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我国农民工进城是在我国宏大的制度变迁背景中开展的,这些制度变迁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每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对农民工进城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在这种从传统到现代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农民工进城行为也被打上了社会转型的烙印,实际上也体现出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具体分析当代我国农民工进城的一般原因,笔者认为可以运用推拉理论来进行解释。
传统中国农村文化中向来是反对农民外出流动的,所谓“父母在,不远游”,而正是出于对城市较高的经济收入和富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村较低的经济收入和困苦的生活的不满,农民们“穷则思变”,传统的不流动观念也开始松动。在国家逐步允许农民流动、甚至鼓励农民流动之后,规模庞大的农民涌入城市寻找工作,他们最首要的目标就是要增加收入。当然,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导致农民向城市流动。从表3-1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居于前两位的都是拉力因素,即进城可以增加收入、进城可以增长见识,选择这两项的人数分别占到了85%和63.6%。另外,居乡农民看到别人都进城,因从众心理而进城的也不在少数,占样本数的13.6%。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城市拉力因素在农民工进城决策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个方面,与城市拉力相对应的是农村推力,农村收入太低、农村没事可做、不愿意干农活、家里人要求进城分别占到了54﹒0%、23.4%、15.9%和6.1%,说明农村推力因素对农民工进城的作用力也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农民往往正是因为在农村体验到了各种推力因素,进而在与城市进行比较过程中感受到了相对剥夺感,才开始考虑进城的。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农村推力因素一般是农民工进城的初始动因。
表3-1 农民工进城的动因
当然,以上仅仅是从进城农民工个人自述的角度得出的一些结论,从理论的角度来看,可以将农民工进城的宏观原因分解为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两个方面。
一、农村推力因素
农村推力因素,即指那些来自于农村内部、作用于农村劳动力的外推力量,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农业生产效益较低,农民收入低、增长缓慢
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效益是相当低下的,其中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我国人多地少,2004年我国可耕地面积13004万公顷,农民人均占有耕地约为2.58亩,耕地分散,耕作规模小,无法实现规模效应,农民基本上还是传统的农夫,而不是现代农业意义上的农业经营者,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大部分农民耕种土地一般只能满足家庭的基本消费;其次,由于城市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城市社会对主要农产品需求的收入和价格弹性下降;再次,由于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现象依然存在,农药、化肥等农业必须的工业产品价格远远高于农产品价格,农业成本不断上升,因此现阶段农业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现象也十分严重,这也导致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最后,我国农业的科技水平还比较落后,广大分散经营的农户往往是根据传统经验来进行农业生产,这也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因此,农民从效益较低的农业生产中来获取收益是十分困难的,农民想靠种田来致富可能性不大。根据表3-2可以得出,2004年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为2936.40元,但其中真正来源于农业生产的只有1056.50元,约占40%,如果按大农业算,也仅为1398.05元,占47.6%。从收入增长的角度来看,1990—2004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从686.31元增长到2936﹒40元,增长了3.28倍,其中农业收入从344.59元增长到1056.50元,只增长了2.07倍,农业生产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小。而且,计算可以发现,近几年来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的脚步比较缓慢,1990—1995年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了1.3倍,1995—2000年间增长了42.8%,而2000—2005年间增长了44﹒4%。2000—2005年间,农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年度名义增长率分别为5﹒0%、4.6%、5.9%、12.0%、10.9%,但考虑物价涨落因素,则年度增长率分别为4.2%、4.8%、4.3%、6.8%、6.2%。
表3-2 按来源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 单位:元
2﹒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农民在农村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我国的可耕地面积有限,而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却在持续增长。尽管我国在“十五”期间农村总人口不断下降,但农村劳动力人口却居高不下。而且,考虑到实际上农村中大量64岁以上老年人口仍然在务农,特别是当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时,他们的父辈、祖辈一般都留在农村务农,还有少量15岁以下未上学或者因辍学提前加入劳动大军的,因此,我国农村人口中实际的劳动力人口(包括劳动年龄人口数和非劳动年龄人口中实际参加劳动的人口数)的数值要更高一些,相应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人数也应更多。农业部调研组的研究认为,中国劳动力总体上仍属供过于求,目前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随着20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进入劳动年龄,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会进一步增加,而剩余劳动力数量也会加大。可以说,农村具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处于事实上的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农民在农村无事可做,没有收入,只好进城。
3﹒农民负担过重,大部分农户家庭生活困难
人口流动是农民增强承受负担的能力和逃避不合理负担的一种有效手段。我国农户的纳税量并不大,2006年起全面免征农业税之后,农民的显性税收负担基本没有了,但隐性负担仍然很高,其中主要是指各种集体提留、统筹款、摊派、集资、收费、克扣及罚款等。因而,农民一方面通过输出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以提高收入,增加承受负担的能力,而举家迁出到外地或城市的农户,则可以一定程度上逃避这种沉重的负担。农民人均纯收入本来就不高,尽管节衣缩食,但除开生活消费支出后就所剩无几了,表3-3反映出了2000—2004年五年中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纯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状况。从表中可以看出,2000—2004年,农村居民平均每年纯收入减去生活消费开支后余额从583~751元不等,剩下的这几百元还要用于再生产投资,而一旦遇到需要花费大笔资金的事件,如大病、子女上大学等,农户家庭就会面临较大困难。手头无钱生活难,农村生活太苦,很多农民工只好进城寻找另一种活法。
表3-3 2000—2004年农村居民平均每人纯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状况 单位:元
二、城市拉力因素(www.xing528.com)
城市拉力因素,即指那些来自于农村外部(主要是指城市)、作用于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量,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城市较高的经济收入,吸引农民工进城
在城市务工经商相比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要高得多,是当前农村人口进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农村推力因素中,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农村收入较低,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农村无事可做,农民负担较重、农村生活困难,都是导致农民产生流动想法的起因,但仅仅有起因还无法导致农民实际的流动,正是城市较高的收入预期吸引着农民。表3-4反映出了2000—2004年各地区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状况,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2000—2004年五年中城市人口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的差距基本上是逐年拉大。从涨幅来看,从2000年到2004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682.98元,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增长了3141.63元。分省情况来看,那些传统的农业大省,如黑龙江、四川、内蒙古、河南、山东等农民年均纯收入一般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反乡镇企业发展得比较快的省份,如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农民人均纯收入则比较高,这也说明务工经商比耕地种田收入高。从地区来看,中西部农村人均纯收入较低,与东部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差距巨大,而且呈进一步拉大之势。据有关资料,我国东、中、西部人均纯收入之比1985年为1.6∶1.1∶1,到了1992年则扩大为2.8∶1.3∶1,正因为如此,农民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自然而然会考虑到流向城市中去,特别是沿海城市。况且,我国大多数农民在农村务农
表3-4 2000—2004年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状况 单位:元
一般只能维持正常生活,进城几乎可以说是“nothingtolose”,机会成本极低。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这一指标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指标并没有实质上的可比性,因为前者往往未将一些诸如住房、医疗、教育等福利待遇以及一些其他隐性收入计入到数据上,从而数值偏低;而后者则往往由于一些自产自用的农副产品也被按价计入了纯收入,从而使数据偏高。因此,如果将两者调整到完全可比状态,那么差距会更大。据有的专家测算,若按可支配收入计算,城乡差距约为3∶1;若只考虑货币收入,差距扩大为4∶1;若考虑城市居民的各种福利性补贴,差距将进一步拉大到5﹒6∶l。
2﹒城市众多的就业机会,拉动农民工进城
仅有较高的收入预期还不足以完全拉动农民工进城,因为农民工进城是为了寻找工作,因此城市中是否有适合农民的就业岗位也是至关重要的。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速度很快,从1978—2005年,我国城市化率从17.9%提高到43.0%,改革开放30多年提高了25.1%,城市数量从193个发展到660多个,增长了近2.5倍。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市规模的扩张,城市工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商业服务等几大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也为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如2000—2004年间,我国城镇净增就业人数为3325万人,年均增长831.25万人,其中有限责任公司、私营企业就业人数增长速度最快,见表3-5。城市较大的就业容量和多样化的就业领域为农民工进城就业提供了机会。而且,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餐饮、农副产品经营、环卫、建筑、制造、运输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和工种,城里人基本上不太愿意干,农村劳动力在这些方面有很强的渗透力,因而城市中的这些部门可为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提供广泛的就业空间。
表3-5 2000—2001年我国城镇就业基本情况 单位:万人
3﹒城市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召唤农民工进城
城市比农村有许多优越之处,相对农村而言,除了城市的收入较高外,城市化的生活方式、个人和后代发展的机会增多,更是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的主要原因。城市的物质生活设施远比农村强,城市的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商品市场、各式各样的娱乐场所和高质量的教育卫生条件,这些有形无形的方便与好处只有在城市居住的人才能享受到。从文化娱乐来看,农村文化娱乐设施严重不足,农民文娱生活苍白贫乏,但城市却完全是另一种景象,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等比比皆是,为大众闲暇生活的丰富提供了保障。从教育条件来看,表3-6、表3-7中数据表明,我国城乡教育在经费和教师队伍上存在巨大差异,城市教育质量远远要高于农村教育质量,城市较好的教育条件吸引农民工进城,期望他们的后代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从卫生条件来看,表3-8可以发现,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比全国平均水要低很多,更远远地低于城市水平。从发展机会来看,主要表现在较好的工作和事业发展机会、较好的学习机会、较好的个人生活发展机会和较好的生活环境,城市中发展机会和生活环境因素对那些不安于现状、有较高追求的农村劳动者具有更大的拉力。纵观各方面情况,可以说,城市丰富的物质文化、多彩的生活方式召唤着农民,勾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促使他们流向城市,以改变先天的地理环境对他们造成的不平等待遇,为自己和后代创造一个有利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表3-6 2001年城乡教育经费差异经费 单位:元
表3-7 2002年城乡、地区老师水平差异 单位:%
表3-8 2001—2005年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基本情况
当然,我们要指出的是,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往往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两者形成的合力才有可能导致农民工进城,或者说,农民工进城是农村推力和城市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