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望江亭》传播探微
李小彬
元代大戏剧家关汉卿的杂剧作品《望江亭中秋切鲙旦》塑造了谭记儿这样一个光辉的正面喜剧形象,该剧也是我国古代喜剧的典范。1956年张君秋先生[1]看了由关剧《望江亭中秋切鲙旦》改编而来的川剧《谭记儿》[2]之后,将其进一步改编、移植到京剧中来,创造了京剧《望江亭》。这一极为成功的改编使得《望江亭》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试想假若没有张君秋先生的再创作,恐怕《望江亭》会同诸多古典文学瑰宝一样,孤独于馆藏之中,落满尘埃,仅余少数学者替它拂去满面尘土,岂不可惜!
京剧《望江亭》诞生以来,得到广大观众的肯定和热爱,其传播途径多种多样,既有文本传播,包括剧本的出版,对剧本的分析文章和评论,对表演技艺和表演经验的回忆总结等;又有舞台演出传播,它不仅是张君秋先生的演出,也有其他演员对该剧的再度演绎。同时,它还包括媒体传播,如报纸、唱片、录音,以及据此拍摄成的戏曲艺术片等;还包括教学传播,因为张君秋先生自己将此剧搬上舞台和银幕,并广纳贤徒,传播此剧;还有图片传播,由于张君秋先生爱好并善于绘画,常以丹青会友,关于《望江亭》的国画作品也曾问世……正因为有着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京剧《望江亭》才得以风靡海内外。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京剧《望江亭》的传播。
一 从剧本改编看其传播
1956年,张君秋在中和戏院观看了李笑非、杨淑英合演的川剧《谭记儿》之后,就有将其改编为京剧的想法,一个半月之内,张君秋先生和他的剧组齐心协力将京剧《望江亭》改编并成功上演。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戏曲通过改编进行传播的魅力,而且也让笔者进一步思考这一改编成功的原因及特点。
首先,成功的改编需要敏锐的艺术眼光和丰富的改编经验。张君秋和刘雪涛在看《谭记儿》的过程中,就已经敏锐地感觉到这出戏情节生动,结构紧凑,将之改编为京剧一定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因为京剧作为国剧无疑比地方戏具有更为广泛的受众范围。在动了改编念头之后,张君秋心中就开始对其进行艺术构思。为了做好《望江亭》这个传统剧目的改编,张君秋以严谨认真的艺术创作态度和刘雪涛这位老搭档连续看了几场《谭记儿》,然后召集刘雪涛、王雁等人商量着手改编工作。据张君秋的搭档们回忆,在改编京剧《望江亭》之前,他们就曾经几度成功地将川剧改编为京剧,并为观众所喜爱。应该说正是这些丰富的成功改编经验为川剧《谭记儿》改编为京剧《望江亭》铺平了道路。
其次,成功的改编需要丰富的艺术积累和渊博的艺术修养。戏剧与其他的叙事文学样式最大的区别是它的音乐属性,因此,仅仅着眼于文本上的情节生动、结构紧凑是远远不够的。张君秋发挥他的唱腔、身段等艺术优势,将《谭记儿》改编为京剧后,使其具有更大的艺术表现空间。改编传播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艺术创作过程,有人了解到改编过程后评价说:“特别是唱腔,每段唱什么、怎么唱完全出于张君秋的构想,然后大家讨论确定。”“无论是开头部分幕后‘搭架子’的「四平调」,还是「南梆子」,以及后面的「西皮二六」、「原板」、「流水」、「摇板」的大段唱,包括公堂上的「西皮摇板」、「二六」、「快板」,没有一段不是既花费了张君秋的巨大心血,又凝聚着艺术伙伴的集体智慧”。[3]确实,在中国京剧艺术史上,张君秋可以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自幼打下了良好的京剧底子,曾经得到王瑶卿的亲自教导,又得到四大名旦的指点,广泛吸收了各个艺术流派包括其他剧种的丰富营养,一生勤奋刻苦地钻研京剧艺术。这样才能达到每段“经他一唱”,各位艺术家们“叹服不已”。
再次,成功的改编需要强烈的创新意识和独到的艺术手法。在改编《望江亭》的过程中,唱腔设计体现了张君秋的强烈创新意识。他尤其注意“因人设腔”,即通过唱腔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不同人物的唱腔各具性格。在同一剧中则根据人物心情、地位的变化做出不同的设计。《望江亭》中谭记儿的唱词,前部分凄婉而后部分流畅,就体现了这一特点。张君秋还注意吸收各行当、各门派和各曲种的优长,如念白中带笑音,是尚小云先生的特点,《望江亭》韵白“好个当不负卿”的“好”字和京白“真是出口成章啊”等句就有笑音,表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为了创作出谭记儿最后的一段[二六],他和刘雪涛坐在三轮车上,请刘雪涛把小生的经典[二六]全都唱一遍,从小生的[二六]板式中吸收营养,最后张君秋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终于创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的旦角[二六]。张君秋和他的伙伴们以一种创新精神改编京剧《望江亭》,确立了张派艺术在京剧史上的地位。[4]
京剧《望江亭》在创新艺术形式和优化传播内容的同时,其令人称奇的改编速度不能不说是它另外一个显著特点。与张君秋先生合作了47年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雪涛先生回顾当年改编的情景时说:“《望江亭》是从川剧借鉴来的,川剧当时叫做《谭记儿》。”“那时正好我们要去南京、上海演出,南京半个月,上海一个月,回来就要合团了。就在从北京到南京的火车上,君秋编唱腔,我整理框架,到了南京以后这出戏的架子就搭起来了。”作为剧团主力的张君秋,其对《望江亭》的改编工作其实是在演出过程中利用演出间隙进行的。到了上海,留给张君秋改编的时间“更紧张了”。“不但要正常演出,还要赶在回京之前完成这出新戏”。[5]由此可见,改编的时间非常紧张,不仅要在演出间隙工作,还要充分利用旅途的时间。可以说京剧《望江亭》在改编速度上也创造了一个奇迹。
二 从舞台演出看其传播
如果说文本改编是京剧《望江亭》成功改编的第一步,那么舞台演出则是京剧《望江亭》成功传播的第二步。在这个过程中,该剧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传播速度之快,在舞台演出传播中实属罕见。
当张君秋等艺术家决定改编《望江亭》时,他们才刚刚走出北京。而一个半月后在他们从沪返京的前一夜,《望江亭》就在上海成功上演。在旅途中和在上海演出的业余时间里,张君秋等完成了京剧《望江亭》的改编,作为临别演出,《望江亭》第一次与观众见面,就引起巨大的传播效应。用我们今天的舞台演出传播的习惯方法来看,《望江亭》的改编和演出前的排练时间几乎为零,这样的演出传播速度不能说不快。
张君秋回京后,一边同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合作,成立了阵容强大的北京京剧团,一边继续京剧《望江亭》演出活动,该剧一经推出,很快得到全国观众的肯定,一时红遍大江南北,取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
第二,传播范围之广,在舞台演出传播中可谓空前。
当京剧《望江亭》正在全国广为传播之时,1958年,纪念世界七大文化名人之一关汉卿创作700年的活动即将举行,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将京剧《望江亭》摄制为彩色戏曲片,张君秋饰谭记儿,刘雪涛饰白士中,李四广饰杨衙内,周峰导演。“海燕厂为了能赶上6月28日关汉卿的纪念日,在全摄制组的通力合作下,以大跃进的姿态从4月19日开始筹备,至6月6日全部拍摄告竣。”[6]跨出了京剧《望江亭》由舞台演出传播向影视传播的第一步,大大拓宽了其受众范围。195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大家跟着唱”节目中,张君秋亲自教唱《望江亭》中的南梆子[7]唱段,使那些没有条件观看演出和电影的受众得以通过广播听到改编后的京剧《望江亭》,更进一步扩大了受众范围。
与此同时各地京剧工作者纷纷学习演出京剧《望江亭》,就连前湖北戏校京剧科学生们在戏校排演场演出的《望江亭》也达到了空前的演出效果。有文章介绍,“在那个秋末初冬的夜晚,武昌彭刘杨路之戏校排演场车水马龙,观剧者有当时湖北省政府、文化界、教育界之政要人物;有武汉戏剧界的师长同学;有台上小演员的家长……更有成群由汉口坐轮渡过江赶来武昌的张派戏迷”。[8]其实,就在这场演出的观众中,还有湖北各地方京剧团来的演员。由此可见,当时京剧《望江亭》演出传播出现的空前盛况。
第三,因舞台演出效果好而声名远播。
1963年4月,京剧《望江亭》随北京京剧团赴香港、澳门演出引起轰动,当地媒体争相报道,而且专门有人撰文分析张君秋在这出戏里的创新,引发了很好的传播效应,该剧进而名播欧美。
《望江亭》在美国演出前,就有媒体对其进行介绍,张君秋在国内演出的《望江亭》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传播到美国,张君秋1958年拍摄的戏曲艺术影片《望江亭》(张君秋饰谭记儿,刘雪涛饰白士中),张君秋的录音、唱片,还有他的美国弟子的演出实况都为京剧《望江亭》在美国的上演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可以说,京剧《望江亭》在没有来到美国演出之前,就已经颇有名声,华人票社里甚至还直接上演过京剧《望江亭》。当《望江亭》来到美国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时至今日,美国的张派戏迷仍然对《望江亭》情有独钟。1993年1月,首都戏剧界、文艺界举办了祝贺张君秋艺术生活60年(以张君秋1933年拜师学艺算起)的庆祝活动,张君秋的弟子、美籍华人陈碧如专程赶来演出了张派名剧《望江亭》(著名小生演员刘雪涛饰演白士中)。2008年2月11日,阔别北京长达16年之久的杰出张派传人、旅美华人薛亚萍重返京城舞台,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的依旧是京剧《望江亭》。
除此之外,京剧《望江亭》的影响力还辐射到了亚洲和欧洲。1984年,张君秋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团成员出访日本,在一次与日本友人聚会的场合里,他意外地听到一位日本年轻女士演唱了他的《望江亭》唱段,居然唱得十分准确。1989年至1990年,张君秋在访问美国期间,曾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讲学,吸引了众多的欧美大学生凝神聆听他的讲课,预定半小时的答问时间,由于提问踊跃,一再延长,其时有一位法国女学生还自告奋勇演唱了一段《望江亭》唱腔,场面十分活跃。
三 通过教学看其传播
京剧《望江亭》的教学传播可谓硕果累累。其教学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www.xing528.com)
(一)院校教学传播
“文革”结束后,京剧《望江亭》恢复了演出传播,张君秋担任了中国戏曲学院的副院长。他意识到中国传统京剧艺术的传播与发展需要培养大批人才,于是,他通过排演京剧《望江亭》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而京剧《望江亭》也借助教学舞台得以薪火相传。中国戏曲学院的王蓉蓉、张静琳和北京京剧院的杨淑蕊、关静兰就是在排演张派剧目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京剧人才。杨淑蕊受院里安排学习张派的代表作《望江亭》,在张君秋的悉心指导和培养下,杨淑蕊多次在北京成功地演出《望江亭》。京剧《望江亭》通过这些后起之秀,得以不断相传。
(二)授徒教学传播
京剧《望江亭》的授徒教学传播,始于1961年张君秋在武汉的演出期间。在南下访汉演出期间张君秋将当时武汉京剧团著名青年旦角王婉华收为弟子,王婉华随师同台配演二旦及丫环,前湖北戏校陈鹤峰校长之女陈瑶华也在此次拜张君秋先生为师。张君秋授徒教学非常认真严格,教学特点是循循善诱,一丝不苟。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即使不是行内的青年京剧爱好者也可收为学生。莫言回顾说,他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安排配合张君秋做教学节目中的学生角色,张君秋要求看看节目中的配合者,莫言本来就爱好张派京剧,见到张君秋时把事先按要求抢学的戏唱给他听,张听后高兴地说:“你可以跟我学。”当时在场的王雁和刘雪涛站起身向张君秋握手说:“祝贺你收了一个学生。”被称为“小张君秋”的薛亚萍也是张君秋的徒弟,1990年,薛亚萍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992年,薛亚萍荣获梅兰芳金奖。作为张派“派徽”的京剧《望江亭》正是她们成角的重要试金石。京剧《望江亭》正是通过这种师徒相传的传统教学方式得以广泛传播。
(三)现场演示教学传播
现场演示教学传播包括身段动作、唱腔、道白和说戏等全方位的教学传播。现场既指院校内教学传播的排练厅教学现场,也指院校外的演出和教学现场。在各个教学传播现场,张君秋在《望江亭》的全本教学中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很多京剧行家宁可演出也不愿说戏,因为说戏比唱戏更伤嗓子,而张君秋为了培养京剧艺术人才,从来都不考虑自己的辛苦和得失。1961年在汉演出期间,前湖北戏校校长陈鹤峰请张君秋等艺术家到戏校指导。当时该校正在排练《望江亭》,张君秋看了一会儿后,主动要求自己剧组的艺术家们和学生演员按角色“分别对号入座”,并且分场次顺序地给学生说戏。这样分头单独说了两个小时的戏后,张君秋又招呼李四广、钮荣亮一起合排“盗圣旨”一场。手把手地为王明仙、朱世慧纠正身段,启示要领。这样示范教学排练了“前后四场的重要段落后”,时间已经过了四个小时。张君秋等“一口气传授了一出《望江亭》”。由此可见张君秋在教学传播上所用的功夫和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这种细致的现场指导,使京剧《望江亭》在传播的过程中,得以最大限度地“保真”。
(四)出访教学传播
为了传播中国的京剧艺术和中国文化,张君秋曾于1984年和1989年分别访问了日本和美国,在这两个国家他都听到了外国人演唱的中国京剧《望江亭》唱段。张君秋在美国先后收了12个美国学生,国内学生遍及大江南北,他以丰硕的教学传播成果为京剧和《望江亭》的传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四 通过文本形式进行传播
京剧《望江亭》的文本传播可以分为剧本文本、传记文本、学术文本、评介文本、纪念文本等。在这些文本中有两个共同的特点值得注意,一是京剧《望江亭》是从川剧改编而来,虽然是张君秋和刘雪涛、王雁等伙伴们共同精心改编的剧本,但唱腔、音乐等各个方面主要是由张君秋主创。如《张君秋的艺术积累和创造》一文中说道张君秋对创作《望江亭》的决定作用,同时指出张君秋的学生们只是学张君秋的唱是达不到张君秋的艺术水平的,因为张君秋的艺术是一个艺术整体。这样的文章对于《望江亭》的传播和研究是很有学术价值的。但是文本没有以《望江亭》为题,而是以张君秋为题。二是这些文本无论是纪念、回忆还是欣赏、评价都是围绕张君秋的艺术特色和《望江亭》来展开的,甚至很多都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望江亭》创作过程以及很多设计细节、演唱演奏技巧等,这对于京剧《望江亭》的传播也是极其有价值的。
具体而言,北京出版社1959年12月出版的《戏曲剧本:京剧望江亭》是京剧《望江亭》经过演出传播后再度整理出版的较为成熟的版本。剧本传播虽然是文本传播的一个样式,但它和其他的文本传播是不同的。其他文本传播的传播者是作者和出版者,而剧本的传播者除了作者、出版者以外,更为重要的是演出者,因为演出者才是面对受众的直接传播者,演出者决定着传播效果。京剧《望江亭》的传播者更有着一般演出者所不具备的特殊的传播者身份,既是剧本的主创者,又是直接传播者,集传播设计和传播演出于一身。正因如此,京剧《望江亭》的剧本总是能够得到高质量的传播,因为演出者可以在演出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修改,也可以直接根据受众的意见调整或修改。一般文学样式的文本传播一旦传入受众之手,其传播效果就无法改变,而京剧《望江亭》集主创和演出于一身,当然就可以达到高质量的剧本传播效果。如1963年《望江亭》赴香港、澳门演出前,周恩来总理看了《望江亭》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张君秋等觉得很好,但当时时间很紧而没有修改。1978年底,《望江亭》恢复演出时,张君秋对《望江亭》做了新的修改,“吊场”减去了,杨衙内改成为假冒钦差(根据周恩来总理意见),“卖鱼”一场戏又增添了两个新唱段(根据戏迷票友的意见),谭记儿假扮渔妇由念韵白改念京白,场次精练,情节也更加合理。上海文艺出版社于1984年10月出版了张雪华等根据张君秋演出本整理的《京剧曲谱-望江亭》就是最新的剧本文本,为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时期出版,将剧本文本传播推进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张君秋传》(作者安志强)是当前传播较广的传记文本。作者系《中国戏剧》副主编、编审,早年专注京剧音乐,是我国戏曲音乐专家,曾编撰出版过《张君秋唱腔选集》,也是戏剧理论专家。早在70年代末,他因工作需要为张君秋先生总结艺术经验,取得了研究张派艺术最为原始的第一手资料。80年代中期,安志强曾与张君秋夫人谢虹雯女士合作出版了专著《张君秋》一书。重新撰写《张君秋》传,是安志强在研究和总结张君秋先生艺术成果方面的又一重要专著。新文本详尽地介绍了张君秋先生的艺术生涯和卓越建树,对于《望江亭》的传播者来说,这是一本难得的传播文本。传记文本还有的是以专论形式出现的,如《张君秋一生所做的三件大事》(作者安志强)、回忆纪念类文本如《清明为父亲扫墓》(作者张学浩)、《缅怀父亲张君秋》(作者张学浩)、《张君秋和吴励箴的半世情缘》(柴俊为、张伟品)等,这类文本往往情感真挚,具有非常强烈的传播效果。
学术文本和艺术评介文本包括:《张君秋的艺术积累和创造》(刘乃崇、蒋健兰)、《谈张(君秋)派唱腔的伴奏》(何顺信)、《旦角声腔发展史上新高峰——论张君秋的演唱艺术》(王家熙)、《张君秋在〈望江亭〉中的几段唱》(唐吉)、《略谈张君秋唱腔艺术》(张建民)、《张君秋唱腔选集评介》(林之)、《张君秋先生的唱腔艺术》(张瑞华)、《寂寞芳心遇知音——浅谈学演张派名剧〈望江亭〉》(王艳玲)、《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左广斌)等。这类文本主要特点是通过专业刊物或者大众媒体进行传播,使更多的人了解京剧《望江亭》及其艺术特色,对于专业艺术群体和学习者也起到了铺路搭桥的作用,可以说是间接地发挥了教学传播的作用。文本传播就广大受众而言,不仅弥补了演出传播尚存的不足之处,而且也便于让那些观看了演出的受众更加深入了解《望江亭》,扩大传播效果。对于那些希望学习《望江亭》并成为京剧《望江亭》传播者的广大受众来说,文本传播无疑具有更大的传播价值。京剧张派名剧《望江亭》作为我们戏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自诞生以来,不断超越民族和地域的限制,向外传播。自张君秋将之移植和改编以来,它在舞台上不断演出,不断革新,完成了对古典戏曲的传承与传播,其传播手段具有范式作用,也值得处于困境中的戏曲工作者重新审视它,希冀它能给现在的戏曲创作带来某些启发。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注释
[1]张君秋(1920.10—1997.5.27),原名家鸿,别号玉隐,祖籍江苏丹徒,出生于北京,逝于北京。他自幼热爱戏曲艺术,1933年开始学习京剧青衣,1935年秋正式登台演戏。不到20岁就深受观众青睐,红遍大江南北。1942年3月自组“谦和社”并经常到上海、天津、武汉等大城市巡回演出。1951年他率先组建北京京剧三团,深入厂矿农村,参加赴朝慰问,热情为工农兵演出。1956年,他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组建了阵容强大的北京京剧团(现北京京剧院),名家荟萃,好戏迭出,使京剧的繁荣达到新的高峰,为弘扬民族文化、繁荣京剧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粉碎“四人帮”后,张君秋恢复了舞台生活,后出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1981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剧协副主席,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名誉会长。1986年,张君秋应天津市领导同志之邀,赴津参加了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百日集训”工作。1989年至1990年,张君秋应邀访美,在纽约、旧金山分别接受了美华协会颁发的“终身艺术成就奖”及林肯大学颁发的“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标志着张派艺术在海内外戏剧界的崇高地位。1994年,张君秋接受中央领导同志的委托,担负起《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的工作,在约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中国京剧各个流派剧目音配像120部。张君秋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五六十年代,他编演了许多新戏,如《望江亭》、《西厢记》、《状元媒》、《诗文会》、《楚宫恨》、《怜香伴》、《彩楼记》、《秋瑾》、《珍妃》、《秦香莲》、《赵氏孤儿》等。这些戏都成为张派的特有保留剧目。
[2]川剧高腔《谭记儿》由李明璋根据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望江亭》杂剧改编而成,1956年由重庆群众川剧团在重庆首演,同年,四川省川剧院三团在贵阳演出。1957年,成都市川剧团赴京、津、沪演出,受到观众和文艺界的一致好评。1959年,中国川剧团出访东欧四国时,亦曾演出此剧。陈书肪、杨淑英扮演的谭记儿,刘成基、李笑非扮演的杨衙内享有盛誉。剧本发表于1956年《剧本》月刊,中国戏剧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分别出版有单行本。
[3]崔伟.望江亭是这样炼成的[J].中国京剧,2007(7).
[4]一说京剧《望江亭》成为张派艺术的“派徽”。
[5]刘雪涛先生的引文见2007年5月30日发表于大众网《专访刘雪涛竹兰相伴四十载粉墨丹青往昔》一文,作者为特约记者方凯;记者霍晓蕙。
[6]《纪念关汉卿拍摄舞台艺术片“望江亭”》,载《电影艺术》1958年第7期。
[7][南梆子]曲调清亮、柔媚,适宜喜剧气氛,它是由梆子曲调引进到西皮腔中来的,从旋律的明亮色彩以及京胡伴奏的定弦方法来讲,[南梆子]被纳入到西皮腔调里,因而丰富了京剧西皮曲调的色彩。然而,在《望江亭》之前,没有人敢于把[南梆子]唱成十六句作为整本大戏的重点唱段来演唱。张君秋唱了十六句,十六句[南梆子]曲调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张派唱腔的音乐景观充分展现在观众面前。——引自安志强《张君秋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8]杨明.张君秋的汉皋情缘[J].戏剧之家,2002(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