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亚研究所基地工作简报-2014年第3期成果

南亚研究所基地工作简报-2014年第3期成果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工作简报在2013年第一季度,经过全所人员的辛勤工作,我所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术研究1、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09年,我所常务副所长李涛教授申报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五十年‘藏独’海外活动特点、走向和对策研究”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严格评审获得立项。

南亚研究所基地工作简报-2014年第3期成果

教育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

工作简报(2014年第3期)

在2013年第一季度,经过全所人员的辛勤工作,我所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咨询服务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具体总结如下:   

一、学术研究

1、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2009年,我所常务副所长李涛教授申报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五十年‘藏独’海外活动特点、走向和对策研究”顺利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严格评审获得立项。课题组随后组织专家多次赴尼泊尔进行了深入调研,在加德满都参加了学术会议,会见了社会各界人士,根据赴尼调研收集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系列内部咨询报告并报送国家相关部门。

课题组持续进行资料收集与整理工作,本季度持续编撰资料汇编《藏事月报》3期,每期两万余字,总字数已达118万。《藏事月报》分赠相关部门,获得较好反响。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进展顺利

我所宋志辉副教授申报的“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建设研究”和曾祥裕博士申报的“印度海洋安全战略及其对华影响与对策研究”顺利获批后,严格按照学校社科处的管理要求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及时完成了项目启动工作。

此外,尹锡南副教授承担的“近代以来印度中国观的演变研究”已于本年8月提前1年顺利结题,鉴定为良好。张力教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印关系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即将结题。戴永红教授承担的“中印关系中的机制化建设与我国的对策研究”、陈继东教授承担的“印度对外战略研究”和杨文武教授承担的“中国与印度共赢性发展互动机制研究”均进展顺利。

3、基地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我所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张力教授负责的“美国‘亚太再平衡’背景下的中印美三边关系研究”和张植荣教授负责的“在印藏人及其对中印关系的影响”获批立项。“中国与南亚各国关系中的‘西藏问题’研究”、“文化视野下的中印关系研究”、“印度经济发展前景研究”和“后危机时代中印经贸合作研究”等项目正在研究之中。

4、教育部一般项目

我所近年连续获得4个教育部一般项目,分别是张立老师的“印度经济崛起与中国的政策选择”获批准为规划项目,欧东明老师的“印度政教关系模式研究”获批准为规划项目,黄云松老师的“在印流亡藏人之‘难民地位’研究”获批准为青年项目,黄正多老师的“中印多边外交合作机制研究”获批为西部项目。“在印流亡藏人之‘难民地位’研究”已顺利结项,其余项目正在紧张的研究之中,即将结题。

5、其他项目

“南亚小国研究”项目进展顺利

我所在2013年下半年启动了一批南亚小国研究项目,现已取得初步成果,关于阿富汗、斯里兰卡的研究成果已形成两本专著,即将出版。对孟加拉国的研究成果预计于下学期结题,成果渴望于明年初作为专著出版。对尼泊尔的研究正在紧张进行。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进展顺利

我所总计获批12个同类项目,涵盖了“学科前沿与交叉创新研究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走出去’项目”、“青年教师科研启动项目”等各个类型,取得了较好成绩。目前在研项目均进展顺利,部分项目即将结题。

戴永红博士获“四川省2014年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项目”

近期,经专家组评审,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和省教育厅批准,我所戴永红博士申报的“《地缘政治与中国西部边疆安全》英文双语创新课程研究”项目喜获立项。该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服务国家“西进南向”和“安疆稳藏”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一是填补四川和全国国际关系专业课程空白,提升四川高校国际关系学科地位。我国开设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的高校中尚未设置《地缘政治与中国西部边疆安全研究》相关专业课程;四川大学作为四川唯一、西部仅有的两所开设国际关系专业的高校,尚没有开设地缘政治相关课程。二是推动四川高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的教学和学术国际化。我国“西进南向”开放战略急需培养一批专业知识强、外语能力出色的国际化人才,本课程结合现实需要,选用国内外精品教材,采用英文双语教学,为我国西部边疆的安全与发展培养一批既具有国际化视野、又能学以致用并独当一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

我所通过科学研究、出国访问和学术交流等各种形式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今年上半年有2名研究人员分别赴美国和瑞典,预计年底回国服务。上半年已有1人从印度学访归来。我所还积极申报富布莱特访问学者项目和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项目。

今年上半年,我所2011级研究生19人顺利通过答辩,全部按期毕业。研究生新生招生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学校制定的分数线,我所安排合格考生参加复试,并顺利招收了22名2014级新生,9月17日下午在文科楼454会议室举行了新生开学典礼。9月25日晚,我所硕士研究生自行策划、组织的所内学术沙龙活动在文科楼524会议室进行。我所硕士研究生、经济学院研究南亚经济的博士生以及印度留学生木克士积极参与。沙龙围绕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为主题,分别讨论了古吉拉特邦经济模式、印度文化、第一夫人外交以及对中印双边关系的展望。

我所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重点加强学风建设,将采取开题审查、论文进度报告、论文预答辩等环节,加强学位论文全程监督。同时进一步完善奖助金制度,引导学生树立优良学风,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我所常务副所长李涛教授在五月份由学校安排参加了教育部六部委哲学社会科学研修班,赴中央党校、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近一个月。通过一个月的强化学习,巩固了受培训人的坚定政治信念,提升了其社科管理能力,对我所科研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我所戴永红博士申报的“《地缘政治与中国西部边疆安全》英文双语创新课程研究”项目喜获立项。该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服务国家“西进南向”和“安疆稳藏”发展战略的现实需要,填补四川和全国国际关系专业课程空白,提升四川高校国际关系学科地位,推动四川高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专业的教学和学术国际化。我国“西进南向”开放战略急需培养一批专业知识强、外语能力出色的国际化人才,本课程结合现实需要,选用国内外精品教材,采用英文双语教学,为我国西部边疆的安全与发展培养一批既具有国际化视野、又能学以致用并独当一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学术交流

1、接待国内外学者和官员访问

“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机构建设情况调研会”调研组长在我所调研

2014年7月23日下午,高校国别与区域研究机构建设情况调研会川大南亚所分会在文科楼524会议室举行。调研会调研组长、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院长胡必亮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并与我所常务副所长李涛教授,副所长杨文武教授和支部书记宋志辉副教授进行了座谈。

胡必亮教授首先就这次调研出台的背景、调研任务、形式做了简单介绍,指出这次调研会的中心工作是总结经验,同时了解我所对未来的发展规划。李涛教授对胡必亮教授的来访表示欢迎,随后按照既定程序,从目前状况及未来发展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所工作。杨文武教授与宋志辉书记进行了补充发言。宋志辉书记提议将南北丝绸之路经济带整合成一个大战略;杨文武教授尤为关注研究机构在发展及社会服务方面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大家由此进一步围绕研究经费的利用、研究机构的制度化管理、研究人才的培养等各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热烈而广泛的讨论。

中国驻卡拉奇副总领事慕永鹏访问我所

2014年9月11日上午,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慕永鹏访问我所。我所常务副所长李涛教授、副所长杨文武教授、支部书记宋志辉副教授、张力教授、曾祥裕博士,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李志强教授接待了来访嘉宾并与其座谈。

李涛教授带领来宾参观了我所办公区、资料室、研究中心等。宾主随后在524会议室进行了座谈活动。李涛教授首先对来宾表示欢迎,并从历史发展、学术队伍建设、研究工作、国际交流、研究生教育等方面介绍了我所概况。双方探讨了促进中巴智库交流、增进双方高校交流、发展中巴人文交流的问题,并就南亚形势、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等共同感兴趣的学术问题进行了交流。

2、学术出访

我所学者参加“金砖合作与全球治理专家座谈会”

2014年7月17日,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办的“金砖合作与全球治理专家座谈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内各院校、科研机构的学者约50多人参加了会议。我所曾祥裕博士受委托参会,并就中印关系对金砖国家合作的作用、巴西峰会对中印关系的影响发言。

此外,曾祥裕博士还为参加上海暑期学校(金砖国家项目)的20余名俄罗斯和巴西大学生讲授了“新时期的中印关系”英文课程。

我所学者赴巴基斯坦参加“建设新时期‘中巴命运共同体’研讨会”

为进一步推动中巴两国智库间交流互动,共同为中国与巴基斯坦关系全面发展建言献策,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和巴基斯坦外交部于8月5日-6日在伊斯兰堡举办了建设新时期“中巴命运共同体”研讨会。会议围绕“中巴双边关系及未来”、“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前景”、“地区反恐形势与合作”、“阿富汗局势走向”四个议题展开讨论,20余位中巴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发言、自由发言和深入探讨。我所曾祥裕博士应邀参会,并阿富汗局势发展发言。

我所李涛教授应邀参加教育部民族政策研讨会

为充分发挥高校专家学者决策咨询作用,为中央民族工作提供高质量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言,2014年8月21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邀请全国相关大学九名专家学者于北京召开“民族政策研讨会”,我所李涛教授应邀出席,并作了“‘西藏问题’中的宗教因素”的发言。

我所教授参加西部边疆战略研讨会

8月23日,中国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第三次理事会扩大会暨西部边疆战略研讨会在四川大学举行。中心理事单位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西藏大学、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等单位有关负责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新华文摘及西部边疆安全与发展相关研究领域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我所常务副所长李涛教授及巴基斯坦研究中心主任陈继东教授与会并作了相关发言。

我所学者参加“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专题研讨会”

为扎实推进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的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和总结科学研究的相关规律和成熟经验,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于2014年9月3日至5日主办“2014年国别和区域研究科学研究专题研讨会”。会议主题为“科学研究:定位、组织与协同”,旨在通过提出问题、交流经验和学习“最佳实践”,以期达到促进各培育基地科学研究工作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外交战略服务的目的。我所曾祥裕博士受委托代表南亚所参会,并就科学研究的协同问题发言。(www.xing528.com)

张力教授赴澳门参加国际海洋论坛

2014年9月19-21日,张力教授受邀赴澳门出席澳门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国际海洋论坛(3rd International Maritime Forum)。本次会议有来自中国、印度、澳大利亚等国的40余名学者与会,国内学者分别来自澳门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云南大学、广东外国语大学等研究机构,研讨会围绕中国的海洋战略、南中国海争端、印度洋安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中印海上安全互信等主题展开讨论。张力教授的发言题目为《海洋安全对中印战略互信的影响》(Implications of Maritime Security for China-India Strategic Mutual Trust),重点讨论中印两国各自的海洋安全政策和影响因素,并探索了双边和多边海上安全合作的机遇和条件。张力教授并主持了“南海争端与战略互信建设”的分组专题讨论。

常务副所长李涛教授参加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对外政策咨询与智库建设研讨会”和“基地负责人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

为进一步理解和贯彻中央领导关于智库建设工作的精神,了解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政策咨询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高基地政策咨询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经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批准,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中心“国别和区域研究的社会服务问题”牵头的“对外政策咨询与智库建设研讨会”于2014年9月21日至22日在兰州举行。会议主题为“对外政策咨询工作的内容与方式”,包括专家报告辅导、基地汇报、分组讨论等环节。我所常务副所长李涛教授出席了会议,并就我所的政策咨询工作作了发言。

李涛教授还参加了23日于兰州召开的“基地负责人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此次会议由北京语言大学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宗旨是深入贯彻中央领导关于智库建设工作精神,了解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信息建设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推动信息平台建设工作规范化发展,不断提升信息建设工作的层次和质量。会议通报了信息平台建设进展,讨论了联席会议机制。

24日,李涛教授参观访问了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并与该所研究人员举行了座谈。

张力教授赴欧洲进行学术交流

2014年9月25-10月5日,张力教授作为四川大学访欧学术代表团成员,赴欧洲多所著名学府进行学术交流并参加同期举行的“中国日”活动。在比利时的根特大学(Gent University)、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鲁汶大学(Lueven University)和荷兰的莱登大学(Leiden University)分别举办的“中欧关系:发展、挑战与前景”(China-EU Relations: Development, Challenges and Prospects)、“中欧关系:多学科和多维视角”(China-EU Relations: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学术研讨会和公众论坛上,张力教授以《中国在后撤军时期阿富汗的政策与中国-欧盟互动》(China’s Policy Toward Post-drawdown Afghanistan and Sino-EU Interaction)为题做了专题发言,重点分析中国在北约从阿富汗撤军背景下的政策应对、欧盟与阿富汗及中亚的接触、中国和欧盟在阿富汗及中亚地区的合作机遇以及需要克服的障碍。此外,张力教授并就中国的对外政策、周边关系以及南海争端、叙利亚冲突、乌克兰危机等热点问题与欧方学者和学生进行了对话和交流。

3、举办学术会议、学术讲座

新加坡国立大学拉吉夫•兰简•查图瓦迪副研究员在我所做专题演讲

2014年7月28日上午,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ISAS)副研究员拉吉夫•兰简•查图瓦迪(Rajeev Ranjan Chaturvedy)在我所作“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专题演讲。演讲由我所副所长杨文武教授主持,四川省政府外事办工作人员、四川省社科院印度研究中心岳朝敏博士、我校政治学院老师、南亚与中国西部合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刘嘉伟以及我所王娟娟博士、曾祥裕博士、硕士研究生等近20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讲座中,副研究员拉吉夫•兰简•查图瓦迪就中国的丝绸之路战略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副所长杨文武教授就中印开展战略互惠合作、开展经济合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演讲结束后,参与讲座的各位研究人员还就中印关系、中印印度洋战略、印度新一届政府对外政策、中斯印关系等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双方认为新一届印度政府上台后,中印两国应增进双边政治互信,开展经济互补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印在地区、全球层面的合作。随后,副所长杨文武教授向副研究员拉吉夫•兰简•查图瓦迪赠送了我所研究刊物南亚研究季刊样刊作为纪念。

我所举办“丝绸之路与地区发展”学术讲座

2014年9月29日下午15:00至17:00,我所在文科楼454会议室举办“丝绸之路与地区发展”学术讲座。讲座由印度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研究员昆杜博士(Dr. Nivedita Das Kundu)主讲,我所党支部书记宋志辉副教授主持。南亚所及校内外师生50多人参加了讲座。

昆杜博士以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为基础,全面分析了丝绸之路在促进地区经贸合作、旅游发展以及地区通道建设方面的重要性。她认为:丝绸之路有潜力发展为地区现代交通通信的枢纽,并进而将亚洲市场同中东以至欧洲连接成网络;这不仅能大大提升沿途国家相互交往的便利性,还能提高这一地区的地缘战略价值;中印在丝绸之路项目上有潜力开展合作。外专还与南亚所师生就习主席访印的反响、阿富汗局势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讲座结束后,宋志辉书记向昆杜博士赠送了我所刊物,并陪同其参观了我所图书资料室。

四、信息资料建设

图书资料

我所新购的一千余册外文图书已大部分验收完毕,正在制订新的图书管理制度,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我所中外文图书的编目工作已经启动,完成后将建成南亚研究中心图书资料书目系统,极大地方便图书资料查阅与信息化管理。

我所研究人员最近赴印巴学访期间采购的近百册外文图书已验收完毕,供师生借阅。我所今年还首次接收了毕业研究生赠送的十余本专业参考书。我所今后将建立规范的图书捐赠接受制度,利用好国内外学界、社会各界和毕业生赠送的专业图书资料。

刊物建设

基地全力加强学术刊物《南亚研究季刊》的质量建设。南亚研究大型动态资料集《南亚月报》的编撰工作从2011年底开始启动,每月1期,已连续编撰34期,每期16万字左右,总字数近550万。《南亚月报》将分赠南亚研究部分、企事业单位等参考,并将与基地数据库建设有机结合,相互推动。

我所编撰的资料汇编《藏事月报》每期两万余字,总字数已达118万。《藏事月报》分赠相关部门,获得较好反响。

内部刊物《热点透析》影响稳定扩大,多篇稿件获相关部门重视。

受教育部《人文社科发展报告项目》资助,我所在已连续编撰近10年的内部刊物《南亚发展报告》的基础上,推出了公开出版的年度性大型丛书《南亚地区发展报告》,2012卷已公开出版,2013卷正在紧张编撰之中,将于近期出版。

网站建设

建立和维护了以我所命名的独立网站,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对网络进行完善。进一步完善英文网站,大幅增加英文稿件,已基本做到重要信息中英文同步发布,有效扩大了国际影响力。新开辟“南亚论坛”板块,及时发布学术讲座信息。全面提高网站的信息服务功能,推动网站向学术网站转型。

数据库建设

基地将全面整合已有的4个数据库即“南亚研究季刊数据库”、“南亚研究中心师生研究成果数据库”、“国际关系研究期刊数据库”、“国际关系及南亚研究图书资料库”,结合对南亚8国现状的紧密跟踪,打造涵盖南亚8国政治安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对外关系各方面最新动态的开放型数据库,争取对国内南亚研究机构和人员全面或部分开放,推动国内各相关单位南亚研究全面发展。数据库界面已完成,前期资料已收集齐备,即将正式启动。

五、咨询服务

在咨询服务方面,我所根据“传统与现实”并重的方针,强调科研成果社会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和转化,每年要向相关部门提供大量社会成果。

我所充分重视全国哲学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教育部《专家建议》和《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等载体并积极投稿。我所还设立了一批决策咨询专项,鼓励研究人员向相关部分提供高水平研究报告

六、体制创新

机制创新进一步深化

我所在研究所下设立了南亚经济发展研究室、南亚外交与安全研究室、南亚社会与文化研究室、南亚国家与中国关系研究室等4个研究室和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南亚与中国西部发展合作研究中心、中国藏区与南亚研究中心以及信息资料中心,逐步形成以研究室和研究中心为依托,以学术带头人带动中青年教师进行学术研究的良好机制。

我所还将积极支持批准在我所建立的尼泊尔、马尔代夫、孟加拉等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开展工作,全面推动南亚研究事业的大发展。

基地十二五规划顺利推进

根据教育部对基地建设的要求,我所认真制定了“基地整改方案”及“基地建设十二五规划”。基地认真总结经验、凝聚智慧、追踪学科前沿、研究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制定了一份反映国内南亚研究最高水平,密切服务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十二五规划”。目前基地正按照规划开展各项工作。

全力做好教育部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基地建设工作

为服务国家外交战略,进一步促进教育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教育部决定设立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我所已成功获批为“南亚研究中心”。我所将积极探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区域和国别问题研究基地”的双基地创新运行模式,力推更多学术精品,进一步提高决策咨询工作,并为本年底明年初的基地检查做好准备。

协同创新取得突破

基地是四川大学牵头的“中国西部周边安全与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和复旦大学牵头的“金砖国家合作与全球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的骨干单位,已多次举办或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和讲座,首期过程已出版,并陆续有内部调研报告报送。

“985”建设顺利推进

基地已成为“985”三期平台依托单位,并进入下一期“985”工程建设筹备期。基地学术委员会将组织专家,认真总结经验、全力凝聚智慧、密切追踪学科前沿、深入研究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需求,全力做好“985”平台后续建设。力争以“985”平台建设为契机,有效推动学校国际问题研究的跨越式发展,更密切地服务国家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又好又快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

我所进一步加强了科研环境和规章制度建设,正根据学校的“刊物分级方案”和“科研工作量考核方案”,系统、全面修订我所的“科研奖励办法”和“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将逐步改善研究人员的福利待遇与充分调动全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起来,进一步完善多劳多得、优劳多得的良好激励机制。

我所参照学校的《四川大学学院教授委员会章程》,制定了本所《教授委员会条例》,并进一步完善研究室责任制,全力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现代管理制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