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德反思与高校思政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德反思与高校思政研究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师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反思赵玮教师这一行业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门类可说是具有久远历史的事情。我国传统教育既注意对学生才能的培养,更重视其德性的养成。中国传统师德的教育开明作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待教育对象上的平等,二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师德反思与高校思政研究

师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反思

赵 玮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成都 610225)

教师这一行业成为一个独立的职业门类可说是具有久远历史的事情。在我们这样一个古老的国家,西周时期就有了“学在官府”的说法,意思是教育机构设置在官府之中,政府官员同时担负着教师的职责。当时的官员也就是中国最早的教师群体,只不过他们还不是真正专职的教学人员。专职的教师大概是伴随着“官学”的崩溃和“私学”的兴起而出现的。当孔子提出“学在四夷”并创办了辉煌的私学,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的时候,社会上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私学大使,如郑国的邓析,鲁国的少正卯、墨翟等等。有了这样一大批专职教师的出现,才有了儒、道、墨、法、名等“百家争鸣”的局面,教育才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并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人才保障。

师德是伴随着教师这一行业或者社会角色的出现而出现的职业道德。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担任一定社会角色的人所应当自觉遵守的特殊道德。师德即教师道德,是指教师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并经常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作为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人所应该遵循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时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必备的品质。师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的特殊表现形式。

一、中国传统师德的基本内容

一部浩瀚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师德思想。其基本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深厚的敬业爱生情感

在我国历史上,教师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人们将“师”与“天地君亲”并举。荀子的“隆师”思想,则把隆君师与事天地、尊先祖共同作为礼的根本。相应的,教师的社会作用也得到推崇,“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周礼·天官·小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荀子·大略》),将教师的作用上升到了安邦国、导民众、正民风的高度。这种特殊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首先表现为“诲人不倦”的精神。孔子认为“教不倦,仁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则提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王夫之强调:“讲习君子,必恒其教事。”(《船山全书》第十五册,《姜斋文集》卷一)其次,表现为无私教诲的宽广胸怀。孔子曾非常坦诚地对学生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墨子则鲜明地提出“有道者劝以教人”是教师之大善,“隐匿良道,而不相教诲”(《墨子·尚贤下》)是教师之大恶。这种品质充分表现了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人格。最后表现为积极主动的教育态度。公孟子曾提出,学生问则教师回答,学生不问则教师不答。墨子明确反对这种消极的教育态度,主张“虽不扣,必鸣者也”(《墨子·公孟》),就是要积极主动,以“为义”的精神“劝教”和“说教”,甚至要“强教人”。

爱生是敬业的必然,爱生的情感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甘愿为学生成才操劳。孔子从“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指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论语·宪问》)二是对学生殷切期望。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学生对自己所授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希望学生能超越自己。孔子曾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荀子更是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看成是教师无上的荣光。

2.强烈的育人至上意识

教师一切道德实践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才,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家的基本主张。育人至上是传统师德的核心内容,是区别于其他传统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早在商周时代,人们就提出教师要造就能“修己治人”的人才。孔子首创私学,招生授业,弟子三千,而最引以为豪的则是那“七十二贤人”。管仲说的“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也深刻地说明了培育人才有着无可比拟的社会价值。权德舆所说的“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权文公集》卷四十《进士策问·五道》),更是明确指出了造就人才对国家、民族的决定性意义。但是如果教师“教不立,学不传,人才不期坏而自坏”(《二程集,河南程氏粹言》卷一《论学篇》),那么“兴贤育德,贵在师儒”(《清史稿》卷八十九《志六十四·礼八》)。

在古代教育中,对人才的素质结构只是粗线条地勾勒为“德”与“才”两个方面。我国传统教育既注意对学生才能的培养,更重视其德性的养成。荀子说的“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荀子·修身》),明示了教师在引导人的行为举止、塑造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作用。而“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更是明确指出了教师不只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晓谕、培养他们优良的道德品质。而且“教之以事”只是手段,“喻诸德者”才是最终目的和根本出发点。也正因为育人成才的根本目的,我国传统师德对教师提出了“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具体道德要求。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说明了以身立教的重要性。荀子说:“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荀子·修身》),指的就是教师的典范作用。杨雄更是明确地提出:“师者,人之模范。”(《法言·学行》)韩愈对这一思想还做了进一步发挥,充分阐明了“以一身立教,而为师于百千万年间,其身亡而教存”(《韩昌黎集·外集》卷四《通解》)的道理。

3.鲜明的教育开明作风

教育开明是中国传统师德的重要准则。中国传统师德的教育开明作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待教育对象上的平等,二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平等。

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的教育对象都是奴隶主贵族子弟。春秋时期,一些教育家开始提倡教育开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孔子。孔子极力倡导“有教无类”,主张不论其贵贱、贫富、长幼、华夷、智愚,均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他的学生中,许多来自不同阶层和地域。所有这些人,孔子均以“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的这一思想至战国时期为孟子所继承和力行。孟子的门人称道孟子设学收徒,“往者不追,来者不拒,苟以是心至,斯受之而已矣(”《孟子·尽心下》)。从教育史上来说,“有教无类”是一次重大的革新,它冲决了奴隶主贵族独占文化教育的特权,扩大了教育范围。在中国古代,尽管这种教育开明的思想没有得到真正的普遍实行,但正是由此形成了“平等相待”、“一视同仁”、“教育公正”等一系列师德品质。

我国传统师德一方面十分讲究师道尊严,以维护教师的地位和威信,另一方面也很强调“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思想早在孔子所主张的“学无常师”、“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等言论中就产生了。他还提倡“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鼓励学生敢与教师争鸣,唯真理是从。韩愈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认为谁先得道,谁就是老师,因此师生之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昌黎集》卷十二《师说》),应该互相学习明朝王阳明还明确提出“凡攻我之失者,皆我师也”(《王阳明全集》卷六《杂著·责善》)的思想,鼓励学生指出、批评老师的不足和错误,而老师则应乐意接受。(www.xing528.com)

4.不倦的好学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师德中,好学进取是教师履行职责的重要保证。学习态度、知识水平对一般人来说,本身并不具有道德含义,但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赋予教师本人的学习态度和业务能力以道德意义。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承担起培育人才的重任。否则,就会如黄宗羲所说的“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王阳明全集》卷六《杂著·责善》)。因此,教师在追求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有尚知爱智、勤思穷理、开拓创新、谦虚谨慎的态度具有不倦的好学进取的精神。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这句话前者指求知态度,后者指敬业精神,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没有崇尚知识、勤奋好学的态度,是不可能、也无力去尽心育人的。所以,“学不可以己”(《荀子·劝学》),“君子力学,昼夜不息也”(《太平经·力行博学诀》)。但是,教师博学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学思结合,创造性地发现新的知识,以此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因而孔子强调:“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在他看来,光是接受、传播前人创造的文化知识,而不能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绝不是一个好教师。所以,教师不仅要“博学之”,更要“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当然,在实践中还要“笃行之”(《礼记·中庸》)。

二、中国传统师德观的现代价值

中国古代教育家在师德修养上,强调“内省”、“不耻下问”、“见贤思齐”,对学生要“循循善诱”等等。这些师德遗产,不仅造就了一代代知识分子,而且又以知识分子为载体,世代相传,对形成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些师德遗产和师德传统,在今天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没有成为过时之物,还应进一步发扬光大,批判地继承,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并作为确定新时期师德建设目标的历史依据。

首先,研究中国传统师德,有助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师德传统,并把她发扬光大。中国五千年文明不仅孕育了文质彬彬的中华民族,而且发展出来的优秀文化传统一代代传承下来,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师德便是其中之一。研究中国古代师德观,有助于我们继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在实践中改进、创新,进一步把她发扬、光大。

其次,研究中国传统师德,有助于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前人留下的关于师德观的文化遗产,尽管产生于不同的时代,却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今天的教师,担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新生一代的伟大任务,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教学技巧,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研究前人的师德观,吸取其中的精华,可以形成新时代的师德观,使广大的教师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

再次,发扬中国传统师德的优秀传统,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教师们自觉学习中国古代师德,对于他们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发扬中国传统师德的优秀传统,也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教育着学生、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的道德在培养新一代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中国古代师德观,以此作为教师学习的理论基础,使他们从理论高度上把握师德的真义,从而转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在教育过程中指导自己的行动,将会更多地影响到学生及社会上的各色人等,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陈蓉,袁韶莹.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师德观概览.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报,2002

[2]秦孟培编著.师德建设.北京:远方出版社,2004

[3]孙帝等编著.教师素质道德修养.北京:远方出版社,2004

[4]王建梁.中国古代师德观的主要特征及其现代价值.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5]秦孟培编著.为人师表.北京:远方出版社,200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