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国峰(1)
一、高校师德建设面临的困境
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一个具有表征崇高价值体系作用的象征体系,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直接传承者,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教师的社会价值就在于为社会培养与造就人才,也可以说教师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着人类的未来。在任何社会中教师的社会责任从本质上讲都是相同的,即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社会期望着每个教师都能认识这一价值并将之植根于自己的行为意识之中,基于这样的主体地位,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素质中的核心和灵魂,因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始终是一件根本性的工作。而高校是教育体系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他们在大学里所受的教育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对社会的看法,因而高校师德的建设更加有其非凡的价值和意义。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目前高校中的师德建设正面临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困境。
根据2005年9月左右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56%的人认为与20年前相比,教师的社会声望下降了,而主要原因是教师“过分追求经济利益”或者“缺乏职业道德”。而与教师声望跌到谷底相对的是教师的工资在20年里涨了18倍。教师声望的下降,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很大程度上与职业背景有关系,如何解读这“一升一降”的现象呢?结论有两条:其一是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精英在日益重视知识的年代变得更加受到重视,同时也更加努力为自己争取利益;其二是他们在承担自己教师身份的职责和道德象征意义上做的努力不够,因而在公众中丧失了道德权威。
二、对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辩证解读
笔者认为,上述教师声望的下降有着积极和消极的两重含义。积极的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在儒家文化背景下,教师是一种将教书与育人、正人与正己并重,以自身道德主体的完善与挺立来垂范、昭示他人的师表形象,因此而赢得崇高的职业尊严和良好的社会声誉。但进入现代社会,传统师表形象忽视了教师劳动的经济属性和物质利益;忽视了教师的自我价值、个性解放和生命自由,那种清高、斯文和古板的形象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和感召力。而一味强制要求教师职业的神圣感,忽视教师作为普通人的需求,是要教师以压抑和否定自我的正常欲求以满足职业需要为前提的。在这种意义上,教师职业声望的下降,是一种进步,是公众对教师职业评价正常化的表现。教师超负荷的劳动付出和劳动创造出来的巨大潜在价值与教师微薄收入的反差强烈,给教师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现实压力。而教师职业声望的下降,一方面说明教师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公众对“圣人”形象的期待,另一方面,社会正在合理接受教师作为职业的应有本义,对教师的形象进行理性看待。教师本来就是一种职业,声望下降并非完全是教师的尴尬,而是社会多元的一种体现。
但是,这种对于教师去神圣化的解构并不能掩盖实质上的对于师德建设滞后的现状,这种滞后的短期效应并不明显,但长此下去,对国家、社会以及教育本身都有着几乎致命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而其根源,笔者认为便是目前高校盛行的管理激励机制。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经济建设的高峰期,随着各行各业开始走入市场经济的大潮,高校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大氛围的影响而改变了其内在的一些特点和传统。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激励和评价体系,呈现出科研标准和行政标准的双重激励手段。
三、激励机制设定的偏差是师德建设无力感的重要原因
分析目前高校的现状,我们便会发现,这几年来,无论是从国家管理机构还是学校本身,以至于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评价标准,都有了相应的变化,以前那种以教书育人为根本核心的价值观,正让位于科研至上,行政至上的观念。可以说,目前国家评价一所学校,一个重要的指标参数就是其科研成果和论文的级别与数量,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一所学校评价教师的指标也同样侧重于科研成果和论文。比如目前很多学校都执行这样的政策,即教师发表1篇SCI或者EI检索的论文,则奖励几万元至10万元,对申报到了课题的教师,学校还给予配套的经费,一些科研能人,或者高学历者很快便得到学校的重用,赋予领导的职位,这样由科研激励进一步发展成为行政激励。而与此相互对应的是,几乎绝大多数高校评选出的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更多的都只是一种荣誉称号,最多只有几百元的奖励,甚至很多时候连评职称的一个有力条件都算不上,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重视师德,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句空话。
在某种程度上,任何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因而一个人不可能去做他想做的所有事情,只能权衡利弊,做那些他认为最有价值的事情。对于目前的高校老师而言,已经不像以往那样仅仅是单纯的面对课本和学生,而是面临着一种复杂的多元化的选择,科研、论文、教学、行政,或者是借助自己的知识资本搞外快,这种多元化尽管自高校建立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但从来没有像目前这么冲突尖锐过,因为教师群体本身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分化,出现了科研大户、论文大户、外面讲学的大户、或者利用学校资源建立小金库为自己谋利益的大户,这些人的收入经常是一般教师收入的几倍到几十倍,这种巨大的差距几乎给每个教师一种不平衡的感觉和无形的压力。前段时间,国家税收改革的时候,把高校教师界定为高收入人群,而且作为税收的重点监视控制对象。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高校教师来说,其真实收入远没有高到那种程度,但是高校里面的几个收入大户尽管人数少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从而给大家形成了这种印象,这种被强加在身上的“高收入”的身份,更是给了教师很多压力。
此外,目前很多高校采用的量化评价标准,基本上是科研、论文、上课数量三者的综合,因为这些东西比较容易量化,在表面上也显得很公平,容易形成一种直接的简单激励。但是我们仔细分析这种激励却发现,其产生的直接结果是,一些老师为了获取效益,把自己的精力投向那些激励指向的评价标准,或者拼命上课,或者拼命写论文搞科研,只有这样才可能获得切实的收益,进而才可能获得相关的名誉和同事的赞许。而“教书育人”这个最根本的高校教育的职责,却很少有人真正的提起,因为他几乎无法考核,没有办法量化成标准。但要做好这项工作,却是一个丝毫不亚于其他任何一方面的艰巨的工作,与学生的交流,对学生的关爱,解决学生的具体问题,和他们沟通以便于引导,每一个步骤都要投入几乎无限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重科研轻教书育人的现状下,很多教师都会重新考虑自己的选择,这种影响的发生是必然的。
四、针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设立激励机制是促进师德建设的关键(www.xing528.com)
以功利为导向的激励模式,在短期内的确可以使高校取得数据上的繁荣,但是我们知道,评价一所大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的水平,更进一步地说,应该是学生决定了学校的质量,而不是学校决定了学生的质量。一所大学的毕业生若是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则一定会提高那所大学的声誉,而一所本来好的大学若是学生质量逐渐下降,则这所大学也注定会被给予不好的评价。但是,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所学校学生的质量呢?笔者认为,相比硬件条件来说,作为软环境的教师的师德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毕竟死的知识要活的老师去教,而学生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接收机器,他们是活生生的、有自己思想情感的、能判断优点和缺点的人,影响他们知识接受的并不是知识和智力本身,而是更多的其他方面的观念、思想、心态以及各种情绪背景。可以说,假如一个学生想学习了,有着强烈的学习的愿望,那么,他一定会克服各种困难,而且以最好的效率来吸收课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相反,假如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强烈,那么再完善的管理手段,再先进的教学硬件,再走在时代前列的科技知识都无法引起他的兴趣,产生不了相应的学习效果。这种软环境的影响尽管无法即时觉察,但却有着切实的长远的杀伤力,其产生的直接结果是,无论是老师和学生,都把上课以及相关的教育活动看作是一种纯粹的任务,少了其中精神层面的交流和那种真正承载人类文明的对知识的热诚。那么,其长期结果必然是学生的质量下降,自然又会导致学校评价的下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教师的职业除了现实性一面需要强调激励的改善外,其本身的特殊性是支撑师德的核心,这就是这个职业本身所蕴涵的一种角色上的崇高感和非物质化的倾向,也正是基于这一点,很多老师即使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回报,但仍然始终如一的坚持着,尽管他们也计较着这种激励形式的合理性,但同时却丝毫没有放下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因为他们从自己信念体系的自我酬偿中得到一种内在意义上的回报,就如现在很多见义勇为的人受伤后无人过问,过着悲惨的生活,而问其他们要是让他们再选择一次,他们会怎么做的时候,他们却都毫不犹豫地回答,他们还会再一次的见义勇为,因为对于他们而言,那种激励就是他们本身的道德标准,是他们本身的信念和人生追求。同样,对于那些真正艰苦奋斗在第一线的教师,更多的都是那种对于意义的认同和崇高感在激励着他们,作为他们根本的动力。作为国家的相关部门或者高校的管理者,要主动的、真正的、以实际的尊敬对待这些人,对这些社会和国家以及学生都真正需要的人给予真正的激励,从而真正形成一个从形式到实质都真正落实的建设师德的大环境,这就是师德建设最核心的本质。
笔者认为,引导人类发展的,绝对不仅仅是科学技术,更是那科学技术背后的人们微妙而强大的精神,教师作为这双重内容的传递者,永远都不能泯灭对师德的发扬和身体力行。
[1]王均平.大学师德建设的现状及改革对策.高等教育研究,1997(3):75~79
[2]关注教师的声望“下降了”.东方早报,2005-09-14
[3]林宁,王劲松.论高校师德建设及其激励监督机制的构建.理论月刊,2006(3):157~159
[4]李连华,李士群.构建高校师德建设激励机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育探索,http://www.exploreedu.com/0616tg.htm
[5]孟大伟.关于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思考.http://gh.ncepubj.edu.cn/news/ShowArticle.asp?ArticleID=3570
[6]孙福田,王立舒.论高校师德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5):28~30
【注释】
(1)邓国峰,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法律系,讲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网络德育与网络心理学,联系方式:pipal@263.net。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