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发展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企业管理作为社会财富积累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企业管理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方面,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管理的社会属性使得企业管理本身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管理现代化的问题不可能脱离一般现代化研究的总体框架。因此,确定企业管理现代化标准首先要把握现代化本身的特点,对现代化本身的认识和社会现代化研究的总体状况的分析对明确现阶段企业管理所面临的总体环境十分必要。
(一)现代化的含义
现代化的概念十分庞杂,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对现代化的界定主要有以下观点:[1]
第一,现代化不仅是一个时间尺度,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尺度。现代化(Modernization)作为一个外来词,按照韦氏辞典的解释,它是指从公元1500年以后至今的历史时期,表示具有新近的、时髦的性质及变化。实际上,现代性来源于文艺复兴以后的时代,代表了一种否定神学权威的新观念体系和新文化,既是一种时间尺度也是价值尺度,是新时代精神的象征。
第二,现代化是一个过程。这种观点认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人类每一个世代都有它当时的现代化,现代化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工具时代,农业时代是现代化,相对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是现代化。因此,现代化并不表示某一个时间,而是一个过程,它从过去某一个时间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而且还会继续延续下去。
第三,现代化就是工业化。认为城市化、机械化、自动化与专业化、非生物能源的广泛使用、科层制度及经济持续增长等工业化特征是现代化的主要特点。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才是现代化的标志,也是经济现代化的同义词。
第四,认为现代化是社会的综合改变过程。这种观点主要是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的角度考察现代化。认为现代化作为一种文明形式,仅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人的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一个国家不可能从落后地位而进入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行列。
以上观点互为补充,总体上描述了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勒纳认为,现代化是西欧和北美产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从17世纪以后向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
布莱克认为,现代化是传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在功能上对现代性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
本迪克斯认为,现代化是社会变迁的一种类型,它起始于英国工业革命和政治性的法国大革命,它存在于几个“先锋社会”的经济和政治进步以及继之而来的后进社会的变迁进程之中。
罗荣渠认为,现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这一变革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全球大转变过程,它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的相应变化。
马崇明认为,所谓现代化是指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根本改变。
由此可见,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定义有所不同,一般经典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特别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现代化理论的实际应用,即推进现代化的各种战略和政策措施。现代化理论在不同国家和不同领域有不同的政策含义,例如,在经济领域,经典现代化的政策含义是推进工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等;在社会领域,经典现代化的政策含义是推进城市化、专业化、流动化、社会保障、教育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
关于现代化的特征,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论述,有代表性的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亨廷顿教授所提出的现代化过程的9个特征:[2]
(1)现代化是革命的过程。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是人类生活方式根本性的转变,具有革命性。
(2)现代化是复杂的过程。现代化不是某一领域或某一因素的变化,它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内容十分广泛。
(3)现代化是系统的过程。现代化的各种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因素变化将影响其他因素的变化。
(4)现代化是全球的过程。欧洲的现代思想和技术不断扩散,现代化的进程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展开。
(5)现代化是长期的过程。完成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一个缓慢的进化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6)现代化是有阶段的过程。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不同社会的现代化方式和具体模式虽不相同,但所经历的阶段本质上一致。
(7)现代化是趋同的过程。现代化使不同社会彼此相似,互相依赖,现代性的强大渗透力使整个人类社会一体化。
(8)现代化是不可逆的过程。现代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即便出现暂时的衰退,但总的变革方向不会改变。
(9)现代化是进步的过程。变革总会有成本,但现代化所创造的成就远远大于成本,现代化最终会给人类带来精神和物质上的文明。
亨廷顿的观点描述了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也有其他学者有类似的论述,但并没有大的突破和变动。
结合不同学者对现代化含义的论述,实际上现代化是一个过程的结果(现代性),现代性是现代化过程的结果。如果说,现代化过程是不断变化的,那么,现代性是相对稳定的。现代性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表现,如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社会城市化、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现代主义、普及初等教育等。现代化具有两层含义:①表示性质,只有时间限制(新近的),没有领域限制,所以它可以指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特点;②表示时间,只有时间上限,没有时间下限,所以,“现代”是可以“无限”延长的。
(二)现代化理论简述
现代化的研究在西方是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创立的一门社会科学边缘学科。根据我国学者的划分,现代化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现代化理论孕育阶段,指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研究,它们是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源头;②现代化理论形成阶段,指20世纪50~60年代经典现代化理论的形成;③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和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形成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发国家的追赶现代化等,后现代主义理论也在这一时期形成。
后现代化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探讨发达国家工业化以后的发展。其间西方出现一批有代表性的学者,如美国哈佛大学丹尼尔·贝尔教授,他于1973年提出今后30~50年间将看到“后工业社会”的出现,并描述了五个方面的特点:[3]
(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
(2)职业分布:专业和技术人员阶层处于主导地位;
(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变革与制定政策的源泉;
(4)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
(5)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
贝尔强调,后工业社会并不会取代工业社会,而是消除工业社会的一些原有特征,增加一些新的特点。贝尔认为,“如果工业社会以机器技术为基础,后工业社会是由知识技术形成的。如果资本与劳动是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那么,信息和知识则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
贝尔总结后工业社会有以下新特点:[4]
(1)理论知识的首要性;
(2)新知识和技术的产生;
(3)知识阶级的扩展;
(4)从商品到服务;
(5)工作性质的改变,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6)妇女作用的增强;
(7)科学的蜕变,科学更多服务于国家目标和实用目的;
(8)工作地点成为政治单位;
(9)公正的能者统治;
(10)信息和时间的匮乏;
(11)信息经济学,采取合作的战略。
1985年,德国学者胡伯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根据生态现代化理论,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的转变是生态现代化。经典的“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不是终点。1986年,德国学者贝克提出再现代化理论(有人翻译成自反性现代化、反思现代化等),他认为,“现代化”包括两个阶段(或两种现代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普通现代化,从工业社会向风险社会的转变是再现代化;工业社会的现代性是第一现代性,风险社会的现代性是第二现代性。1991年,德国第25届社会学大会以“现代社会的现代化”为主题。德国社会学会主席查普夫在会上回顾了现代化理论的发展,阐述了现代社会的现代化是“继续现代化”的观点。他认为,经典现代化理论描述的“现代化”,实际是一个“半现代化”状态,现代化还要继续发展。大量学者试图将现代化和后现代化进行比较,美国学者殷格哈特认为,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通过工业化和系统的技术应用来扩大有形产品;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使个人幸福最大化,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体验。在专业化、世俗化和个性化方面,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继续。[5]总体来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的后现代化理论从三个方面解释“现代化”:①“现代化”的一般定义。“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现代化不是终点,现代化以后是后现代化。②“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的特点。它赞成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般观点,认为经济、文化和政治变化是基本一致的,是可以部分预测的。③“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的结果的特点。它把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现代性”理解为“第一现代性”。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系统的现代化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罗荣渠于1993年出版的《现代化新论》是我国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代表作。1998年何传启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1999年出版的《第二次现代化》一书,指出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发展工业经济为特征的经典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是以发展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新现代化,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现代化具有十个主要特征,即知识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全球化、创新化、智能化、分散化、学习化、个性化、多样化和生态化。[6]
(三)对现代化研究的评述
从上述对有关现代化研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现代化的理论主要分为经典现代化和后现代化两种,对后者不同学者虽有不同的称谓,对它的界定也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现代化的进程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美和欧洲发生了知识革命(信息革命),以信息技术与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的现代化启动,美欧开始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移。如果说,科学是第一次现代化的知识基础和主要动力,那么,现阶段的现代化是建立在科学和创新基础上的,这种社会特点到20世纪末已经十分明显。新时期现代化社会有两个重要特征:
(1)知识化。早在1959年夏,在奥地利萨尔茨堡学术讨论会上,哈佛大学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已首次使用“后工业社会”一词,随后逐步形成完整的概念。他定义说:“前工业社会依靠原始的劳动力并从自然界提取初级资源;”“工业社会是围绕生产和机器这个轴心并为了制造商品而组织起来的;”“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其目的在于进行社会管理和指导革新;这反过来又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的结构。”[7]1973年,在他出版的《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贝尔对后工业社会的特征作了概括,共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主要突出的是知识和科学技术对整个社会的影响。1996年,以发达国家为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一系列报告,在国际组织文件中首次正式使用了“知识经济”(Knowledge-based Economy)这个新概念。在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报告把人类迄今创造的所有知识分为四大形态:即事实知识(Know-what),原理知识(Know-why),技能知识(Knowhow)和人力知识(Know-who)。据估计,OECD主要成员国GDP总值的50%以上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中,总结了90年代以来OECD国家经济发展的轨迹与趋势,提出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及其作用、地位,用统计数字具体说明了知识经济体系中的重大要素,包括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行业的就业人数与构成,以及劳动力的技能素质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该报告最后总结说:“事情已使人们越来越清楚:知识是支撑OECD国家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2)信息化。信息化概念的提出是与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的讨论相联系的。1967年日本学者参照工业化一词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认为信息社会是信息产业高度发达且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优势的社会,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进的动态发展过程。1978年法国学者在政府支持下提出了社会的信息化问题,涉及计算机与远程通信的结合、数据处理和网络等问题。现阶段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是以信息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中心的。在制造业中,非电力机械(包括计算机)和电力机械(包括通信设备)是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在美国、加拿大、荷兰、爱尔兰、瑞典和英国,其增长速度都超过了10%。1992~1993年在半导体方面的资本投入,北美和欧洲的OECD国家已经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1993~1994年和1994~1995年两个年度,北美、欧洲和日本都以34%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在信息和通信设备的部门与行业的投资中,金融、长途电信及零售业等方面的服务性产业占了巨大比例。在美国和英国高达75%以上。[8]这些投资随着管理规章制度的改革已经促进了服务领域的生产力的提高。美国较之欧洲和日本,明显处于领先地位。另外,人们对于信息化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加以理解,例如,不同的角度包括: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扩散与渗透);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信息产业的成长与发展;信息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规模的扩大与作用的增强。不同的层次包括:社会、经济、产业、企业、产品(或服务);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公用事业或社会服务;城市、农村;政府、社区、家庭;国防与军事;以及全球、区域(集团)、国家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化。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无疑是国家信息化战略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会背景的深刻变化必然促使了企业管理的变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企业管理信息化。信息化管理是指在企业中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实现企业经营管理信息的生产、存储、处理、共享以及决策的规模化过程。在信息时代,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信息技术不但创造了新的技术经济体系,形成了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而且还形成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促使人类生存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影响更重要的作用还在于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技术的结合,带来新的工业革命,形成了以先进制造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生产力。信息技术促进了现代制造方式的变化,带动了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了产品的技术与知识含量,加速了制造技术创新速度和新产品开发节奏,提高了制造业自身的素质与水平,促进了制造业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加速了制造业全球化的进程,特别是信息技术融入制造业的产品,使之功能、结构、质量、性能、性价比、效益等发生质的变化,并创造出一批新产品、新产业。网络作为实现信息化的一项重要支持技术和操作平台,正在给企业提供越来越多的商业机会。如何高效、便捷地利用信息网络,将是企业能否抓住信息化契机来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2)组织结构弹性化。在专业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逐渐地趋于扁平化,管理层级相对变少,形成横向的组织结构,它围绕横向的流程和过程,而不是职能部门来创设新的结构,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对问题或机会做出足够快速的反应。自我管理团队成为基本工作单位,团队包含了来自各职能领域的人员,因此,职能界限实际上消失了,以此来更好地面对顾客。同时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产生,模糊了企业的界限,拓宽了企业的管理视野。由于竞争环境快速变化,要求企业做出快速反应,而现在产品越来越复杂,对某些产品一个企业已不可能快速、经济地独立开发和制造其全部,因此,根据任务,由一个公司内部某些部门或不同公司按照资源、技术和人员的最优配置,才有可能迅速完成既定目标。这种动态联盟的虚拟企业组织方式可以降低企业风险,使生产能力前所未有地提高,从而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减少相关的开发工作量,降低生产成本。组成虚拟企业,利用各方的资源优势,迅速响应用户需求是社会集成的具体表现。实际上,敏捷虚拟企业并不限于制造,它更清晰地体现了过程的集成,在全球化的新世纪,企业必须立足全球经营与合作竞争,树立协作精神和战略联盟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外部优势实现自身的健康发展。
(3)重视知识管理。由于知识具有高的生产率和创造性,对知识的开发和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开发出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说是一种知识传递转移和创造发展的体系,通过这种管理系统,原先是个人的知识经过一连串的转换流程后渐渐变成了组织的知识,这就是所谓知识的转换。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崭新的领域,也成为现阶段管理的热点和难点。具体来说,在企业中的知识管理运行机制主要包括:①创新失败宽容机制。创新是有风险的,不可能每一次创新都能成功。②企业知识分类与标准化制度。③企业文档积累与更新制度。④知识型项目管理机制。知识型项目更依赖于人的智慧和创新能力,对规定的时间和场地的依赖在其次。⑤外部知识内化机制。使外部知识内部化。⑥知识宽松交流机制。要建立知识宽松交流的机制和宽松交流的环境。面对以智力作为主要经济资源的时代,以知识管理促进企业深度变革,将硬件的改变和软件的改变结合在一起。软件的改变是指人的价值观、愿望、行为和习惯的改变,硬件的改变包括程序、战略、实践和组织架构。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在组织中形成知识共享的机制为契机,促进变革是现阶段很多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4)强调“以人为本”。人本管理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把企业全体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围绕着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企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于企业内外的利益相关者,从而共同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在企业内部,一方面企业要重新认识人的作用,发挥组织内外相关专家的智囊作用;同时要构建全面创新的企业人才体系,给创新观念和创新思维充分的成长空间,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还要加大人力资源的投资力度,提高员工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将人本管理思想提升到新的高度,建立以新型精神激励为主的激励方式,既强调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又重视建立情感激励,创造出一种使员工精神愉快、关系和谐的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总的来说,企业内部要建立一套包括动力、压力、约束、保证、选择等机制在内的完善的人本管理机制,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以培养出富有参与意识和责任感的员工队伍,从而使员工处于自主管理状态,努力为组织的目标而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企业外部,企业必须与外部环境主体和谐并存。企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其他企业和社会,企业的所有活动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时刻关注自己的社会责任,也是管理“以人为本”的体现和升华。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将人本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战略,充分发挥其效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求得更大的发展。
现阶段,研究企业管理现代化问题必须充分关注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企业管理的变化趋势,对管理现代化的标准界定要反映这种变化的方向,体现时代的特征。
(一)国外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1.对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简要回顾
管理理论自其诞生以来,从泰罗对于工厂的科学管理到今天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企业管理,历经了一个世纪的演变,从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现状看,仍然是以美国企业管理理论为主流。考察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任何管理理论的产生都离不开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环境。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生产为主的工厂制度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与传统管理相比出现了很多新问题,管理中人机配合的矛盾及效率低下的问题越来越突出,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理论”为代表,形成了古典管理理论。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虽然三位古典管理学家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分析角度不同,但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制度化、有序化的问题,在这一阶段人被“物”化,人作为组织中被动消极的因素被严格控制。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用科学的方法探讨管理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反映了当时欧洲和美国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对管理的要求。
尽管许多企业采用了泰罗的科学管理,但劳资纠纷和罢工还是此起彼伏,这种情况是促使管理学者深入研究决定工人劳动效率的原因。为了解决劳资关系问题,许多管理学者把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20世纪20~30年代的霍桑实验提出的人际关系学说对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组织中人的因素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行为科学正是由于当时社会矛盾的加剧应运而生的。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利用多学科的知识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以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的激励需求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
20世纪40~60年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程度和自动化程度空前提高,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材料和新能源不断涌现,产品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管理的深入研究,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各种管理学派犹如雨后春笋,滋生蔓延,林立丛生。孔茨于1961年撰文将之称为“管理理论丛林”。其中有6个代表性的学派: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案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以及行为科学学派。到20世纪80年代初,又增加了系统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发展为11个学派。这些理论同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互相补充,这些理论被后人更多称为现代管理理论。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的大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战略”的概念开始引入管理学界。安索夫《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开创了战略规划的先河。80年代以后,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管理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从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从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转变,从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转变,从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市场管理转变,从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管理新理论。1980年,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与后来的《竞争优势》(1985)以及《国家竞争优势》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波特的5种竞争力、3种基本战略、价值链分析等,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8年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名为《新型组织的出现》的论文,指出企业管理进入知识管理时代。1990年,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出版,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1990年5~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划时代的文章——“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标志着企业的经营焦点发生了转变,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培育成为企业管理的要点,由此也引发了对“虚拟组织”的研究。1994年出版的由史蒂文·L.戈德曼、罗杰·N.内格尔及肯尼斯·普瑞斯合著的《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是反映虚拟组织理论与实践的代表作。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各个专业管理领域新的管理理论也层出不穷,如供应链管理、风险管理、项目管理、柔性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危机管理、员工持股计划、6西格玛管理、敏捷制造、精益生产、大规模定制、标杆管理、清洁生产、顾客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绿色营销、渠道管理、顾客忠诚度管理、连锁经营、跨文化管理等,这些理论极大地丰富了学科的内容,对管理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2.对西方企业管理演变与发展的评价
总体来看,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局部方法研究到管理职能研究、从企业内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到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最终走向面向全球的研究的过程。从百年的发展历程看,管理理论研究从简单到复杂,从浮浅到深刻,利用不同的学科工具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管理主流学派,现如今,各理论学派显示出了明显的整合趋势,很难出现一个学派理论统治的局面。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新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管理理论出现的速度越来越快。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如果理论不起作用,就会很快被抛弃,管理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管理变革和持续的改进从没有间断过。
从西方管理发展的过程看,西方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从来没有停滞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企业管理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管理理论也不断更新。鉴于本人所掌握资料的有限性,从现有掌握的资料中,并未发现西方对管理现代化含义的界定,但西方在实践上一直将管理现代化作为一个过程在不断推进,在整个管理史上掀起了多个管理变革的高潮,而这些管理思潮又与社会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每一阶段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重点都是企业组织与社会环境互动的结果。对企业管理阶段的界定,学术界一般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管理阶段统称为现代管理阶段,将这一阶段的理论称为现代管理理论,[9]我国学术界也普遍采取这种分类方法。[10]在西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企业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发展需要而不断变革的过程,这种过程具有明显的动态性,但在一定时期又有相对的稳定性。管理理论在总体的发展中一些不符合环境变化要求的、不适应管理变化趋势的或在实践中被证明是行不通的理论很快被淘汰,管理现代化过程和标准的相对稳定性使我们有可能在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时有目的的扬弃,避免少走弯路。
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市场经济道路,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科学的企业管理模式,创造了丰富的企业管理理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在企业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上具有绝对的影响力。从目前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现状来看,尚未形成具有中国企业管理特点、符合中国国情的一般管理理论。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是我国经济多年来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促进了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企业积极主动地引进和学习了许多国外最新管理理论,并将其应用于企业实践中,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在改组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母子公司体制、主辅分离、职工安置等一系列特殊而又具体的问题,创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企业管理提供理论支持的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转轨时期,作为经济体制转型国家,管理问题具有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在学习借鉴西方管理经验时必须有一个标准,在很多认识上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仍需要统一,因此,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研究对我国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对哪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现代化的、是符合管理发展趋势的应加以研究并明确方向。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研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由于长期封闭落后的社会环境及学科发展的滞后性,对西方管理现代化过程的综合分析是我国管理理论界一项长期的任务,能够促使我国企业尽快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
(二)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www.xing528.com)
1.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理论研究与实践回顾
我国企业的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就带有强烈的集权和计划色彩。从企业的来源看,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企业、没收官僚资本企业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以及国家投资新建的大量企业共同形成了庞大的国有经济。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国有企业采取了直接计划管理、直接下达指令计划的管理方式。对大型国有工业企业,中央各部门直接管理,所需生产资料由各主管部门按计划供应,享受国家调拨价,产品由商业、物资部门收购调拨。在财务上,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统收统支,企业的利润和折旧基金全部上缴,企业进行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所需要的技术措施费、新产品试制费和零星固定资产购置费,由国家财政拨款解决,生产所需流动资金由财政部门按定额拨给。这套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一经形成,便长期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1978年。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国有企业的改革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从1978年到现在,我国企业管理进行了多种改革的尝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978年年底至1984年9月,主要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1984年10月至1986年年底,实行以承包制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方式;1987年年初至1993年年底,转换企业机制;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进入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不断涌入,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实践也不断深入,[11]自1979年起,工业企业通过内部整顿,开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专业管理工作,并学习和应用了全面质量管理、价值工程、网络技术、目标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ABC管理法等一系列管理技术。1980年在逐步试点和推行工业生产责任制后,各地又先后开展了“三高二低创水平”和全国质量月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提倡企业高产、高效、高质,低耗、低成本及创历史最高水平,这些企业整顿工作进一步促进了企业专业管理和基础管理的发展。1982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对现有企业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造的决定》,在折旧政策、成本计算和贷款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企业自身进行科技攻关的同时,有重点地特别是帮助中小企业引进了许多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时也推动了企业之间管理技术交流和学习。1983年1月,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召开了第一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袁宝华同志提出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经验的原则为“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并于同年3月批准建设北京、天津、上海、大连、广州等18个企业管理培训中心,进行了一系列企业管理培训,并对厂长(经理)进行了全国统考。1984年1月召开了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第二次座谈会,提出推广18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即经济责任制、全面计划管理(包括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全国经济核算、统筹法(网络技术)、优选法(正交试验法)、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市场预测、滚动计划、决策技术、ABC管理法、全面设备管理、线性规划、成组技术、看板管理、量本利分析、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会上对如何建立我国工业企业现代化管理体系提出了不同的思路。1984年12月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进行了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转换经营机制、全面推行承包制、组建企业集团、进行股份制试点、推进技术改造、发展“三资”企业等工作。这进一步加快了拨款改贷款和利税分流改革的步伐,逐渐使企业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和自负盈亏的观念。1985年4月,国家经贸委企业管理局和经济管理研究所及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等5家单位又联合召开了第三次现代化管理座谈会,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企业管理现代化与改革的关系、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人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加快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措施。此外,中国质量管理协会、中国企业管理教育研究会、中国行为科学学会等专业性的企业管理团体在自己本专业范围内也进行了很多理论探讨和推广工作。据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1985年年初的不完全统计,共有177个管理现代化试点企业。[12]其中工作进展快、效果好、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运用得比较系统、初步形成体系的有54个企业,占试点企业总数的30.5%;运用现代管理方法三种以上并获得一定效果的有106个企业,占试点企业总数的59.9%。这些企业的经营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转变,企业机构进行了初步改革,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1986~1988年期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对外开放、鼓励引进外资的政策,使外商投资项目成倍增长。比如上海、福建、天津的外商项目1988年比1987年增长一倍以上,山东、辽宁省1988年签订的外商项目比前几年的总和还多。与此同时,在1986年6月,国家经贸委提出“七五”《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和国务院于同年7月颁发《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之后,各地进行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探索。国家提出“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素质”,并通过企业升级和大规模的在职干部培训等措施具体落实。企业自身则在引进外商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进行了管理现代化的探索。在这一探索过程中,许多企业创造出了适合自身特点的企业管理新方法,根据中国企业管理协会的总结,主要有石家庄第一塑料厂五马分肥(指政府、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劳动者、开发者五方分担责权利)的“满负荷工作法”,并于1988年在全国推广,包括“三尽”(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时尽其效)目标、“九满”(产品质量、经营工作、设备运转、物料使用、资金周转、能源利用、费用降低、工作安排、工时利用)措施、“五自我”(自我振兴、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精神和增强八种(劳动、改革、竞争、纪律、主人翁、质量、勤俭、服务)意识;大连显像管厂以全员自我控制为核心,对生产诸要素、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实现企业功能整体优化的“全控管理法”;鞍山钢铁公司以全面提高职工素质为核心,创造以追求标新、标准化、标率、效能、效率、效益为目标的“三标三效管理法”;南京第二机床的“企业优化管理法”。山东博山水泥厂以三定(定岗、定责、定薪)、五按(按程序、按路线、按时间、按标准、按指令)、五干(干什么、怎么干、什么时间干、按什么顺序干、干到什么程度)为内容的“规范工作法”;山东省新泰市毛纺厂的政治生活、生产经营、经济分配三个方面民主化的“三大民主工作法”;河南安阳齿轮厂的决策层、控制层、保证层三层次“企业效益保证法”;河南安阳第二橡胶厂的“模拟市场运行法”;大连石油化工公司的“全员多层次达标创优法”;青岛海尔的“全方位优化管理法”;第二汽车制造厂的“一流生产方式”等。这些创造性的管理现代化实践活动确实使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在改革开放迅速发展的同时,宏观经济出现了物价上涨过快、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工业生产过快增长等问题,于是1988年9月的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进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宏观经济政策。同年10月国家计委发出《关于控制当前工业生产过快增长的通知》。经过一年多的治理,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逐渐降到10%以下,但同时出现了库存积压、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资金、经济效益滑坡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拨款改贷款给企业增加的利息负担、税制改革带来的企业留利大幅减少,以及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之后新老企业社会负担的差距等问题开始明显暴露出来。1990年4月,国家决定对234家重点骨干企业实施“双保”(国家向企业提供主要生产条件、企业向国家保证上缴利税和统配产品)政策,使这些全国骨干摆脱了困境。然而,在许多地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大面积销售下降和效益滑坡现象,企业之间的差距从此开始拉大。进入90年代特别是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改革开放步伐迅速加快,“三资”企业、私营经济、股份制经济迅猛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建开发区热、物价上涨过快、资金乱拆乱借等不正常情况。在这种宏观经济形势下,外资企业、个别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获得迅速发展,国有企业进一步两极分化。一些国有大企业、上市公司在政策多变、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成长壮大,还有一些国有大企业亏损运转,大量没有上市的中小型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停产关门。1991年6月,国务院企业管理委员会制定和颁布了《“八五”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但除个别企业外,“八五”期间大多数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明显滑坡。当前,我国企业管理现状比较复杂,一些以合资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大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个别引进国外生产设备发展起来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或股份制企业管理水平也较高,而许多国有大企业在亏损运转。在生产管理技术方面,一般有名牌产品、经济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大多较先进,但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及技术创新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企业管理实践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经验到科学、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从改革开放起,就确立了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目标。1984年年初,在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整顿好的企业要把工作重点转到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上来。国家经贸委在同年1月召开了“全国第二次企业管理现代化座谈会”,明确提出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五化”内容,即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才现代化。1986年,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强工业企业管理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家经贸委专门制定和颁发了《企业管理现代化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指导方针、奋斗目标、基本内容、实施途径和政策措施等,我国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骨干企业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不断推动技术进步与管理现代化,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企业管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今中国企业面临的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国内经济工业化和工业现代化及迅速城市化的环境和不容乐观的管理现状。这些意味着竞争的激烈、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以及大量素质不高的员工,我国企业面临着科学管理和创新管理的双重任务。如何在这种环境中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对所有企业管理者是一种挑战。
在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理论探讨方面,主要是围绕着管理现代化的概念、内容、途径和指导方针等方面进行的。[13]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概念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有人把广泛运用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作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准,有人把管理理论和思想的科学性作为管理现代化的标准。经过探讨,更多人提出不能“认为管理现代化就是在管理中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及无线电通信技术,等等。诚然,管理方法科学化和管理手段电子化,是现代管理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更应当注重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管理人才的培训。”[14]管理现代化的具体内容,“比较公认的有以下几条:①管理组织合理化;②管理方法科学化;③管理手段电子化;④管理人员知识化”。此外,还有人提出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方式民主化等。[15]有人认为,企业管理现代化可以从标志和内容两方面去理解,其标志是“企业的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和主导产品具有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管理主要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模式和体系而自立于世界管理之林”。其内容“大致是四个方面,即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组织现代化、管理方法现代化、管理手段现代化”。[16]有人则把企业管理现代化定义为:“就是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数学、技术学、心理学等一系列成果,综合运用于企业管理,使企业管理能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一般应包括管理组织的高效化,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技术的电子化,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和管理方式的民主化”。[17]有人认为,企业管理现代化从内容上这样概括是可以的,但从管理思想和管理实质上看,上述说法则存在不足,还应包括三方面的含义:①把传统管理经验上升为管理科学;②把孤立、局部的管理转变为系统管理;③把靠少数人主观意志的命令式管理转变为以专家为骨干的全员管理。[18]有人认为,企业管理现代化应当包括质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时间的规定性和明确的目的性。根据我国的情况,企业管理现代化可以表述为:运用现代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科学的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对企业进行有效的管理,使企业的生产力诸要素处于最优组合状态,既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又适应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19]也有人提出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现代化的标准,从而把企业管理现代化看做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至于如何来划分阶段,看法也不尽一致,有人认为,应当以世界水平作为统一标准来划分,如现在讲中国式的企业管理现代化应以20世纪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来衡量;有人认为,应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的特点划分阶段,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设备和不同的生产力水平应有不同衡量标准;有人认为,可以以10年作为一个时期划分阶段,等等。这种理论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使管理现代化的实践没有可参照的标准,变得无从把握。
2.对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研究的评价
综合国内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理论探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认为企业管理现代化应该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动态性,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现代化标准,如现在已达到的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再过几十年就很可能够不上现代化水平的要求了。二是标准的相对确定性,即在一个历史阶段上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准又是确定的,否则管理现代化变成了捉摸不定的概念。要实现管理现代化,“具体来说,管理制度的效率水平、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管理方法的科学性、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大体上都要达到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标准”。[20]三是含义的综合性,企业管理现代化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从管理思想的改进、组织结构的变革到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同时,企业管理现代化有着明确的目的,即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国内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理论研究对管理现代化的实践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本人认为,现阶段研究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问题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管理面临的整体环境和发展趋势,考虑我国企业充分参与国际竞争的可能,以切实缩小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之间的差距为目的。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界定必须关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
(1)从管理的发展趋势看,现代管理开放性的一个表现是迅速国际化的趋势。特别是现代交通、通信、技术等迅速发展促成了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市场开始生成,国界正失去原有的意义,迫使管理者不得不把自己所在管理系统的管理放置在国际大环境之中,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条件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在灵活、迅速的反应中寻求组织生存的机遇。管理国际化是一个普遍问题,管理面对环境的扩大化,许多国内原先不可能与国际关系有任何联系的领域也受变动着的国际环境的影响。这样一来,管理者就需要具有国际意识,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跨国公司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或者说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公司组织的发展,一个企业可以跨地区、跨国界经营,也可以同时进入不同的市场及互不相干的行业。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趋势将有增无减。商业环境的稳定性、确定性、可预测性已经被变革性、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所代替。国内的企业不管愿意与否都会受到这种变化的冲击,都会主动或被动地卷入这样一场国际间竞争与合作之中。企业间的合作也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供应链协作、网络组织、虚拟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企业不能只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还必须懂得如何把自身的核心能力与技术专长恰当地同其他各种有利的竞争资源结合起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局限。如今在企业的生存原则中,“排他”已被“合作”所取代包容。
(2)由追求利润最大化向追求企业可持续成长转变。坚持可持续成长的管理观,意味着在管理中注重整体优化,讲求系统管理,实行企业系统整体功能优化,不断提高市场竞争优势。注重依靠核心竞争力,注重夯实基础管理,讲求管理精细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注重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员工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发挥其能动作用,等等。通过改造内部系统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使企业的生产、营销、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敏捷”起来,使企业成为一个全新的“敏捷性”经营实体,实现向“敏捷管理”方式的转变。在生产方面,具有依照顾客订单,任意批量制造产品和提高服务的能力;在营销方面上,具有以顾客价值为中心、丰富顾客价值甚至是超越顾客导向生产个性化产品和服务组合的特点;在组织方面,要求能够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与生产经营过程相关的资源,通过与供应商和顾客的互动合作,创造和发挥资源杠杆的竞争优势;在管理方面,由强调指挥和控制的管理思想,转换到领导、激励、支持和信任上来。企业对内部系统的改造和核心能力的培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客观条件。传统的资源观受到了挑战,而与可以枯竭的物质资源相比有着鲜明企业特点、不易模仿和复制的企业文化、企业家精神等因素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此外,企业由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转变为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更多的企业认识到,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策略和实践可以获取商业利益,还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声誉。近十几年来,出台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管理体系,这一最新的管理体系标准,使道德评估和环境影响分析成为企业商业发展计划首先要考虑的大事,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成长的可持续性已经成为当今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比管理效率更重要的课题。
再者,应该明确管理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界定应符合一般现代化的特点要求。根据对现代化理论的分析和研究,尤其在理解把握亨廷顿教授所提出的现代化过程的九个特征的基础上,本人认为,对管理现代化的界定也应该突出系统性、长期性、趋同性和进步性的特点,这就意味着管理的现代化过程使管理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展开,不同社会的管理方式和具体模式虽然各不相同,但所经历的阶段本质上是一致的,并且各种管理模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这些特点也是与企业管理所面临的整体环境特点相适应的。因此,在确定管理现代化标准时应以世界水平作为统一标准把握,只有按照这一统一标准评价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才能发现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之间的真实差距,才能在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中正确定位。对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界定除了国内学者公认的具有动态性、标准的相对确定性和含义的综合性三个特征外,还应具有国际先进性和促使企业成长的可持续性的特点。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人提出对企业管理现代化概念的界定:是为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确立国际竞争优势,保持企业可持续成长,不断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果而系统进行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变革过程。具体来说有以下特点:
(1)国际先进性。管理现代化只能有一个标准,这是由管理的国际化和经济的全球化特点决定的。管理的模式不尽相同,但管理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管理现代化的标准应当反映这种趋势,代表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
(2)动态性。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从管理发展的整个历程看,现阶段对管理现代化的界定也许在未来并不适用,但管理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某一时期来说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管理现代化的标准又是相对确定的。
(3)内容的综合性。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具体来说包括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方面。
(4)实现企业可持续成长。管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并不是短期内取得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许很多企业并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目前也取得了一定效益,但从长远的发展看这种状况不可能长久维持,企业不仅要注重现存的优势,还要注重未来的创新优势和发展优势,保持与社会发展和谐一致,因此,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标准对管理变革和组织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一)人力资源的特点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人力资源进行了界定。伊凡·伯格(1987)认为,人力资源是人类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的活力、技能和知识;雷西斯·列克(1992)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人力结构的生产力和顾客商誉的价值;内贝尔·埃雷斯(1994)认为,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成员及外部的人即总经理、雇员、顾客等可提供潜在服务及有利于企业预期经营活动的总和。可见,人力资源具有综合的内涵,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要素的总和,是能够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劳动者的全部潜能的总和,是多层次的人员的集成。它具有以下特征:①人力资源以人的自身为天然载体,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密切联系,具有社会性、生物活性和可再生性。其质量的改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源潜在能量的开发具有无限性。②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可以不断开发、转变为生产力和丰富的物质、文化财富,具有整体持续性。③基于人的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和知识与技术的时间性,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若闲置不用,会导致“人力资本退化”。④拥有特定核心能力的人才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难以模仿性的特征,战略性人才是价值最高的,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1]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具有本质区别,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目的就是提高人力资源的创造性,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第一战略资源。
(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对人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
从西方管理理论与管理学派的发展与形成过程可以看出,企业管理从20世纪初对物的管理发展到现阶段对人的高度关注。广泛运用的数学方法和以计算机为特征的管理科学技术,虽然推进了管理手段现代化与管理方法现代化,提高了管理工作精确化、科学化的水平,但实践表明,尽管现代管理技术是有效的,却不能代替管理思想现代化和人员的现代化。在企业的所有资源中,最重要的不是原材料,也不是实物资本,而是人。决定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不是技术和设备,而是掌握了技术、对设备进行操作的员工,这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这是由于人类经济行为模式已经由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此时以知识为主要资源的产品是高附加值的,对资源的占有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对知识资源的创造性利用,而人恰恰是知识的最主要的载体;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正是建立在这种对人的认识基础之上,依靠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来创造财富。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充分开发人们潜藏着的大量才智和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现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企业的生命力,进而形成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形成整体的强大合力。把企业建设成现代化的有强大竞争力的团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
2.人本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确立
我国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教授把人本思想的核心提炼为三句话,即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22]这是人本思想的精髓与最高宗旨,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则。
“点亮人性的光辉”这句话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指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更人性化的过程,是人的本性不断升华的过程。因此,在管理中较为准确地界定人性,对实施人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管理理论中崇尚“人性管理”的“M理论”值得借鉴,[23]它提出的人性的假设,对管理有很大的启示。它的假设可以简洁地描述为:①本性假设:人具有遗传而来的本性,如惰性、趋利避害等等本性;本性难移,但可以顺其自然,引导利用。②习惯假设:人能够适应环境,在塑造机制下形成行为习惯;习惯左右着人的许多行为。③习俗假设:人不仅依靠本性求生存,而且依靠人类群体共通的习俗、文化求生存;文化也左右着人的另一部分行为。④创新假设:人和人的群体都是自组织系统,都能创新演化,具有创造力,能够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鉴于此,我们就需要顺应人性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管理:①尊重人的本性加以引导;②进行行为塑造,利用习惯进行管理;③营造企业文化,利用文化规范行为;④注重人的创造力,利用创新推动发展。总之,是要针对企业发展实际,充分的认识员工优秀或有待改进的一面,了解各层次员工的真实心理需求,即认识与“人”有关的一切规律。之后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哲学,通过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来最大化地实现员工价值,最终保证实现企业的价值,这就是利用规律。
“回归生命的价值”意味着对人的生命意义的把握。对人生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意义的人生价值应包括以下内容:[24]①回归生命的尊严。尊严被看做是人性重要的特征之一,每一位员工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理应受到尊重。当一个人被尊重、被肯定时,会产生一种自尊的意识,会尽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职责。②合理的人生定位。社会是由许多人构成的,他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是不可缺少的;谁活得更有价值,在于他是否尽职尽责地去演好那个角色。对于企业与员工关系来说,首先,员工不是工具,而是人,是大写的人,是应当受到尊重的人;其次,精心设计每一员工最能发挥其专长的岗位,使之能人尽其才,各得其所。③实现自身的价值。把自己融于工作与事业之中,干出一番成就。有这种追求的人,常常视事业为生命,视工作为乐趣。④积极奉献于社会。人生不仅应追求个人需求,追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更应积极回报社会,为社会、为别人奉献自己的力量。生命的最高价值在于奉献,生命的最大快乐也在于奉献。正如著名作家萧伯纳所说的:“生命中真正的喜悦,源自于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心力的时候。”
“共创繁荣和幸福”意味着企业是人的集团,企业是由全体人员共同经营的。在一个企业里,如果每个员工都有一种“这是我们的公司”的意识,如果企业经营者把员工看做是同舟共济的“伙伴”并“以感恩心创造和谐”,那么,这个企业必定是一个成功的企业。把个人生命价值与企业价值融为一体的团队,首先,取决于企业领导者本身的品格、才能和形象。勤奋、正直、真诚待人、受人尊敬的领导者,本身就是一种动力,能使员工心甘情愿地努力工作;其次,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员工了解公司的目标和发生的种种问题,使每一员工和总经理一样,思考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不仅为企业贡献劳动而且贡献智慧,形成“千斤重担千人担”的管理格局;再次,让员工与企业共生共长,让员工能够分享企业的经营成果,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在共同创造的繁荣中共同获得幸福。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围绕“以人为本”的核心,在管理方法的选择、管理目标的设定和管理制度的安排上贯彻“人本思想”的宗旨,实现人的最大价值。
(一)对人力资源管理定义的综述
有代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有以下几种:[25]
(1)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一切对组织的员工构成直接影响的管理决策及其实践活动。
(2)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如何使员工在组织中更有效地工作,是指在招聘、任用、培训、发展组织成员的一项管理职能。
(3)人力资源管理是利用人力资源实现组织的目标的活动。
(4)人力资源管理是聚焦于组织的管理人力方面的职能。
(5)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或人事方面的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概念和技术,包括工作分析、员工招聘与选拔、员工培训与开发、工资与薪金管理、奖金与福利、工作绩效评价、沟通、公平就业、安全与健康、劳动关系等。
(6)人力资源管理是通过若干干预活动,以保证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使个人、社会和企业受益。
(7)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影响雇员行为、态度及绩效的各种政策、管理实践和制度。
(8)人力资源管理是指在组织内部对员工的正式化管理体制,分为三个领域:人事制度、奖酬体制、工作设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与纽带是人事、培训、绩效评估、奖酬制度、劳资关系等。
综合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系列涉及人的管理的决策和活动,即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集合,由此组织内形成引导员工行为的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组织绩效。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含义
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职能,在企业管理中具有核心地位。根据对企业管理外部环境的综合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界定如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是在人本思想的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的观念、手段和方法进行管理决策和实践活动以影响组织员工的行为、态度和绩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具有动态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其现代化的标准是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标准应能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方向,现代化的思想、手段和方法应受到实践的充分检验,对实践本身具有指导意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包括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几个方面。本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研究主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分析每一部分现代化的特点,确定能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标准,并指导企业发展。
[1]马崇明著:《中国现代化进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2][美]塞缪尔·P.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载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44~47页。
[3]贝尔著,高钴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4]贝尔著,高钴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2~15页。
[5]R. Inglehart: 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7.
[6]何传启:《第二次现代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李啸虎:“知识经济:背景与前景”,《东方经济》第9期,互联网,http://www.wx.net.cn/ train/keg/g2.htm, 2004年11月24日。
[8]林东:“知识经济以人为本”,《新加坡联合早报》1999年9月24日,互联网,http://www. vcmc.net/shequn/LinDong/008.php,2004年11月25日。
[9]Samuel C. Certo:Modern Management,9th ed. pp2-40,Pearson Education,Inc.,2003.
[10]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4~70页。
[11]主要参阅徐之河、李德令著:《中国企业公有制企业管理发展史续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问题研究课题组:《企业管理现代化、科学化问题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12]郑海航主编:《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郑海航主编:《中国企业理论五十年》,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5~311页。
[14]乌家培:《管理现代化要有中国特色》,载《经济管理》杂志1983年第11期。
[15]蒋一苇:《工业企业管理概论》,载《经济管理》杂志1983年第7期。
[16]张品乾:《关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几个认识问题》,载《中国机械报》1984年7月10日。
[17]史景星、苏东水:《关于企业管理现代化几个问题的探讨》,载《中国经济问题》1980年第6期。
[18]邓绍英:《关于我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载《江汉论坛》1982年11月。
[19]史景星:《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途径的探讨》,载《上海企业》1985年第6期。
[20]乌家培:《管理现代化要有中国特色》,载《经济管理》杂志1983年第11期。
[21]王先玉、王建业、邓少华著:《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5页。
[22]杨志编著:《人本管理》,石油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页。
[23]曾飞:“M理论:人性化管理导论”,互联网,http://www.vcmc.net/forum/magazine/read.php?article_id=51,2004年11月20日。
[24]张今声:“论人本管理”,互联网,http://www.51lw.com/article/manage/3813.htm,2004年11月18日。
[25]王先玉、王建业、邓少华著:《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