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性旋律
从晋剧的发展史上看,晋剧经历了蒲剧时代、晋剧启蒙时代、晋剧本土化时代、晋剧草台演出及字号班演出时代、晋剧城市化时代、公私合营及国营化时代等。
据《晋剧百年史话》记载,晋剧音乐史上曾有过一次重要的改革,时间大约在清同治年间,也就是在晋剧本土化时代。这个时期,祁县金财主承起了晋剧史上颇有影响的班社——“上、下聚梨园”。班社中聘请了第一代本土化的著名鼓师宋兴儿、琴师彭根。两位师傅对晋剧音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改革。遗憾的是,他们改革的内容只有关于演奏方法上的一些只言片语的记录,更为详尽的改革内容则无从知晓。《晋剧百年史话》还记载,之前的著名班社——“四喜班”中,聘请的是本地的名鼓师红计师傅(小店人,秧歌鼓师)和名琴师杨存庆师傅(太原县人,精通音律),他们二位师傅掌管文武场面。由此,我们想到,可能在演奏方法、伴奏旋律等方面会有意无意地借鉴和吸收太原秧歌的艺术,这可能会对晋剧唱腔和音乐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一个剧种衍化成为另一个剧种,须经过本土化的演变阶段。本土化指的是:第一,演员、演奏员的本土化,即由本地人学唱外来剧种。这些人从小学习外来剧种,待到艺术有一定水准时,他们会自发地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是让当地人听懂唱词和道白,是让这个剧种逐渐符合当地人的审美习惯。由于他们是本地人,他们的审美也代表了当地观众的审美,他们的艺术价值取向也代表了当地观众的艺术价值取向,所以,他们的改革最容易成功。第二,音乐和唱腔本土化。音乐和唱腔是随着演职人员的本土化而本土化的,两者本土化的结果,就标志着一个新的剧种的确立与产生。音乐和唱腔的本土化,体现在旋律、节奏、演奏方法、器乐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变革上,当然,也包含道白的方言化。这些变革最终体现为一句话:韵味变了。正因为韵味的改变,梆子系统才有了秦腔、蒲剧、晋剧、豫剧、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剧种;正因为韵味变了,陕西人才认可秦腔是自己的剧种,河南人才认可豫剧是自己的剧种。如此类推。
一个剧种从另一剧种中脱胎出来,无论其怎样的变革,总能从中寻得一些遗传基因。从这个意义上讲,剧种间进行渊源关系研究将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限于内容及篇幅,这里只研究晋剧唱腔旋律的发展状况,至于复杂的渊源关系,容另做论述。
中性旋律,是相对于欢音、苦音旋律而言的。
在晋剧发展史上,晋剧前辈们可能认为欢音与苦音的旋律太过晋南化,与晋中一带的方言不太吻合,也不甚符合晋中人的审美习惯,特别是苦音旋律中“4”和“7”的过多使用,使人感到过于沉重,所以晋剧前辈们将欢音与苦音旋律逐步融合,形成了现在的以欢音旋律为基调的、中性化的唱腔旋律。有谱为证:
例4-1-7: 晋剧青衣唱例【四股眼】上句帽子
例4-1-8: 晋剧须生唱例【四股眼】上句子
以上两例中,“3、4”紧相随,“7、6”同亮相,这种情况与欢音、苦音中要么有“3、6”,要么有“4、7”的使用原则完成相悖。可以看出,晋剧的唱腔将欢音和苦音融二为一了。也就是说,晋剧的旋律已呈现为中性色彩。谱例中还有一个特征:“3、6”出现的次数均比“4、7”的次数要多,在旋律中出现的位置也更重要,这说明,晋剧唱腔旋律是以欢音旋律为主导构成的。
那么,晋剧前辈们对苦音是怎样处理的呢?悲情是剧目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他们将表现悲情的唱句放在上句子上,用演唱“4”和“7”字的上句子旋律来体现悲情,有时下句子演唱“1”字也可以表现伤感、黯淡的情绪。
例4-1-9: 晋剧【夹板】上句子
例4-1-10: 晋剧【二性】上句子
例4-1-11: 晋剧【夹板】下句子(www.xing528.com)
以上三例中,两个上句子落于“4”和“7”上,一个下句子落于“1”上,都是为了表现悲苦之情。
有些欢音、苦音旋律在实际运用中虽然其概念已模糊了,但它的影响还相当深刻。我们先看苦音的谱例:
例4-1-12: 蒲剧【流水】《舍饭》选段
(摘自《蒲剧音乐》张烽、康希圣整理,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第181页)
例4-1-13: 晋剧【流水】旋律
这是一组苦音【流水】谱例。可以明显地看出,蒲剧中的旋律完全符合苦音(悲调)的旋法要求,而在晋剧中则前部符合苦音(悲调)要求,尾部就出现了中性旋律,形成一种苦音与中性旋律混搭的现象。这一现象,说明苦音旋法至今仍影响着晋剧的旋律。这一现象,也正回答了第三章中关于【流水】旋律中频繁出现“7”字的问题。但在晋剧音乐工作者的眼里,这类旋律的悲情成分并不强,可能与“欢与苦”的概念一开始就没有在大家心目中扎下根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大量的中性旋律冲淡或掩盖了个别苦音音符的缘故。
例4-1-14: 蒲剧【流水】《三学店》杨林唱段
欢音:
(摘自《蒲州梆子志》第257页)
(摘自《蒲州梆子志》第257页)
例4-1-15: 晋剧【流水】旋律
这是一组欢音的谱例。蒲剧旋律与晋剧旋律均符合欢音(欢调)的旋法要求。这种现象再一次说明晋剧旋律是以欢音旋律为主导构成的。
可以这样讲,从欢音、苦音到中性旋律,既完成了剧种的转变,也体现了剧种风味的改变。晋剧从此独立地走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中国梨园行里特别是梆子系统中不可替代的一个剧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