讲内容感觉似曾相识而又无法真正理解;二是分析过于专业,导致学生理解难度增大而丧失学习的兴趣。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做到讲授学生应掌握的相关知识,又要做到因材施教。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实效性的过程中,一定要在充分考虑学校所处区域(东中西部和南北情况)、学校历史与现实情况(性质、类别层次)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和调动教与学的主体能动性。因为,“形势与政策”课与其他课程一样始终离不开教与学,离不开两者主体能动性的充分介入。哪个学校“形势与政策”课中教与学主体能动性发挥得好,哪个学校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反之,即使某个学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规章制度拟定得再完备、再有创意,而教与学主体的能动性却没有被调动起来甚至被压制,其结果也必将是令人失望而又难堪的。
[1]费英勤等.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0)
[2]孙波,王伟莉.高等学校加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若干思考.高教研究,2005(36)
[3]刘世勇等.试析“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地质教育,2002(3
[4]叶飞霞等.加强“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2)
[5]陈勇.“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研究.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注释】
(1)尹斌,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社科系,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