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小微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界定
一、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企业的社会责任通常遵照企业社会契约相关规定执行。企业社会契约常因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早在1924年,谢尔顿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并界定其内涵。实际上,在提出社会责任之前,欧美社会已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有关问题,这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做了实践准备。在谢尔顿之后,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30~40年代为第一阶段,主要关注企业经营者经营企业时所需要履行的职能,无论是经济的、社会的还是国家的。接下来的50~60年代为第二阶段,主要重点关注企业经营者的慈善捐助行为,并强调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职能。到了70年代及以后,企业社会责任开始关注“公司是否应承担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显然,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一般而言,学界常常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分为以下四个派别,即经济责任观、慈善责任观、道德责任观和社会责任观。
1.企业经济责任观
社会资源被企业占有是企业生产所必需的,但企业如果能在既有资源的前提下,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以最低的成本和资源消耗生产出社会所需的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不仅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在广大消费者购买力承受范围之内,这就意味着企业在很好地践行社会责任。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追求经营利益的最大化,为社会创造财富”。
2.企业慈善责任观
企业慈善责任即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的义务。这种活动是企业主动承担的,并非由法律或道德要求的义务。从某种意义而言,这是社会对企业成为企业公民的基本要求。一个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不仅追求利润、遵守法律、重视道德,而且还会用自身创造的财富造福社会。
3.企业道德责任观
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认同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带来利润,企业有义务承担社会项目去服务公众,同时达到利润最大化和满足公众需求。
4.企业社会责任观
企业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应该积极主动地去承担社会责任,这不仅是为了满足社会最低期望承担的义务,也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改善社会福利而主动采取的行动。
(二)西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探索
西方国家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是伴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而逐渐兴盛起来的。自从企业成为社会重要的组织形式,理论界和管理实践者对于企业使命以及其存在的意义给予了广泛的探讨。但企业社会责任却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才逐渐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西方世界独特的社会背景以及风起云涌的复杂社会动因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在西方国家则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对西方社会企业社会责任的产生和发展进行简单梳理,找到其内在演变的规律,透过这面历史的镜子透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生、发展的内在动因以及当前发展中存在的困境,为探寻如何构建有中国独特性企业社会责任建设路径提供些许启示。
从国家历史演变的层面来看,西方社会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源于社会和自然两个重要的特殊背景。从社会领域的视角看,在资本主义体制之下,广大的工人作为劳动者而享有的权益在生产中经常被无端侵害。另一方面,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使得整个自然领域中各种资源呈现过度消耗,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各种废物随意排放造成的一系列糟糕的环境问题。正是在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共同推动下,西方国家企业社会责任运动风起云涌。
1.劳动者权益保护运动
18世纪的工人运动为维护劳动者权益所开展的运动在20世纪继续深入发展,持续推进。20世纪90年代,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劳工组织、环保组织、人权组织积极声援和支持,客观上促使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制定实施各种企业生产守则,积极与各利益相关方积极沟通,将企业社会责任贯穿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加之外部环境的作用,生产守则逐步由跨国公司“自我约束”的“内部生产守则”转变为“社会约束”的“外部生产守则”。
2.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运动
早在19世纪,在工业革命不断深化和世界市场迅速扩大的双重影响之下,新兴工业资本家基于对利润的狂热追求而对自然资源实行了肆无忌惮、不计后果的开发和掠夺,由此导致局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急速恶化。这在当时就引起了一些科学家和开明人士的高度关注,他们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提醒人们不能只是盯着企业利润还要时刻关注对环境的守候与维护;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向当局者提出各种建议,通过越来越大的舆论力量要求国家必须从法律层面制定保护环境的相关法律措施。
众所周知,在美国,第一次资源与环境保护运动是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自上而下开始实施的,当时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在总结第一次斗争经验的基础上,20世纪70年代美国民众自下而上自发地推动抵制缺失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自觉行为。在此期间,全国上下包括学生和各界环保主义者主动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反对企业忽视环境保护的各种抗议游行活动中。正是这种大范围的、声势浩大的、广泛的群众性运动迫使企业不得不真正重视环境问题,以至于到1973年,实质性的变化出现了,环境问题首次成为比公民权利更为重要的新闻。由此可见,在这场运动中,各种各样民间或半民间的环保组织纷纷出现或得到发展,这些组织对日后美国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运动的持续开展以及相应立法步伐的加快推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www.xing528.com)
3.国际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推动
国际劳工组织作为一个旨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联合国专门机构,积极宣传国际公认的人权,倡导保护劳工权益。它以公约和建议书的形式制定国际劳工标准,确定基本劳工权益的最低标准。劳动者权利正是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劳动标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无论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状况如何,都应遵守最基本的国际劳工公约,保障工作中的人权。作为劳工争取改善工作条件而采取其他一切措施的前提条件,该基本劳动公约显得尤为重要,这为我们构建基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社会责任担当体系提供重要的国际法保障。
二、中国小微企业社会责任
构建中国小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体系,势必应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有所认识。在不同时代,企业社会责任有其不同内涵,它在不断演变发展。学术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逐渐由道德层面向法律层面转变,某种程度上也是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理论发展的渐渐成熟。通常意义而言,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员工权益保护,股东权益保护,企业诚信经营,可持续发展,社区责任和社会责任管理。
员工权益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分工、员工配置、内部沟通、公司决策、劳务合同、奖惩机制、职务晋升、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尊严、医疗保险或医疗费用、保障职业健康和安全的措施、休息制度、退休、养老金方面的制度。
股东权益保护主要指企业作为经济实体,在保障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包括保障企业的所有者权益的政策和具体措施,是否努力为企业的所有者盈利,财务报告是否准确、深入、全面,向企业的所有者汇报公司运营情况的及时性和透明度,以及与企业所有者的沟通渠道是否通畅等。
企业诚信经营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是否诚信经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贸易责任和顾客责任。贸易责任指企业在从事商业贸易活动的时候应该履行的责任,例如自身遵守商业合同,不与从事各种非法商业活动或形象不良的企业进行贸易往来,采取诚信经营、公平市场竞争方式等符合社会责任方式的运作。客户责任主要指企业在生产、销售其产品和服务过程中是否履行了其应负的责任,包括不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坚决打击冒用本企业商标或打着本企业旗号生产、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完善的客户投诉处理措施;对待所有客户均平等,不歧视;不断进行技术开发和科技创新,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等。
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经营发展中是否考虑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体体现在:公司的环保制度;产品的环保特点;公司使用耗材、日常经营是否节约各类能源;尽量减少不可再生、不可回收资源的使用率;减少对水、空气等自然资源和社会环境的污染等。
社区责任是指企业对其生产或经营所在地的社区是否履行了社会责任,包括对社区投诉的处理;是否主动参与社区发展规划与行动并采取对当地经济发展有益的措施;是否有促进当地文化、教育发展的活动;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是否考虑当地就业需要;社会公益宣传和慈善活动等。
社会责任管理主要是指企业是否对社会责任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包括是否制定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的行为准则;是否有人员进行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管理;是否制定并公开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综上所述,结合国内小微企业发展实际,本书将小微企业社会责任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商业道德以及行业规则,及时足额纳税,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忠实履行合同,恪守商业信用,反对不正当竞争,杜绝商业活动中的腐败行为。
(2)不断提高持续盈利能力。优化小微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突出主业,缩短管理链条,优化资源配置;强化企业管理,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体系,改进产品性能,切实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合理需求,努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取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认同。
(4)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积极开发节能产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真正走上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展道路。
(5)推进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逐步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强化自主创新意识,切实扩大研发投入,真正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发挥对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
(6)保障生产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卫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保障职工职业健康,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和其他疾病对职工的危害。
(7)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依法与职工签订并履行劳动合同,坚持按劳分配、同工同酬,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加强职代会制度的建设,深化厂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关心职工生活,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
(8)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鼓励职工志愿服务社会;热心参与慈善、捐助等社会公益事业,关心支持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福利事业;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情况下,积极提供财力、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