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大学生网上思想乐园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 71007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和电子技术领域学科体系为主,工、理、管、文、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电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并已成为我国IT技术领域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
多年以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秉承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国家输送了9万多名电子信息专业技术人才,成长起了一大批IT行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栋梁之材。
近年来,面对新的形势,根据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作为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和空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和抓手,下大力气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措施与手段
1.构筑三级思政网络体系,切实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先后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校园网,截至目前,千兆以太网已铺设到校园各个角落。校园网络用户已达到2000多个,所有办公室、实验室都有宽带网络端口。2002年11月,我校开设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网站——“E流网”,花大力气对其进行重点投资建设和策划、维护,充分发挥其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中心”作用。同时坚持重心下移,把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触角延伸至基层,明晰了“中心网站有广度有深度、二级网站有主题重特色、三级网页有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思路,构筑起了三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体系,使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自上而下、由点及面,全方位地发挥网络育人功能,切实为学生的成才与成长服务。
在二级思政网站中有6大主题网站: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党校主办的“红星”网,以党建为特色,设有基层党建、党校在线、入党指南、学习交流等栏目。“学生工作网”则主要围绕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开设了素质教育、学生党建、学生奖惩、学生资助、工作交流等特色栏目。“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服务毕业生为宗旨,就业动态、就业指导、个人求职、企业招聘信息等栏目不仅受到毕业生欢迎,其他年级的学生也经常访问浏览。校团委建立的“瑞金之星”团建网,围绕校园文化、科技活动、素质拓展、学生创业指导等工作开设栏目,有力地推动了共青团各项活动的开展。由人文学院创立的“E流大课堂”大大拓展了两课教育教学的空间。以心理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专题网站“心灵驿站”开辟了心灵交流、心灵视觉、心灵杂志、心灵互动、心理素质提升8个栏目,提供在线“心理测量”和“名师咨询”,为学生开辟了一个自由的心灵空间。
在三级网络中,一批各具特色的学院思政网站以及大量的社团、班级网站网页,以多样的形式、独特的视角、丰富的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蕴含于师生身边的事、感兴趣的话题中,同样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我校还通过“以评促建”大力推动二三级网站建设。通过在中心网站上,定期推介校园优秀站点、品牌栏目,推行科学的测评体系,评选网络建设先进单位和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先进工作者,大大调动了全校思想政治工作干部和广大师生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2.发挥网络“第四媒体”优势,信息共享、打包集成
2003年“非典”期间,我校利用网络视频的形式对新生部360名学生进行党课教育,将党建系列讲座专题片等课程内容的电视节目通过压缩后上载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网站,学生可以随时自主点击接受教育,并且可以在网上发表看法,交流学习心得。这种通过网络在宿舍听课的教学形式新颖、生动、直观,不仅克服了特殊时期带来的不便,还很好地实现了教与学、学与学之间的互动。
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的这种特性,我校将传统媒体加工后上传到“E流”网站,如开设《视频点播》栏目,将校广播电视中心摄制的每周一期校内新闻、校内重大事件专题片、名人名家来校报告会、校园文艺晚会、各种视频学习材料等压缩成流媒体格式上传;开设《西电科大报》栏目,将每两周一期的校报上传,并采用灵活新颖的分块点击方式;开设《西电之窗》栏目,将校园宣传橱窗内的展板以jpg图片格式分主题上传;开设《媒体西电》栏目,汇集全国各媒体对我校的报道,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形式上传:将党委宣传部编写的《宣传简报》、《学习参考》等材料也分别开设专栏。我校还充分利用其他网站的资源,开设“热点讨论区”和“专题板块”,将一些具有明确正面导向性的社会、教育、校内的热点、焦点事件或问题汇集筛选后上传。并且以上各个栏目的每条信息后都设有用户留言区。
这种“打包集成”的方式,将网络无可比拟的优势充分发挥,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集中发挥了各个媒体在宣传教育、统一思想、研讨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鼓舞斗志、活跃生活、扩大影响等方面的作用,满足了用户获取信息、发表见解的需求,受到了全校师生、广大校友和渴望了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领导、合作者、用人单位等的一致肯定。
3.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建设并保持一支强有力的工作队伍
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专职为骨干,兼职为主体”的原则。学校成立了以主管宣传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和主管校园网建设的副校长为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党政办公室网络管理中心负责校园网的规划建设,技术保障,负责学校主网站、FTP、BBS的建设和管理;宣传部负责把握政治方向,负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网站的建设、监控和管理,并指导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公安处负责有关政策、法律法规教育工作,以及负责全校网站信息监控;学生工作处、团委等单位负责学生的网络道德、网络文明教育工作。(www.xing528.com)
在编制岗位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学校专门设立了网络教育办公室,定编为科级建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并在各学院成立了网络宣传教育小组,明确提出了各单位的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建立起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并将其作为对干部政绩考核的内容之一。同时,发掘招募和培养在网络、宣传方面有特长的在校大学生组成一支数量达200名的网站建设和维护工作队伍,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参与,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培养了一支学生骨干队伍,并且100多名能熟练运用网络开展工作的专职政治工作干部和“两课”教师也加入到网络教育的行列中。通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一个专兼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管理队伍,很好地满足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需要。
4.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监管手段
我校始终注意把握好“大”与“小”的关系,就是通过堵疏结合,将网络的正面积极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把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学校认识到:要降低网上噪声、杂音,防堵有害信息传播,必须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管理制度,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力度。为此,我校出台了多项规章制度,规范师生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对校园上网用户有详细的个人资料登记表,建立用户档案,对BBS用户实行实名登记、身份验证。加强网络信息监控队伍建设,从教育、培训、奖惩等方面入手,强化队伍的责任与法律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实行24小时实时监控,尤其是对敏感问题及敏感时期,加强监控力度和范围。2006年3月中旬,学校网络监控人员在“网大”网站发现有人煽动学生罢餐的消息,首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采取了有效措施,及时防止了事态的扩大,保证了校园的稳定与安全。
同时,加强对网络教育教学设备及用房的管理,明确规定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房等场所不得从事经营盈利活动,要求这些场所的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和监管,只能利用互联网浏览、学习和研究相关的信息。加强对学校周边出租用房的管理,明确要求承租者不得从事与网吧有关的经营活动。
通过以上措施,校园内部网络环境得到了进一步净化,噪音减少了,主旋律更加响亮。
二、成效与经验
我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有着明确的指导思想:围绕一个主题,即网络育人主题;发挥四大功能,即信息交流、文化熏陶、思想融合、风采展示;达到以亲和的界面吸引人,以深刻的思想感召人,以真挚的情感感动人,以丰富的内容教育人。目前,中心网站“E流”已创办20个多个栏目,其中的新闻板块、视频板块、论坛板块、理论教育板块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全站日点击率超过3千次,保证了在第一时间听到全校师生的呼声,及时传达学校信息,有力地调动了全校师生的爱国、爱校、建校的热情,很好地发挥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成为学校与师生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更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示范性网站和门户网站。
实践中,我们感觉到要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在坚持科学性、保证真实性、讲究针对性、力求及时性、具有艺术性的同时,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关系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两课”是主渠道,课外活动是主阵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绝不可以游离于主渠道和主阵地之外。由于网络为“两课”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要充分利用就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又由于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课外活动的主阵地之一。因此,将三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是做好新时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
2.第四媒体与其他三个媒体的关系
广播、电视、报纸和互联网是当今人所共知的四大媒体,各自有其特点和优势,校园广播受众面较广;电视视觉冲击力强;校报适宜做深度报道和资料保存;而网络除方便、快捷以外,资源共享、互动性强是其突出特点。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特别要发挥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在网络平台上集成四大媒体,方便及时地传达具有正面导向性的信息,才会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积极防御与主动引导的关系
要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防御和主动引导要同时并举。积极防御,一方面是强化技术和管理手段,坚决过滤和防堵有害信息侵袭,另一方面是对网上互动栏目的信息进行准确分析,及时化解可能引发事端的各类矛盾;特别是要主动引导,以强大的正面信息压倒负面信息,维护校园稳定,提高网上正负面信息的“信噪比”,用积极、健康、向上和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唱响网上主旋律。
4.网上网下的互动关系
网络的实时性和互动性,使我们能通过网上及时了解和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困难,但要解决这些问题和困难,网下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才是根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