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企业家精神与小微企业创新能力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Schumpeter)早在1912年在其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在他看来,所谓“创新”就是“建立新的生产函数”,即“组合新的生产要素”,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到生产体系中。创新是现代企业参与激烈市场竞争的必需之策,有竞争就必须有创新!小微企业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关注,在新环境和新形势面前,没有创新与过人之处,就没有生存空间。小微企业只有顺应时势变化,进行变革与创新,才能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可见,企业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一、创新是小微企业生存的必然条件
企业创新的根本原因在于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动使已有运营系统的效能下降,组织活力衰退。小微企业的管理方式是一个长期动态优化的范畴,某种管理方式最初可能是有效率的,并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但是随着企业规模、技术及外部条件的变化,这种管理方式可能会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并有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这时企业必须通过对管理系统进行新的整合和变革才能重现组织生机,提高组织效益。小微企业创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调整和优化小微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各个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充分的体现;二是不断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修正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企业内部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并发挥最大限度的效能。
20世纪70年代初,国外管理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Ray Stata提出了双核心创新理论,即把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视为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式。他首次提出了公司管理创新模式,认为管理者组织学习的速度是唯一的竞争优势,是公司取得竞争力的基石。在我国,最早由芮明杰在《超越一流的智慧——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中提出了管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管理创新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利用管理方式,这种方式既是一种全新的资源整合利用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全方位管理,也是一种全新的各个具体资源整合利用以及目标工作制定等相关方面的细节管理。
(一)创新是小微企业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管理企业的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小微企业管理已由单纯生产型管理开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管理。在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小微企业被推入市场,正在向着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转变,逐步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切都已表明,我国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体系发育趋于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大大加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小微企业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摆脱旧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建立新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
(二)创新是知识经济的要求
按照经济发展所依赖要素的重要程度,我国的经济社会大致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农业经济阶段、工业经济阶段、知识经济阶段。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阶段向知识经济阶段的转轨时期。因此,对于知识型企业来说,必须以科技为支撑点,以知识型人才为基础,以创新为基础内容,把企业打造成一个知识密集、信息密集和人才密集的综合体。
(三)创新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21世纪世界各国的经济传递速度明显加快,一国经济的利率、汇率波动会迅速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东南亚金融危机和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证明。近年来,随着外商对华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投资主体跨国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我国企业面临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复杂态势。这些都要求企业对传统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改革,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环境。
二、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及其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随着小微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水平的提高,影响其再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也逐渐凸现。小微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大多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企业内部没有精细的、专业化的管理分工,没有形成职业经理队伍。这种传统粗放型经营的企业以价格竞争和自然销售为主,极易形成低水平重复生产的有限模式。因此,对已具有一定规模和处于成长阶段的小微企业来说,进行创新是有必要的。
(一)能够提高企业的利润,达到企业创利的最终目的
企业的创新,其最主要和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经营的成本,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这个目标虽然也能够通过其他的很多方法和手段来实现,但是这些最终都是要在利润上体现出来的。企业利润的提高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企业预期的利润提高,二是把企业现在的利润提高。企业管理在各个方面的创新都是以这两个目的为前提的。不管为了提高哪种利润,做出了哪种创新,都是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长远的发展。
(二)培养和体现企业家精神,并与企业家精神相互促进
企业家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罕见的资源,优秀的企业需要有优秀的企业家。作为有能力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协作能力和创新的能力,企业自身的创新就能够在实施创新的工作过程当中培养出企业家精神。创新往往会导致企业的管理权和所有权相互分离,这就使得企业资源掌握在优秀的管理者手中,使企业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更加合理科学。
(三)创新适应市场的发展,完成企业的“顺势”发展
企业的创新一定要适应市场的发展,以市场作为依据进行创新。如果企业在自身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创新尝试和活动不符合市场的规律,不能顺应市场的变化而发展的话,那么这样的创新是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的,是没有现实意义的。企业不能只着眼于眼前利益,而应该看到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和前景,以此来进行创新。
(四)创新合理人性的管理制度,带动员工的积极性
人的发展才能够带动企业的发展,人是企业形成的根本因素。员工对于工作是否充满热情,是否积极主动,是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合理人性的管理制度,能让员工发挥自身优势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会使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大大提高,全身心地为工作付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
综上可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源泉,是企业之魂。美国《财富》杂志在分析全球有竞争力的企业时,总结的经验是:“第一是创新,第二是创新,第三还是创新。”创新的目标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让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样的装备,人力资源不相上下,有的企业效益好,有的企业效益差,关键在于管理水平。企业创新就是要不断根据市场和社会变化,重新整合人才、资本和科技因素,以创造市场和适应市场,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过程。综观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及现状,创新是企业的重中之重。
三、企业家精神与小微企业创新能力的互动
企业的主导者是企业家,以及以企业家精神武装起来的企业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创新是企业家精神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本质特征。简单的模仿不可能带来企业组织的成长,只有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学习才能促进组织的成长。企业扩张和增值的目标在一个同质的竞争环境中是不可能完成的,企业家只有通过创新手段才能打破同质的竞争环境,才能为自己赢得一个扩张和增值的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熊彼特以来无数的经济学家认为创新是企业家精神本质特征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在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的关系中,创新活动不仅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和外在表现形式,更加重要的是创新活动对企业家的能力要素的扩散和积累作用,企业家的能力要素因为创新投资而成为新的动态发展能力。这种动态能力正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毋庸置疑,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企业家是打破现有秩序和市场均衡的创造者。
企业能获得成功,原因是很多的,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关键是一个“新”字,也就是企业的创新。新在何处,这就跟企业家的精神有关。华为老总任正非是军人出身,他的企业素以军事化管理闻名;蒙牛集团的牛根生从伊利跳槽,在他心中也有自己的一套准则,以这样的准则行动,才有相应的结果。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家精神就如同企业的总纲,企业家就是总纲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卓越的企业家不是每天事必躬亲,而要像唐太宗那样高瞻远瞩,谋划未来,拟定好方向,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选择合适的人在适当的时候做该做的事情。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应该是勇于企业的创新,大力推进企业家职业化,改变小微企业难以再生和扩大化的缺陷。(www.xing528.com)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创新能够延长企业的经济寿命周期。企业的经济寿命周期取决于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能量,这种经济能量又是通过企业资产的规模及其结构来体现的。在给定企业资产规模的条件下,资产结构的优化程度就成为决定企业经济能量及其释放程度的关键因素。而对于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不断通过创新来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释放并增大企业的经济效能,这样才能延长企业的经济寿命,使其成为一个成长型的企业。
(一)小微企业创新势在必行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很多小微企业经营理念比较落后,甚至企业管理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存在着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
目前,全球产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转型。“创新型”产业转型以美国为典型代表。自20世纪70年代起,由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快速恢复和发展,美国在世界产业分工和贸易结构中的地位受到巨大的竞争和挑战。70年代至80年代,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到了90年代,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服务业高素质扩张等在内的新一轮转型逐渐完成。美国产业转型具有创新先导的特征,及时抓住转型时机,率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使其经济增长后劲十足。因此,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小微企业,也必须顺应产业转型的势头不断发展自我。
1.要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转变
把利润最大化作为管理的唯一主题,是企业夭折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产品、技术、知识等创新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比管理效率更为重要的课题。
2.企业间的合作模式转变
企业间的合作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供应链协作、网络组织、虚拟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现代企业不能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核心能力与技术专长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性。
3.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知识被认为是和人力、资金等同等重要的资源,并将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需要更多地通过组织学习、知识管理和加强协作能力来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将现有组织、知识、人员、流程与知识管理及协作紧密结合起来。
4.从传统的单一绩效考核转向全面的绩效管理
传统的绩效考核是通过对员工工作结果的评估来确定奖惩,但过程缺乏控制,没有绩效改善的组织手段作为保证,在推行绩效考核时会遭到员工的反对。因此,把绩效管理与公司战略联系起来,变静态考核为动态管理,是近年来绩效管理的显著特点。
5.企业利益取向转变
由片面追求企业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和谐发展。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和实践可以获取商业利益,社会责任表现良好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社会利益,还可以改善风险管理,提高企业声誉。在目前的商业环境下,企业应考虑的已经不是是否应该实施社会责任政策的问题,而是如何有效实施社会责任政策的问题,因此,大多数商业发展计划都要进行道德评估和环境影响分析。
(二)企业家精神促进小微企业创新的战略措施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浪潮,我国的小微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在企业家精神的领导下,实现战略管理上的创新。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小微企业在新的形势下,需要摒弃陈旧观念,加快企业创新的步伐,这样不但可以进行现代化企业机制改造的洗礼,而且能借此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这无论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是使民营企业在新的市场机制下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完全是双赢的结果。
1.转变观念,把创新作为企业经营战略
思想观念的陈旧和落后是企业创新的最大障碍,许多小微企业领导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管理模式。《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的专题调查显示,以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核心者为47.7%;各项创新中最困难的是“观念创新者”达到42.7%。因此,企业领导要切实认识到创新在当前经济竞争形势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科学管理兴国之道”的思想。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更新我国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战略部署,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从战略的高度去推动小微企业的创新。
2.建立有效机制,培养职业化的企业队伍
创新经济学的鼻祖熊彼特指出,创新的主题是企业家。企业家是最具有创新能力和影响力的人,他们不墨守成规,不遵循循环流转的轨道,常常创造性地改变这种轨道。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创新效率不佳与缺乏优秀企业家不无关系。因此,要推动小微企业创新,必须注重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和造就一个主导创新前沿和领导市场竞争潮流的企业家阶层。在这方面,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在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下,完善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一套科学、公正的考核与晋升体系,使经营者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引进竞争机制,建立经营者人才市场,使企业家这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机制合理配置。国家也要采取措施建立企业家人才交流市场、资格认证系统、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等,以促进我国企业经营者的职业化。
3.构建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管理创新氛围
企业要实施创新,要靠文化渗透,需要建立一个健康向上、同心同德、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为此,要培育企业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形成强烈的创新认同感;完善企业创新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动力;设计创新文化利益及创新文化网络,宣传创新的价值观念,以此感染员工。
总之,创新的灵魂是企业家。企业创新离不开企业家的倡导和支持,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创新最为活跃的要素。企业家通过自己的感召力、新形象,培育、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的企业文化体系,通过自己的管理职能,创造性地运用技术、企业资源开拓企业产品市场,管理企业技术创新,实现企业创新战略目标。通过企业家精神,引导企业管理的变革与创新。企业家精神包括:冒险精神,竞争和创新意识,企业在良好经济效益基础上发展的雄心以及与不断变动的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素质。所以,小微企业创新需要企业家,更需要企业家精神。当然,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也需要企业创新推动,没有创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小微企业是难以生存下去的。没有创新,企业家也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