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是理论构建的前提,本书中使用的很多概念在社会学的相关研究领域是十分常见的,同时又极具争议因而也极易引起混淆,因此有必要对文中的几个关键词进行界定。
一、农民进城
要了解农民进城,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农民”这一看似很简单而实际上很难的问题。当前的农民理论或政策主要是建立在三个日益不可靠的理论假设之上的:①农耕假设,即农民就是农耕者;②乡土假设,即农民是乡下人;③职业假设,即农民是一种现代职业。由此,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要重构“农民”理论和政策体系。当前中国社会的农民已经发生了变迁,已经不是公众心目中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农民进城是这种变化的一种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一个基本表现。
笔者在本书中使用“农民进城”这一词语,不是指农民进城赶集、探亲或访友之类,而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原先居住在农村、以农业为主业的农民进入城市寻求新的生存方式的过程,其中特别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规模的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寻找非农工作、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流动过程。笔者认为,农民进城是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一个宏大历史事件。之所以说它宏大,一方面在于其规模之巨大,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农民工有1.2亿之多,占全国人口近10%,其中进入城市的有1亿左右;另一方面在于其影响之深远,农民进城对于农民自身的现代化、对于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对于城市社会的变迁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之所以说它是一个历史事件,在于农民进城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必然现象,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这一现象必将逐渐从大众的视野中消失,而成为普通的个别现象,因此农民工进城是特定历史阶段上的特定事件。
二、农民工(www.xing528.com)
2006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在国务院研究室负责人答记者问中,当有记者问到:《若干意见》概括外出务工农民这个群体,用的是“农民工”称谓,请问是怎样考虑的?该负责人回答:“《若干意见》采用‘农民工’称谓,是经过反复研讨斟酌、听取多方面意见后确定的。一是采用农民工称谓,既能包括进城务工的农民,也能包括异地或就地转移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二是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特殊群体,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三是这一称谓己经约定俗成,比较准确,比较贴切;四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相关文件中都使用过农民工称谓,也有依据。绝大多数同志和专家都赞成文件继续使用农民工称谓,认为对农民工歧视与否,不在于使用什么样的称谓,关键在于实行什么样的经济社会政策。”由此看来,“农民工”这一表述似乎不应有什么争议了,但是事实是关于什么是农民工、该不该使用“农民工”称谓,社会各界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那么,究竟什么是农民工?按照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的农民工,实际就是农民工人,他们是农业户口,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农村拥有承包的耕地,但他们却主要从事着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工作,他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镇城市,工作在城镇城市,在城市中获得主要收入。如果从传统的身份和职业角度来看,他们既不是真正的农民,也不是真正的工人,而是学者们所谓的“边缘人”。将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融于一身,这一点是中国所独有的一种做法,在世界上的其他大多数国家并不存在这种略带歧视性的区分。究其原因,在于尽管改革开放后一系列制度变迁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条件和契机,但同时还有一个制度抗拒的因素在发生作用——即制度的某些方面抗拒农民真正进城成为工人、成为市民。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农民工”这一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不伦不类”、带有歧视性的称谓是制度变迁与制度抗拒的合力形成的。
三、进城农民工
在本书中,笔者很多时候使用了“进城农民工”这一表述,实际上它就是指那些进入城市寻找非农工作、户籍在农村的流动农民,因此,进城农民工基本上就是指农民工,两者很大程度上可以交替使用。而且,本书中进城农民工还特别指那些“离土又离乡”的农民工。当然,书中有时由于引用他人观点,出于文献上的承袭关系考虑,某些地方还使用了诸如“流动农民”、“民工”、“进城务工人员”等词语,实际上与本书的研究对象“进城农民工”或“农民工”基本上是同一含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