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文论身份建构的几点反思
即使不赋予那么高远的目标,中国文论身份的建构对新世纪的中国文论来说也自有其意义。正是基于对文论身份和古文论转换的这种理解,文论身份建构和“转换”讨论中引出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才值得我们深思。
1.立场的宣示的限度。构建中国文论身份是立场、态度问题,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却是一个学术问题、有效性问题。前者似乎可以不讲道理,但最终必须讲道理,否则就是一个无效的身份。在90年代的特定语境中,倡导者使用了一种民族主义的叙述策略。如其所望,这种策略引起学界的反响。但它也有意无意地占据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使参与者并非没有顾忌地讨论一个学术性问题,不能不说影响了讨论的自由和深入。同时,“转换”用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误导文论界去进行没有实效的研究。对一个并不那么迫切问题的大量投入浪费了学术资源,加剧了90年代文论与当代文学活动和文化生活之间的距离和隔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论身份的建构。
2.身份焦虑的自我调节。 “失语论”和“转换论”折射的是文论界在愈益频繁的世界文化/文论交流中的身份焦虑。适度焦虑是正常的或无害的,并不会妨碍对事物的常识判断;过度焦虑就会变得异常敏感,会妨碍对事物作出常识判断。如果不把文论的民族/国家身份强调到不适当的地步,而关注文论的解释功能和对当代文化生活和精神价值的建构作用,我们就会以平常心看待、接受古今中外的一切文论,文化/文论的“族性”标准不是阐释有效性的保证。 “在共享的知识平台上,来建构理论与批评,恰恰是不需要戴上民族身份的灵光圈而能做出令人信服的成果,那才是对文艺学的贡献,至于是不是‘中国的’那又何妨?”[56]如果时时刻刻关注文化/文论的身份和来源,或者在接触某一区域的文化/文论时心存“敌/我”概念,就可能永远走不出身份焦虑。
3.文论身份建构的现实与想象。中国文论身份的意识似乎是突然之间在插满了清一色欧美文论旗帜的文论界亮出的一支异色大旗。中国千年文论至近代的遽然中断、百年以来中国文论对西方文论的东方改造、古代文论在当代文论中的长久缺席无不使寻找中国自己文论身份先在地拥有一份道义的合理性。但目前对中国文论身份的建构又是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我们可能无法确定构建新的中国文论身份需要多久,或许五十年,或许一百年,但我们可以确信的是,它决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中国文论身份的重建之途,一方面包含了切实的累积式的前行,另一方面又在这朝圣之旅中以其朝圣的姿态而成为文论身份本身的一部分。文论身份意识的自觉并不等于文论身份建构的完成,而文论身份建构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也使90年代以来的文论身份的建构首先成为一种想象性的活动和立场性的表白。中国的文论身份将处于永远的流动之中,身份的追寻或许是一次永远不能到达终点的旅途。
【注释】
[1]赵汀阳: 《认同与文化自身认同》 ,载《哲学研究》 ,2003年第7期。
[2]同上。
[3]①钱超英: 《身份概念与身份意识》 ,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0年第2期。
[4]翁贝尔托·埃科: 《他们寻找独角兽》 ,见乐黛云、勒·比雄主编: 《独角兽与龙》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又见第21页。
[5]查尔斯·泰勒: 《现代性之隐忧》 ,程炼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3页。
[7]同上,第254—255页。
[8]迈克·费瑟斯通编: 《全球文化:民族主义、全球化和现代性》 ,伦敦塞奇1990,第6—7页。转引自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54页。
[10]赵汀阳: 《认同与文化认同》 ,载《哲学研究》 ,2003年第7期。
[11]爱德华·萨义德: 《东方学·后记》 ,王宇根译,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426—427页。
[12]爱德华·萨义德: 《知识分子论》 ,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4—57页。
[13]霍米·巴巴: 《纪念法侬》 ,转引自吉尔伯特: 《后殖民理论》 ,陈仲丹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9页。
[14]霍米·巴巴编: 《民族与叙述》 “导言” ,转引自王宁:《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 ,载《外国文学》 ,2002年第6期。
[15]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 ,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193—194页。
[16]①博厄斯: 《人类学与现代生活》 ,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17]①赫斯科维茨:《人类及其创造》 ,转引自马庆钰:《对文化相对主义的反思》 ,载《哲学研究》 ,1997年第4期。
[18]①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国至少出现8次保守的政治理论和实践,它们都与“体用”说存在逻辑的联系。参马庆钰的《对于文化保守主义的检省》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
[19]参见曹顺庆:《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载《东方丛刊》 ,1995年第3期;曹顺庆:《文论失语与文化病态》 ,载《文艺争鸣》 ,1996年第2期;曹顺庆、李思屈: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 ,载《文艺研究》 ,1996年第3期。
[20]曹顺庆、李思屈: 《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载《文学评论》 ,1997年第4期。
[21]参见季羡林: 《东方文论选序》 ,载《比较文学报》 ,1995年第10期。
[22]参见蒋寅在《对“失语症”的一点反思》中引述曹顺庆在2003年的古代文论年会上的发言。
[23]熊元良:《文论“失语症” :历史的错位与理论的迷误》 ,载《中国比较文学》 ,2003年第2期。
[24]叶世祥: 《“文论失语症”与后殖民主义》 ,载《温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
[25]高旭东: 《后殖民语境中的东方文学选择》 ,载《文史哲》 ,2000年第6期。
[26]谭好哲: 《世纪之交文艺学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载《文史哲》 ,1997年第5期。(www.xing528.com)
[27]蒋述卓: 《解放思想,认真反思,开拓创新》 ,载《文学评论》 ,1998年第3期。
[28]刘小新: 《也谈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失语”命题》 ,载《烟台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
[29]赵印科: 《论中国文论“失语”的无奈与历史合理性》 ,载《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
[30]陈洪、沈立岩:《也谈中国文论的“失语”与“话语重建” 》 ,载《文学评论》 ,1997年第3期。
[31]①蒋寅: 《对“失语症”的一点反思》 ,载《文学评论》 ,2005年第2期。
[32]曹顺庆等: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途径及其方法》 ,载《文艺研究》 ,1996年第2期。
[33]刘保忠、古风: 《是谁在“转换”——再谈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载《延安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
[34]张海明: 《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思考》 ,载《文学评论》1998年第1期。
[35]屈雅君:《变则通,通则久——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讨会综述》 ,载《文学评论》 ,1997年第1期。
[36]杜书瀛: 《面对传统:继承与超越》 ,见钱中文、杜书瀛、畅广元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8页。
[37]郭德茂: 《面对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 ,见钱中文、杜书瀛、畅广元主编:《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5—116页。
[38]参见屈雅君: 《变则通,通则久——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讨会综述》 ,载《文学评论》 ,1997年第1期。
[39]相福庭: 《文论转换:一个值得反思的话题》 ,载《文艺评论》 ,1998年第3期。
[40]①蒋寅: 《文学医院: “失语症”诊断》 ,载《粤海风》 ,1998年第9、10期; 《对“失语症”的一点反思》 ,载《文学评论》 ,2005年第2期。
[41]杨曾宪: 《关于古文论“失语” 、“复语”问题的冷思考》 ,载《人文杂志》 ,1999年第5期。
[42]参见陈洪等: 《中国古典文论的现代转化(笔谈) 》 ,《天津社会科学》 ,1997年第6期。
[43]罗宗强: 《古文论研究杂识》 ,载《文艺研究》 ,1999年第3期。
[44]胡明: 《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伦理与逻辑起点》 ,载《中国文化研究》 ,2002年春之卷。
[45]①参见曹顺庆:《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载《东方丛刊》 ,1995年第3期;曹顺庆:《文论失语与文化病态》 ,载《文艺争鸣》 ,1996年第2期。
[46]顾祖钊: 《略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 ,载《人文杂志》 ,1997年第2期。
[47]“古代文论的转换”这一学理性命题中包含着明显的非学理性因素,命题中的非学理因素留待后文分析。
[48]按照余虹的分析,严格地说,“文学理论”是西方文学研究学科化之后的概念,在西方( 19世纪)和中国( 20世纪)都有它的时间所指性(参见余虹:《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使用“文学理论”不做严格的时间区分,泛指关于文学的解释、知性思考及系统化的知识形态。
[49]金惠敏: 《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一种元文学或者文论“帝国化”的前景》 ,载《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4年第3期。
[50]卡勒就认为,受当今西方所谓“文学性蔓延”或文学的终结的影响,文学理论更确切地说就是“理论” 。另参见余虹:《文学理论的生死性》 ,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
[51]①关于90年代文论的现实处境,导论的第二节有论述。
[52]①资料来源:程正民、程凯: 《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参见罗宗强: 《古文论研究杂识》 ,载《文艺研究》 ,1999年第3期。
[54]杨曾宪: 《关于古文论“失语” 、“复语”问题的冷思考》 ,载《人文杂志》 ,1999年第5期。
[55]①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 ,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56]①陈晓明: 《历史断裂与接轨之后:对当代文艺学的反思》 ,载《文艺研究》 ,2004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