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批判性思维的现代辨识

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批判性思维的现代辨识

时间:2023-11-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见,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社会发展理论是密切相关的。要实现这一过程,就要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批判地分析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社会科学发展的推动-批判性思维的现代辨识

三、推动社会科学发展

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离不开对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正确认识,没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社会的发展就会失去基础和方向。对于我国来说,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开创性的事业,其中的许多规律和发展道路需要我们在前进中不断探索与摸索,而这就需要马克思实践批判方法论的指导,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得失,并化成规律性的认识,在社会批判中实现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在摸索中前进的新型社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社会发展规律的指引。而社会发展规律不是现成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而探索也不是盲目的探索,必须遵循一定的标准,这就需要实践批判方法论的指导,在对社会进行批判性分析中,探寻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同时,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探寻不能脱离历史轨道,必须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不能逆潮流而动。马克思之所以能发现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关键在于他发现了隐藏在历史表象之后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真实动因,这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原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同样也要遵循马克思所主张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在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批判地研究现实,实现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首先体现的就是社会的变革要求。在马克思看来,社会批判的辩证运动体现为一定的社会结构得以存在的力量在其发展中必然会成为否定这个结构的力量,它的内部迟早会产生它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发展不可避免地瓦解着旧的社会形态并创造出新的社会形态。而造成社会自我否定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在于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包含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断超越旧的社会形态,建构新的社会形态,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革命变革。可见,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社会发展理论是密切相关的。社会批判就是通过揭示社会自身的矛盾,从矛盾中找到自我否定的力量,实现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社会批判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方法论对于我国现时代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就在于通过揭露批判现实社会的矛盾实现社会的发展完善,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实践,探索中国社会的创新性发展规律。

探索我国社会发展规律要遵循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基本规律,但更重要的是要在遵循这一规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出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发展必须讲科学,按规律办事,实现科学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实现社会科学发展,要把握住中国特色,揭示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过程和特殊规律,从而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要实现这一过程,就要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批判地分析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及时发现问题,适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够通过改革,自觉地克服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不断的自我发展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和发展速度。改革是针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所采取的必要措施,是及时发现和克服体制中存在弊端的正确途径。只有在不断进行社会批判与自我批判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革纠正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快速、高效、稳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革既是一个客观发展过程,同时也离不开人的主观创造活动。社会的发展不是渐进的、积累的一般进化,而是一种创造性的、可选择的自主发展。人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的推动。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因此,建立在人民群众基础上的实践活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是探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力量。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是正确处理和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尤其在当今的时代,通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深化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www.xing528.com)

发展没有现成的模式,它本身就是一个辩证运动的历史过程,因而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的变化、实践的深入,不断进行新的调整和变革,不断坚定发展的信心。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贵重。”在作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时也强调:“我们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克服困难,战胜挑战。”足见信心的重要性。我们的信心建立在我国的基本国情、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之上,建立在我国经济的扎扎实实的基本面之上。通过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增强企业投资的信心,增强社会消费的信心,增强人民群众对国家发展的信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将继续保持并发扬光大。

发展由批判而来,只有批判地研究社会历史,总结以往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才能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提高警惕,避免再犯相同的错误,也才能提高防范风险的指数,使社会发展的代价降到最低。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尤其要抓住历史赋予我们的战略机遇期,以实践批判方法论为指导,调整和完善社会的整体发展战略和发展重心,集中力量解决好经济建设与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向世人展现一个创新性发展着的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