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小微企业发展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新增长点,小微企业能够培养一大批未来的企业家。小微企业的作用和贡献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心,其研究和探索的成果不断涌现。
一、国外专家学者对小微企业相关问题的阐述
1.关于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问题
Mário Franco和Heiko Haase(2009)认为,融资渠道有限、市场环境欠佳、人力不足、缺乏制度的支持以及合作网络是一些中小企业经营失败的重要外部因素;缺乏战略和愿景、较低的教育水平、社会资本不足和企业主对企业缺乏有效掌控是中小企业短命的主要内部因素。Elisabeth Zortea-Johnston、Jenny Darroch和Sheelagh Matear(2011)认为,明确的业务方向和必要的创新力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里讲的创新力是指企业推动和塑造市场的能力。利用激进和颠覆性的创新来塑造当前和未来的客户需求以驱动市场,从而改变市场结构,并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企业的发展。
2.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Heikki Heino(2006)运用二元概率单位模型对墨西哥小微企业进行了观测,认为市场启动资金中的流动性约束可能阻碍小型企业的创建和成长,政策制定者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效率建立一个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Nobuyoshi Yamori(2009)对日本的中小企业的资金调度进行了调查问卷分析,认为多元化资金调度并没有显著改善作为一个整体的小型企业,特别是那些有融资困难的小型企业。必须做出进一步的努力,通过完善金融体系和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来促进中小企业在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获取多样化的基金。
3.关于小微企业国际化问题
Daniele Cerrato(2010)依托1 234家意大利中小制造企业的数据为样本,分析了家庭管理、人力资本水平和外资所有权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认为家庭参与管理对中小企业作为可能性出口商有负面影响,人力资本水平和中小企业中的外资股东对国际化有积极的影响。Jerzy Cieslik,Eugene Kaciak和Dianne H.B.Welsh(2012)通过对一个波兰出口商三年以来的综合数据库的分析,来解释地理多样化模式的出口商出口量增长的因素,指出地理多样化是中小型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维度。
4.关于小微企业信用评价问题
Sanjeev Mittal,Pankaj Gupta和K.Jain(2011)借助印度金融机构和银行收集的信息,运用神经网络信用评分模型对印度小微企业信用状况进行了评价,指出为小微企业建立一个非参数信用评分模型的目的是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融资贷款提供信用依据。这一信用评分模型逻辑回归技术很清晰,为信用评分提供了明确的公式。
5.关于价值链与小微企业发展的关系(www.xing528.com)
Edakkandi Meethal Reji(2013)从价值链的理论角度和小微企业的新兴市场发展模式来阐述采用价值链的方法可以帮助小微企业整合进全球和本地市场价值链而使其从中受益,并且让小微企业更具有竞争力这一观点。作者的结论是采用价值链的方法可以为小微企业提供无穷的机会以使得企业更具有竞争力,因为融入价值链后,通过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增加了小微企业的市场可进入性,小的生产者也可以从市场整合中受益。
二、国内学者对小微企业相关问题的阐述
1.关于小微企业存在基础
陈金波(2008)从微型企业是大型企业产生和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有利于培养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扩大就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角度阐述了小型微型企业对于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陈剑林(2005)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消费者对产品的特色化、个性化、精细化等的需求越来越显著,因此精细化、专业化较高的小微企业将在规模经济的大潮中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小微企业是培育企业家的平台,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在文化底蕴丰富的平台上能够获得创业所需的社会资本;生产技术的柔性,使得小微企业在创业过程中不再需要如此多的资本;小微企业的员工多为亲朋好友,一定程度上拥有较强的合力,高度的集权可以迅速做出决策;此外,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越来越多,更容易获得来自政府的资源支持。
2.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张杰等(2007)从微型企业的特征——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合二为一、规模限制、融资需求信号的信息不对称性(因质押资产的不完备性所造成)和微型企业融资需求的自身特点等方面,剖析了微型企业融资需求与资本结构选择问题,认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必须有专业的金融机构提供专门服务,并以浙江台州市泰隆城市信用社作为中小金融机构改革的示例,从组织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客户经理选拔以及激励机制方面,论证了取得成功的关键。马宇(2010)对影响微型企业信贷违约风险的因素做了探讨,认为地处城区的企业违约概率小于地处乡镇和农村地区的企业,将贷款用于流动资金周转的风险小于购买固定资产的风险,贷款金额越大、期限越长风险就越高,企业负责人受教育程度越高违约风险就越小,另外女性负责人违约率低于男性负责人。张新美(2010)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结合当前农村微型企业融资现状和特点,对农村微型企业融资供不应求的原因做了分析,并多方面、多角度探求了各种融资方式。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姜风旭(2011)在其毕业论文《我国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中,通过分析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及融资次序,梳理小企业融资特殊性,划分资金供给渠道,提出适度放开民间融资作为缓解目前我国小企业融资难的办法,认为小微企业资金需求与民间资金投资需求对接,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同时,理论上认为,目前的小企业信贷机构未来可能由大中银行主导型转向独立的地方性小企业法人银行;政府担保机构为主体的政策型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应向商业担保和互助担保为主、政策性担保为辅的市场型转变。
3.关于小微企业发展的必要性
王良洪(2006)重点阐述了国外的微型企业划分及其作用,对美国、菲律宾、日本、萨尔瓦多、亚洲开发银行的小微企业做了概念上的对比。他认为小微企业是反贫困的极佳模式,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促进经济体内部联系的“胶合剂”,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唐婧妮(2011)指出,小微企业的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事关“十二五”时期就业优先战略和居民收入目标能否实现;小微企业是经济转型期国家经济活力的源泉,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小微企业始终是最活跃的经济主体,表现在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创新方面。创新方面主要是因为小企业大多属于行业的新进入者和弱小者,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如想良性发展,创新是其有力武器。小微企业对“十二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具有减少转型痛苦的实际意义。石晓萍(2012)认为,从政策上对小微企业成长进行扶持,努力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实施系列扶持工程,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可促进小微企业取得快速发展。基于中国目前经济社会的转型期,面对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新情况的挑战,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政策扶持工程,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促进民生的改善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4.关于小微企业成长问题
吴勇、蔡根女(2010)从宏观层面对农村微型企业的创业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作者选用了四个方面的因素:城乡居民收入比,反应地区差异及创业之初起始资金整合能力;城市化程度,以都市化人口所占比重评定;工业化程度,即第二产业总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支出比重,反映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力度。结果表明,对农村微型企业创业影响因素来说,城乡居民收入反向影响工业化程度,而城市化程度、政府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对其有正向影响。朱元双(2010)结合微型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竞争优势,指出微型企业发展应采取错位竞争策略,包括选择竞争对手、以己之长攻彼之短、“逆生式”错位转移等;采取竞合策略,包括与大中企业的合作、微型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合作等;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和模仿创新策略。王鑫、杨丹(2012)对美国、日本、意大利、马来西亚四个国家发展微型经济做了实践简考,并对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借鉴性的建议,主要包括健全保障微型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加强金融支持力度、大力培育企业创新人才等。
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小微企业发展相关问题上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为我们在此问题上进行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以上研究成果基本上是就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的研究,系统、完整地对小微企业进行研究的成果目前尚未看到。本书正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问题、行业布局结构、融资路径、组织结构与制度建设、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人力资本管理、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探讨,提出较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江苏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尽我们一份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