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小微企业的成长道路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曾经断言:随着现代生产的大型化、集中化,小微企业的活动空间将越来越小。然而,在整个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虽然经历多次企业兼并浪潮,产生一些巨型企业,但是小微企业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而且一直保持着茁壮的增长势头。美国小微企业的数量占企业总数的98%,意大利、日本小微企业的数量一直占企业总数的99%,中国的小微企业经过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发展也占企业总数的99%。小微企业能够发展得如此之好,其原因有:小微企业规模小、机制灵活、管理费用和机会成本低;科技进步降低了生产的最有效规模,使小微企业出现规模经济的可能性增加;小微企业可以较迅速地从外部获得知识和技能并迅速转变为生产力等。
1973年舒马赫的《小的是美好的》一书的出版是人们对小微企业观念改变的标志。舒马赫在书中一方面指出大型化生产导致经济效率降低、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另一方面十分强调发展的重点从商品转移到了人本身。而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与人的发展有关的基本问题。在当今的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数量普遍占到企业总数的95%以上,小企业就业人数超过全社会就业人数的60%,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提高竞争强度、加强整个经济的活力、通过与大企业的互补关系形成更有效率的生产体系等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都把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国家政策。
一、企业成长的理论研究
企业理论作为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一种发展,它开始于科斯1937年的一篇论文《企业的性质》(R.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4Economic,Newseries,386,1937)。科斯在考察企业理论时,第一次抛开企业的具体形式,创造了新的科学范畴,从理论上界定了企业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科斯将企业定义为是一个由行政和权威控制的生产组织,他提出并且使用交易费用的范畴来解释企业的产生问题,认为企业能够节省交易费用。随着企业理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理论观点,如詹森和麦克林明确提出契约关系才是企业的本质。虽然学术界对企业理论的定义有诸多方面的不同之处,但是也形成了许多关于企业的共同认知:首先,企业是一个从事专门化生产的组织;其次,企业的运营需要依靠权威的协调管理;再次,企业的形成是一种契约关系。基于企业理论发展,可以看出企业界限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根据企业理论,企业界限主要包括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范围。企业的规模就是它所拥有的资本数量,企业规模的大小会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例如劳动力的投入、生产成本的控制、融资成本的控制等等都会体现这种影响。企业的范围主要是指它的经营范围,集中体现为这个企业的经营品种和经营地区的数量。一般来说,企业规模与企业范围呈正相关关系,企业规模较小,其经营范围也相对较小,所以将企业规模和范围相结合对企业类型进行划分是各国常用的划分标准。这种划分标准将企业细分为大、中、小(微)型企业,这种划分标准的制定为政府行为在干预不同类型的企业发展时提供了可靠、科学的依据。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企业成长一直是西方经济学和现代管理学研究的热门对象。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规模扩大。他认为企业作为一种分工组织,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取规模经济效益,生产分工可以获得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根据他的分工理论可以看出,企业成长是由分工程度和雇佣人数来衡量的。
马歇尔在亚当·斯密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引入外部经济、企业家生命有限性和垄断企业难于避免竞争三个因素,将稳定的竞争均衡与古典企业成长理论结合起来。马歇尔认为企业规模扩大使企业灵活性下降,竞争力也因此下降,最终导致企业规模化优势丧失,并且企业家精力和生命有限性会阻碍企业的成长,而年轻企业家和年轻企业会进入竞争,会对原来的垄断企业进行挑战,制约垄断企业的维持。
斯提格勒根据产业寿命周期分析了企业成长,解释了规模经济和稳定的竞争均衡理论相容的原因。他认为在产业的初期,企业的成长主要靠企业内部分工。当产业市场和规模扩大后,企业主要通过专业化程度来实现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产业分工扩大,企业的数量增加。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思想基础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它实际就是企业规模调整理论。该理论认为,企业成长的原因在于对静态的最优企业规模的追求,也就是说企业成长就是企业调整产品生产量从而达到最优的规模水平的过程。这种新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了解企业成长的角度,但是它不能解释企业成长的真正原因和过程。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成长的概念应该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企业资产上升、收入增加、雇佣人数扩大。
Penrose在《企业成长理论》中对企业成长性有了创新的定义,她认为企业成长有时可认为是单纯的数量增加,有时也可表述为在规模扩大时伴随的质量的提高。现代学者汤文仙、李攀峰等也给出了相似的见解,他们认为企业成长不仅是以规模扩张为特点的量的增长,更是加强自己生存能力的质的增长。杨洋对以前的研究者进行总结分析,形成了自己对企业成长性的认识。他认为企业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即企业从某一状态向另一状态不断演变进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成长规模的演化,即“量”的变化;二是成长能力的演化,即“质”的变化。所以,企业成长性是指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到强的过程中,企业的规模和企业的成长能力都持续增强的能力。较长时期是指企业的寿命较长,至少要超过该行业企业的平均寿命。由小变大、由弱到强是指企业通过适宜的变革和改进管理制度,使自身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和营业收入得到提高。持续增强是指企业的生存状态的延续性,也许企业在某一时间段业绩有所下降,但其最终还是能通过改革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而生存下来。因此,企业的成长性具有持续性、动态性、波动性、效益性、扩张性。
二、国外关于小微企业成长的研究
国外关于企业成长的理论大多基于小微型企业,并且在小微型企业的成长理论方面已经发展了30多年,形成了多套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国外很多学者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形成了多样性的研究结论。
Slevin、Covin通过其研究表明,生存环境是企业的发展依托,企业的成长需要其自身的发展渴望以及各方面的促进因素。这一结论是通过模型设定,综合考虑生存环境、时间等各因素而分析的,在该模型中生存环境的变化取决于时间的演变,而结论中所谈到的各类因素包含着经营者水平、市场环境及各种资源,需要统一考量。
Storey,D.J.曾在1994年发表了成长性研究领域中具有旗帜性价值的理论,具有极高的权威性。该理论中,经营者水平、企业自身素质、营业范围被用来作为最重要的影响性因素。他认为,企业的自身素质,是小微企业成长的最基本的要素,脱离其素质而谈其他均无价值;而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包含年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等都直接关乎小微企业是否能实现高速成长;企业的业务范围,则对企业的利润变化有着直接影响。在该理论中,同时还囊括了小微企业自身发展对外部世界的影响。
Michael A.McPherson的研究角度不同,重点考察了小微企业对于欠发达国家的影响力。这一理论的推出,是建立在其工作中,对非洲南部的五个典型国家的相关数据所做的长期性的搜集、整理基础之上。他认为地理、人力资源、经济成分、企业年龄及规模等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成长。其中,人力资源是最具关键性的因素,而年龄较小、规模小的企业其成长性会较低。
Michael A.Hitt在其研究中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学习能力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成长。其原因在于,学习能力关乎企业的自身竞争能力,而竞争能力决定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能否保持活力,持续生存并发展。学习能力的出众,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所以,如果要保持高成长性,企业则需要保持应有的竞争性和学习欲望。
Thorsten曾在其研究中探讨了企业在成长中对于法制环境、融资的依存度,对于腐败的抵抗力。这些因素的考量引自于对50多个国家的企业所进行的不同研究。通过模型分析后,该学者认为这些因素对于小型企业的影响力远胜于大型企业,而发达国家的受影响程度也远低于欠发达国家。在该理论分析过程中他同样认为,以上这些因素与企业成长呈正相关。
三、国内关于小微企业成长的研究(www.xing528.com)
与国外研究相比,国内的相关研究显得更加具体,各种因素考虑得更加单一。大量的研究从企业自身特征出发,寻找影响企业成长性的各种因素,而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本结构、财务杠杆、核心能力、治理结构、信用意愿等方面。
蒋一苇是国内这一研究领域的先行者,他在《企业本位论》中曾直接提出,企业是具有生命的。这种生命力的体现要求企业应当拥有成长性,绝不能像砖头一般,缺乏基本的活性。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体,企业的活力是经济运行的动力所在。而企业自身的成长性,同样取决于自身的各因素的活力。企业的成长原理类似于一个自然人的基本发展模式。
杨杜认为企业的成长不仅包括量的增长,而且包括了质的增长。当企业在数量上不断扩张时,还必须在达到一定的阶段而引起质的变化。当然,考察一个企业的增长程度可以通过其资源的质量、数量以及整体所具备的结构和特点这四个指标进行衡量。
张林格教授根据杨杜教授提出的企业增长模型不断进行研究,把原来提出的二维成长的模式创新性地修正为三维增长模式。该学者在杨杜的基础上新增了国外关于企业成长性的研究。
刘林则认为,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灵活调整战略的能力,技术创新的能力,把握机遇的能力,这四项基本能力才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而管理能力虽然必不可少,但其作用相比这四项则要较为基础。对于评价指标,同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要保持指标的可行、全面等等。
王向阳和徐鸿明确界定了所谓的成长性企业,并且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企业成长的因素。他们二人认为许多因素都可以对企业的成长发挥作用,但是较为重要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拥有的技术、所处行业的成长潜力、市场对技术的开发力度、该技术的垄断性、企业的管理能力等。
赵晓的观点是,对于企业的成长不仅要从外部结构来分析,而且要从企业本身的治理机制以及所在的市场机制三个方面来分析。具体来说,企业追求成长的动力主要是想获得成长所带来的经济利润,而成长的关键需要靠企业完善合理的管理,企业这种管理能力的获得又主要由上面所说的三个因素决定。总之,合理调整好以上三个核心要素,对于企业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陈功道和蔡宁则重点关注了小微企业的成长,经过分析和研究之后,认为小微企业的成长是由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的,而且外部环境更多的还对企业所在的行业具有影响。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更多地促进企业所在行业的成长。
任学锋和张玉利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于企业的成长理论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且还特别关注了小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他们认为,小企业与小规模企业并不可以画等号,同时通过实证分析,从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小企业的成长提出对策建议。
刘万元也是从内外两个方面对企业的成长因素进行分析,但是对于企业的外部因素,该学者主要研究了政府这一层面。他认为政府的相关措施、理念甚至职能的有关划分都会影响到企业的成长。同时对于企业自身来说,其管理方式、文化理念、人才储备、研发水平等等都在企业的成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汤文仙和李攀峰为了鲜明、直观地叙述企业成长的基本理论,认为规模、制度、知识不同的维度是其叙述角度,企业成长因此而具有更大的空间,三个不同维度的互动促成了企业的不断成长。
张学华、邬爱其等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于小微企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质性考察。通过调查所获得的一手资料而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并非所有企业的成长都依靠研究的因素,有些因素的作用并不明显。
综上所述,虽然学术界对于小微企业发展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实践中的中国小微企业自发展以来,其以强劲的势头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在今天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力量。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学术界对于小微企业的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
四、我国小微企业的成长道路
据易才集团发布的《2012中国小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白皮书》援引的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有6 000万家小微企业,其中大约有99%的企业人数少于300人,加上尚未纳入官方统计口径的超过3 000万的个体工商户,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中国官方还没有正式明确微型企业的标准,学术界对微型企业的定义是:不受所有权和产业的限制,横跨城市和乡村的小作坊、小店铺和小摊点;企业雇员人数少于10人,产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产品(服务)种类单一,规模细小的企业组织)。
这些最基本的经济单位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它们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纳税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0%,提供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在农业之外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完成了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稳定就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创建和谐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必须重视小微企业面临的问题,发挥小微企业的作用。
小微企业基数庞大,如果仅从数量上考虑,小微企业占据了中小企业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我国各行业、产业链的销售端、商圈和各类专业市场都存在大量的小微企业。它们普遍生产规模较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种类较单一,只在特定区域有一定市场份额,并且带有鲜明的地域产业特点。在地域分布上,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微企业在数量和发达程度上远远超过中西部地区。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雇员人数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利润水平较低,自我补充流动资金的能力不足,生产稳定性差,持续经营能力弱,重置投资能力较低,维持简单再生产或积累足够资金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时往往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一旦遭遇外部不可预知的风险,常常面临资金链断裂而难以生存,生命周期较短。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有近30%的私营小企业在2年内消失,60%的私营小企业在4~5年内消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微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不但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在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力军。可是,近些年来小微企业的发展却出现了不景气的现象:效益状况普遍下滑,亏损企业增多,总的资产报酬率不及大型企业的70%,资金利润率仅为大型企业的60%。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小微企业如何制定发展战略及进一步发展是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