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梅特涅钢琴奏鸣曲《回忆》OP.38

梅特涅钢琴奏鸣曲《回忆》OP.38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梅特涅钢琴奏鸣曲《回忆》OP.38,No.1之曲式分析与演奏要点陈简一俄罗斯民族孕育了大量出色的音乐家,而谈论和研究较多的是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等知名大音乐家,而梅特涅包括其作品都很少被提及。提到这类作品,人们马上就会想到a小调钢琴奏鸣曲《回忆》。奏鸣曲《回忆》是钢琴套曲《被遗忘的旋律》中的第一首,常常被单独演奏。梅特涅的创作结构是完美的、值得赞扬的,其形式也是后辈作曲家模仿的典范。

梅特涅钢琴奏鸣曲《回忆》OP.38

梅特涅钢琴奏鸣曲《回忆》OP.38,No.1之曲式分析与演奏要点

陈简

俄罗斯民族孕育了大量出色的音乐家,而谈论和研究较多的是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等知名大音乐家,而梅特涅包括其作品都很少被提及。然而梅特涅一直都是俄罗斯最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在俄罗斯和世界音乐文化历史中占有特殊地位,他的创作与表演对20世纪的音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无法想象如果当代世界音乐没有梅特涅,就好像无法想象没有斯特拉文斯基、斯克里亚宾和普罗科菲耶夫一样。

尼古拉斯·卡洛维奇·梅特涅(Nicolas Karlovich Medtner,1880—1951)出生于莫斯科,虽然是德国Livonian的后裔,但他自认为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俄罗斯人,与他的祖国和俄罗斯文化密不可分。

梅特涅既是个擅长写美妙旋律的作曲家,也是个技术高超钢琴家与音乐美学家,留有录音及相关著作。他出众的才气赢得了同行福特万格勒、库塞维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的高度推崇。他的作品中有俄罗斯的灵魂与气质,还有对新音乐时代风格的追求与明显的保守趋势。

毫无疑问,钢琴音乐是梅特涅留给世人的最为宝贵而巨大的财富。正是这些杰出的作品,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思想,反映了他对世界及周围事物的积极而感性的认知和理解。他的热情无需争议,抒情是其创作的基本要素,幻想性的情绪令人着迷。他的作品表现出新颖独特的创作风格:首先是主题情绪的对比,在多层次的结构中体现主题的情感,其最具特征的标志就是——器乐与声乐的紧密结合。提到这类作品,人们马上就会想到a小调钢琴奏鸣曲《回忆》。

奏鸣曲《回忆》是钢琴套曲《被遗忘的旋律》中的第一首,常常被单独演奏。该套曲作于1918—1920年间,由八首钢琴作品组成。除本曲外,其余的七首分别是:《优雅的舞蹈》、《狂欢的舞蹈》、《船歌》、《乡村的舞蹈》、《小夜曲》、《诗般的舞蹈》、《追忆》。

奏鸣曲《回忆》体现了梅特涅乐思凝练、感情克制、旋律优美、结构严谨的创作特点,开辟了一种全新的创作类型。对于这首奏鸣曲,1923年俄罗斯钢琴家、作曲家、教育家、音乐评论家哥尔琴文塞尔这样评价道:“它是梅特涅用诗歌的灵魂和内心深处的表现力所创作的最著名最有成就的作品。”

奏鸣曲《回忆》为单乐章奏鸣曲式,基本结构如下:

In(1~11)+Exp(12~146)+In(147~162)+D.G(163~271)+ Rec(272~409)+In(410~425),如表1所示:

img5

表1

本曲虽然是一首单乐章奏鸣曲,但却融入了大量而全面的主题类型。它的内涵比普通大型作品更加丰富,更具有革新精神。在曲中大量运用了装饰音,其完整、合理的结构也是经过作曲家深思熟虑的。

作品由一段极美妙的引子引入。高声部勾绘出连绵优美的旋律,颇具线条感;中声部的分解和弦与低声部的半分解和弦相互映衬,使伴奏声部饱满且极富韵味,有着极强的装饰性色彩,如谱例1所示。

img6

谱例1

简短的引子过后,呈示部的第一主部主题出现。该曲调富于表现力,大跨度的伴奏声部表现得平静而流动。复调的创作手法把新颖、具有独创性的旋律隐藏在高声部,与中声部循环的华彩音型交相呼应,如谱例2所示。

明亮的第一主部主题包含着丰富的语调,具有双重情感。第一部分别具一格的和声走向配合独特的节奏型,不稳定和弦的大胆连续运用,不和谐和声取代和谐和声的创作手法均烘托了音乐惊惶不安的基调,甚至显得有些不太自然。第二部分:强劲有力,语汇丰富。主题的第一句旋律是段美妙的六度音程上行,这有点类似勃拉姆斯的手法。第二部分在弱拍上低声部配以坚定有力的和弦;高声部加入晶莹剔透的和弦跳音,好似“对话”一般,立刻就引起了听者的注意。这种多利亚式的六度音程、热情奔放的主题,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勃拉姆斯,且颇具匈牙利色彩。据说梅特涅本人也非常喜欢这段主题,而这其中的“对话”声部亦使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其后,复调式的创作手法又再次在第二主部主题第一部分中完美地呈现出来,美妙神秘的古典主义与个性激情的浪漫主义的二声部对话向前延伸,如谱例3所示:

img7

谱例2

img8

谱例3

第二主部主题在自然延续着。其第二部分最意味深长的是左手旋律中非强拍上的重音,既要强调也不能过分与不自然;而最难诠释的则在于左手宛如歌唱般的旋律和右手起伏式快速流动音线的完美交织,如谱例4所示:

这首奏鸣曲是由多个往事片段构成的,有许多创作灵感。没有任何连接与过渡而突然闯入的第一副部主题打破了之前宁静、安逸的气氛,情绪变化直接而意外。这种“进行曲式”的动机与强调弱拍上“大型”的装饰音,都是本曲与众不同的地方,如谱例5所示:

img9

谱例4(www.xing528.com)

img10

谱例5

要给梅特涅的情绪特点下定义是很困难的,他有时甚至只满足于传统的“抒情”和“歌唱性”。呈示部的第二副部主题也是一样:音乐甜蜜而富有歌唱性,回忆纯洁的童年生活以及无比美妙与幸福的感受,如谱例6所示:

这一段,旋律在高声部,但高难度的奏法并不影响其主导地位,反而更能启发演奏者的幻想。在天真的语调中,突然出现闪烁的和弦音,好似“孩子的喇叭声”。左手不间断的十六分音符,好像在打搅注意力的集中,以非常快的速度将音乐带回到引子。

本曲的发展部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里加入了两个新的副部主题。宁静安逸的语调与错落有致的节奏型交替出现,不仅没有破坏音乐给人的美好感受,反而增添了戏剧色彩和个性的特征,如谱例7所示:

img11

谱例6

img12

谱例7

第二部分基本上是由主部主题构成,但它现在发生了变化,变得不再温柔热情。背景式的大琶音、不间断的十六分音符,好像突然袭来一股“冷风”。这个背景一直伴随着音乐的进行,直到再现部的主部主题出现才停止。

再现部的发展较为稳定,但作曲家不再拘泥于歌颂式阐述,而是某种程度上加入了一点命令式的语调。

梅特涅的创作结构是完美的、值得赞扬的,其形式也是后辈作曲家模仿的典范。他的想法和感觉具有逻辑性,艺术性的叙述、田园式的宁静、阴郁的情绪和富有戏剧性的发展都淋漓尽致地在他那高超的创作手法中体现了出来。

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达涅夫这样说道:“梅特涅是为奏鸣曲式而生的”。在再现部里,作曲家极少改变主题的基本情绪,只是在其中添加了新的动机,营造出极富戏剧性的效果。

G大调歌唱性的旋律是再现部的新亮点。如果我们稍加留意一下这段音域宽广而优美的上行旋律,就会不由得把它与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联系到一起。在再现部里,德国浪漫主义音乐逐渐具有了俄罗斯文化的特点,如谱例8所示:

img13

谱例8

新的旋律由左手饱满地奏出,梅特涅迅速把这段极具歌唱性的旋律推入到高声部,仿佛是一段“男女声”二重唱。在这个意想不到的旋律之后,再现部按照呈示部中的格局继续发展,在结尾处又再次回到了那段宁静纯朴的引子。

在本曲的演奏中,技巧和情感是密不可分的。不具有情感的技巧没有任何意义,没有纯熟的技巧做基础,音乐的情感也不能得到完美的呈现。技巧要适应和配合各种各样音色的变化,这不是纯粹的技术,而是要使声音成为一种颜料,去润色作品。总之,技术是服务于音乐的,要准确地表达作曲家的意图和作品的性格。

这首作品的织体异常丰富,颇具立体感。不同的声部、不同织体对应有不同的奏法。常常是一只手既要弹奏连贯优美的旋律声部,同时还要以丰富多变的奏法弹奏其他伴奏声部,如跳音(包括和弦跳音)(25~30)或者是密集的快速经过音(201~244)。这就要求演奏者具有良好的多声部控制能力,合理地运用和控制手指,再配合手腕和手臂动作,体现出乐曲旋律清晰、织体丰富、层次分明的特点。

本曲的创作大量使用了复调手法,因此要特别注意旋律线条的勾画,既要突出旋律还要表现歌唱性的特点。弹奏连音时要把手臂力量完全放到指尖,手指触键面积较大,避免冲击力,触键要深。为了延长音线,在下键后要继续输送力量到手指。以引子部分为例,右手中声部的十六分音符是旋律的和声补充,与高音旋律保持一致的音色效果,要使旋律既清澈又连绵,并要揭示出乐句的走向与音乐的倾向。左手伴奏声部半分解和弦音域较宽,增加了连奏的难度。要配合连绵的音色效果,就一定要放松手臂和手腕,让力量完全坠在手指上,通过手臂带动手指横向移动来较好地保证远距离的连音效果。同时,还要注意乐曲中标示的长短不一的连线,它们好像弦乐的弓法一样。手臂如同弓子,一个连线一个手臂动作,既可增强情绪的推动性,又具有独特的韵味和韵律感。

弱拍上长串的装饰音是这部作品的一个创作特点。装饰音具有极强的推动性,让旋律听起来更加饱满和俏丽。要保证装饰音的弹奏既轻快又清晰,就必须注意手指一定要牢固,贴键运动,无须过多的手指运动,可通过一个手腕动作完成一串装饰音的弹奏。本曲的另一个创作特点是:大量运用附点和切分节奏型以及非强拍上的重音。这些错落有致的节奏型,更增强了音乐的个性特征。演奏者要把握好作品中休止符的演奏,特别是强拍上出现的休止符和代替附点的休止符。让休止符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使乐句线条感更加细腻。

类似的乐段要采用不同的处理,使音乐更生动。例如引子部分,它在作品中每次出现所起到的作用不同,要结合情感需要来有变化地演奏。引子在全曲共出现三次:第一次在乐曲开始;第二次在呈示部与展开部的衔接处,最后一次在乐曲结尾。第一次,它平静舒缓,逐渐引入主题;第二次出现时转为e小调,音色更加柔和,在调整情绪之后,引出发展部新的主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最后一次的引子,具有尾声的效果,使再现部激动的情绪得以安抚,全曲归于平静,逐渐消失。

本曲的创作动机丰富,情绪变化明显,音乐形象鲜明,速度和节奏也有着多种多样的变化,非常具有个性。整部作品的速度和力度标示可以说是非常详尽的,仅速度变化的标记就有二十多处。在相对稳定的节奏框架下,演奏者要根据作品的情绪和自身的理解来富有弹性张力地处理。此外,还有诸多力度变化的标记。如果忽略了这些力度变化,就会改变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风格。演奏者在处理这些力度变化时要把握好尺度,例如渐强减弱的长短和幅度,都需要演奏者细致地分析,用心地体会。

a小调钢琴奏鸣曲《回忆》反映了梅特涅深受俄罗斯文化的熏陶所表现出来的卓越才能,融合了俄罗斯作曲家所秉有的最优秀的钢琴奏鸣曲形式。其完美的结构,多种多样的钢琴演奏技法都体现出了作曲家对浪漫的解读,无愧为俄罗斯乃至全世界20世纪音乐宝库中的奇葩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艺术学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